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造价管理工作面临很多问题,比如:市场环境、工程预算、管理制度等等,为了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效益,采取科学方法加强造价管理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文章主要结合工程造价管理问题,探讨造价管理的措施方法。
关键词:工程造价;造价管理;管理措施;市政工程
引言
随着市政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的价值与作用逐渐显现出来,并受到人们的关注。有效的工程造价管理对提高建筑工程建设质量、促进市政行业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此,需要明确工程造价管理的重要性,深入探究工程造价管理中现存的问题,进而采取科学有效的解决措施,提升工程造价管理的有效性,为市政行业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市政工程造价特点
第一,消耗资源量大。在市政工程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一般都需要投入较多的资金,而且资源消耗也比较大。首先,由于市政工程的整体规模比较大,因此必须要以资源投入作为自身基础。其次,市政工程往往关系到民生,直接影响百姓的日常生活,所以必须要保证质量,并将质量做到最后,因此保证资源供给充足显得尤为重要。第二,造价存在差异性与动态性特点。对于不同的市政工程而言,其在规模,环境方面都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性,这也导致其特点各异,而这也直接影响了造价的特殊性。另外,市政工程在实际施工过程中会消耗比较长的时间,而在这个过程中就可能会发生比较多的意外,而这也会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因此,对于市政工程施工造价而言,其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第三,阶段性特征。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将会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当中,而其水平高低,则会对造价以及费用产生比较显著的不同。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其造价是由项目整体规模决定的,如果某个项目规模较大,那么其施工量就较大,所需要消耗的资金也比较多。所以这也使得市政工程具有着比较显著的阶段性特征。
2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造价管理意识
企业的造价管理不仅在企业的生存和稳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合理的控制企业的造价管理还可以提高企业的经济利益。目前,我国很多企业的高层领导者都非常重视企业的造价管理,但是因为受到了地方保护以及企业自身具有的特点影响,通常只是企业的领导层注重造价管理,但是企业中员工缺乏对造价管理的重视。就目前来看,由于市政工程项目受到当地政策的影响,市政工程项目会将通过变更和签证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当作核心,缺乏对成本控制管理的重要性。
2.2预算管理执行力不强
从市政工程项目落地实施的流程可以看出,市政工程项目在前期竞标阶段就已经确定了投入资金范围,而合同制定阶段更是将一切支出以预估的形式确定下来。故而在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前期企业就已经通过粗略的设计图纸以及以往的经验制定了工程各环节消耗成本的目标,若企业以此目标作为施工中的成本管控目标,则企业必然能获得预期计量的收益。但实际上,企业前期制定的预算指标多数并未起到该有的作用,预算管理的执行力不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施工企业的成本控制组织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许多施工企业没有一套完善的控制体系,这种不完善的控制体系,导致在施工过程中无法提高对项目造价管理的控制。这种情况下在施工时,就会用一笔账记一笔账,这种记账方式不利于造价管理。如果施工费用超出预算,就会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进一步影响企业的发展。
3工程造价管理措施
3.1强化造价管理意识
市政工程项目的管理工作人员应该具有最基本的造价管理观念。造价管理意识应该受到施工单位各个部门的关注,丢弃陈旧的成本浪费理念,主动的贯彻成本节约观念,从基础上有效的对企业的成本进行控制。在对市政项目施工时,要遵循成本就是效益的原则,增强工作人员对造价管理的认知,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努力的做好降低成本的工作。所以,通过让施工的工作人员进入到实际的施工单位中,就会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进而为市政项目建设单位有效的进行造价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除此之外,企业还应该定期为施工工作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培训,在提高市场竞争力方面要加大宣扬的力度,为企业工作人员灌输关于造价管理方面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员工工作的兴趣,进而提升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让企业中的每位员工都可以主动的重视造价管理,贯彻造价管理的观念,主动的融入到造价管理的工作当中。另一方面,企业还可以构建相应的奖惩机制,对企业现有的造价管理方法进行变革,进而可以提升企业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企业工作人员可以主动的参与到造价管理的工作当中,进一步的提高施工企业和工作人员的经济效益。
3.2加强对内部控制的应用,高效执行成本预算
在造价管理架构清晰后,企业要从总成本出发,依据经验数据以及实际估价将成本细分到各部门、各员工,形成目标成本,并利用内部控制规范各员工行为,使其行为不脱离目标成本的要求。同时加强企业的预算管理,对成本预算进行监管,提高成本预算的执行力度,企业可以通过构建预算偏离调整机制实现对成本预算这一目的。一般预算偏离机制主要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对预算进行偏离度分析,估量预算偏离大小;第二级是对预算偏离的原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预算偏离的主要因素;第三级是根据预算偏离的主要因素采取适宜的措施进行预算调整。通过预算偏离机制,企业可以实时、动态的调整目标成本,实现造价管理作用在工程项目中的高效发挥,促进企业的发展。
3.3建立完善项目成本核算机制
市政工程施工企业不单单要建立造价管理组织并且有一个具有决策能力的项目经理,还需要建立完善的成本核算制度作为保障。这种制度要严格要求施工部门,加强各部门的成本核算意识,要不断结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形势。这样才能让成本核算这一工作得到充分的重视,是节约工作做得更好。
3.4构建多部门、多层次管理制度
市政工程企业在构建多部门、多层次的管理制度时,需要从三个方面进行。第一,让公司经营财务部组织核算部的工作人员和项目经理共同拟定项目成本方案,同时交由企业分管领导。待分管领导批准后,项目经理和核算部的相关工作人员落实市政工程项目成本。第二,企业的成本报告应该让技术质检部、经营财务部、工程管理部以及核算部门共同考核,有效的落实企业的目标成本。第三,由市政工程企业的工程管理部门、经营财务部门等相关部门对反映出了成本信息进行详细的分析,同时提出应对的措施,项目经理可以依据成本计划设计工程的目标成本,经营财务部和工程管理部共同落实目标成本,同时对其进行有效的控制。
3.5关注市场变动
完善施工企业造价管理组织需要企业有一个积极的态度,并在整个实施过程中树立正确的经营理念,并重视市场环境的影响。在市政工程项目实际施工的过程中,保持对外部环境的关注也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保证对造价加以合理控制,尽早的发现其中所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使用事先制定好的预案采取措施加以控制,最大限度上的降低外界环境突然发生变化而给造价管理产生影响。
结语
综上所述,市政工程施工企业造价管理是整个工程最基础的工作。在这一方面我国仍然存在许多的不足,比如在组织形式和相关制度方面还很缺失。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向其他国家学习,逐步追赶上发达国家的脚步。完善相关制度与组织形式。别惹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希望市政工程施工项目的成本控制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经济利益。
参考文献:
[1]金娜.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对策浅谈[J].建材与装饰,2018,(17).
[2]王璇.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措施[J].门窗,2017,(12):81-81.
[3]刘立晔.关于市政工程造价影响因素及降低工程造价的思考[J].建材与装饰,2017,(48):213.
论文作者:李嘉欣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1/10
标签:造价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成本论文; 市政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预算论文; 工程项目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