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地铁信号专业应急能力的思考论文_张燚

提升地铁信号专业应急能力的思考论文_张燚

成都地铁运营有限公司 四川 成都 610036

摘要:本文从地铁信号专业应急平台建设、应急基础管理、应急出招等方面思考强化信号应急管理的方法措施,为提升地铁信号专业应急能力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信号;应急;思考

随着成都地铁运营里程成倍增长,建设信号专业全天候的智能应急指挥中心势在必行。应急指挥中心具备“场景可看、数据可见、语音可通、闭环可查、信息可寻、脱标可报”的功能,实现信息分析中心与应急指挥相结合,按照网管集中、分线值守、智能追踪、流程优化的思路,推进应急管理智能化、系统模块化、指挥流程化、应急专家化是值得我们不断去思考的问题。

1目前信号专业应急处理方面存在难点

1.1“蝴蝶效应”让信号专业倍感压力

成都地铁7号线运营后,井+环的线网已初步形成,地铁四通八达的同时,也将信号专业推向了风口浪尖。地铁信号设备一旦发生故障将累及其他线路,会造成换乘站堵塞,产生“蝴蝶效应”,对整个线网的正常运营带来“多米诺效应”,会让信号专业倍感压力。

1.2“突发问题”让技术人员寝食难安

“天天遇到新问题”是信号专业面临的常态。故障呈离散型、不确定性,远不是传统信号可以预见的问题。如软件故障恢复后,需要试验确认什么项目,无现成做法可借鉴,也缺乏规章支持,颇有“摸着石头过河”的意味,一旦考虑不周,就有潜在风险。与此同时,不同设备商交汇带来的问题,更是困扰于心。“横看成岭侧成峰,各个问题都不同”,中心显示故障而站机正常、列车自动监督子系统(简称ATS)正常而联锁异常、数据传输系统(简称DCS)网络阻塞、设备不冗余等,每次问题的发生,都让专业技术人员产生不安,还是多少未知和偶然故障,无疑让我们感到如履薄冰。

1.3“直通现场”让处理人作茧自缚

一旦发生延时故障,公司上下关注,常常导致现场处理人员“一对多”,要应付多方面的问询,往往长时间处于回复问题中,没有时间去处理故障。指挥人员往往成了接线员,失去指挥本职,各级人员想第一时间直通现场的同时,反倒一定程度干扰导致影响更大。希望火箭发射“0”号指挥员能让我们借鉴,培养专家级指挥员,由他们单一发布故障处理命令,可能是一种方向。

1.4信号应急管理任重道远

对于车载信号模式不可用、道岔失去表示、安全数据网络堵塞等故障随着线网的成形,公众容忍度越来越低,对地铁的要求提升到零故障、甚至零晚点,面对期望的提高,信号专业还有太多的难题需要攻关,还要大量基础工作需要去做。

2 建立应急平台发挥应急处理核心作用

2.1 拓展监测功能,提高智能化水平

一是在集中监测基础上,增加自动预警、报警、智能分析,实现设备报警信息、预警信息的自动分析、汇总,减少繁琐的人工调阅,便于及时发现规律性、突出性的问题,直观显示故障方位,缩短故障处理时间。

二是联合设备商研发应急管理系统,完善平台应急管理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将应急程序、应急方案、安全基础信息、设备基础资料、应急队伍、厂家电话号码、首席工程师、首席技师等专门人才信息全部倒入应急管理系统,同时将天气、地域信息、线网指挥中心(简称COCC)关键实时信息接入应急管理系统,并且实现系统与企业微信进行互联互通功能。该系统能实现人机智能交互,实现“一键启动”、智能提示、自动发送故障实时信息等功能,按照事件大小、故障等级和故障类型等智能判断风险等级,影响范围,并提供多项应急措施供指挥人员决策。

三是研发软件版本预警系统。可实时查询软件更换计划,更换结果;实现对ATS、DCS、车载控制器(简称CC)、联锁、区域控制器(简称ZC)等在用版本实时监测,版本变化实时跟踪,异常报警;实现对软件版本、数据版本的全面监测、预警和卡控。

四是优化单兵作业系统。通过该系统可将现场的图像信息实时的传送到信号调度和企业微信,并可语音交互,发生设备故障时,指挥人员可通过这套设备,指挥现场人员处理设备故障。

通过拓展应急指挥平台各子系统的监测功能,真正实现远程调用数据、远程诊断、远程盯控、远程指挥功能,从而大大提高信号应急处理能力。

2.2 制定案例库、流程图,提高应急水平

一是建立模拟量曲线图库。技术管理部门对典型的、疑难的间隙重点分析,收集整理各类设备在正常和非正常状态下的模拟量曲线图,建立模拟量曲线图库,指导现场对照图库进行浏览分析,大大提高了现场发现问题及应急处理的能力。

二是制定应急处置流程图。按照不同设备类型,制定车载、联锁、ZC、ATS、DCS、轨旁设备等典型故障应急处置流程图,发生设备故障,信号调度调出流程图,提示并督促现场落实标准化程度,对关键环节进行卡控。

三是建立故障案例库。按照不同设备级场景,建立了丰富多样的典型故障案例库,发生同类似的故障,信号调度对故障现场、数据进行对比,指导现场迅速排查故障。

2.3 加强应急指挥,压缩故障延时

主要发挥三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快速分析故障原因。调度指挥中心受理故障信息后,调度和专家组立即通过集中监测、ATS、网络管理系统(简称NMS)、车载数据分析、视频监控等平台,分析开关量、模拟量等参数以及曲线、图形、数据的比较,初步分析故障原因,判断故障点的大致位置,为现场应急处理提供技术支持,极大压缩故障延时。

二是迅速调配技术力量。发生大面积和较复杂的设备故障时,调度指挥中心通过平台的人员动态查询,能够及时掌握技术人员动态,迅速就近组织技术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技术支持。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组织邻近的技术人员组成第二、第三梯队跨区域赶赴现场进行增援。

三是实时监控现场。加强远程盯控,强化现场作业安全,重点防止故障升级、防止发生次生问题。依托调度指挥中心的各种监测子系统,对故障处理过程进行盯控。故障前复核故障现象;故障处理中盯控现场情况,防范安全风险;故障处理后,通过集中监测比对故障前后的设备技术参数变化。

3加强应急基础管理工作

3.1应急管理规范化

一是完善应急预案。根据不同设备的故障类型,仿照“110”机制,围绕调度指挥中心作用发挥,制定完善信号设备抢险应急预案,做到应急抢修有网络图、联系图、设备电路图、应急器材分布图和故障处理程序图。

二是规范安全信息管理。制定相关安全信息管理规章制度,规定故障等级,故障延时的向不同负责人的报告制度。

三是完善基础资料。在企业微信应急平台建立应急模块,可查询应急预案,应急人员动态、厂家技术人员联系表、应急交通线路图、应急备品台账,设备坐标、线路设备平面图、电缆径路图,主要设备、器材相关技术资料,各类设备的应急处理流程图、电路图、实物图、指标速查表等,确保各类资料完备。

四是完善考核制度。制定信号故障攻关考核办法,设立奖励基金,充分调动信号人员减故障、压延时、保安全的积极性。

论文作者:张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5

标签:;  ;  ;  ;  ;  ;  ;  ;  

提升地铁信号专业应急能力的思考论文_张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