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宋丽娜

浅谈“微课”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宋丽娜

宋丽娜 乳山市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6450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信息技术异军突起,“微时代”已悄然来临,传统的课堂教学已经不能满足现在追求个性和自我的90后学生。微课作为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的课堂教学在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具有表现能力强、灵活性好、短小精悍等特点,可以很好地满足课堂教学的需要。文章阐述了微课的概念和特点,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关键词】微课 教学模式 学习兴趣 自主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672-2051 (2018)12-195-01

近几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伴随信息技术异军突起,“微时代”已悄然来临,微博、微信等进入了我们的生活。与此同时,微课作为微时代的产物,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在全国掀起了一股热潮。在此背景下,将微课与中职信息技术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通过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从而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的活动全过程。时间一般在10分钟以内,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小问题,由于信息技术教学逻辑性及实践性很强,一些理论性知识学生很难理解,而将微课运用到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从而更好地掌握计算机技能。

中职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因此教学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就业与学校的声誉。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知识的传授,在教学方法上是注入式,满堂灌,只研究教师如何“教”,不重视学生如何“学”,考试主要靠死记硬背,不利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教学模式对于现在追求个性和自我的90后来说未免流于枯燥、呆板,缺乏吸引学生主动性学习的因素。而微课堂则颠覆了这种传统的课堂教学架构,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课前,学生通过教师创建的微课自主学习,预先了解授课内容,完成知识点的预习;课中,教师通过8-10分钟的微课对知识点进行梳理讲解后,剩下的时间学生则通过与教师的交流与互动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了解难点,答疑解惑,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实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后,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反复观看课程视频,再结合实操,达到对知识点的透彻理解与掌握。这种新的教学模式不仅改变了学生固有的学习方式,以新的模式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增强了师生互动,提高了教学效率。

首先,“微课” 教学时间较短,针对性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传统的课堂教学经验,中职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一般可以保持在10分钟左右,超过这个时间段,其注意力将大打折扣,因此如何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快速抓住他们的眼球,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达到最好的学习效果是目前每一个中职院校面临的问题与难题,而一堂“微课”一般在10分钟以内,在这样短的一个时间段内教师可以有效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另一方面,“微课”教学目标明确,针对性强,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如教学中重点、难点、疑点内容),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可以将技能性和技术性的知识通过教师的示范操作和现场演示来体现出来,这样更具有直观性和情境性。

其次,“微课”具有易学性和趣味性。传统的信息技术教学中,遇到一些不方便反复操作的知识点,采取的是教师演示的教学方法,往往是学生当时记下了,过后就不记得了或者听课稍微走神就错过了知识点,跟不上教师的节奏。学习过程仍然是以教师为中心,学生只能被动学习。对于目前的90后来说,这种教学模式早已不合适了。这时的“微课”可以把一些不方便操作的知识点整合起来,归纳好重点,从而帮助学生系统地形象地理解所学内容。如在《计算机组装与维修》这门学科中,在讲授《硬盘低级格式化》这部分知识点时,由于低级格式化对硬盘损坏很大,不能随意操作,教师可以在上课的同时,为学生放一段“微课”视频,突出教学重点,也更形象的使学生了解低级格式化的过程,而不至于因为抽象,使学生难以理解从而导致厌学情绪的产生。因此,“微课”是为完成现实课堂的教学任务而服务。同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适当地插入图片、Flash动画、视频等,再配上优美的背景音乐,就能让原本枯燥的学习变得生动,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学习变得轻松且有趣味。

最后,“微课”能直观的展示操作,让学生很快的掌握操作技能。温家宝总理2007年9月在大连考察职业教育时称职业学校最大的特征就是把教学、求知与做事和技能结合在一起。而我们“微课”的教学理念就是以让学生“做中学”为取向,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理念。“微课”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技能教学模式,它能灵活的渗透到每一个教学环节,能把每一个技能方法通过微课的形式直观的进行分解讲解,这样可以便于学生反复的观看学习,直到学会为止。例如,《计算机组装与维修》中CPU的安装,内存的安装,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技能,它是学习组装的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学时一般是教师示范学生围观,学生较多,学生站的位置角度决定他能看清多少细节,因此不能让大多数学生掌握好技术要领,对于学生后期的学习信心将会受损。通过微课将组装的步骤分解讲解,直观地演示给学生观看,让学生能很好地掌握操作技巧,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级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是我们中职院校办学理念。所以,微课程的开发及实践应用不仅促进了中职院校专业的内涵建设和精品课程建设,同时也促进了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它不但能优化当前传统教学模式,还能加强学习的趣味性、娱乐性,让学生体验全新的学习模式。同时还能通过新颖的选题以及创新的教学设计来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相信“微课”这个新的教学模式一定能在不久的将来,为中职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参考文献:

[1]胡铁生.中小学微课建设与应用难点问题透析[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3( 4) : 15 - 18.

[2]吴秉健.国外微课资源开发和应用案例剖析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04-01 期刊.

[3]黄建军,郭绍青.论微课程的设计与开发[J].现代教育技术,2013(5):49.

论文作者:宋丽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教师》2018年12月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2

标签:;  ;  ;  ;  ;  ;  ;  ;  

浅谈“微课”教学法在中职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论文_宋丽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