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论文_刘乔林,唐开华

浅谈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论文_刘乔林,唐开华

(云南省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云南省 曲靖市 655000)

【摘要】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和继发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等原因,造成颈椎骨质增生,韧带增厚、钙化等退行性病变,刺激或压迫了周围的脊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血供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椎间盘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生和发展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颈椎病的诱因很多,如不良睡姿、不良的工作姿势、不适当的锻炼、头颈部外伤等。颈椎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很高,好发年龄在30?50岁。

关键词:颈椎病;康复治疗

1主要功能障碍

1.1神经根型颈椎病

此型发病率最高,好发年龄在50岁左右。由于椎间盘后外侧突出、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节增生、肥大,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导致颈肩背痛,并向上肢放射,并有神经根支配区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好发于C5?C6、C6?C7及C4?C5椎间隙。常因劳累、寒冷、睡眠不佳、伏案工作过久或颈部损伤而诱发,可突然起病,也可慢性发生。临床上症状多为颈肩痛,迅速加重,并叫上肢放射,表现为上肢有沉重感,皮肤可有麻木、过敏等感觉异常,也常伴有上肢肌力和手握力减退。体征可见颈部肌肉痉挛,颈肩部有压痛,颈部和肩关节活动有不同程度受限。上肢牵拉试验阳性:检查者一手扶患侧颈部,一手握患侧腕部外展上肢,双手反向牵引,诱发己受压的神经根出现放射痛与麻木感。压头试验阳性:病人端坐,头后仰并偏向患侧,检查者用手掌在其头顶加压,出现颈痛并向患侧手臂放射。X线正位片显示颈 椎生理前突减小或消失,椎间隙变窄,骨质增生;侧位片示椎间孔变形、变小;过伸过屈位片可见颈椎不稳定现象。

1.2脊髓型颈椎病

多发生于40?60岁的中年人,男多于女,缓慢发病,逐渐加重,外伤可致突然加重或突然发病。由压迫或刺激脊髓引起,可能致残。早期表现为手部发麻、活动不灵活,特别是精细活动失调,握力减退,下肢无力、发麻,步态不稳,有踩棉花的感觉,躯干有紧束感,发病早期经卧床休息数周或数月可缓解。随病情发展继而出现上肢发麻,手部肌肉无力,严重者四肢瘫痪,大小便功能障碍。可行脑脊液检查、颈椎CT或MRI检查、脊髓腔造影和肌电图等辅助诊断。

1.3椎动脉型颈椎病

颈椎横突孔骨性、纤维性狭窄、上关节突增生肥大、颈椎失稳等可直接刺激、牵拉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临床症状。典型表现为眩晕、头痛、视物障碍、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猝倒等一过性脑或脊髓缺血的表现;头部活动时可诱发或加重;体位改变,血供恢复后可缓解。体征为颈部有压痛、活动受限。必要时可行椎动脉造影检查。

1.4交感神经型颈椎病

40岁左右发病者居多,女性多见,伏案工作者多见。由于颈椎椎体小关节增生、后纵韧带钙化等病变,刺激颈交感神经而出现的症状体征。主诉症状多,客观体征少。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如头痛或偏头痛、头晕、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心跳 加速、心律不齐、血压升高,耳鸣、听力下降等。也可出现交感神经抑制症状,如头昏、眼花、流泪、鼻塞、心动过缓、血压下降以及胃肠胀气等。

1.5混合型颈椎病 具有上述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症状,通常以某一型为主,伴有其他型的部分表现。

2康复治疗措施

康复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帮助患者分析发病和致病因素,尽可能消除患者的症状,让患者掌握功能训练的方法,从而主动训练,自我康复。

2.1卧床休息

卧床休息2?4周,可减少颈椎负荷,利于椎间关节的炎症消退,颈椎重新获得稳定,减轻临床症状。卧床休息时应注意枕头的选择和颈部的姿势。也可使用颈托、颈围等支具。

2.1.1枕头的选择

选择硬度适中的圆枕或有坡度的方形枕。枕高因睡姿而异,平时习惯仰卧位者,枕高调至枕中央在受压状态下8?15 cm为宜,置于颈后,使得头部保持略带后仰姿势;习惯侧卧位者,将枕高调至与肩等高水平,注意左右交替左右膝关节微屈位置。目的是使颈椎在睡眠时置于生理前突位置,避免过伸过屈位对颈椎造成的硬力损害,使得颈部及肩胛带肌肉放松,解除颈部肌肉痉挛。

2.1.2颈围的选择

在颈椎病急性发作期,按需选择适宜的颈围或颈托,可起到制动和保护作用。选择颈围或颈托时,注意其高度,以保持颈椎处于中立位为宜。但应注意长期使用颈托或颈围可致颈背部肌肉萎缩,关节僵硬。

2.1.3睡姿要求

良好的睡姿对脊柱的保健十分重要。睡眠应以仰卧为主,头应放于枕头中央,侧卧为辅,要左右交替,侧卧时左右膝关节微屈。

2.2心理康复治疗

康复工作中始终要坚持心理康复,充分调动患者积极性,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配合,认真坚持,既取得病人的信任和理解,又收到良效和化解医患纠纷,耐心倾听,仔细询问,认真检查,热情与真诚的交流,常可事半功倍。

2.3教育患者主动治疗

让患者掌握颈部制动的意义和方法,进行主动康复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指导患者颈椎牵引治疗

颈椎牵引是通过牵引装置对颈椎加载产生生物力学效应而达到治疗的一种方法,用于颈椎间盘突出或膨出的神经根型颈椎病,而脊髓型或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慎用。可缓解颈部肌肉痉挛,充分松弛颈肌,使椎间隙、椎间孔增大,解除神经根的刺激和压迫,同时有利于膨出的椎间盘回缩,伸张被扭曲的椎动脉,牵开被嵌顿的小关节滑膜等。

2.5指导患者进行运动疗法

在颈椎病缓解期或术后康复期可主动活动,纠正不良姿势,以增强颈肌肌力,稳定颈椎,减少神经刺激,缓解肌肉痉挛。常用颈部旋转运动、仰头运动、左右转头运动等。通过颈背部的肌肉训练保持颈椎的稳定性;通过颈部功能练习恢复及增进颈椎的活动范围,防止僵硬;并可改善颈部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消退,解除痉挛,减轻疼痛,防止肌肉萎缩。运动的强度根据病情的不同阶段区别对待,急性期可在药物治疗或物理治疗的同时,进行小运动量的主动运动,恢复期和缓解期应积极进行较大量的主动运动。

2.6中国传统康复技术

2.6.1中医推拿按摩手法:手法治疗可疏通脉络、减轻疼痛和麻木、缓解肌肉紧 张和痉挛,加大椎间孔与椎间隙,整复滑膜嵌顿及小关节半脱位,改善关节活动度 等。方法包括:①推拿按摩。治疗前对患者的病情作全面了解,手法要得当,切忌 粗暴。在颈、肩及背部使用揉、拿、捏、推等手法,神经根型颈椎病应包括患侧上肢, 椎动脉型和交感型颈椎病应包括头部。常取风池、太阳、印堂、肩井、内关、合谷等 穴位。每次推拿15?20 min.I d。②关节松动术。拔伸牵弓丨、旋转、松动棘突、横 突和椎间关节等。

2.6.2注射疗法:颈段硬膜外腔封闭疗法适用于神经根型、交感型颈椎病患者。 采用低浓度局麻药物加皮质激素阻断感觉神经及交感神经在椎管内的刺激点,也 可抑制椎间关节的创伤应激。操作时需备麻醉机或人工呼吸器,在严格无菌条件 下操作。一般每周1次,2?3次为1个疗程。

2.7物理疗法

物理治疗具有镇痛、减轻炎性反应及组织水肿、减轻黏连、改善局部组织与脑、脊髓的血液循环、调节自主神经功能、延缓肌肉萎缩及促进肌肉恢复的作用。常用方法包括石蜡疗法、红外线、短波透热、微波、磁疗、中药电熨疗法、局部热敷、直流电离子导入法等热疗方法,以及超声波疗法、干扰电疗法与音乐电疗法。

2.8药物治疗

目前常用的主要是非甾体类镇痛剂,目的是消炎和止痛,但一般不用强烈止痛剂。中药可采用活血化瘀、舒经活络治疗。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药物,并熟悉常用药物的使用方法,了解药物的毒副作用。

3康复教育

3.1颈椎病患者常遭受长期病痛折磨,工作、生活深受其害,往往心理压力大,要帮助病人消除悲观和对疾病恐惧心理,树立信心。

3.2指导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提出防治措施,纠正其不良习惯。对长时间低头、仰头或单向转颈者,定时做颈部运动,并经常进行颈肩部肌肉锻炼。养成良好的睡眠体位,睡觉时最好采取仰卧位或侧卧位,避免俯卧,枕头高度适合。夏季避免空调出风口直接对向人体,冬季注意颈部的保暖。平卧时枕头不可过高,侧卧时与肩同高,了解术前适应性和术后治疗性睡硬板床的意义。

3.3针对颈椎病特点,开展科普知识教育讲座,宣传颈椎病防治知识,使患者了解致病及诱发因素,避免、减轻或控制不适症状的发生.防患于未然。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病、多发病,随着年龄增长颈椎可发生不同程度退变,退行性改变是重要的致病因素,难以阻止,但经过积极预防和适当治疗可以避免或推迟发 病。颈、肩肌肉劳损是加重颈椎退变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同时要注意保护颈部免受 外力伤害。其他诱发因素包括:落枕、受凉、过度疲劳、强迫体位、姿势不良或其他疾病,如咽喉部炎症、高血压、内分泌紊乱等。

3.4纠正不良姿势,预防慢性劳损。注意端正头、颈、肩、背的姿势,不要偏头耸肩,谈话、看书时要保持脊柱的正直,避免过度扭曲。不要在单一姿势下持续时间过久,长时间伏案工作,长时间仰头工作或仰视,卧位时使颈部长时间屈曲等。

3.5及早治疗,提高生活质量。颈椎病是良性疾病,绝大多数经积极防治,预后良好。脊髓型颈椎病患者非手术治疗无效者,可行手术治疗,通常也能获得满意的生活质量。

3.6加强自我锻炼。颈椎医疗体操可增强颈部肌力,放松肌肉,改善颈椎关节功能,巩固疗效和防止复发。

3.7向家属讲解本病特点和治疗要点,使家属思想上有准备,并配合治疗。

4小结

颈椎病的治疗方法较多 ,均有一定疗效 ,尤以综合治疗效果为佳 ,因此治疗期间应 向患者介绍各种治疗方法的适应症 、注意事项 ,使其合理安排治疗。牵引时要注意牵引力度适中 ,注意观察牵引反应,若出现颈部疼痛加重,或头痛 、头晕 、恶心、心慌等症状 ,应中断治疗分析原因,以便调整治疗方案。在进行物理疗法的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如有刺痛感或者烧灼感 ,应及时停止治疗 ,以免被直流电灼伤 ,若灼伤可立即涂抹烫伤膏或用超短波 以减轻其症状 。按摩时手法一定要轻柔,切忌暴力 ,要求持久 、有力 、均匀 、柔和 ,从而达到渗透的 目的,做到 “轻而不浮 、重而不滞 、松而不懈 、紧而不僵 ’。在针灸 中随时观察患者 ,如有出现头晕 、四肢出汗 、欲吐 、发冷者 ,应及时停止 ,对症处理 ,调整方案 ,急性期可做中频、超短波治疗 ,以缓解疼痛。在颈椎病的治疗过程中,康复训练是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对颈椎病的治疗及预防复发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正确的康复治疗措施有助于巩固治疗 、避免复发 ,应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 孙宇,陈琪福.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华外科杂志,1993,31(8):472-476.

[2] 李雪迎,王春明,殷秀珍,等.颈椎牵引过程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中华理疗杂志,1999,22(6):350-353.

[3] 李雪迎,王春明.牵引力对颈椎间盘作用的三维有限元分析.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3,25(10):603-605.

[4] 高楚荣,王丹影,李志申.颈椎牵引的力学分析.中华理疗杂志,1993,4:215-216.

[5] 李晶,陈禾丽,苏先基,等.颈椎牵引的力学实验及临床应用.中华理疗杂志,1992,3:133-135.

[6] 章杏英,赵加生.颈椎牵引下正骨推拿手法治疗颈椎病.中国康复医学杂志,1994,9(6):257-258.

[7] 林明.牵引加低周波治疗颈肩综合征180例疗效观察.广州医药,2003,34(1):64-65

论文作者:刘乔林,唐开华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9月上第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4

标签:;  ;  ;  ;  ;  ;  ;  ;  

浅谈颈椎病的康复治疗论文_刘乔林,唐开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