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的产业结构调整浅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新加坡论文,产业结构调整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65年8月9日,新加坡被迫脱离马来西亚联邦而宣布独立时,西方评论家曾称新加坡是一个“勉强独立的国家”,并断言:“独立的新加坡是没有前途的”。然而,几十年过去后,新加坡已经成为一个“微型超级大国”,不仅实现了国家现代化,而且还跻身于发达国家行列。新加坡所取得的成就令世人瞩目,其成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制定了正确的经济发展政策,适时地推动了产业结构升级。本文拟就新加坡如何实现产业结构调整进行分析,以期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有所借鉴。
一、新加坡的产业结构调整
新加坡是一个城市国家,农业在三大产业中所占比重极低,因此,新加坡的产业结构调整主要体现在工业(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商业服务以及其它非生产部门的关系,和各产业部门内部的经济关系。
综观新加坡产业结构调整的历程,共经历了如下四个阶段:
1、由单一的转口贸易向进口替代经济的转变(1959-1967)
新加坡是世界著名的自由港,转口贸易在新加坡经济中长期居主要地位,然而,由于受50年代后期其东南亚邻国“垂直贸易”方式的影响而开始走向衰落,失业率增加。1959年增高达13.2%,致使新加坡经济面临困境,生存面临挑战。针对这一困境,新加坡经济部长吴庆瑞指出:“新加坡再不能靠转口贸易而生存,必须摆脱这种单一畸形的经济结构,走工业化道路。”
1959年,新加坡颁布了“新兴工业(豁免所得税)法案”和“工业扩展(豁免所得税)法案”,鼓励国内外投资商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并集中全力开发庞大的裕廊工业区,积极进行基础设施建设,为发展进口替代工业创造条件。为保护新兴工业的发展,新加坡政府实行进口配额制。1965年又用进口税取代配额制,关税保护政策给转口贸易以沉重打击,新加坡的出口总额中转口商品的比重在1979年降到41%,国内商品出口至1979年上升为59%,转口贸易统治地位结束,新加坡开始走上工业化道路。
在政府工业化政策的鼓励和支持下,新加坡的进口替代工业有了很大的发展,新兴工业企业从1960年的无到1965年增加为95家,产值也达到3.2亿新元,单一的经济结构开始发生了变化,制造业部门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8.6%上升为16.3%,已跃居第二位,失业率急剧下降,到1967年已降至8.1%。进口替代工业的发展,使新加坡经济迅速恢复,1959-1967年期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7.4%。
2、由进口替代向出口工业化的转变(1968-1979)
新加坡在建立进口替代工业后,马上向出口工业化方向调整,主要原因是受到国内外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
一方面,进口替代工业受到国内市场狭窄的限制。1965年新加坡被迫宣布独立后,国内市场大为缩小,进口替代工业受到巨大影响。而1966年英国宣布提前撤军更是令新加坡经济雪上加霜,英国在新加坡军事基地的军费开支约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20%,它所提供的就业人数约占新加坡就业总人数的1/6。国内市场的缩小和英国撤军可能导致的经济衰退迫使新加坡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
另一方面,新加坡当局调整产业结构又面临有利的国际条件。当时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正处于持续高涨期,产业结构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进行调整,新的国际分工模式形成。发达国家把大量的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并提供大量过剩资金、机器设备和必要的销售市场。东盟的成立,英国加入欧共体使新加坡的出口市场进一步扩大,新加坡及时抓住这一机遇,开始积极调整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发展造船、电子和炼油三大支柱产业。
1967年新加坡颁布《经济扩展(豁免所得税)法案》并先后两度修改该法案,对出口厂商提供减免所得税的优惠,以鼓励发展资本和技术密集型工业,加强出口竞争能力,在鼓励出口的同时,缩小了进口商品的征税范围和进口限额范围以吸引外资,加快出口的发展。政府还采取了扩大政府的财政收入,对企业实行加速折旧以及强制性的中央公积金等措施来为发展出口工业积累了大量资金。此外,政府对各经济部门如贸易业、交通通讯业、金融、旅游等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加速其发展。
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新加坡经济形成了以制造业、贸易、交通运输、金融、旅游五大产业为支柱的结构,实现了经济结构的多元化。
1973年的石油危机不可避免地使新加坡受到冲击,其中又以制造业和对外贸易为甚,但由于新加坡及时调整产业结构,实行以面向出口工业为中心和建立多元化经济结构的发展战略,不仅增强了抵御世界危机的能力,而且整个国民经济也取得了均衡发展,使其国民生产总值在1968-1979年的之间年平均增长率达10.1%,失业率在1979年降到3.3%。
3、产业结构重组阶段(1979-1985)
经过两次产业结构调整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速度大幅度加快,然而,由于新加坡的出口导向型经济是外向型经济,容易受到国际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70年代末,新加坡的东南亚邻国及其他亚太国家建立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使新加坡的经济受到了强烈的挑战,而同时国际贸易保护政策,这一趋势在1976年后尤为明显,使新加坡的出口工业受到极大的限制。在国内,70年代以来工资水平不断上升,从而使得劳动密集型企业失去了整体经济的比较优势。为摆脱这种不利局面,新加坡于1978年开始了“第二次工业革命”,实行产业结构升级,使原来的发展劳动密集型出口工业转向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的出口工业,促使各产业部门实现机械化、自动化和电脑化。
为此,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如连续3年实施高工资政策,用提高劳动成本的办法来迫使企业实行产业结构升级,同时采取各种投资和税务优惠政策,鼓励和扶持技术密集型企业,逐步淘汰劳动密集型企业。并于1980年投入巨资建设肯特岗科技园,为先进科技工业发展创造条件。
然而,不利的经济环境使得结构重组工作困难重重。在国际方面,首先是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使世界各地的炼油工业和石油化学工业生产下降,世界航运业和造、修船业长期处于萧条状态,严重影响了新加坡的炼油业和修造船业的发展,新加坡的制造业生产受到沉重打击。而在80年代,发达资本主义国家贸易保护主义的加强,美国经济的衰退又使新加坡出口工业受到严重影响,导致制造业在1982年出现负增长,1985年新加坡出现严重的经济危机。
从造成危机的内部原因看,新加坡政府所执行的过分乐观、过于冒进的政策措施的失误是使新加坡经济恶化的主要原因。政府实施的高工资政策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确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然而高工资政策使得新加坡企业的成本升高,工业制品的出口竞争能力下降。另外,政府提高各种收税标准和公积金缴纳率,以推行其高积累、高投资政策,其国内投资环境日趋恶化,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削弱。
4、经济发展新方向时期(1985-1996)
1985年的经济危机证明了产业结构升级并不是单纯依靠提高工资等这样简单的行政手段能够成功的,政府必须调整它在80年代以来所执行的一系列政策措施。
1985年4月,新加坡成立了经济委员会,以总结其经济政策,寻找解决难题的途径和方法。该委员会分别于1985年8月和1986年2月发表了《中期经济报告书》和《经济报告书》,分析经济衰退的原因,并提出了克服经济衰退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指出了今后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即在发展资本、技术密集型出口工业的同时,着重转向优先发展有增长潜力的服务业,以使新加坡发展成为东南亚和亚太地区的区域性服务中心。
90年代初,新加坡制定了中长期经济发展战略,提出要在21世纪初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为此,新加坡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升级,将制造业和服务业作为未来经济发展的两大动力部门,把资讯业和金融业变成为两大支柱产业,同时,强调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地位,鼓励本地企业的海外投资和产业转移。
二、新加坡产业结构的变化
经过四次调整,新加坡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独立初期,新加坡产业结构的典型特征是“小型的农业和工业,大型的服务业”。调整后,新加坡的三大产业的地位发生了重大变化,第二产业得到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中的新兴服务业迅速壮大,如金融与商业服务在GDP中的比重从1960年的11.5%,增加到1993年的28.8%,2000年第三产业占GDP比重的74.5%,多元化结构已经形成。但从整个工业化进程来看,其表现为: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导向以资金密集型工业为主导发展,再向以技术(知识)密集型工业为重心发展方向,这也是产业结构软化理论的运用。随着知识和技术密集型程度及信息控制程度的提高,其生产职能在整个经济活动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而研究开发、维修保养、宣传广告等服务性的职能所占比重上升。可见,产业结构软化与工业结构高技术化是紧密联系的,在整个工业化过程中,工业结构的演变表现了较强的阶段性。新加坡的工业化阶段与胡佛—费雪的区域发展阶段理论有高度的一致性。(见表一)
表一 1960-1993年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部门构成
资料来源:根据新加坡统计局《新加坡统计年鉴》有关年份重新绘制
不仅各产业部门结构发生了变化,部门内部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如制造业中的三大部门:石油制品占总制造业的比例从1970年的18.6%降为1984年的8.6%,电气机械和运输机械分别由11.3%变为30.9%和14.1%变为9.1%,这体现了产业向知识和技术型发展。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就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这种变化充分体现了配第—克拉克定理,即随着经济发展,随着人均国民收入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移动。(见表二)
表二 1957-1993年新加坡产业部门的就业结构
资料来源:根据《新加坡人口普查报告书》(1957、1970、1980、1990)和《1993年新加坡统计年鉴》重新绘制
在新加坡的贸易结构中,转口贸易一直占主导地位,但随着产业结构的演变,其出口贸易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见表三)国产品的出口迅速增加,转口贸易的比重逐渐下降,而且国产品出口结构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初级产品的出口由1965年的72.1%降到1993年的23.2%,而且工业制成品的出口由1965年的27.1%增加到1993年的76.8%,其中工业制成品中技术密集型和高增值产品的出口在1993年已占国产品出口额的58%。
表三 1960-1992年新加坡贸易变化
注:本栏1960、1970、1980三年的年增长率指十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
资料来源: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1992年新加坡经济概览》
三、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上述分析中,可以看出新加坡产业结构的总趋势,即从开始时的改革单一经济结构以挽救经济,再进一步调整经济结构,以求提高其现代化技术水平,这一趋势符合经济发展必须由低向高循序渐进和生产技术要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一般运动规律。新加坡的产业结构调整不仅使国家迅速摆脱了经济衰退的困境,而且实现了经济持续和高速增长(见表四)。从90年代开始,新加坡经济已步入了稳健增长时期,经济发展渐趋成熟,国际竞争力增强。自1994年以来的世界各国国际竞争力综合排名中,新加坡连续5年位居第二。
表四 1960~1996年新加坡的基本经济指标
注:本栏1960、1970、1980三年的年增长率指十年期间的平均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