与共和国同行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法学观的批判,解释了法的本质和内涵。 他跳到“私人利益决定法”的命题之外,把握市民社会决定法的深刻含义,得出了财产关系决定法的基本结论,为历史唯物主义法学观奠定了基础。 后来,葛兰西、哈贝马斯等人分别从文化视角和社会公共领域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市民社会理论,并赋予其新的内容。
强军伟业持续长久的支撑力量(续二)
——新中国70年军事文化建设的回顾与思考
胡耀武 潘 丰
内容提要: 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三个发展阶段,军事文化建设在这一历史进程中掀起三次发展高潮,实现了历史性转变和飞跃,创造了非凡的成就,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军事文化彰显了经久不衰的磅礴力量,不仅是我军成长壮大、克敌制胜的“法宝”,而且对全民族产生了巨大精神影响,为社会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新时代,应深入贯彻习主席“打造强军文化”的战略思想,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承担起军事文化建设的历史责任,忠实履行党和人民赋予的新时代军队使命任务。
关键词: 新中国 军事文化 军队建设
三、新时代军事文化建设的路径选择
历史是继续前进的基础,也是开创未来的路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为军事文化的发展搭建了广阔的平台,注入了勃勃生机与活力。今天,新时代军事文化建设,是与国防和军队伟大事业相适应的强军文化,这是一项政治要求高、思想内涵深刻的复杂系统工程,必须适应形势发展和任务要求,努力探索出一条具有我军时代特色的军事文化建设路子,为实现强军伟业提供强有力的内在支撑。
(一)以聚焦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为制高点
目标指引方向,目标昭示未来。习近平主席指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是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这一目标,蕴含着军事文化的根本属性,构成了军事文化的鲜明特质;标志着我国军事文化站上时代新高地,成为引领发展的精神旗帜和动力源泉。
一是用军事文化“铸魂”,确保人民军队始终听党指挥。听党指挥是强军之魂,是党和人民对我军的最高要求。坚持不懈地用习近平强军思想武装官兵头脑,教育引导官兵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和中央军委的决策指示上来;坚持不懈地抓好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领,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打造忠诚文化,让听党指挥成为自觉意识,确保军队绝对忠诚、绝对纯洁、绝对可靠;坚持不懈地发挥军事文化的渗透力和影响力,不断矫正官兵价值取向,自觉抵制各种错误的政治思潮和政治观点,用先进的思想占领阵地,夯实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思想根基。
三是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精神旗帜,充分发挥军事文化的导向作用。军事文化建设,必须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本”,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魂”,以我党我军优良传统为“源”,弘扬主旋律,唱响正气歌,保持高格调。坚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的有机统一,始终注重精神内涵,同时不降低艺术标准,不搞空洞说教;坚持高品位、通俗化、大众化的有机统一,高雅而不玄奥,通俗而不媚俗;坚持军事效益、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始终牢记军事文化的职责使命,弘扬时代主旋律。军事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应主动承担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历史重任,当好先锋队和排头兵。
二是以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基本要求,贯穿军事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军事文化建设,应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基本要求,体现到军事文化建设各个方面,贯彻到军事文化建设的整个过程。把文化熏陶与思想教育、舆论引导、典型示范、实践养成、制度保障紧密结合起来,形成培育工作的合力。善于运用各种形式表现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和精神实质,展示广大官兵践行军人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和先进事迹。形成舆论宣传态势,生产更多优秀作品,把积极的人生追求、高尚的情感境界、健康的生活情趣传递给官兵。文化活动应突出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这个鲜明主题,让官兵在寓教于乐中得到陶冶、获得启迪。
一是大力弘扬中华武德文化。中华民族有着源远流长的武德文化,始终是以“仁”为核心,以外行“义战”、内施“人和”为主线展开的。武德,是军队战斗力生成的内在依据和文化基因,所蕴含的“辞不忘国,先国后己”的爱国主义情操,“图国忘死,贞之大”的民族气节,“位卑未敢忘忧国”的强烈忧患意识,“临军约束,则忘其亲”的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哺育了历代精忠报国的赳赳将士和民族英雄,熔铸了伟大中华民族和中国军人之“魂”。不仅如此,中华武德文化所蕴含的爱国主义、民本主义、人道主义,以及忧国舍家、抗敌御侮等高尚品德,也都积淀于人类的伟大军事文明之中。
军人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体现,是我国军事文化的内核,对军人思想道德和行为方式起着主导作用。积极培育军人核心价值观,必将有力地推动军事文化的建设。因此,抓住了军人核心价值观,就抓住了军事文化的关键;抓住了军人核心价值观建设,就抓住了军事文化建设的突破口。
(二)以培育和践行军人核心价值观为关键点
三是用军事文化“强基”,确保人民军队始终作风优良。实现强军目标,作风优良是保证,关系我军性质、宗旨和本色。新时代,培养优良作风,就是要继承并弘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运用历史经典和红色资源教育熏陶官兵,永葆人民军队本色;通过学传统强作风,把保持并发扬党和军队优良传统作为作风建设的重要标准,特别是在抓工作上,真正体现求真务实的态度。狠抓法规落实,严明纪律,把军事文化建设的“鼓点”敲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这个强军之基上;常抓不懈,把作风培育作为军事文化的重要内容,通过理论引导、教育培训、参观见学、具体实践等活动,保持和发扬优良作风。
一是以军人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内容,彰显军事文化深刻的思想道德内涵。军人核心价值观,是反映我军官兵与党、人民、国家、军队的关系以及官兵相互关系最基本、最核心的价值观念,体现了我军优良传统、时代发展要求和官兵价值追求的统一。军事文化建设,从思想道德内涵讲,就是彰显忠诚至上,充分表现官兵爱党爱国爱人民政治立场和思想情感的文化;彰显使命至上,充分表现官兵恪尽职守、甘于奉献、英勇善战崇高品格的文化;彰显荣誉至上,充分表现官兵革命英雄主义和集体主义精神风貌的文化。抓住这些本质属性和特征,军事文化就有了深刻的政治意蕴和丰富的时代内涵。
在研究三中,通过问卷调研我们发现,沟通越是靠近同步的程度,消费者就越能获得更强的心流体验。与此同时,研究三还对研究模型进行了整体检验。由于每个人对同步和异步的感知不同,所谓沟通的同步性也并不是保证信息的交流必须精准定位到同一个时间点。通过此研究,我们得出的结果是,沟通越是接近于同步性,也就是其他用户回复速度越快,用户的体验感越强。沟通是一个循环往复的交互过程,而交互则意味着反馈的重要性。即时的反馈能带来更强的融入感,也就可能进行更多的分享和交换,使得消费者在各个心理机制中表现出显著的高水平。
二是用军事文化“励志”,确保人民军队始终能打胜仗。能打胜仗是强军之要,反映军队的根本职能和建设的根本指向。军事文化建设向强军目标聚焦,应突出战斗属性,把战斗文化元素融入部队教育管理、训练执勤和非战争军事行动之中,不断培育战斗精神、战斗意志、战斗作风。大力培育武德,引导官兵胸怀国家民族大义习武强身,着眼中国梦握好手中枪;大力涵养血性,用深深根植于战史、战例、战将中的血性风采熏陶,用从难从严从实战需要出发的训练锻造,让我军的赤烈血性、虎虎生气在新时代军人身上发扬光大;大力讴歌英武,搞好营区打仗文化的营造,以浓郁的打仗氛围磨炼军人的剑胆、焕发军人的锐气。
(三)以实现中外优秀文化“两创”为根本点
文化需要传承更需要创新,文化的生命力在于传承与创新的统一。军事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身就是传承与创新的产物。因此,应着眼实践发展,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武德文化、继承发展我党革命文化、善于扬弃外军优秀文化成果,努力推进“两创”(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从而不断增强文化自信。
在入射光线上取一点A,使AO = 1,设A在水平面上的射影为H.在反射光线上取一点B,使BO = 1.以△OBH为底面,AH为侧棱,作直三棱柱OBH-IJA(如图5).
(5)对population_PSO种群中的个体进行PSO改进策略的更新,并判断新的个体能否满足辐射和连通特性。同样地,不满足需重新更新粒子;若满足则调用潮流计算模块,得出对应网络功耗,并更新个体和全体最优pbest_PSO和gbest_PSO。
轩辕明指着一处山石说:“这座山的石头可以用来做棋子,我们可以给校长带一些回去,他老人家一定会非常高兴。”奇巧生叹了口气,道:“可别带太多,这些石头又大又沉,咱们的飞船现在可经不起折腾。”
二是继承发展我党革命文化。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在血与火的革命岁月中创造出的文化形态,拥有着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价值所在。在新时代继承发展我党革命文化,必须立足实现“中国梦”“强军梦”这个目标。应把红色资源的挖掘运用作为一项基础性工作来抓,使之真正成为涵养官兵的精神沃土和传承红色基因的坚实依托。应建好军史馆这个重要阵地,用厚重史料展陈历史,用重大事件打造亮点,用独特精神展现内涵,用时代元素激活记忆,努力提升建设质量层次。应把部队建设和履行使命的实践沃土,作为传承红色基因的最好平台,使官兵在实践中感悟传统真谛、升华思想境界,真正内化于心、外现于行。
三是善于扬弃外军优秀文化成果。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学习和借鉴,是文化发展的必要条件。外军优秀文化成果扎根于西方军事实践,有其历史发展和文化积淀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结晶。我军自诞生以来,始终以海纳百川、开放包容、兼容并蓄的胸怀和视野,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批判吸收、择善而从的原则,科学对待外军军事文化,不断扩大对外军事文化交流,积极吸收借鉴外军军事文化建设的有益经验和管理理念,拓展了军事文化的外部资源。
(四)以提升对外文化传播能力为着重点
军事文化的影响力,不仅取决于其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而且取决于是否具有先进的传播手段和强大的传播能力。只有大力提升我军对外文化传播能力,才能展示和塑造我军良好形象,扩大我军文化对外的感召力、吸引力和影响力。
一是改进文化传播手段策略。军事文化传播的方法是多样的,关键在于传播者能否审时度势,选择和创造有针对性的传播手段策略。在传播语境上,坚持“我军文化、世界话语”的理念,区分对内传播和对外传播,根据不同国度和地区受众的文化背景、心理特点、思维方式和认知习惯,把准角色定位,以本土化的话语体系传播军事文化。在传播方式上,坚持“和风细雨、润物无声”,多用事实说话,少用政治语言,淡化“宣传”色彩,营造传播氛围。通过客观真实、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渗透军事文化,防止刻板、枯燥、说教式的政治宣传和理论灌输,增强宣传的亲和力和感召力。
二是注重与国家软实力配合。国家软实力是军事文化对外传播的根基,军事文化对外传播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把军事文化纳入国家软实力建设的视野和框架,除积极依托国家主流媒体外,还应充分借助国家软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资源,开展军事文化对外传播。为此,应加强与国家对外宣传机关和新闻机构的信息沟通,把军事文化对外宣传与国家外宣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在国家软实力建设这个大舞台上找到位置、演好角色。
三是用好新兴媒体平台。随着新媒介技术的迅猛发展,“两微一端”等网络平台已成为思想文化信息的集散地和社会舆论的“放大器”,成为部队官兵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和生活时尚,成为影响官兵价值观念的重要阵地。谁占据网络阵地,谁就拥有了受众和影响力。应深刻认识信息技术给军事文化建设带来的新课题新挑战,利用现代传媒技术主动占领思想文化阵地,努力增强军事文化的时代性和感染力。及时吸纳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按照全媒体时代的特点,在信息获取、知识传播、思想教育、文化生活等方面,充分发挥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作用,加快构筑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军事文化现代传播体系,为我军文化软实力的生成打造良好平台。(全文完)
主要参考文献
[1]全国干部培训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M].北京:人民出版社,党建读物出版社,2019.
[2]张国祚.中国文化软实力发展报告2015[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
[3]刘继忠.铸牢军魂:加强军队思想政治建设[M].北京:长征出版社,2015.
[4]国防科技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先进军事文化论[M].北京:解放军出版社,2012.
[5]吴刚.军事文化对外宣传的策略思考[J].军事记者,2015(11).
中图分类号: E0-055
文献标识码: E
文章编号: 1002-4484(2019)07-0084-04
作者: 胡耀武,空军蓝天出版社,副社长,空军大校;潘丰,陆军勤务学院基础部,讲师,专业技术上校
(责任编辑:何 荷)
标签:新中国论文; 军事文化论文; 军队建设论文; 空军蓝天出版社论文; 陆军勤务学院基础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