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城市综合体是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这种建筑类型可以有效地提高城市土地的综合利用率,给人们的正常生活提供很多的便利。在城市化进程的带动下,城市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变得愈加完善,从当前我国的大多数城市交通运输现状看,城市地铁是一种常见的交通出行形式,并且呈现出建设工程不断增多的趋势,因此,地铁站建筑综合体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其设计方案是否科学合理直接关系着整个地铁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地铁站;综合体;建筑设计
1.地铁站综合体建筑概念
当单一功能类型的建筑模式不能适应社会生活中日趋多元化的客观要求时,大量综合体建筑便应运而生。建筑综合体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将建筑简单的罗列在一起,其中折射出来的理念已经超越建筑的单一功能,通过职能的聚集发挥更大的功效,城市建筑空间正被我们赋予日益综合的功能。以地铁车站为主体的建筑综合体的商业开发和土地利用,就是以地铁车站建设与契机,综合开发其周边地区的地上、地面和地下空间,建成以交通功能为主导的建筑综合体。
2.地铁站建筑综合体的特点及功能
地铁车站建筑综合体与通常意义的建筑综合体比较而言,有其自身的特点:
2.1把交通功能放在首位
地铁车站是大量地铁客流的集散中心,故交通枢纽功能是地铁车站的基本功能,其它诸如商业、办公、餐饮等功能为辅助功能。在进行地铁车站综合体的设计中,交通体系更加复杂、更趋合理,要注重交通流线的安排和内部空间的组织,通过一系列的集散空间、换乘空间、步行系统以及过渡衔接系统,把为乘客创造方便、快捷和高效的环境放在首位。便利的交通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大大提高人们的出行次数,这对促进城市活力,刺激消费行为,提高综合国力水平等等都起到有益的作用。交通是一个城市的命脉,他的便利与否直接影响到城市的发展,因此交通问题不容忽视。
2.2有效改善城市交通环境
伴随着地铁车站的开发,其站点周围相继开发居住、办公、商业、餐饮、娱乐等服务行业,使人们不必出站就可以直接进入建筑体内购物、娱乐、休闲活动,分流地面拥挤的人群;在上下班高峰时可以有效地疏散人流,缓解了地面道路不畅、交通拥挤的压力,可谓一举多得,从而达到良性循环。
2.3促进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
早前的地铁车站建设,只有集散功能,功能的单一性使得地铁车站仅能以过度空间的形式出现,人们不愿多在此停留,浪费“大量人流”这一资源,而一般而言,人流聚集越多的地方就会带来越大的商机。而且一个高效的车站站点应当不仅仅是一个可以通过的区域,而是可以驻留的空间,这就需要将地铁车站和其站点空间统一规划,综合开发。对地下空间的综合开发不仅丰富了地铁车站的功能,给人们带来舒适的空间,还为站点周边紧邻地段的商业活动的繁荣提供支持。总的来说,地铁车站作为连接网络的核心节点,其作用不言而喻,它不仅是交通转换的枢纽,更是站点周边地下空间的活化因素。
2.4投资风险小,综合效益高
与一般的建筑综合体相比,地铁车站综合体由于其地域广、人流大等优点,无疑会带来更大的商机,而综合体的商业、娱乐、银行服务等设施的完善,方便了游客的同时也提高了经济效益,从而降低投资的风险。地铁车站综合体除了其可观的经济效益外,更加重要的还是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由于它将交通功能与其他各项功能的进一步整合,各种功能活动有机组织、分布于多个层面上,多种功能间相互叠合、相互作用与激发,产生“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集聚效应。城市交通压力减少,居民社会生活、交通空间增多,绿地广场等生态环境增加,同时提高了人们对社会和环境的满意程度。
3.地铁站建筑综合体建筑设计要点
3.1外部空间设计
3.1.1广场
广场在综合体中的作用有以下几点,首先,休闲交往方面,它可以给市民或者是乘客提供必要的休闲享受功能,放松精神;其次,人流的集散方面,它在地铁站的综合体中可以起到一定程度的人流分散作用;第三,视觉的缓冲作用,在广场的作用下可以拉大各个建筑之间的距离,缓解超长建筑尺度所带来的压抑感。
3.1.2街道
在当前地铁站建筑综合体中,街道所起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很多的商业活动都是在街道空间中进行的,因此,街道的空间质量对人们的感受是影响很大的,同时也会对外部空间环境产生明显的影响作用。
3.1.3界面
在当前地铁站建筑综合体的设计中,需要充分利用建筑的实际面积和空间,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不能因此而忽视对界面的管理。一个良好的界面处理,是具有丰富的人情味的,可以和其他的公共空间进行和谐相处,从而塑造出人们所喜爱的休闲场所,这样良好的界面设计可以产生积极的效果,充满吸引力,进一步提升经济效益。
3.2内部空间设计
3.2.1门厅
关于门厅的布置方式在通常情况下主要涉及以下几点:首先,在平面的重要位置上,突出其的重要性,例如主要的轴线上或是主立面的中心部位等,这样的设计兼有功能和构图的双重作用;其次,可以采取对称的形式,这种门厅形式多采用轴线的方式,通常具有一种严肃庄重的氛围,给人们一种丰富多彩的门厅空间;第三,门厅外界主要有内凹、外凸或是平式3种形式,在进行空间的设计时可以依据建筑的性质将其设计为封闭、半封闭或是开放式的形式,进而形成不同的空间效果和视觉效果。
3.2.2换乘大厅
地铁的换乘大厅是乘客进行中转休息的重要场所,乘客可以在此进行购票、候车以及换乘等活动,它是地铁车站形象和服务的体现,它的人流构成多且复杂,因此,就要合理地对其进行设计,完善相关的设施配置,给乘客提供好的服务。
3.2.3中庭
中庭是建筑内部的一个综合多功能公共空间,属于建筑内部的趣味中心,可给乘客提供休息、娱乐和交往的空间,可以方便地设置垂直交通而成为建筑的交通枢纽空间,形态有集中和线型两种,这两种的综合利用在现代地铁综合体设计中较为常见。
3.3衔接空间设计
衔接空间位于室内空间和室外空间之间,它是室内和室外空间进行联系的重要纽带,如常见的廊道、架空层等。它兼具有室内外空间的共同特点,一方面和外部的城市空间相接,有一定的开放性;另一方面它还是室内和室外空间的范围延伸,因此,又具有一定的私密性。
3.3.1入口
衔接空间的出入口是室内外空间进行转换的重要地带,对于地铁站建筑综合体来说,它有着大量的人流和物流的进出量,它可以实现很好的组织交通流线,它的处理方法有很多种,在实际的应用中有很好的体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2屋顶花园
屋顶花园的建造,可以充分地利用建筑空间,能够极大地改善建筑的内部小环境,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此外,它还可以增添城市的活力,绿色植物的种植,减少了钢筋和水泥结构的生硬感觉,有利于提升建筑的品质性。在地铁的建筑综合体设计中,屋顶花园的种类也是多样性的,依据它所起到的实际作用可分为景观性屋顶花园和功能性屋顶花园。前者一般仅作为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景观,不具备其他的功能作用,但后者可以给人们提供一种休息、娱乐和交往等的公共活动的场所。
3.3.3连廊
所谓的连廊就是指两栋或者是多栋建筑之间相互连接的架空连接体,这样可以满足建筑外观的要求,它可以沿建筑物进行竖向或横向的布置,它的开敞使得采光效果十分好,视野开阔,另外,它的设置还可以充分地体现出建筑外观的独特性。
4.广州太古汇与石牌桥地铁综合体建筑设计实例分析
广州天河路商圈是由大型建筑综合体聚集形成的地段,太古汇城市综合体与石牌桥地铁站位于该商业中心。太古汇与万菱汇商业综合体隔天河路相望,毗邻广州体育中心。其所属区域交通发达,与3号线石牌桥地铁站两个出口直接相连,且由地下通道接驳地铁1号线体育中心站。
4.1功能业态
功能业态分析研究可以从城市综合体的功能业态对衔接空间设计的影响层面出发,也可以从衔接空间内部功能配置讨论。
4.1.1太古汇功能业态布局
太古汇市场定位较上档次,其业态包括购物、餐饮、办公、酒店、文化展出等。太古汇整体功能布局清晰;其中商业裙楼涵盖购物、餐饮功能,商务办公功能布置在东南角(1号塔楼)和西南角(2号塔楼)的甲级写字楼中,五星级酒店位于基地东北角(3号塔楼),文化中心则地处西北角。
①与衔接空直接关联的太古汇功能业态
商业--结合叠加式与地下式布局,地上被设置在商业裙房位置,因为与地面街道联系紧密,利于吸引顾客、疏散人流、组织货运等;地下布置商业功能与地上商业功能统一,同时与地下地铁系统的联系,最大限度地发挥土地价值。
餐饮--采用依附式,与商业功能配套存在。
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太古汇以购物和餐饮为主要的功能业态,商业购物中心从地下负2层(M层)到地上3层合理配置购物、餐饮两种业态,强调了两者间的关联性和贯通性。
购物中心负2层(M层)开设了三个中庭出入口分别与地铁3号线石牌桥站和地铁1号线体育中心站相连,为太古汇带来了大量人流,提升了商场的人气。M层将购物与餐饮两种业态并指,为大众性消费量身打造。值得一提的是,中型餐饮被安置在与石牌桥地铁站地铁C(BRT)、D出入口接驳的两侧,很好的吸引了地铁人流驻足,使地铁人流转化为商场的客流
负1层(MU层)以中档消费为定位,设置了购物和餐饮与M层功能业态相关联,有效吸引了往来客流。然而一层与二层销售品牌档次则高于M层和MU层,客源定位出现断裂,导致首层人流量较少。
②与衔接空间间接关联的太古汇功能业态
办公--占据太古汇两座塔楼的独立式布局,保证了办公对私密性的要求;
酒店--占据太古汇一座塔楼的独立式布局,在空间上将酒店与太古汇其他功能分离。酒店在基地东侧拥有独立的出入口,保证了酒店的独立性;
居住(酒店式公寓)--采用混合式布局把公寓功能与酒店功能布置在统一塔楼内;
文化艺术--文化中心内部设有一个1000多座位的剧院,规模相对较大,因此将其集中在一区域独立位置。
其中太古汇的私密性功能空间包括:1号、2号两个办公塔楼以及3号五星级酒店塔楼。从总平面上观察,2号办公塔楼区域位于石牌桥站D出站口正上方,1号办公塔楼和3号酒店塔楼则远离C、D两个出站口。
4.1.2衔接空间内部功能业态布局
交通功能是城市综合体与地铁站衔接空间的首要功能,除此外还有地铁商业功能。一出石牌桥地铁站站厅层付费区,前往连通太古汇D出口和万菱汇A出口的过道一侧设置了条带(线)式商业。条带(线)式商业联通若干家商店将人流集中,客流转化为消费的同时,进行有目的性的引导。
4.2衔接方式
石牌桥地铁站两个出站口直接设在太古汇负2层(M层),很好地抵御地铁人流的损失;四面围合的地下通道距离适中,具有较强的导向性,此类衔接方式不受室外气候影响,严寒酷暑时节显得较为舒适;交通性中庭空间:是组织引导人流的重要手段。
在中庭的具体设计上,太古汇的中庭采用椭圆形设计,线条优美流畅,丰富了空间视觉层次。顶部覆盖着流线型的玻璃天幕将自然光的引入,从而形成多层人流的聚集效应。通过在中庭部分加设自动扶梯,使得地铁站人流在此处聚集后被迅速分配到各个楼层.
4.3环境设计分析
4.3.1太古汇与石牌桥站衔接空间风格设计
石牌桥地铁站以红色为建筑专修主色调。而太古汇购物中心选用的内饰颜色及材料显得特别柔和,地面采用反射度高的淡黄色大理石,整体风格温婉大气。显然两者间空间色调有极大差异。作为衔接重要节点的椭圆形中庭空间采用棕色的木质围合,同时配以透明色玻璃护栏,体现一种简约时尚。中庭顶层则是透明玻璃顶,仅有零星点点的白色节能灯,主要借助自然光照明。视觉上,中庭空间很好的将人们的实现从“热烈”的红色界面通道过度到了以浅色调为主的商业空间。
4.3.2太古汇与石牌桥站衔接空间导向标识系统
在出入口与重要节点处设有指示牌,帮助顾客快速到达地铁站。整体而言导向作用强,体现了人性化设计。此外指示牌外观设计与商场装修风格一致,简约清晰。
结束语:
在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地铁站建筑综合体的建筑设计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它是城市功能高效成熟运用的有力体现,可以很大程度缓解城市的交通紧张问题,实现城市用地的高效率。对于其具体的建筑设计方式选择,需要设计人员严格按照建设的实际要求,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提高其设计的整体效果,使其更好地发挥自身的功能作用,给人们提供更好的服务。
参考文献
[1]王勇.城市综合体与城市轨道交通的关联性评价研究[D].北京:北方工业大学.2013.
[2]吴承熙.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建筑设计初论[J].智能城市.2018.
[3]孙晓彤.城市轨道交通站点与城市综合体空间一体化设计初探[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
[4]李辉冰.交通核在轨道枢纽和城市综合体一体化设计中的应用——以凯达尔枢纽国际广场为例[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
[5]郭锦龙,张克霞.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公共空间整合设计探讨——以北京西直门轨道交通枢纽综合体为例[J].建筑与文化.2017.
论文作者:梁有恒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29
标签:综合体论文; 太古论文; 功能论文; 建筑论文; 空间论文; 地铁论文; 地铁站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