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税收激励主导下的创新成功扩散——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杭州市论文,高新技术企业论文,税收优惠论文,税收论文,主导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自主创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关键,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是推动自主创新所支付的代价之一,那么,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的税式支出规模究竟有多大、效果如何就是衡量政府推动自主创新的公共政策之实际效率所必不可少的评判标准。
关于税收优惠促进企业R&D的效果,程华借鉴国外的实证分析指出,短期来看税收优惠的价格弹性小于1,长期弹性接近1,肯定了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研发的促进作用(程华,2006);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在专题研究中也证实税收优惠政策对浙江省企业研发支出有激励作用,但2003年税收科技减免的幅度偏小(浙江省科协,2005)。为了更清晰地分析税收优惠与企业创新的关系,本文以力图打造“天堂硅谷”的杭州市为样本,考察该地区的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享受的税收优惠规模与其经济发展情况,分析税收优惠政策的效果。
一、调查数据说明
高新技术企业目前的认定工作是由各省科技厅负责的,本文所调查的对象均为杭州市经浙江省科技厅正式认证过的高新技术企业,根据税务机关能够准确提取的税收优惠数据期间,本文针对不同方面研究的实际考察期间存在差异。
二、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概况
目前杭州市的高新技术企业分属两个不同的部门管理:在杭州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由高新技术产业区管理委员会主管,在区外设立的高新技术企业由杭州市科技局主管,笔者从这两个部门取得的企业数据(除特别说明外均为各年末数据)如表1所示,数据反映,目前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约有70%左右分布在国家高新产业区,30%在区外,截止到2005年底,杭州市共有经认证的高新技术企业755家。
三、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总规模与特征
对于生产型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和所得税是其负担的主要税种,笔者对杭州市国家税务局管理的高新技术企业实际享受的税收优惠数据进行了整理与分析,由于受数据库升级等影响,笔者提取到的数据自2002年开始,主要包括增值税和所得税两个税种的税收减免,涵盖了即征即退、先征后退以及征前减免,表2反映了2002至2005年国税部门征管的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享受税收优惠的规模。图1则更直观地反映出2002-2005年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规模呈快速增长,最近两年增速均超过70%。
四、享受增值税税收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分布特征
在2000年以前,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并没有给予特殊优惠,2000年国务院18号文件明确了对软件业和集成电路业的即征即退政策后,这部分税收支出开始快速增长。表3反映了2002至2005年享受增值税减免优惠的4类高新技术行业分别享受的减免额及减免企业户数比重。数据显示,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系统信息技术服务业这四个行业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享受增值税减免额的80%左右,其中软件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这两个行业享受的增值税优惠已占全部高新技术企业的70%以上,政府的支持力度相当大。
表3数据还显示,2002至2005年计算机服务业、软件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系统信息技术服务业这四个行业的企业占全部享受增值税减免的高新技术企业户数的80%左右,自2002年的85%略降至2005年的79%。值得注意的是,软件业和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的企业户数占全部享受增值税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的55%左右,而享受的减免额超过70%,显然政府对这两个行业进行了重点倾斜扶持。
五、享受所得税税收优惠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分布特征
在增值税减免政策中,软件业与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是获得了重点扶持的,而在所得税优惠中,如表4数据显示,从2002年的16个行业到2005年的32个行业,享受所得税减免的高新技术企业的行业分布越来越广,企业户数也从2002年的41家增加到2005年的261家。
与OECD对高技术产业划分标准不同,笔者与刘晓清的看法一致(刘晓清等,2006),即根据不同行业在杭州的经济发展实际情况,同时与前文对增值税的分析保持一定程度的一致,我们对高新技术产业进行了另一种划分,即分为计算机相关产业、计算机相关产业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入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和其他产业四大部分。如表5所示,从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具体行业分布来看,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随着时间的推移,计算机相关产业享受的所得税减免金额比重和户数比重在快速跃升后开始回落,传统产业陆续开始进行高新技术的应用并享受税收减免优惠。下面我们具体考察前三大产业的所得税减免情况。
1.计算机相关产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呈跳跃式增长后开始小幅回落。本研究将计算机服务业、系统信息技术服务业、软件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4个行业划入计算机相关产业,表5数据表明杭州市的计算机相关产业在2002至2004年间实际享受所得税减免金额的规模快速跃升,从2002年的55%到2004年的73.58%,每年上升约10个百分点左右,而2005年明显回落至41.74%。我们注意到,计算机相关产业的税收优惠比重下降并非其绝对金额下降,而是其他行业所占比重上升得更快导致的。
2.计算机相关产业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稳步上升。研究中我们将电信和其他信息传输服务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医药制造业、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和专用设备制造业6个行业划入计算机相关产业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这些行业的技术含量较高,对高新技术的需求强烈。表5数据表明,杭州市计算机相关产业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实际享受所得税优惠的规模呈稳步上升趋势,虽然自2002年的23.01%到2003年的14.88%,下降了约8个百分点,然而自2004年开始稳步上升,2005年更升至36.35%。这类传统上就被认为是技术含量较高的行业,对高新技术的需求非常强烈,自主创新的动力也较大,政府税收激励政策的落实力度较大,取得的效果也很明显。
3.引入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开始发展并且享受的税收优惠规模快速上升。研究中我们将纺织服装鞋帽制造业、纺织业、家具制造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塑料制品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橡胶制品业11个行业划归引入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这类行业传统上被认为技术含量不高,对市场营销要求较高。表5的数据反映,相对于技术含量高的行业而言,杭州市传统行业进行技术创新的时间比较迟,直至2003年底杭州市的该类传统行业都没有因采纳高新技术被认证为高新技术企业从而享受所得税方面的优惠。然而这一局面在2004年被打破,高居榜首的正是当地政府大力扶持的纺织企业。到2005年底,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证实际享受了所得税优惠的纺织企业已成功获得了全部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减免额的5.77%。
同样取得了较大成功的传统行业还有金属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和家具业,另外木材加工及木竹藤棕草制品业、农副食品加工业、皮革毛皮羽毛(绒)及其制品业也走上了引入高新技术之路。与马庆国提出的高技术在产业群内的扩散不同(马庆国,1999),这标志着企业自主创新的成功扩散。在创新的扩散过程中,软件业享受的税收激励对其他产业起到了创新示范作用,政府的长期税收激励与市场压力的共同作用导致了创新的成功扩散,这与程华有关税收长期激励作用的结论也是一致的(程华,2006)。
4.2002-2005年高新技术企业享受所得税优惠的大产业分布特征。图2反映了2002-2005年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按计算机相关产业、计算机相关产业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引入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及其他产业四大分类实际享受所得税优惠的趋势。从图2中可以很清晰地看出计算机相关产业的所得税优惠所占比重在显著下降,但仍然保持在40%以上;计算机以外的高新技术产业的所得税优惠比重在上升,接近40%;引入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所占比重已超过13%;其他产业的比重明显下降,已低于10%。
六、结论
对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截止到2005年底享受税收优惠数据的分析表明,由于国务院2000年的18号文件规定,杭州市软件业和集成电路业实际享受的增值税减免超过全部高新技术企业增值税减免额的70%;计算机相关产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呈跳跃式增长后开始小幅回落,但仍占40%以上,计算机相关产业以外的高技术产业享受的所得税优惠稳步上升,已接近40%,引入高新技术的传统产业异军突起,所占比重已升至13%,反映出明显的创新向传统企业扩散趋势。
标签:税收优惠论文; 杭州市高新技术企业论文; 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论文; 企业创新论文; 税收论文; 软件业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