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深圳机械院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深圳 518027
摘要:当前,绿建筑作为一个新兴产物,对环保、节能的要求,值得探索、研究,这一道路是漫长而又艰辛的。随着工业时代向信息时代的迈进,随着工业文明向绿色文明的转变.可持续发展将成为当今社会的主旋律。绿色节能建筑理论的发展将导致建筑学技术内容的极大丰富与建筑艺术创造的相应发展.绿色建筑必将以自身的独特风格、千姿百态的建筑形态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
关键词:绿色建筑;节能设计;策略
1.绿色建筑节能原则1.1 节约原则尤其要注重节水技术和水资源循环利用技术。应尽量使用可重复利用的材料、可循环利用的材料和可再生材料。充分节约各种不可再生资源和国家短缺资源。必须以提高环境质量,减少环境污染,提高绿色建筑品质,安全舒适、健康卫生、科学文明的最佳居住环境为目的,实现建筑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2 节地原则应合理规划住宅、公建、道路、绿化等项目的用地,以提高土地使用效率;宜采用先进的建筑体系,以提高绿色建筑的有效使用面积和耐久年限。
1.3 节能的原则应采取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使绿色建筑的建筑节能达到国家规定的建筑节能标准,同时还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并充分考虑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尽可能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达到一定的水平。使用常规能源时,应进行能源系统优化。
2.绿色节能建筑设计策略2.1 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与尊重对自然环境的关注是绿色建筑存在的根本是一种环境共生意识的体现,要求建筑师调整自己的心态.不但要有满腔创作激情,而且要有一颗平常的心,正确地认识到建筑作品仅仅是环境中的一份子,以一种谦逊的姿态去处理与环境的关系.给予自然环境以更多的关注.这种关注主要体现在:①对建筑场地的充分考虑,其内容有:建筑物的朝向、方位、布局、对地形地势的利用、场地气候条件的影响以及植被的关注。②对节省能源的考虑:建筑能耗是建筑物对自然界造成的主要间接危害之一。如何尽可能多地降低能耗提高效率成为绿色建筑的一个重要课题。③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在设计中应尽量考虑利用可再生的能源,如太阳能利用、天然冷源(地源热泵)的利用、自然的采光、通风、温湿度的控制等。④尽可能利用当地技术、材料以降低建造成本。⑤尽可能使用无污染、可再生的环保材料。
2.2 绿色节能建筑的地域(或民族)特色当前我国建筑采用的是商品化的生产技术,营造过程的标准化、产业化,加上建筑“跟风”以及赶超“政绩”欲望的影响,成了大江南北建筑千城一向,百街一渊,万巷一貌的倾向。而绿色节能建筑强调采用本地文化、本地原材料,遵守本地的自然与气候条件,充分利用本地建筑资源,体现地域特色,每个民族和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自然和人文资源,在建筑建造中结合实际把有些资源利用起来,特色就在其中。如意大利威尼斯是公元5 世纪日耳曼人南侵时,由逃难的移民建造的。当时这里一片沼泽地,但威尼斯人利用水资源建设了世界上最美、最有特色的水上城市;荷兰自然资源贫乏,但他们利用风能,使风车建筑成为本地特征性的象征符号。
2.3 绿色节能建筑注重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针对中国人居资源禀赋和目前住房消费存在的问题,必须选择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是由于绿色节能建筑在使用过程中低消耗、少排放、低污染、可再生资源利用所决定的。
(1)占用资源少、消耗低:就是在住宅建设的投入端减少资源的输入,在住房消费过程中减少资源的消耗,以资源占用的减量化有效地保护资源和降低环境污染负荷(如节约用地、中小型户型― 高舒适度)。
(2)少排放低污染,减少环境负荷:减少污染源,降低污染强度― ― ―低污,最大限度地减少污染排放,减少住区的环境负荷。充分利用好自然资源和地理条件,解决好通风、换气、采光、日照、采热、降温和污水处理再排放及有机垃圾的生化处理,使垃圾排放减量,做到垃圾资源化和无害化。
(3)增加住区绿化以实现良性氧循环。建筑设计生态化主要表现在:①通过植被布局和乔、灌、草科学配置,达到居住区的绿容率的要求,保证植被的生态功能;②营造人工草地及透水地面,使雨水得到回收利用或者回渗到地下,并形成优美的景观;③根据当地的主导风向,通过场地植被的配置,令建筑风环境进行设计优化,以达到利用建筑物夏季引风、冬季挡风的要求。④植物群落由外到内或由内到外分为防风降噪、滞尘降污、杀菌放氧、降温增湿、涵养水源以及防火减灾等;⑤建立绿容率概念。绿量能科学地评估植被的生态效益,而绿容率用于生态规划,提高生态环境设计和建设的质量;⑥在改善小气候的同时,为进一步提升住区绿化的精神功能,如景观美化、邻里空间绿化等,在设置中遵循“生态化、以人为本、因地制宜、整体设计”的原则,充分体现科技与人文、人工与自然的交流、混合与共生,追求人与自然的统一与和谐。
2.4 绿色节能建筑是智能建筑和绿化建筑的有效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各学科之间的相互融合和渗透,建筑仿生学就是将生物学的成果和思想方法引入到建筑设计领域的结晶。人类在建筑上遇到的所有问题,自然界早就有了相应的解决方式。由于生物在长期的自然选择下,必须进化出高效低耗、自觉应变的生命保障,形成以表皮和内部器官、腔体一起协同作用的调节系统,增强了生物体的环境应变能力和适应能力。人们营造建筑的直接目的,就是有效地抵御和缓解外部气候的不利影响。绿色建筑的内部与外部采取有效连通的办法,会对气候变化自动调节,智能建筑和绿色建筑的有效结合,就像鸟类一样可以根据季节的变化换“羽毛”,这就为人类制造一个非常舒适、健康的室内环境。
人类有80%的时间在室内活动,绿色建筑由于改善室内环境,可以使人的疾病发生率大幅度下降,生命将会延长,生存质量得到提高,这就是另一方面的节约。
2.5 绿色节能建筑结构的通用性和灵活性我国建筑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它的结构通用性。从原始的巢居草棚到现代的摩天大厦、宫殿、庙宇、民居,用的是基本类同的结构,也就是框架结构。但它的一些重要特征:易建、易改、易拆、易再生等,完全符合现代的可持续发展的原理。而绿色建筑强调的是从诞生到拆除的全过程都要对人类负责,对全球负责。这就意味着我们今天应当大力开发和选用那些符合可持续发展原理、适应性和可变性更大的绿色节能建筑和结构体系。
3.如何推进节能与绿色建筑目前,我国每年新建房屋中80%以上为高能耗建筑,既有建筑95%以上为高能耗建筑,建筑能耗已占全国总能耗的1/4,并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而逐步增加。为降低建筑能耗,需开发利用新型可再生能源。
我国规划2010 年~2020 年全国城镇建筑节能总体目标使总能耗要基本节能50%~65%,实现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推进中国绿色节能建筑进程和发展。合理利用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能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除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提高资源利用率,除克服瓶颈外,还得采取以下措施:①建立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体系;②借鉴、采用发达国家的成熟技术体系,完善技术标准支撑体系;③建立有效的行政监管体系;④通过建立新闻披露制度和市场清除制度,强制性地执行现有的法规和节能标准,建立一整套经济激励制度,给予税收和收费优惠政策,采取成本最低的可靠的办法来推进我国节能建筑的发展。
4.结语绿色建筑已经成为发展趋势,也是各国研究的重点,它涉及到学科很多,比如建筑、材料、环境、能源等,是一项复杂的工程,需要各部门协同合作。但是,它的优点也是显而易见的,不仅满足人们对健康舒适的要求,从国家层面上考虑,也是可持续发展不可缺少的部分。对它的节能措施我们还应继续深入研究,造福后代。
参考文献:[1]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绿色建筑技术文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2]郭跃周,于文学.住宅小区智能化设计探讨[J].西安科技学院学报.2005.
论文作者:李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9/21
标签:建筑论文; 节能论文; 资源论文; 环境论文; 植被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基层建设》2015年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