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岗懿辰大德堂医院 154101
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中医治疗法用于治疗胃溃疡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就诊的胃溃疡患者中选取30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对照组选用西医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选用中医治疗法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是10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是86.67%,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比对照组要好,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用中医治疗法进行胃溃疡的治疗具有较好的疗效,并且不存在任何副作用以及不良反应,值得各大医院在临床上应用并推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中医治疗法 胃溃疡 临床疗效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and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Methods: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was to select 30 cases of gastric ulcer patients who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6. The clinical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n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namely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The number of patients in the two groups was equal. The control group was treated with western medicine,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treated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 Results: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100%,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control group was 86.67%. The treatment effect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and there is no side effects and adverse reactions,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major hospitals.
Keyword: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reatment of gastric ulcer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性溃疡疾病,主要是由于不良的饮食习惯以及情绪不佳等引起的脾胃损伤与清浊相干的情况,同时会造成患者脾气不稳定。时间长了还会导致胃失所养以及气滞血瘀等情况的发生[1]。对于胃溃疡的临床治疗,西医治疗的疗程长且疗效不明显,停药后易复发,而中医在治疗中能够全面地调理患者的脾胃功能与机体,具有很好的疗效。本次研究中选用在我院进行治疗的30例胃溃疡患者,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取于2014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胃溃疡患者30例,所有患者均通过胃镜检查并确诊,临床上都伴随上腹部疼痛,且有反酸、嗳气以及胸骨后灼烧感,其中部分患者伴有恶心或呕吐。其中男患者16例,女患者14例,年龄在21至64岁之间,平均年龄是(43.98±2.49),体重在44.8至73千克之间,平均体重是(63.43±3.52)千克,患者病程在4个月至15年之间,平均病程是(5.48±0.54)年,溃疡病灶1至6个,面积在(0.59×1.19)至(2.98×3.12)平方厘米之间。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人数相等,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以及病情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西药治疗,主要有胃粘膜的保护与对症治疗。
1.2.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进行中药治疗,给予10g黄芪,15g党参、6g山楂、10g海螵蛸、12g云苓、12g香附、9g砂仁;随患者具体症状做不同的加减:胃酸较多的患者:海螵蛸加至25g,再加25g煅瓦;气滞患者:加9g柴胡、6g郁金、9g白芍;热毒炽盛患者:加9g黄芩、9g黄连、9g白花蛇;血瘀者,加9g红花、9g桃仁、6g蒲黄;黑便多患者:加12g三七、12g白芨;食积阻滞患者:加炒6g莱菔子、鸡6g内金;湿邪中阻患者:加12g苏叶、15g藿香、9g半夏;气血虚弱患者:加12g当归、6g熟地,黄芪加至25g;胃阴虚患者:加12g沙参、12g麦冬、12g玉竹。以上药物均加水煎服2次,每天服用2次,7剂一疗程,连服2个月。
1.3 疗效判定。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之后的临床症状,并进行HP测定以及胃镜检查。将疗效分为四个等级,分别为:无效:临床症状没有缓解或加重,HP测定显示阳性,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没有愈合或者扩大;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HP测定显示阳性或隐性,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的愈合面积超过50%;显效:临床症状几乎消失,HP测定显示阳性或隐性,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的愈合面积超过75%;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HP测定显示阴性,胃镜检查显示溃疡面痊愈。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计量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均没有发现不良反应,但是观察组的治愈患者10例,显效4例,有效1例,没有治疗无效的患者,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治愈患者8例,显效3例,有效2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为86.67%。两组对比P<0.05,为差异显著性,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胃溃疡是消化道方面的常见疾病。根据相关调查得知:在我国,南方地区的胃溃疡患者多于北方地区,季节变化对该疾病有一定的影响,春冬两季患胃溃疡的概率比较高[3]。其主要症状是上腹部疼痛,也可能出现于左上腹、剑突后或者胸骨,常常是隐痛、胀痛、钝痛或者烧灼样痛,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对于此疾病的治疗,在西医治疗中认为导致胃溃疡疾病的发生关键是因为胃酸没有进行正常的分泌、感染幽门螺杆菌所致。而在中医治疗中则认为胃溃疡疾病的发生可能是因为患者自身的集体脾虚所致,也可能是后天不良的饮食习惯所致,例如饮食不规律或者过度抽烟饮酒。中药配方中的黄芪有助于升阳补气,同时帮助患者提高自身的免疫力,还能抑制病菌的繁殖生长,也有止痛的效果;药材中的半夏对治疗呕吐有很好的效果;药材中的柴胡有助于解郁行气;白术可以增强患者的细胞与体液的免疫功能;白芨因其含有黏液质能够在溃疡的表面形成一些保护膜。由此可见,将以上药方融合一起不仅仅能够消除引发疾病发生的因素、抑制细菌的滋生繁殖,对促进溃疡的愈合有直接的功效,治标治本。当然在使用重要治疗时,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药物的增减,以此来提高采用中药治疗的临床效果。
在本次观察研究中,进行中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100%,而对照组只有86.67%,且观察组的治愈率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愈率,且用药期间没有任何副作用与不良反应,价格也不高,得各大医院试用并进行推广。
参考文献:
[1]路全杰.中医治疗120例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2,25(5),393
[2]张婉霞.浅谈中医治疗胃溃疡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24),642-643
[3]刘志坚.中医疗法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分析[J].当代医学,2013,19(36),147-148
论文作者:刘振宝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患者论文; 胃溃疡论文; 胃镜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两组论文; 治疗法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