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愁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兰兰

乡愁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兰兰

山东东方佳园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山东临沂 276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乡村环境整治、乡村旅游备受关注,乡村风貌和环境得到了改善,乡土景观也得到一定的保护和发展,但也出现农村景观盲目地模仿城市、西方景观,将原有自然资源(森林、植被、溪流等)及人工景观(民居、庙宇等)推翻和改建,导致许多带有乡愁性质和乡土文化内涵元素的自然景观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如果不加以控制,不仅会破坏现有的绿水青山,也将导致村庄特色减弱;不仅会破坏历史建筑,也会使原有的优秀农村传统文化、民俗文化逐渐失去风采,终将导致乡土文化被破坏,自然淳朴的生态气息将不复存在。若要保留住这些慢慢消失的“乡愁”,就要对当地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发掘、研究和重构,这不仅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文化延续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乡愁景观设计;乡村振兴;应用

引言

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密集型摩天大楼随处可见,拓宽的马路、修建的高架桥使人们失去了健康的生活环境,快节奏的生活压力导致人们情绪浮躁,由追求物质生活转为注重精神品质的需求,因此“慢生活”“都市农业”开始受到人们的青睐。与此同时,城市化的发展对我国农村经济起到推动作用,但由于农民审美程度较低,导致其在村落改造中盲目模仿城市,出现各种风格拼凑起来的新村,乡村文化正在逐渐消失,人们对于乡村越来越陌生。现今,乡村产业变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重对乡村环境设计进行同步优化,文章提出“乡愁景观设计推动乡村振兴”的观点。建设乡愁景观不仅能实现“千村千面”帮助村民更好的适应生活,又对城市居民具有很深的吸引力,起到连接城市和乡村的作用,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手段。

1乡愁景观设计的价值

1.1乡愁景观概念与内涵

“乡愁”是什么?习书记说:“乡愁就是你离开这个地方会想念的”,具体解释为是人们内心深处对家乡、对曾经生活过的地方的记忆、怀念与向往。故此“乡”指代家乡。“愁”指代文化特色,是积极的一面。乡愁景观是与人文景观相融共存,体现地域特色,富含文化,能使人产生归属感的生态景观。

1.2乡愁景观设计的价值

乡愁景观是乡村人代代相传延续历史文脉的一种外在表现方式。所以不同的乡村具有不同的的乡愁文化,其乡愁景观也不同。注重对乡愁景观的建设避免在乡村建设中出现千篇一律的景观。所以在乡村建设中发展乡愁景观,可以确保乡村可持续发展。对于乡村居民而言,伴随着城乡发展的不平衡,居民逐渐对乡村失去了认同感。在古代中国一直是乡村经济占主导地位,许多乡村居民逐渐从家乡外出经商谋生,但其往往是一个人,家眷和乡村还留在乡村,甚至今天还有此现象的缩影。所以我们可以通过构建乡愁景观更能吸引人员回流,帮助村民重拾自信。对于城市居民而言,高效快节奏的生活引发巨大压力,人们迫切寻求内心及精神享受,开始关注心灵的平静、环境的舒适及对传统文化的玩味,“慢”变成一种流行。在乡村建设乡愁景观即把乡村的景物之美、生态之美、人文淳朴之美融合,为城市居民提供一种体验健康理性的原生态生活方式。

2乡愁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

2.1乡土景观构建

乡土化总体思路。在规划设计中以乡土景观理论为指导,将提炼出的乡土景观元素运用到建筑、铺装、植物和景观小品的设计中,采取保护利用与重构兼顾的设计思路。乡土景观分3步进行构建:首先,对村庄建筑风貌进行统一的提升改造;其次,对农田进行休闲农业设计,为打造乡村旅游点奠定基础;再次,乡土景观重构。乡土化设计目标。在设计过程中表达当地乡土景观特色,传承当地文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维持乡村原有格局的条件下,美化生活环境,展现地方特色,达到既留住绿水青山,又能记住“乡愁”的目标。将源溪村建设成集观光、休闲农业、乡土文化建设和科普教育为一体的美丽乡村。乡土化空间布局及景点。规划采用我国传统布局前庭后院的理念,结合地形特色,体现桃文化主题,营造底蕴深厚的“三进式”空间,形成“一带三进”(桃溪景观带和三进式景观区)的空间布局,即以种植桃树为主的滨水景观带和三进院落空间。三进院落空间指的是第一进为桃源前庭,汇八方宾客的主题,主要景点有文化牌坊、文化石、忠字牌、船头探引、水口山等;第二进为桃源中庭,享诗意田园的主题,主要有跌水坝、碑界印记、八角滩探秘、健身文化广场、情侣风情田等景点;第三进为桃源后院,品风俗人家的主题,主要有桃源八景、知青文化广场、上坪古街、岗上台等景点。这三进式空间赋予意境悠然的三重景观体验,引导游客漫步其中,寻幽探胜,细探乾坤。

2.2农田、水体

田园风光一直是久住在城市的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复杂的地理环境和长期的农业发展,使我国农业景观类型丰富,其主体是各类型的农田景观如梯田、圩田、沙田、架田、潮田等。所以无论是北方广阔无垠的农田,江南水乡的稻田,还是西南山区的梯田是乡愁景观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进行农田景观设计时应在尊重农民生产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进行,结合乡村自身地理环境和农耕文化、风土人情等进行规划。如可以用色彩景观来体现乡村农田的特有风格,如绿油油的麦苗、金灿灿的油菜花等。其次小桥流水是江南乡村的特色,现在大量的乡村小桥和流水的设计已经不是我们记忆中印象。我们应该避免把建造城市水景的硬质驳岸、栈道、观景平台大量的运用到乡村水景设计上。

2.3景观布局

从景观生态学、建筑环境学等基本理论出发,美丽乡村景观布局可概括为三句话:“由远及近,网带交错”,“由外而内,外高内低”,“自上而下,树密花艳”。“由远及近,网带交错”,指充分利用农田、水系、道路、河渠的连通性,以沟路河渠为骨架,在村庄周边营造村村相连的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道路防护林、护堤(岸)林、水土保持林、环村林带等,形成网带片相结合的综合防护体系和随时空变化的景观带。“由外而内,外高内低”,指从防护效果、村庄宜居性等角度出发,村庄外围营造高大乔木为主的防护林,由外而内渐次营造亚乔木+灌木、亚乔木+灌木+地被、小乔木+灌木、小乔木+地被、灌木+地被等景观要素,形成一个相对封闭的“盆地式”大氧吧。“自上而下,树密花艳”,指针对某种景观要素的植物配置,要求采取复层结构,上层、中层有一定规模的乔、灌木形成遮荫效果,下层有耐荫宿根花草覆盖,达到“绿不断线,花不断链”的景观效果。

结语

中国建筑大师王澍曾言,“现在城市的大拆大建,使得城市里的建筑文化传承几乎没有希望了,仅剩的一点“种子”就在乡村,我希望它还能生根发芽”。中国自古以来是一个农耕大国,乡村文化是我们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建设更重要的是担负着“民族再造”的责任。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过程中,构建乡愁景观不仅仅是对乡村环境的提升,更是对传统的地域特色和乡村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对实现乡村长远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顾晓玲.新农村景观设计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6.

[2]王成,唐赛男,孙睿霖,张昶.论乡愁生态景观概念内涵及特征[J].中国城市林业,2015,(03):63-67.

[3]林起北.美丽乡村建设下的“乡愁”景观营造[J].武夷学院学报,2015,(02):76-79.

[4]高欣,柯清,杨诺,林琳.慢设计理念下的居室空间设计探讨[J].家具与室内装饰,2016,(02):96-97.

[5]唐祖辉.新农村景观的乡土特色表达策略研究--以浙江美丽乡村建设为例[D].浙江:浙江农林大学硕士论文,2016.

论文作者:王兰兰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2

标签:;  ;  ;  ;  ;  ;  ;  ;  

乡愁景观设计在乡村振兴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王兰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