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性别陈规定型观念的初步调查_刻板印象论文

对性别陈规定型观念的初步调查_刻板印象论文

关于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性别论文,印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1.1 性别刻板印象

刻板印象是指社会上对某一个群体的特征所作的归纳、概括的总和。它并不一定有事实根据,也不考虑个体差异,仅仅是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一些固定看法,但对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却能产生重大的影响[1]。 例如,与刻板印象内容一致的信息能得到较好的加工,在长时记忆中保存得较稳固[2]。在归因时, 人们习惯于把与刻板印象一致的信息归于本质、内在的因素;而把与之不一致的信息归于非本质、外在的因素[3] 。在社会生活中,刻板印象使它的对象受到先入为主的对待,而且常常是不公正的[4]。 因此对刻板印象的研究一直占据着社会心理学的一个重要位置。

性别刻板印象是刻板印象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Ashmore 和DelBoca认为:(1)性别刻板印象同认知有关;(2)它是由一组看法构成;(3)它的内容是大多数人分别怎么看男人和女人;(4)它被某个团体的所有成员共有[5]。

性别刻板印象是一种特殊的社会刻板印象。持有刻板印象的男性和女性群体同时又是刻板印象的对象。男女两性在性别刻板印象上存在着差异[1,2]。对于这种差异的来源有两种理论解释:(1)提取理论认为团体内部成员与本团体成员的交往多于与其他群体成员的交往,因此掌握本团体的信息多于其他团体的信息,提取速度也更快[1];(2)自尊理论认为团体的成员为了保护自尊会认为本团体比其他团体拥有更好的特征[2]。按照提取理论, 男性被试认为“男性胜过女性”的人格特质会比女性被试多,女性被试认为“女性胜过男性”的人格特质也会比男性多。按照自尊理论,男性被试在正性特质上会倾向于多评为“男性胜过女性”,而在负性特质上会倾向于少评为“男性胜过女性”,女性被试的反应则会与男性的反应相反。我们的研究将对这一点进行考察。

1.2 性别角色

性别角色是指属于特定性别的个体在一定的社会和群体中占有的适当位置,及其被该社会和群体规定了的行为模式[6]。 它是一种“社会性别”,与自身的生理性别并不一定相符。目前心理学中一般把人们的性别角色分为双性化、男性化、女性化和未分化四种类型。男性化指个体具有传统男性特质,女性化指个体具有传统的女性特质,双性化指个体具有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双重特质,未分化指两种特质个体都不具有[7]。以前的研究表明这四种类型的个体对信息加工的机制不同[8]。

1.3 研究目的

到目前为止,虽然国外已有不少关于性别角色、性别刻板印象的研究,但在我国尚未见到这方面的系统研究,仅有张德曾做过对小学生、中学生及大学生的性别偏见的研究。他在80年代初和80年代末做的两次测查均发现各组被试倾向于高估男性和低估女性[9]。 台湾的李美枝也曾采用评定中文人格特质形容词的方法对台湾大学生进行测查,发现台湾大学生仍认为男女有别、男优女劣,传统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依然存在[10];此外,国内外还未见到探讨性别角色类型与性别刻板印象关系的研究。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有三:(1 )编制一个性别刻板印象调查问卷,结合已制定的中国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对中国人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初步调查;(2)考察男女两性的性别刻板印象有哪些差异,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3 )考察不同性别角色的人的性别刻板印象是否存在差异。

2 方法

2.1 被试

北京四所高校的本科生380名。其中男170名,女210名, 平均年龄20.43岁。

2.2 材料

(1)自编的性别刻板印象的调查问卷。 从孟昭兰主编的《普通心理学》[11]一书中搜集到感觉、知觉、意识、学习、记忆、思维、能力、动机、情感等各个心理范畴的项目,共50个,如视觉、理解、记忆能力、情绪稳定性等。让被试判断在这些项目上男女之间是否有差异。判断标准分为六个等级:0不清楚,1男性胜过女性,2男性稍胜过女性,3两性间无差异,4女性稍胜过男性,5女性胜过男性。

(2)大学生性别角色量表。由钱铭怡等编制, 用于测量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该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效度,根据心理测验的一般要求,可以对个人和团体进行施测。它分为五个分量表:男性正性量表、女性正性量表、男性负性量表、女性负性量表和中性干扰量表。每个分量表由20个描述人格特质的形容词组成,共100个项目。 让被试评价自己在何种程度上具有这些特质。评价标准为:0完全不具有,1较小程度具有,2中等程度具有,3很大程度具有,4完全具有。 根据被试在性别角色量表上的得分划分他们的类型。

2.3 施测

两份问卷同时施测于380名被试。

3 结果

3.1 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容

我们对性别刻板印象的操作定义为,群体中50%以上的人在性别观念上所持有的一致看法。按照这个定义,首先我们把全体被试作为一个群体,得出他们的性别刻板印象:人们认为在权力动机等11个项目上男性胜过女性,在善解人意等9个项目上女性胜过男性, 认为两性在智力和视觉上没有差异。结果见表1。

表1 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

项目

权力动机 抽象思维 创造力 理解记忆能力 成就

男性胜过女性 动机 冲动性 思维清晰度 适应环境能力 领导才

能 对工作的责任感 对挫折的忍受力

两性无差异智力 视觉

女性胜过男性 善解人意 顺从 机械记忆能力 直觉 虚荣心 受

暗示性 触觉 群体归属感 重感情

注:表中的项目按选择该项目的人数百分比由多至少排列,表2、表3同。

3.2 性别刻板印象的性别差异

把男女被试区分开后,把他们分别作为一个群体,仍用上面的操作定义,得到男女两个群体各自的性别刻板印象。发现男女被试在一些性别刻板印象上存有共识,且刻板印象的内容与全体被试的非常一致。但他们在很多性别刻板印象上也存在很大差异。对50个测验项目以性别为行,以不清楚、男胜女、两性无差异、女胜男为列,进行列联表分析,结果发现在只有男性被试持有或只有女性被试持有的刻板印象的项目上,男女两性被试在不清楚、男胜女、两性无差异、女胜男四种分布上有差异;而在男女两性被试共同持有的项目上,男女被试仍然在一些项目的不清楚、男胜女、两性无差异、女胜男四种分布上有差异(见表2)。

表2 男女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

男性胜过女性两性无差异

权力动机 抽象思维 创造力

男女共同的 理解记忆能力**成就动机

性别刻板印 攻击性 冲动性 思维清晰

象 度**

适应环境能力**领导才

只有男性持 能**对挫折的忍受力**对

有的性别刻 工作的责任感**随机应变

板印象 的能力**兴趣的广泛性**

自控能力*

只有女性持

智力**

有的性别刻

社交能力**

女性胜过男性

男女共同的 善解人意*顺从**机械记忆能力 直觉**虚荣心 受

性别刻板印 暗示性**表情丰富*触觉 群体归属感 保守

只有男性持

有的性别刻

只有女性持 重感情**对语言的理解力**对家庭责任感**形象

有的性别刻 思维**躯体平衡能力**书面表达能力**观察能

板印象 力**

注:*表示男女被试在该项目上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差异在0.05 水平显著;**表示男女被试在该项目上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差异在0.01水平显著。

3.3 不同性别角色的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

用中位数法确定好每个被试的性别角色类型后,把每种类型的被试作为一个群体,按照上面的操作定义,列出每种类型被试中50%以上的人选择的项目,即为他们各自的性别刻板印象,其中四种类型被试共同的性别刻板印象单列出来。结果见表3。

对50个测验项目以性别角色为行,以男胜女、两性无差异、女胜男为列,进行列联表分析,结果有8项达到显著(p<0.05),即观察能力、理解记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对艺术的理解力、权力动机、重感情、表情的丰富性、对家庭的责任感。可以看出,与性别差异相比,性别角色差异显著的项目要少得多。

因为相同性别角色的男性和女性被试可能有不同的性别刻板印象,我们又把男性和女性被试中不同性别角色者分开作为不同群体,考察他们的性别刻板印象,操作定义仍同上。结果发现在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容上,男女两性没有明显的差异,与总体也差异不大。见表4。

4 讨论

4.1 中国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

从初步调查结果中得到了存在性别刻板印象的项目,见表1。 中国大学生多认为男性在思维、能力、工作上超过女性,如“思维清晰度”、“成就动机”等,显得坚强、能干;而认为女性在一些情感性的项目上超过男性,如“善解人意”、“重感情”,显得被动、顺从等。男女大学生共同的刻板印象中仍有相似的规律。因此这一刻板印象不仅男性大学生持有,也同样为女性大学生自己所持有。这些结果提示现代的大学生的性别观念仍与男尊女卑的传统思想有一脉相承的联系。

由于社会刻板印象是大众所持有的观念,因此它具有相当的稳定性。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变迁,社会刻板印象也在不断变化。例如,几十年前人们普遍认为男性的智力比女性高,但目前人们认为两性智力无差异,尤其是女性的这种认识更加突出,这应该说是社会进步的一个体现。因此,社会刻板印象的转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社会变迁的晴雨表。

表3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的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

男性胜过女性 男女无差异

思维清晰度 创造力 智力

抽象思维 理解记忆能力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者 成就动机 权力动机

共同选择的项目 冲动性 攻击性

适应环境能力 领导才能

双性化 对工作的责任感

(N=101) 对挫折忍受力

随机应变的能力

观察能力 兴趣的广泛性

男性化(N=85)对工作的责任感视觉 听觉

随机应变的能力

兴趣的广泛性

女性化(N=81)对挫折的忍受力视觉 道德感

对工作的责任感

未分化(N=95)兴趣的广泛性视觉

女性胜过男性

触觉 机械记忆能力 直觉

四种性别角色类型者受暗示性 善解人意

共同选择的项目群体归属感 表情的丰富性

虚荣心 顺从

双性化重感情 保守 与人为善的动机 从众性

(N=101)

对家庭的责任感

男性化(N=85) 观察能力 书面表达能力

女性化(N=81) 重感情 形象思维 情绪稳定性 对家庭

的责任感 从众性

对语言的理解力 观察能力

未分化(N=95) 躯体平衡能力

表4 不同性别角色类型被试三种性别刻板印象中的项目个数

男性胜过女性 男女无差异女性胜过男性

全体 男性 女性 全体 男性 女性 全体 男性

女性

双性化 1518101 0 4 1412 19

男性化 1318113 3 4 1111 15

女性化 1215123 2 5 1612 18

未分化 1113102 1 1 10 7 19

Rosenkrantz等人在80年代以前曾总结出美国人的性别刻板印象[6]。尽管他们和我们的调查所处时代不同,调查范围和具体方法也不同,但仍能对中美两种文化下的性别刻板印象进行比较。结果发现它们的相似之处在于都认为男性坚强理智,女性更感性和重感情,说明性别刻板印象存在一定的跨文化的一致性。它们的差异包括:美国人认为女性笃信宗教,男性情绪稳定、智商较高;中国人则认为男性对工作的责任感高,女性顺从等。这可能与两国的不同文化有很大关系,也可能与时代差异有关。

不同时代、不同地区之间的社会刻板印象也可能有很大的差异。未来的研究可开展此方面的调查,发现变化和差异并找出根源,从理论上深化其机制。

4.2 性别刻板印象的性别差异

本研究的结果表明,男女两性的性别刻板印象存在着较大差异:男被试认为男性在很多能力上胜过女性,而且这些能力都与成就和工作有关,但女被试并不认为男性这样;女被试认为女性在另一些能力上超过男性,主要擅长形象思维和语言,而且女性还重感情和对家庭负责,而男被试也不认为女性是这样。即使两性共同持有的性别刻板印象中,有些还是存在显著性别差异。男女两性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性别比另一性别有更多的优点。但本研究尚未区分这些性别刻板印象中哪些是以真正的两性差异作为基础的,而哪些只是一些先入为主的主观臆断,这也有待于深入研究。

至于这些性别差异的产生机制,本研究的结果对两种理论都有一定的支持。一方面,男性认为“男胜女”的项目远多于女性,女性认为“女胜男”的项目也远多于男性,这符合提取理论的预测;然而所有这些项目都是正性的,这又表明男性和女性对本团体有很高的正性评价,符合自尊理论。这种现象表明,团体内的成员既对本团体有更多了解,同时又更维护本团体的尊严,因而表现出男女两性都倾向于认为自己的性别比另一性别有更多的优点。当然这个机制还需更为严密的实验加以证实。

4.3 不同性别角色的男女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

首先,当我们对比不同角色被试的共同的性别刻板印象时,发现这些刻板印象与全体被试的基本相同。见表3和表1。这说明这些刻板印象是普遍存在的,不因性别角色类型的不同而变化。

当对各种性别角色的被试不作性别的区分来考察他们性别刻板印象的差异时(见表3),我们发现, 不同角色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的内容没有明显的差异,仍是多认为在坚忍度和能力上男性胜过女性,在情感和服从上女性超过男性。但在性别刻板印象的项目个数上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规律:双性化被试选择“男胜女”和“女胜男”的项目数是基本相同而且都比较多的,男性化被试选择“男胜女”的项目数比“女胜男”的多,女性化被试选择“女胜男”的项目数比“男胜女”的显著多,而未分化被试在这两类中选择的项目基本一致,但都较少。因此,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的影响是存在的,认同某个社会性别的人会对该性别的认识更深更多。

但是,当我们把男性和女性被试分开后,再来考察不同性别角色的被试的性别刻板印象时,这种规律就不明显了,它被性别之间的巨大差异所掩盖(见表4)例如,不论哪种性别角色类型, 男性被试选择“男胜女”的项目数都多于“女胜男”的,女性被试选择“女胜男”的项目数也都多于“男胜女”的。这说明尽管社会性别——性别角色对性别刻板印象有一定的影响,但影响最大的可能还是自然性别的归属。

5 小结

对中国大学生性别刻板印象的初步调查得到了三个结论:(1 )大学生的性别刻板印象仍与我国的传统性别观念相符,即认为男性更能干更优秀,女性情感更细腻;(2)性别刻板印象存在深刻的性别差异; (3)个体的性别角色对他的性别刻板印象有一定影响, 但不如性别本身影响大。

性别刻板印象是社会认知的重要内容,它在意识和无意识层次都左右着人们的行为。在国外它是一个长盛不衰的研究热点,但在我国还研究得很少。我们目前进行的是一个初步调查,在研究方法上还有很多有待于改进的地方。希望将来有更多的人对这方面感兴趣并从事相关研究。

标签:;  ;  ;  ;  ;  

对性别陈规定型观念的初步调查_刻板印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