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中华老字号漫话,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老字号论文,杭州论文,中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杭州迷人的湖光山色和千年古都的风韵,在游人的眼中都是诗,都是画,就是做生意,杭州的商人也多了几分雅气而少了几许铜臭,也像吟诗作画、写字赋曲一样潇洒有品位,别有一番风致。杭州自唐朝以后,商业日渐兴旺,经过五代钱氏吴越王国和赵氏南宋朝廷的经营,到明清两代时已形成以清河坊为中心向周边辐射的、风格独具的商业街。地是名地、水是名水、山是名山,城为名城,那自然就会有许多的名店、名产,也就会有许多与之有关的名人和故事传说,供后人寻觅个中趣味,汲取经验。
“江南药府”庆余堂
“红顶商人”胡雪岩的故事,在杭州乃至在全国都流传甚广,这不仅是因为他的发迹极富传奇色彩,而且最重要的是他做为大实业家的经营手段之高明。
胡庆余堂亦称“庆余堂”,位于杭州吴山脚下的大井巷。庆余堂与北京的同仁堂并驾齐驱,同享盛名,为当时全国最著名的、最大的国药店。胡雪岩,原藉安徽,因家境贫寒来杭州在一家钱庄学徒。因其精明能干,善于应酬,深为老板信赖,逐渐发迹,自己开办了阜康钱庄。太平天国起义时,胡雪岩因为给朝廷筹办军粮有功,深得浙江巡抚左宗棠的赏识、器重,左帅又命他主持浙江省的钱粮和军饷。胡雪岩因此大发战争财,成为富甲一方的豪绅,在杭州城首屈一指。
在清咸丰、同治年间,疫病流行。当时社会动荡不安,清兵调动频繁,行军途中时有士兵倒毙,胡雪岩于是就请医师配制“辟瘟丹”、“诸葛行军散”等药品,送交曾国藩、左宗棠的军队使用,疗效甚佳。以后各地驻军和百姓时来索药,应接不暇,因此使胡雪岩产生开设药店的兴趣和念头。光绪四年(1878年)春天,大井巷店屋落成,胡庆余堂正式营业。
胡庆余堂的经营有自己的特色,有几许官气,有几分“王者风范”。一般的店坊都是沿街直接面对顾客,而庆余堂却在深深的大宅院里。进门立有“进内交易”的牌子,过得门厅,右边船蓬顶的长廊墙壁上悬挂三十八块银杏木制作的广告牌,其中的三十四块用来介绍药名及主治功能;长廊左侧是一排红漆的“美人靠”,供顾客休息。店堂里雕梁画栋,金碧辉煌,但最引人注意的还是营业大厅里悬挂着的一块匾额,上书“戒欺”二字,从中不难体味出商家的经营之道。庆余堂也是前店后厂的格局。第二进院落就是工厂,前后之间以风火墙相隔,左右用廊屋相接,环绕通达。
胡庆余堂因沾了点官商之气,所以气度非凡,一时名噪大江南北。20世纪80年代,胡庆余堂已改建成“胡庆余堂中药博物馆”,浓缩了江南药府的历史,展示了中国历史悠久的中医中药文化,由陈列厅、中药手工业作坊厅、养生保健门诊、营业厅和药膳厅等部分组成,同时有老药工现场手工制药,还有著名的老中医坐堂应诊,继续悬壶济世,造福苍生。
风情款款王星记杭
扇驰名已久,据说在宋代时就已负盛名。说起杭扇,就不能不提及王星记扇庄,清光绪元年(1875年)创立。
中国自古以来用方扇和团扇纳凉,而折扇则是在北宋时由日本、高丽传入。名士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叫人仿制友人馈赠的高丽白松扇,一时风行于世,也出现了不少制扇高手和名作坊,明清两代,杭州制扇业更加兴盛。清代前期,“世以制扇为业”的芳风馆执杭扇业之牛耳,另外还有张大兴、大信恒等十余家制扇名坊。芳风馆衰落之后,舒莲记扇庄取而代之,舒莲记老板舒莲卿过世后,王星记扇庄后来者居其上。
王星记扇庄的创始人是王星斋,世以制扇为业。王星斋自幼随父学做扇子,先在三圣桥钱部的扇作坊当磨砂工,后被专做高级泥金花扇、开设贴花制扇作坊的陈益斋招为婿,娶了做泥金扇的好手陈英为妻。王星斋成家之后就开了个小作坊,因选料精良、作工精细而声名远扬。光绪十九年(1893年),王星斋在上海城隍庙开了一家季节性扇子店,光绪二十一年又在北京开设了王星斋扇庄。此时,杭扇与杭丝、杭茶齐名,被誉为“杭州三绝”。王星斋夫妇制作的高级黑纸扇,还进奉皇宫,称为“杭州贡扇”。1929年,在西湖博览会上,王星记扇庄技压群芳,一举成为杭州扇业的唯一名牌。
王星记扇庄之所以能独领风骚,靠的还是过硬的质量。以其拳头产品黑纸扇而论,其扇骨选用青竹、棕竹、湘妃竹、水磨竹、象牙、玳瑁、檀香、乌木等材料,大多以“全本”(就是采用浙江安吉等地出产的竹筋细匀的毛竹做扇骨)和“全棕”(就是采用黔、粤两省少数民族地区的棕竹作扇骨)精加工而成。其扇骨有三十二茄、四十六茄、六十茄之别,或烫花,或嵌银丝,或嵌螺钿,甚为讲究。扇面则用临安於潜出产的纯桑皮纸为材料,涂刷数遍诸暨产的高山柿漆,不仅乌黑透亮,而且雨淋不透、日晒不翘。扇面做好,或泥金、或泥银、或剪贴、或绘画……要经过八十六道工序才完工。
特别是在出厂上市之前,要将扇子在水里浸四个小时,再在阳光下晒四个小时,若仍坚固如初、平整如新,才能放到店堂出售。如此这般的精益求精,足见王星记扇庄之盛名由来不虚。
裁剪江山张小泉
安徽黟县人张恩家,善制剪刀,曾在当地开设“张大隆剪刀店”。明末清初,为避兵祸来到杭州,在城隍山脚下大井巷搭棚开炉,打造剪刀。经过二十多年的苦心经营,开了一店仍叫“张大隆”,到了他的儿子张小泉承继父业时,“张大隆剪刀”声誉日隆,但同时也招致一些同行的仿冒制作,一时间如混珠鱼目,真伪难辩。盛怒之下,张小泉就将店号更为“张小泉”。到张小泉的儿子张近高经营时,生意更加红火,可谓蒸蒸日上,而“张大隆”招牌的产品也就无人问津了。当时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谚,足见张小泉剪刀店之盛,其云:“青山映碧湖,小泉满街巷。”
据说,乾隆爷下江南驻跸杭州,曾微服私访到城隍山,在山脚下大井巷看到张小泉剪刀店门口人头攒动,游客们都在争购剪刀,便也挤进去买了一把,后来带回京城,用后感到十分满意。于是,他每年派人到杭州采办张小泉剪刀,供宫庭使用。二十世纪初期,张小泉剪刀曾在南洋第一次“劝业会”、美洲巴拿马等地的万国博览会上展出,并多次获奖。杭剪张小泉,已经从誉满街巷发展到了名扬四海。
三百多年来,张小泉剪刀经过制剪工人不断的技术革新,创造了一套独具一格的镶钢工艺,从剪刀的质量到形状,都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有式样美观、镶钢均匀、刃口锋利、磨工精细等十大特点。据说,在1929年,也就是举办西湖博览会那年,张小泉销售剪刀160万把。
1952年,张小泉参加了社会主义改造。由80家剪刀作坊组织起来成立了5个合作社,后又合并成厂。1956年,毛泽东主席在《加快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文中指出:“王麻子、张小泉的剪刀一百年也不要搞掉”,足见老人家对民族手工业的重视关怀。建厂以后、张小泉剪刀厂基本上实现了半机械化和机械化,从根本上得到了改观,如今又拥有了先进技术和现代化设备,处于有史以来最灿烂的黄金时代。
巧夺天工都锦生
说起杭州的丝绸业,就不能不提起清末民初的茅家埠人都锦生,他的丝织厂生产的织锦,被国际友人称为“天上的云霞”、“地上的鲜花”,是我国工艺美术百花园里的一枝奇葩。
1921年,都锦生毕业于杭州公立甲种工业学校。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和摸索,他实现了自己早年的愿望和梦想:像诗歌和绘画一样,用丝锦技术来描绘杭州迷人的山山水水,创作出了我国第一幅丝织风景画《九溪八大涧》。1922年,都氏夫妻筹集资金500元在家乡办起了一家手工业作坊式的“工厂”———都锦生丝织厂,第一批产品以“断桥残雪”等西湖十景为题材。产品问世后,因其新颖别致,立即受到人们的喜爱。
1926年,都锦生织锦在美国费城国际博览会获得金质奖章,一时名扬海内外,织锦艺术被誉为“东方艺术”之花。1931年,都锦生的营业额竟达到了十五六万元,创造了历史上的全盛时期。但在多灾多难的旧中国,落后民族的工商业在内忧外患的双重挤压下,苟延残喘,日趋萧条,都锦生丝织厂也是如此,直到新中国成立,才又焕发了勃勃生机。
都锦生也很会做生意,知道如何短时间内拓展销路。在产品刚问世时,他除了在厂门口销售外,还雇了一群孩子,叫他们捧着丝织风景来到西湖边销售,卖一张报酬铜元两枚,此举果然凑效,销路慢慢打开。产品不断更新,品种日趋丰富,也是都锦生之所以得到发展的原因。他跳出了杭州这个小圈子,放眼全国,扩大了题材,也就扩大了市场,如革命胜地系列,祖国各地的名胜古迹系列,还有反映社会主义建设成就的“武汉长江大桥”、“红旗渠”等,深受社会的欢迎。
这个有八九十年历史的老厂,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青春焕发,将会编织出更加美丽的画卷。
曲径寻幽清河坊
清河坊确切的地理位置,应该在今杭州市中山中路与河坊街交叉的四拐角处。四拐角的西南三层楼建筑,是著名孔凤春香粉店,其创始人为宁波的孔氏三兄弟,开业于清同治年间(1862年)。前店后场,生产经营鹅蛋粉、生发油、雪花膏等十余种化妆品,尤其以鹅蛋粉和生发油最享盛名。后来,孔氏又在官巷口购得双开间店屋。抗战时期,孔凤春遣散了大部分职工,另在上海天津路长生里设立发行所(总管理处或总经销处),至民国三十年(1942年)归并杭州总店,以后业务渐衰,直到解放后方有起色。
与孔凤春隔街对峙的是宓大昌烟店,该店创业于清同治八年(1869年),以“优质扩大销路、低价吸引顾客”为经营宗旨。宓大昌主要经营元奇、呈奇两种优质烟草(非现在的纸烟,而是旱烟叶子)。宓大昌的销售渠道有萧山、绍兴一带的挑脚夫和代客捎带货物的航船,还办理邮购业务,每天都向全国各地发出大量邮包。在洋烟(外国卷烟)倾销中国市场的二十世纪初期,宓大昌始终保持兴旺的热销势头,被誉为驰名全国的“杭烟”鼻祖。抗战期间,该店两度遭日寇抢劫,元气大伤,后因香烟盛行,业务日益缩小,日趋淘汰之势。
与宓大昌烟店比邻的翁隆盛茶号,创始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以经营优质西湖龙井茶而驰名。门楣的注册商标“狮球”可以见证当年门庭若市之盛况。
与翁隆盛茶号对峙的是方裕和南北货店,由上海巨商方仰峰创办。以经营当地的土特产品为主,如东阳蒋村的“雪舫蒋腿”和蜡烛等,以及桂圆、荔枝、墨枣等干果和蜜饯、糕点及海产品。
四拐角西北处的万隆火腿店,以经营正宗的金华火腿及其他腌制品而名闻遐迩。店堂内陈列货物样品的玻璃门壁柜很有创意,曾在1929年的西湖博览会上受到好评。为方便往来顾客购物,万隆店还常在店外设摊。万隆店除了从金华进货外,还选用东阳、义乌两地的上等猪肉,自行精制火腿销售。
张允升百货商店是杭州最早的百货店,相传有二百多年的历史。当时叫张允升线帽百货庄,前店后厂,以产销丝线和帽子著称,曾在1929年的西博会上获奖。为了招徕顾客,商店每年必举行一两次减价展销活动。在当时杭州的百货业中,它的员工最多、营业额最大。
另外,清河坊中的天香斋茶食糖果店,大井巷中的朱养心药店,王老娘木梳店,中山中路的邵芝岩笔庄(1862年创业),九芝斋食品店,中山北路的张同泰药店(1805年开业)、浙江兴业银行(开业于光绪三十年,即1905年)、孤山脚下的楼外楼饭店(原为太和园饭庄)等,也都是名闻遐迩的杭州老字号。它们如颗颗璀灿的明珠,把如诗如画的杭州装点得更加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