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革与创新:中国未来教育的走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走向论文,未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观念是在教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也是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变革和创新的。近代中国教育100年的发展变迁, 也伴随着教育思想观念批判继承的变革和创新。
现在,我们已迎来新的千年,也进入了中国现代教育新的百年之交。正在世界范围内兴起的第四次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未来人类的经济社会生活,知识更新和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速度大大加快,在发达国家迅速发展的知识经济将成为21世纪主导型的新经济形态;经济的全球性发展,加之信息网络化的发展,更推进了全球化的进程,国际政治经济格局正在迅速变化和调整;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对人类的文化传递方式产生革命性的影响,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和碰撞也在深刻地影响未来世界。总之,21世纪人类将生活在一个复杂多变的、更富有挑战性的世界,科技、经济、政治、文化、生态诸领域的变化,无疑会影响和要求教育的变革。我以为,这种变革将是历史性的,前所未有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革命性的。思想的变革在社会变革中扮演着先导的角色,在教育变革中也是如此。因此,我想从未来教育变革的角度,探讨未来教育思想观念的若干问题。
一、前提: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迎接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
21世纪上半叶,中国社会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根本任务是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这是教育历史演变的社会前提,也是教育思想观念演变的社会前提。而中国的工业化是在世界范围内新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新经济形态正在兴起的国际环境下展开的,要在实现工业化进程中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作准备。因此,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出发,为迎接知识经济时代作准备,就成为这一时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本出发点,教育的任务、目标、体制、制度都要从这个基点出发,教育思想观念也必然会受此影响,并带有这一阶段的历史性特征。我关于未来教育的一些想法也从对这两个问题的认识开始。
知识经济作为在工业化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经济形态,中国现阶段在绝大部分地区并不存在现实的发展条件。但是,我认为国家和社会各方面,尤其是教育界关注和研究这一问题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有现实紧迫性的。知识经济是区别于农业经济、工业经济的,建立在知识的生产、传播和应用基础上的经济,它预示着随着科技进步及其与经济日益紧密的结合,知识、科学技术将成为未来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财富越来越向拥有知识优势的国家、地区、企业和个人聚集,国家综合国力的强弱从根本上取决于科技实力和人才素质,特别是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能力。这种发展态势必然改变国际竞争格局,人才素质和创新能力将成为国力竞争的焦点。这就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超越传统发展模式的机遇,但同样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现在发达国家拥有占绝对优势的研究开发费用和人才,占有90%以上的科技创新成果,成为向发展中国家输出技术、装备和知识产品的“头脑国家”;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差,教育和科技落后,主要靠引进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装备,利用廉价劳动力和自然资源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竞争。(注:达尔·尼夫主编.《知识经济》.5页.广东.珠海出版社.1998。)这种比较优势在知识经济时代将会丧失,单纯引进技术的发展战略会使自己处于依附的不利地位,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才有可能在21世纪的国际格局中占有一席之地。因此,在我国工业化阶段,尽可能地发展高科技,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实行工业化和信息化并行发展战略,不断提高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信息化水平,这是一种重要的战略调整和战略选择。其中,弘扬民族创新精神,提高民族创新能力则是灵魂和核心,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才是关键和基础。教育在这方面具有特殊重要的作用,而教育要实现这样的使命,首先要实现自身的变革和创新,尤其是要探索培养适应迎接知识经济挑战的教育形态和教育观念。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仅就宏观教育观念转变的角度提出几点:
(一)教育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基础性作用日益增强,成为促进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
许多国家现代化的历程表明,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再到信息社会的发展,知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逐步增强。美国未来学家A ·托夫勒在其“未来学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著作《大未来》一书中指出:“知识是敲开21世纪经济‘霸权之门’的钥匙。”(注:A·托夫勒.《大未来》.8页.博盖出版集团公司。)我国是一个后发的工业化国家, 要以更快的速度走完许多工业化国家所走过的路程,更要依靠教育和科技的进步。但是,在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教育的地位和作用还要经历一个逐步加深认识和具体落实的过程。只有切实转变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即由片面强调物质投入转到依靠人力资源开发,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才能完成经济增长模式的转换,即由处延式发展、粗放型经营转变到内涵发展、集约型经营;也只有在实现了这两个转变之后,教育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才能真正落实。教育要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发挥主动促进的作用,即主动适应和服务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扮演推进社会变革和社会进步的重要角色,确立和加强在未来社会发展中的基础地位。
(二)在继续完成普及教育目标的同时,着力建设高质量的教育
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普及教育同工业化几乎是同步发展的。我国正经历着这一过程,预计到2000年将在85%人口的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还有20%和5%人口的地区将分别在2010 年或稍后完成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农村亦将在这前后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可见,在2010~2020年前后,我国将基本实现普及教育的目标,这对于欠发达地区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需要作极大的努力,而对全国大多数地区,则要从下世纪初开始逐步转到提高方面,即提高教育质量,提高教育水准,提高办学效益。具体地说,就是要建设高质量的基础教育,实现高等教育的大众化,提高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培养规格和教育质量,以造就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素质的劳动者和专业人才。总之,建设高质量教育,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21世纪教育的基本特征和根本任务,也是在国际竞争中胜负成败的关键所在,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比实现普及教育目标更为艰难。普及教育阶段,一般地说,只要保证必要的教育投入和基本的办学条件,就能使学龄人口有入学的机会;而要真正建设高质量的教育,则除了必要的投入和办学条件的改善外,还涉及师资水平、教育思想、课程改革以及教育过程等等方面的软件建设,实际上是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的全面进步,需要作出更为持久和全面的努力。
(三)教育工作把提高民族素质和创新能力作为根本宗旨
科技革命和知识经济把创新提到了民族生死存亡的高度。教育在提高民族创新精神、培养创造性人才、创建国家创新体系方面,要发挥独特的作用。为此,要改变因循守旧的教育观念,改革单向灌输知识的教育方式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学体系。要把培养创造精神和创新能力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鼓励学生追求真理,敢于创新,营造独立思考、敢于争辩、求新务实的氛围,并为学生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创造内部和外部条件。总之,新世纪的教育思想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只有经历一场深刻的变革,才有可能大大弘扬民族的创新精神,提高民族的创新能力,并造就大批各类创造性人才。
(四)在继承和发扬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前提下,教育将更加面向世界
经济、科技的全球化趋势,尤其是信息化程度的提高,使民族之间、国家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日益密切,竞争也日益激烈。21世纪的公民将生活在一个开放的、多样化的、充满矛盾和变化的世界之中。教育要培养适应这种未来世界的公民,它本身必然是民族的,也是面向世界的。正如保罗·肯尼迪在讲述教育为21世纪作准备的作用时所说的:“从更广泛的意义上说,教育不仅意味着用新技术‘重新装备’劳务大军和专业人员阶层的出现,甚至也不仅仅意味着在小学和大学中鼓励形成一种制造文化,以保持生产基础,它还意味着加深理解我们的世界为什么在变,其他国家的人口和文化对这些变化有什么看法,我们大家有什么共同之处,以及各种文化、各个阶级和各个国家有什么不同之处。”这就是说,教育在促进各自国家的人民在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方面将发挥特殊的作用。我国70年代末实行的改革开放政策,改变了长期的封闭状态,我们正在了解世界,走向世界。但是,这还只是打开了国门,开始走出国门。21世纪的中国和中国教育将在世界事务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将成为国际大家庭中一个举足轻重的成员。如果说本世纪80、90年代的开放更多地侧重于了解世界、走向世界的话,那么21世纪的中国将更多地参与世界、影响世界。适应这种趋势的未来教育应该“希望它也能面对世界的重大问题,培养青年一代适应明天的世界及其要求”,“如果说人类生活的空间已真的扩展到全球范围,那么教育也就应该培养视野广阔的世界观”。承担着培养走向世界的中国人的中国教育,它本身应该是具有全球视野的,真正面向世界的。
(五)在加强科学教育的同时,注重人文教育
发端于60年代的新技术革命,正在深刻地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可以预测,人类面临的许多困惑和难题,如人口、粮食、环境、贫困等等,在很大程度上也要依靠科学技术的发展。对于中国这样一个经济、科技欠发达的人口大国,科学技术的振兴尤其具有特殊的紧迫性,“科教兴国”已经成为基本国策。因此,加强科技教育,提高科技意识,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武装人们,无疑是21世纪中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为了适应未来发展,我们不仅要在全民普及科学技术知识,提高全民科技素质,而且要造就一大批科学家(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发明家、工程师和技术革新能手。这些都是影响未来综合国力的基本因素。但是,21世纪中国国力的强弱、社会文明程度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科学技术水平,同时还有赖于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准和精神文化素养。我们知道,20世纪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固然给人类增加了财富,带来了社会进步,但科学技术只有为人类的进步和幸福这个根本目的服务,才会产生积极的效果,否则它也会给人类带来祸害(如环境问题),甚至带来灾难(如战争杀伤力的增加)。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学会生存》这篇著名报告中提出了“科学的人道主义”这一命题,要求新一代科学工作者具有鲜明的人文思想,使科学技术的发展为增进人类幸福和社会进步服务。因此,21世纪的中国教育要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人文教育摆到重要的位置,并且同科学教育相结合,渗透于科学教育之中,形成具有人文理想的科学教育和科学精神的人文教育,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
二、目标:培养具有21世纪时代特征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者
教育归根结底是培养人的事业。不同时代的教育是由于社会变化对人的素质要求的不同而形成和发展的。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正是不同时代人的素质要求的不同,构成了不同的教育目标,进而形成不同的教育形态。因此,教育目标是教育时代特征的集中反映。
21世纪教育目标是由时代对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所决定的。时代要求——人才素质——教育目标——教育形成,构成了教育与社会双向驱动的链条。其中人才素质则是这根链条的连结点。因此,探讨21世纪的教育目标首先是要探讨21世纪人才素质的基本要求,这个问题已经有各方面的研究成果。我们要根据新世纪我国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客观要求,按照教育方针的基本精神,探索21世纪教育目标的时代特征,特别是要探讨与教育目标相关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变化。实际上这也是未来教育观念在微观领域的体现。
(一)教育操作性目标的多样性
在以往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和计划经济体制的条件下,我国教育培养规格过于单一和雷同。未来社会的发展,由于经济、产业结构的持续变化,技术进步引起技术梯度的拉大,加之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对劳动者的选择性和劳动者自身的选择性增强,这样对人才培养规格的适应性和多样性都会提出新的要求。这种多样化不仅表现在从科学家、理论家、设计人员、决策人员、管理人员、经营人员,一直到智能型、技能型和体能型操作人员这样一种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链,而且还表现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人才中的不同规格及不同个体的智能结构等等。这种教育目标的多样性决定了教育结构和教育模式的灵活性和更加富于弹性,以适应不同规格的培养要求。
(二)教育内容的综合性
现代科学学科的不断分化和以学科为中心的教育模式,使学生所接受的知识结构、智能结构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联合召开的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通过的圆桌会议报告《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中提出:“我们需要一种新的、具有更高整体化的求知方式。把求知集中到寻求我们从地方到全球各个层次上面临的问题的解决办法,也许是实施这种整体化方式的最好办法。”这必然涉及未来教育内容和课程的整体改革。从若干国家的改革设想看,主要是打破学科中心主义的课程和内容结构,实行学科综合、知识和能力的综合。在各种课程改革设计中,学科的严格界限将被整体组合的课程所代替;体育、艺术和美育以及劳动技术教育将成为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重视“显形”课程的同时,还十分重视“隐形”课程的作用等等。尽管关于课程和内容的架构有各种不同的设想,但从学习者——21世纪新人的整体素质出发作出改革设计,这是共同的出发点。我国已经有各种不同的学校在进行课程改革的试验,要在这种试验的基础上有组织地进行不同设计思想的实验,并吸取国内外有益的经验,规划我国未来的教育内容和课程体系。
(三)教育过程的双向性
传统的教育过程是建立在教师和教材是知识的源泉,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样一种学习观的基础之上的,即“教师是劳动者,学生是产品”。(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24 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但未来教育过程的重点并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更着重于培养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创造”,为他们一生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这就需要改变整个教育和学习方式,即由维持性学习转变为预期性、创新性学习,即不仅教会学生接受现成的知识,更要使他们学会怎样吸取知识,并学会创新以解决未知的问题。这就要使“教育成为学习者主动和由学习者推动的过程”,教师成为“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管理者”。这种教和学的双向式运作将是未来教育的显著特征之一。
(四)教育方法的综合性
在以传授知识为主要任务的教育思想指导下,加之教育手段主要依靠教材和讲授,教育方式呈现出劳动密集型的特点。未来教育过程的变化,教育个体化将使教育愈益成为学习过程,加之电脑、视听等现代教育手段的应用,特别是信息网络的发展,将大大扩展教育方法的广度和深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艺术性。例如:教育中的启发式、辅导式;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民主讨论;学生参与教育过程,并在社会服务等实践中学习;灵活安排教学计划、选修制;视听手段和电脑教学、个体化教学等。总之,教育方法的综合化将使教育过程更符合教育规律和学习者的需要,使教育更能开发学习者的潜能,提高教学效果。
三、体系:按照终身教育原则,构建21世纪教育体系
终身教育作为一种思想和原则,近30年来已为国际教育界普遍接受,但关于建立终身教育体系,还只能说是作了初步的探索,我国要创造条件,在改革旧体系的基础上向现代化教育体系过渡。这需要经历一个理论和实践不断探索的过程,涉及教育分类的理论问题,也涉及各级各类教育如何合理组合的问题。我在这里不可能提出这种体系的框架,只是想从满足社会成员不同教育需求的角度提出一些设想。如果一个人一生的不同阶段将会各有侧重地接受各种教育,而这种教育又将通过各种不同的教育机构进行,那么,能否设想这样一种分布:
教育阶段 教育类型教育机构
就业准 普通文化科学主要在各级各类
备阶段 教育(学历教育),教育部门,部分在
职业预备教育行业(企业)部门,
社会教育机构辅助
在职职业资格教育, 主要在行业(企业)
阶段在职培训,转业、 部门,部分在学校
转岗培训,学历补 和社会教育机构
偿教育
(退休后)闲暇文化生活主要在社会教育
继续学习教育,再就业和
机构,部分在学校
和工作阶继续教育,学历
和行业(企业)部门
段 补偿教育
如果这种分布大致可以反映人的一生中接受各种教育的一般情况,那么这种教育需求的终身教育系统是否可粗略地分解为三个系统,各有侧重又相互交叉地承担不同的教育需求:
教育系统图
下面对这三个系统稍作分析:
以学历教育为主的学校教育系统:学校教育系统仍将是终身教育系统的主干部分,这是因为,固然人的一生中要不断地学习和更新知识,但必须打好学会学习和学会生活的基础,而进行系统的知识和能力的训练,养成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正是正规学历教育所特有的功能。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学校仍将是进行有组织、有目的的教育的理想场所,是提供继续教育、不断更新知识的重要机构,只是学校教育要突破与社会脱离的“象牙之塔”的模式,更好地适应时代要求,在实施终身教育和推进社会发展中发挥新的作用。第一,学校教育要改变学科递进、自我完善的封闭状态,要把重点放到为学生终身的生存和发展打基础;第二,学校教育要在主要完成系统的文化科学教育、正规学历教育的同时,适应社会多方面需要,扩展自身功能,包括各种形式的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和学历补偿教育等,为社会各方面成员提供多种教育机会;第三,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更加紧密地联系和合作,建立起一种学校与社会之间双向参与、相互促进的体制和机制。
以职业资格教育为主的行业(企业)教育系统:既然教育是伴随人一生的一种进程,那么,人一生中最长一段时间的工作场所理所当然要成为终身教育的一个部分。同时,现代经济和科技的发展使职工的素质成为企业素质的基本要素,以提高职工素质为目的的行业(企业)教育已成为行业(企业)的一种重要职能,逐步形成独特的教育系统。这个系统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功能和组织形式。按照我国未来教育体系的结构,这个系统大体是一种三位一体的构架:一是以行业为主的职业资格教育;一是以企业(或企业联合)为主的在职、在岗培训(包括岗位等级培训和知识、技能更新培训等);一是跨行业、跨企业的转业、转岗培训。这个系统紧密结合经济、科技和社会发展的实际,以社会需求和受教育者的需求为导向,灵活多样地实施各种形式的教育培训。
以文化生活教育为主的社会教育系统:广泛的社会教育网络是实施终身教育的重要条件。这种教育网络覆盖社会全体成员,渗透于各种社会组织的机构和社会活动场所。其主要功能是:(1 )学校教育的补充,校外辅助教育;(2)社会化职业培训;(3)闲暇文化生活教育;(4)广播、通讯、影视文化以及各种社会活动的教育影响等。 随着电脑、通讯和大众传播媒介的普及,尤其是网络化教育的发展,教育社会化程度将日益提高,社会教育将成为一个独特的教育系统而不断扩展其教育影响。
四、组织:探索现代教育的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
从世界范围看,当今时代,教育组织结构上的变化也预示着未来变化的趋势,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管理结构上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关系;一是政府与学校关系上的学校自主与政府控制的关系;一是学校内部组织结构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这些关系的处理,各国之间既有共性,又有差异,需要从各国具体国情出发,寻求合理的模式。
我国未来发展中存在着若干影响教育组织结构和管理体制变化的因素:(1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发展和完善,势将改变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政府和学校之间的关系,管理权限下移,学校自主办学将是未来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方向;(2 )区域经济和社区建设的发展,学校同地区的关系将更为紧密;(3 )教育手段和教学组织的革新,教师和学生关系的变化,会使学校组织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我们还不能勾勒出这种变化的图像,只能思考改革的若干趋势:
——学校组织结构。在对未来教育的研究中,有一种“学校消亡论”的观点,认为随着教育技术的革新,教育场所的扩展,学校的作用将为其他社会机构所代替。当然,大多数学者并不同意这种观点,但同时都指出未来学校的功能及其组织结构将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大众传播手段的普及,远距离教育的发展,尤其是电脑、多媒体技术的应用,使教育社会化、个体化的趋势增强。在这种情况下,“学校作为社会机构需要重新考虑其结构形式。目前它仍以19世纪的自上而下的科学管理模式为基础”。(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39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而在终身教育和社会化教育的条件下,“学校再也不会是一个为学生的一生准备一切的地方”。(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编.《未来教育面临的困惑与挑战》.24页.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尤其是“教育个体化是今后一种主要趋势,因此必须有更灵活的行政制度才能适应个人需求的多样性”。(注:S·拉塞克、G·维迪努.《从现在到2000年教育内容发展的全球展望》.103页.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由此未来学校的组织结构可能发生一些变化。
——社区教育组织结构。未来教育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学习社会化、社会学习化,即教育——社会一体化。这种趋势将会在改变学校功能的同时,加强社会教育功能,形成社会化的教育组织结构,社区教育将成为实现教育——社会一体化的重要形式。建设不同特色的社区教育将是未来教育的一种重要革新。这种社区教育在城市和农村、发达地区乡镇和欠发达地区乡村,以及工矿区或商贸区为主的城市会有不同的组织结构。这样,在我国将会有不同的社区教育网络,会形成中心城市——县——乡(镇)这样一种网状结构。在这种结构中,教育机构逐级向上集聚,教育功能分层向下扩散。就一般发展水平的地区而言,乡镇设小学、初中这样的普及教育机构和职业(成人)教育中心;县级分片设高中和县职业(成人)教育中心;中心城市设综合性社区学院和分片设若干高中后教育培训机构;本科以上的教育则由全国和省级统筹设置。这样,在全国形成一种纵横交错的社区教育网络,以完成国民教育的基本任务和培训当地建设需要的初中级人才,以及为当地社会发展提供各种教育服务。在这种组织结构中,各层都有相对的独立性,是当地社区建设的文化中心和人力资源开发基地,又同中心城市辐射的教育网络构成相互沟通、相互补充的整体,共同实施教育整体功能。
——社会中介组织结构。未来教育组织结构的一个重大变化是社会性中介机构的加强,政府管理的一部分职能将由社会中介机构承担,学校同社会联系的相当部分也将通过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这样,社会中介机构将成为政府——社会——学校相互联结和沟通的重要纽带。这种中介机构范围很广,试举数例:(1)非政府的咨询研究机构;(2)信息服务机构;(3)学生就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机构;(4)基金拨款机构;(5)教育信用、金融机构;(6)教育评估机构等等。要通过立法程序,明确社会中介机构的法律地位和功能,以发挥其在教育体系中的特有作用。
——政府管理组织结构。未来的教育管理体制总的说将是中央统一政令下的地方分权体制。其主要内容:一是完善中央宏观调控和管理职能,除直接管理少量示范性、骨干性学校外,主要是立法、执法,制定政策和战略规划,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大政方针。二是加强地方统筹和管理职能,其中省、地、县三级要按不同地区的实际分别对高等教育、中等以上教育和义务教育实行分级统筹管理。三是探索政府对学校管理的职能、形式和机制,把重点转到目标管理、间接管理上来。建立和完善立法的、经济的、学校的和行政的管理机制,保证教育的协调运行,主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
标签:企业经济论文; 变革管理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组织结构设计论文; 系统学习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 知识体系论文; 组织结构模式论文; 经济学论文; 科技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