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桩基工程中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卢嘉俊

建筑桩基工程中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卢嘉俊

摘要:我国自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以来,各个行业都有了飞速的发展进步,科技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近些年来,建筑行业已经成为了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不断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技术水平也成为一项极为重要的工作。且各个领域间的壁垒也在不断的消减,这催生了新的建筑施工工艺的产生。本文针对建筑桩基工程的后注浆施工工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论述。

关键词:建筑桩基工程;注浆施工技术;应用

社会的迅猛发展,使得人们的生活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经济、科技的发展都为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提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口开始涌入城市,我国各大省会城市几乎都面临着人多地少的问题,因此,超高层建筑工程也在建筑行业中占据了主流地位。但社会的进步也使得人们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如何提高建筑桩基施工工艺就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要想使建筑桩基施工质量有明显的提高,就一定要不断深入这方面的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够很好的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促进桩基施工的高效、顺利进行。现今的超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是桩底后注浆施工工艺,这一施工技术可以使超高层建筑的桩基承载性能有大幅度的提升,使建筑工程在长期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沉降的问题,很好的延长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一、建筑桩基后注浆施工的内涵

进行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时,一般都会使用桩基后注浆施工工艺。使用这一工艺开展具体的施工时,一定要先确定好浆管,但在确定浆管时一定要先对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确定最佳的浆管型号。注浆管的接长部分一般都要使用套筒式的螺缝接头,施工期间一般使用硅酸盐水泥,注浆期间还需要对水泥的浆液水灰比、毕盘压力等进行严格的控制,还应结合施工现场的情况,研究其土壤条件、地质条件,以此为依据更科学的确定注浆的各项参数。在确定好参数后,还应对其开展试桩测试,保证桩的承载力与标准相一致,这样才能够确定最终的施工参数。其中,一定要保证水灰比的适宜性,若水灰比太大则会使得注浆施工的难度大大提升,太小的话施工期间极易出现离析的问题。

比如,在桩长为30米左右时,常常会发生翻浆的问题,此时若能保证水灰比的适宜性,则能够大大的降低翻浆问题的产生率。在注浆施工期间还需要对注浆量进行严格的控制,也就是每根桩所注入的水泥量,建筑工程碎石层的密度、桩间距对于注浆量都有着很大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裙楼部分的注浆量应该在2.5~3t之间。结束注浆施工后的控制压力就是闭盘压力,整个注浆施工中都必须对这一压力值进行合理的控制。若桩端的注浆量不能与预定值相符,则在达到规定的压力值时就不再进行注浆操作,否则将会造成影响十分恶劣的设备管道堵塞问题,严重时还会产生水泥浆离析的问题。当压力太大时建筑的碎石层会受到较大的波动,桩体也会因此上浮。

二、建筑桩基后注浆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一)注浆管的制作

在完成钻孔灌注桩的混凝土浇筑工作后,便需要开展预埋压浆工作,要借助预埋压浆管来完成钻孔灌注桩桩底的压注工作,这样便能够使附近的土质结构得到改善,进而使得单桩的承载力能够得到有效的提升。为了更好的提高注浆管连接的质量,施工时最好能够使用无缝钢管,且钢管的厚度也应在0.3cm左右。进行桩端后注浆管的制作工作时,一般要使用4排出浆孔,各孔间的距离为5cm,浆孔的直径应该在0.5cm左右,还需要将花管端部使用胶布密封后再用铁丝加固,这样才能够更好的保证注浆工作的质量。

(二)进行桩端后注浆压水实验

桩端后注浆压水也是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这样才能够保证整个注浆通道的畅通性,并保证泥层以及沉渣都是可以加固的。通常条件下,需要对压水实验的范围进行控制,一般为0.3m3。压水实验的时长为2分钟左右,待其畅通性得到保证之后便可以停止压水。

(三)进行桩端后注浆施工时一定要做好现场的准备

实际施工前,必须对施工现场的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并对施工现场的环境、水文地质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获得数据都应当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产生最终的记录文件,这样能够为整个施工的顺利进行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在做好这一系列工作的基础上,还必须在打桩工作前把土地压平整,并将施工图纸作为施工的最有效依据。在确定水准点的位置时,必须确保其位置不会影响打桩工作的顺利开展,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入土的标高符合要求。还应经常性的检查施工现场的各个水电管是否连接到位,为打桩工作提供基础性保证。实际开展打桩施工之前还必须开展打桩实验,一般试验桩应该在两个以上。

三、桩底后注浆施工工艺的具体应用和问题

(一)桩底后注浆工艺在实际施工中的应用

在进行某个建筑工程的桩基工程施工时,建筑面积为25.6万 m2,地上面积为 18.2万 m2,主要建筑物为两幢高层建筑:1幢41层177m 高塔楼和1幢44层177m高塔楼。这一工程在进行建设过程中,在塔楼的桩基部分所使用的是桩底后注浆施工工艺,土层的构成主要为黏土、淤泥、砂子以及随时的混合物。由于使用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无法很好的保证桩的承载力和摩擦力,所以又对桩端后注浆施工进行了设计,单桩内增加注浆管的数量为两根。桩端的持力层需要设置6层圆砾层,厚度应该在6m左右,桩基混凝土的强度一般为C31,还要使用32.5强度的水泥开展桩底后注浆施工。在这一高层建筑中,所使用的桩为Φ850mm、Φ700mm规格的。其中,Φ850mm的桩数量为578根,有效桩长是30.5米。裙房部分 Φ700mm 的桩912根,有效桩长的为30.5m的桩262根,有效桩长为 20.5m的650 根。使用这样的施工形式很好的保证了桩基工程施工的质量,且建筑工程的整体承载性能也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更好的保障了人们的生活空间,并且有效的延长了建筑工程的使用寿命。

(二)桩底后注浆施工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行桩底后注浆的施工时,不可避免的会遇到很多的问题,主要有:(1)未及时的将泥浆护臂冲钻孔底的沉渣彻底的清理干净,这便无法很好的保证桩身以及桩底的稳定性,甚至会对桩端的承载力、侧壁摩阻力等产生不良作用,导致桩体的承载性能大大降低,无法很好的满足设计的要求,这样的桩体最终只能够成为“废桩”。(2)在进行桩端后注浆管道的安装工作时,并没有在钢筋笼的内侧设置好注浆通道,这便使得注浆管道与设计方案存在较大的出入。在对布浆管道进行安装时,其分布的均匀性也得不到很好的保证,这便无法很好的保证注浆管道的牢固性。

(三)桩体后注浆施工问题的解决方案

(1)实际开展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时,必须对现场的实际状况有一个深入的了解,在确定好桩端后再确定具体的注浆施工工艺。桩端后注浆属于劈裂注浆形式,需要把高压浆体都压入土体,注浆的土体便会产生劈裂的现象,而后将浆体注入到这些空隙中,这样便能够使土体的密实性得到提升,整体强度也会有大幅度的提升。(2)在进行桩端后注浆管道的安装工作时,必须先在孔口的位置进行标记,然后才能够开展正式的桩端后注浆施工。开展孔内钢筋笼的安放工作时,必须要先对孔深展开认真细致的测量,以获得精确的数据。进行管路上各个螺丝的连接工作时,必须用止水胶带对其完成缠绑操作以更好的保证其牢固性。在完成一节注浆管的安装后,还需要检查管道的密封性是否依然符合要求,检测其密封性时一般是在压浆管路内注入清水,若发生了漏水的问题,则必须再次检查钢筋笼的质量,若质量不达标,则应进行相关的操作后再进行施工。

结语

综合本文论述我们知道,社会的持续发展进步,技术水平的提高,都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现今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势头也十分的迅猛。且随着城市化进程的飞速发展,高层建筑工程也逐渐成为了建筑行业发展的主流,不断提高高层建筑工程的质量成为了社会和人民的共同要求。在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中,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是极为重要的一项施工技术,对于整体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不断的深入研究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促进其施工水平的提升就成为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的研究,桩端后注浆施工工艺能有进一步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勇士.浅谈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5,02:138+141.

[2]廖文锋.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7,06:109+115.

[3]胡成放.桩端后注浆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桩基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材,2017,03:53-54.

论文作者:卢嘉俊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20

标签:;  ;  ;  ;  ;  ;  ;  ;  

建筑桩基工程中后注浆施工技术应用论文_卢嘉俊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