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建设重心变化与陕西产业_工业总产值论文

国民经济建设重心变化与陕西产业_工业总产值论文

国家经济建设重心变迁与陕西工业,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陕西论文,重心论文,工业论文,国家经济建设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F4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5-4952(2002)02-0103-10

1949—2000年陕西工业化的成就明显地左右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业化将科学变成了生产力,并将陕西经济运行确立在直接生产过程和资金运行过程的统一之中。也就是说,陕西只有通过推进工业化进程来改变不发达的状况。因为只有工业化才能为陕西经济发展提供一种摆脱内在限制、不断加速前进的能动力量,才能改造和扩展陕西社会经济运行的内部框架。由此,我们把陕西经济发展的实质归结为工业化的实现。陕西工业化与国家经济建设重心转变的关系,是我们面对21世纪新的发展机遇时应该反思的重要问题之一。本文旨在探讨50年来陕西工业发展的轨迹,为陕西经济大发展真正抓住世纪机遇提供借鉴。

一、“一五计划”与陕西工业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陕西工业

陕西是一个农业大省,经济基础十分薄弱。新中国成立时,陕西工业仅有几十家设备陈旧、技术水平低下的小工厂和几万户个体手工业。全省工业总产值仅有2.86亿元,固定资产原值7776万元。低下的生产能力中:原煤产量仅为61万吨;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仅有1.32万千瓦,发电量2837万千瓦小时;棉纺锭约9万枚,棉纱产量只有7300吨,布机 1609台,棉布产量3443万米。[1]陕西工业中消费资料生产比重很大, 生产资料生产比重很低。各工业部门之间互不协调,轻工业中的面粉加工业比重较大,重工业中煤炭开采和重化工业发展较快。同时,陕西工业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其他地区不仅没有现代工业,甚至手工业也很微弱。陕西工业布局极不合理,严重影响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

2.陕西工业跳跃式的发展

中央人民政府制定的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1953—1957年)中规定:“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 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由限额以上的694个建设单位组成的工业建设, 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初步基础”。[2]为了尽快发展内地工业, 进行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建设。陕西被国家列为新工业区之一,由国家直接投资进行建设。全国第一批工业建设重点项目(共156 项)陕西就占了24项,国家投资总额为18.25亿元。其中, 机械工业(包括国防工业)就占了21项。[3]与此同时,国家还在陕西安排了50 个大中型工业项目。先后建成投产的有国营秦川、华山、东方、昆仑机械厂和惠安化工厂、西北光学仪器厂等兵器工业企业;113、114、115、314、212 厂等航空工业企业;黄河机器制造厂、长岭机器厂和渭河工具厂等电子工业企业;户县、灞桥热电厂等电力工业企业和铜川矿务局;西安高压电瓷厂、西安绝缘材料厂、西安电力电容器厂、西安高压开关厂、西安仪表厂等机械工业企业;西北国棉三、四、五、六、七厂和西北第一印染厂也是同期新建投产的工业企业。陕西从国营工业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出发,结合本省资源开发情况,有计划地发展中、小型工业;重视、鼓励手工业为人民生活服务,使其成为国营工业的辅助力量。

陕西在国家强力度支持下,至1957年24个重点项目半数以上建成、投产;地方工业建设的145个项目中,有81个较大厂矿完成或部分投产;公私合营企业也起到重要的作用。1957年,陕西工业总产值达11.47 亿元,较1952年增长139.2%,年均增长19.1%。 许多主要工业产品增长很快,其中,1957年原煤产量为180万吨,原油产量为0.71万吨, 发电量达2.77亿千瓦小时,棉纱产量达6万吨,布产量达3.03亿米, 机制纸及纸板产量为0.25万吨,分别为1952年的1.75倍、8.88倍、4.54倍、3.0倍、3.74倍、3.57倍。陕西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固定资产原值,1957年由1952年的1.51亿元上升为8.45亿元。[4 ]许多国家建设、人民生活需要的新产品投入生产,并且大量工业产品出口海外。

随着陕西工业的发展及技术水平的提高, 劳动生产率增长很快。1957年与1952年相比较,燃料工业增长了26.7%,电力工业增长了99.2%,机器制造工业增长了79.1%,化工工业增长的幅度最高达248.1%,还有纺织工业增长了23.9%,食品工业增长了43.9%。同期,陕西工业企业加强了经营管理,推行了专业技术管理,推广了“郝建秀工作法”、“甲二落纱法”、“罐窑综合烧窑法”等先进经验,提高了工业生产技术水平。[5]

3.陕西工业结构的转变

1953—1957年,陕西工业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其特征为:(1 )第二产业在产业结构中的比重提高。“一五”期间,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迅速提高。1949年、1953年、1957年陕西社会总产值为11.84亿元、24.86亿元、38.21亿元;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67.48:24.16:8.36、57.24:32.02:10.74和46.38:39.96:13.66。(2)以轻工业为主,向重工业倾斜。“一五”期间,国家在陕西投资的重工业项目部分投产。陕西重工业比重缓慢上升;轻工业虽稳中发展,但出现下降的趋势。1953年陕西工业总产值为6.63亿元,轻、重工业比重为77.07:22.93;到1957年陕西工业总产值达11.34亿元,其轻、 重工业的比重为73.46:26.54。同时,国家对全民所有制单位基本建设的投资,按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划分为0.41亿元、2.67亿元、9.59亿元;按基本建设投资额为100计算,陕西农业、轻工业、重工业的比重为1.8、12.3、44.2。随着国家在陕西投资项目的竣工投产,重工化在陕西工业发展中已成定势。(3)轻工业中纺织、食品加工业为主。 如“一五”期间,陕西纺织工业发展很快,1957年棉纱产量达6万吨,布3.03亿米,分别是1952年的3.0倍、3.74倍。[4](P,811)棉纺织工业的发展,反映出社会需求和市场的自然导向。(4)手工业生产仍起到一定作用。农民的生产工具和生活资料大多依靠手工业供给,国家基本建设所需砖瓦、石灰等材料还要靠手工业生产。(5)工业新布局。“一五”期间,西安得到国家基本建设投资为126149万元,占国家给予陕西省投资的58%。国家在西安投资兴建的工业项目达21个,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194家。同时,宝鸡、咸阳、兴平、铜川、虢镇等一些新的工业区建立。陕西工业的重新布局,对经济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二、“三线”建设与陕西国防工业

1.“三线”建设与陕西国防工业的建立

“三线”建设是国家计划经济的产物。根据毛泽东的认识“新的工业大部分应当摆在内地,使工业布局逐步平衡,并且利于备战”,[6]并且鉴于对国际关系以及周边环境的考虑,国家在经济建设布局时,将国防安全和建设放在经济结构、建设合理化之首,以国防工业为主的“三线”建设成为重中之重。陕西是“三线”建设的重点省份之一。国家对陕西进行了巨额密集的资金投入和组织东部沿海地区企业大规模迁入,把现代工业又一次植入陕西,使陕西省工业进入了新一轮的大规模扩张。

1965—1978年国家对陕西400多个项目进行强资金投入, 仅基本建设的投资就达186.5亿元。“三线”建设时期国家在陕西投资的重点为:

能源工业。“三线”建设对煤、电等能源的需求量成倍增长,使能源工业得到重点投资和发展。陕西煤炭工业以开发渭北黑腰带的丰富资源为重点,在继续扩建铜川矿区的同时,对韩城、蒲白、澄合3 个矿区进行大规模建设。20世纪70年代先后建成矿井19座,设计能力为年产原煤1272万吨。在此期间,关中煤炭生产基地基本形成。电力工业于1966—1979年,先后建成秦岭(一期)、韩城、渭河、略阳4 个大中型火力发电厂;石泉、石门两个水力发电厂,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02.5万千瓦。其中,秦岭发电厂是陕西省最大的火力发电厂,总装机容量65万千瓦。石泉水力发电厂是陕西省梯级开发汉江水力资源的第一大型项目,在陕西电网中发挥着调峰、调频和事故备水的重要作用。1970年,陕西开始架设国内第一条33万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此工程西起甘肃刘家峡水电站,东至陕西眉县汤峪,全长534公里,输电能力为42万千瓦。[3](P,143—144)这一工程使甘、陕电网连接在一起,形成陕、甘、青大电网,互调余缺,发挥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标志着中国电力工业在发展超高压技术、制造超高压输变电设备、建设超高压输变电线路等方面的重大进展。

国防工业。“三线”建设时期,陕西国防工业建设项目主要有:航空微电机厂、航空液压泵厂、航空助力器厂、航空自动控制厂、中程警戒雷达厂等29个项目,加强、健全了以西安为中心的航空科研工业体系,并在汉中投资兴建了大型运输机制造公司。至1978年,陕西航空工业系统形成,拥有生产企业28个、科研所6个、高等院校和技工学校4所的配套体系。国家在陕西投资建设的电子工业项目达26个,全省电子工业形成从元件、器件、仪器、仪表、专用设备到整机生产的完整体系。与此同时,国家在西安、宝鸡地区新建了一批航天工业项目,其中大中型项目9个,形成科研、设计、试制、生产的完整体系。陕西航天工业的发展为中国卫星、导弹发射以及电视卫星的接收、转播的现代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民用机械工业。1966—1979年陕西省重点在关中、汉中地区开发30多个民用机械工业项目,投资12.8亿元,建成投产的大中型项目有20个。其中陕西压延设备厂形成重型机械生产能力8600吨。20世纪70年代末,民用机械工业已成为陕西第一大产业。

冶金工业。陕西新建略阳钢铁厂、陕西焦化厂、西北耐火材料厂、陕西精密合金厂,并对原有的陕西钢厂、西安钢铁厂等冶金工业进行了改造和完善。国家在陕西投资兴建了金堆城钼业公司、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西安冶金勘察公司。地方投资建立了八一铜矿、潼关金矿等企业,奠定了开发利用陕西有色金属资源的基础。金堆城钼业公司是中国最大的钼业生产基地和科学研究中心,加上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及有色金属加工研究所,形成加工生产钛、锆、钼、铌、钨等多种稀有金属及合金材料的重要生产基地,产品规格品种达500多个。[3](P,146)

1978年,陕西省工业总产值96.48亿元,是1965年工业总产值的3.25倍。[4](P,802)其中,冶金工业、电力工业、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化学工业、机械工业和纺织工业1978年的产值分别为47739万元、43746万元、30156万元、1118万元、77755万元、361897万元、 192702万元。这些工业在1965—1978年的发展速度分别为21.83%、11.78%、12.28%、5.44%、22.81%、12.79%、4.47%。[7]1976年,全省拥有工业企业8951个,其中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达2043个,1978年增加到2194个。同期陕西省地方工业布局也发生了很大变化。1965年,工业总产值关中地区占96.5%,陕南地区占2.5%,陕北地区占0.98%;到1974年全省工业总产值中关中地区占91%,陕南地区为6.5%,陕北地区为2.1%,陕南、陕北形成了一批新的工厂群。[3](P,148)

2.计划经济与陕西工业结构

“三线”建设时期的陕西工业是计划经济的产物,其工业结构的特征为:

第一,工业比重加强。“大跃进”期间,陕西坚持“以钢为纲”的方针,要求各地大办工业。因而“土法炼铁运动、采用新的技术装备”蜂拥而上。1960年陕西工业总产值按1957年不变价格计算达37.46亿元,比1957年工业总产值提高26.1亿元。1958—1960年,陕西农业比重急剧下降,而工业比重急剧上升。工农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57年的4:6速调为7:3,农业与工业比例出现失调。其后,国家大规模、强力度地向陕西投放资金,陕西平均每年完成13亿元投资额的工业建设,比“一五”至“二五”计划时期每年的投资增长了125%,其中1970—1979 年国家平均年投资达16.98亿元,注入性地增强了陕西的工业实力。[8]为了保证大规模“三线”建设的需要,仅1970—1971年从农业第一线抽调的民工就达178万人;陕西全民所有制单位在农村招收工人达31.2 万人。[5](P,290—291)至1978年陕西工农业总产值为132.75亿元,其中工业产值96.4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72.68%。陕西农业与工业的比例再度失调。

第二,轻重工业比例失调。1958—1978年陕西轻重工业的比例随国家不断加强的投资力度和明确的投资目的,差距愈来愈大。尤其是1965年以后,轻工业的发展明显呈下降趋势。1975年轻工业产值比1965年下降了7.58%,1975年重工业产值比重已占到57.6%。20世纪70年代末,陕西工业重工化形成。由于轻工业发展缓慢,人民生活日用消费品供应长期不足。

第三,原材料工业与加工工业比例失调。20世纪70年代末,陕西重工业内部由于盲目发展加工工业尤其是机械工业,忽视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造成加工工业过大的局面。1971—1978年,陕西重工业产值中,加工工业的比重虽有小幅度的升降,但仍保持在72.81%以上, 甚至接近80%,这样的比重在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工业发展的比例中都是少有的。1975年机械工业总产值虽比1970年下降了6.7%,但冶金、化学、建材工业的比重仍然很低。陕西重工业中原材料工业的薄弱,造成全省工农业生产中原材料供应不足的现象时有发生,导致许多工厂设备闲置,严重影响了工业生产的发展。

第四,工业布局不合理。由于强调备战,国家强力度的投资和政策的倾斜,使得陕西经济建设过分突出国防工业及其有关的重工业,忽视了对轻工业、农副业、商业等必要的安排;许多军工建设项目在布局上坚持执行了“靠山、分散、进洞”和“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针,使陕西在这一时期主要建设项目中的300多个项目分散在全省48 个县、地区,而且主要建在山区。

第五,经济效益全面下降,浪费严重。从1958—1978年陕西省全民所有制独立核算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和经济效益指标来看,其固定资产原值数额上升幅度很大,上升速度也很快。1957年陕西省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固定资产原值仅为8.45亿元,1965年达33.15亿元,1970年为48.70亿元,1978年已超过百亿,达106.47亿元。[4](P,816)虽然1966年全员劳动生产率达到8875元,但在其后的十年里没有一个年度达到如此水平,而且远远落后于全国同期水平。1975年,陕西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的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所实现的工业总产值为74.8元,每百元固定资产原值实现利润为8.6元,每百元产值占用流动资金为44.9元,每百元工业总产值实现利润为11.5元,分别比全国同期水平低30.2元、低6.4元、高出11.5元、低2.7元。而职工人数增长高于全国年递增的0.6%。陕西工业发展速度虽然较快,但社会经济效益很差。

三、改革开放与陕西工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国家投资重心东移,可是陕西经济发展的势头并没有减弱。改革开放同样也给予陕西工业结构重新组合的历史契机。陕西认真贯彻了国家“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坚持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工业建设走上持续、稳定、协调发展的道路。

1.工业总体结构和行业结构的改善

1978年以后,陕西工业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改革。至20世纪90年代末,陕西工业的总体结构和各行业内部结构都有了一个较为全面的改善,极大地促进了陕西经济的全面发展。

轻重工业趋向协调。为了加快轻工业发展,陕西重新安排了轻工业发展所需的原料、动力、交通运输和基本建设,对轻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逐年增加。1980年陕西对轻工业的基本建设投资从1978年的0.6 亿元增加到1.12亿元,[1](P,236—262)1994年达7.35亿元。[9 ]并对手表、缝纫机、自行车等日用消费品的生产进行了调整和规划,同时把十多个重工业企业转为轻工业企业,特别是将部分军工生产转为民品生产,增加了轻工业的生产能力,促使轻工业以较快的速度向前发展。从陕西轻工业产值看,1978年只有43.06亿元,1987年达到108.9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1.5倍,平均每年以10.4%的速度递增,1988年超过了15.3%。1994年陕西轻工业总产值达到370.68亿元,比1978年增长了7.6倍。[9](P,33)1999年陕西轻工业总产值达到563.4亿元[10]。从轻重工业比例看,20世纪80年代初期,轻工业总产值连续三年超过重工业总产值,1981年时轻工业竟比重工业高出9个百分点,轻重工业之比为54.5:45.5,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陕西工业史上从未有过的。1999年陕西轻重工业之比为38.95:61.05,轻重工业协调发展的局面出现逆转。

轻工业结构变化。20世纪80年代,陕西轻工业门类比较齐全,按产品可分为22个行业、140个门类、8000多个品种, 主要行业有:纺织、造纸制浆、日用机械、轻工机械、食品饮料、日用硅酸盐、电光源、日用化工、包装印刷、文教用品、塑料制品、皮革皮毛制品、工艺美术制品、家用电器、家具制造、日用杂品等。90年代以来,家用电器为主的耐用消费品工业异军突起:1997年陕西彩电产量由1978年的50台增加到76.19万台,1999年增至115.46万台;家用电冰箱产量由1982年的42台迅速增加到1994年的56.48万台,1999年在提高质量的基础上回落为28.70万台;家用洗衣机1980年产量只有395台,1990年猛增到21.95万台,1999年为14.50万台;家用空调器从无到有,发展很快,1994年已达到5.56万台;陕西在1999年所生产的微型电子计算机就达7万台。[1](P,368)、[10](P,616)此外,造纸工业、日用化工、日用机械、工艺美术、电光源、塑料等9个行业产值均超过亿元。

重工业结构的调整。陕西机械工业生产发展稳定,产量大幅度增长,工业锅炉、锻压设备、大型鼓风机、气体压缩机、石油设备、化工设备、民用钢质船舶等主要产品在全国都占有重要地位。省里积极扶持重点产品开发,如推土机、电加工机床、数控机床、印刷机械、交流电机、高压断路器、高压隔离开关、通信电缆及光缆、汽车及汽车配件、金属轧制设备、轴承和工业自动化仪表等一批重点产品保持了较大幅度增长。同时,500KV超高压输变电设备、精密车床和车削中心、磨具研配压机、1900铝箔轧机、PC400履带式挖掘机等一批高起点、高技术、 高附加值的三高产品已粗具规模。1997年完成总产值58.2亿元,共有企业183户,拥有职工16.54万人。 外贸出口不断扩大, 1988 年机械工业出口创汇4243万美元,比1978年增长264倍。1997 年虽然受东南亚国家金融危机影响,出口创汇仍达到9486万美元,是1988年的2.24倍。[11]

电子工业实现了由投资类产品为主到消费类产品的转变。20世纪90年代全省电子产品三大门类比例调整为投资类13.1%、基础类58.8%、消费类28.1%,产品结构经过调整日趋优化、合理。同时结合三线企业搬迁,形成以咸阳、西安、宝鸡三市为依托,以陇海线为纽带的“三点一线”的电子工业合理布局。由于不断加大投资力度、进行技术改造、开发新产品,电子工业创出了一批名牌产品,在全国市场都有重大影响,提高了陕西电子工业在全国的知名度。

国防科技工业基本实现了由军品为主到军民结合的转变。开发民品1500余种,有250多种投入批量生产,建成民品生产线260多条;160 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90多种被国家认定为进口替代产品。1978—1997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624.16亿元,其中民品产值394.96亿元;总产值年递增12.66%,民品产值递增25.67%,民品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由1979年的7.46%上升到1997年的66.27%。 初步形成了民用飞机、航天运载工具、汽车及零部件、制冷设备、新型纺织机械、新型医疗器械、电子光电产品等一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产品。[12]

能源工业加大投资力度。陕西1988年对能源工业的基本投资为8.44亿元,1991年为18.65亿元,1994年达到41.07亿元。[9](P,95)新建、改建和扩建了一批重点能源工业:1978年以来,新建矿井31处,增加生产能力730万吨,并投资兴建神府东胜煤田;建成了神木——北京、神木——西安天然气输送管道;完成了秦岭发电厂二三期工程,建成陕西第一座总容量超过百万千瓦的大型火电厂,完成陕西渭河发电厂的二期扩建,另外陕西最大的水电厂——安康水电厂也于1992年建成发电。截至1997年底,全省生产原煤4949.4万吨、天然气产量达9557万立方米、石油开采量达286.2万吨、发电量269.8亿千瓦时,分别比1978年增长1.97倍、9.68倍、46.7倍和3.08倍。[12](P,43)1999年原煤产量达2432万吨,原油产量达643万吨,发电量达255.10亿千瓦时。[10](P,615)

陕西原材料工业生产持续快速发展。1985年以来,陕西成功地引进了具有20世纪80年代国际水平的冷轧带钢和高速扳丝机生产线,使冷轧带钢和金属制品的质量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对炼铁高炉进行了扩容改造,并运用了液压技术、微电子技术对冶炼工艺进行控制;扩大电炉冶炼容量,采用炉外精炼技术和连铸技术。科技开发和技术改造使陕西冶金工业品种增加,质量提高。主要钢产品有:铁精矿、炼钢生铁、铸造生铁、线材、角钢、带钢、特殊不锈钢、合金钢、精密合金、铁合金等20多种,大大满足了市场的需要。1978—1988年产值由4.77亿元增至10.91亿元,年平均增长8.5%。20世纪90年代以来,陕西还狠抓了陕西钢厂、西安钢铁厂、略阳钢铁厂、陕西精密合金股份有限公司、龙门钢铁总厂的技术改造,建成了37吨电炉、20吨精炼炉及全省最大的炼铁高炉——汉江钢铁厂380立方米高炉。[1](P,344—356)

多种经济类型工业共同发展。陕西在发展国有企业的同时,积极发展乡镇工业、城镇集体工业、个体工业、私营企业和“三资”企业等,使非公有制工业从无到有,蓬勃发展。1994年非公有制企业增加到427个。1997年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及非公有制企业所占比重分别为22.5%、72.9%和4.6%。1994 年非公有制企业工业总产值猛增到57.81亿元,占当年全部工业总产值的5.72%。[9](P,256—257)1997年陕西工业产值中,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和其他经济企业(包括“三资”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所占比重分别为64.8%、18.6%和16.6%,[11](P,202)突破了单一所有制工业结构,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

由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向技术、知识密集型。陕西对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进行改造,加大投资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提高生产制造能力和科研开发能力,增强了发展后劲,焕发出新的生机。同时,着力培育电子信息、新材料、计算机技术等新兴产业。1988年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宣布建立;同年,在配合国家在陕西的“863计划”和“火炬计划”项目实施的同时,制定了具有陕西特色的高新技术及其产业化计划。1991年做出创建关中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的决定,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化步伐大大加快。多年来,以西安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杨陵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宝鸡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主体的关中高新产业开发带成果显著,已吸纳2500家科技企业。西安高新区成为中国首批向亚太经合组织成员开放的四个科技园区之一。1997年入区企业达817个, 总产值达到86.23亿元,[13]初步形成电子信息、光机电一体化、 生物医药工程、节能技术等支柱产业,成为陕西经济新的增长点。

2.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与陕西工业结构转变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陕西工业迅速扩张,成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用现代工业发展来改造和扩展整个社会经济过程的内部框架,是陕西经济发展最根本的实质。陕西经济发展的实质在于工业化,而工业化的根本不在于工业的单纯增长,而在于经济结构的演变;而经济结构的演变又是工业化的实质性进展。改革开放促使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也给予陕西工业结构重组创造了新的机遇。工业的增长与发展,直接影响陕西经济结构的转轨与重组。

第一,陕西工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1991年工业总产值占社会总产值的67.2%;[14]1995年工业总产值占工农业总产值的82.1%;1997年工业总产值达1391.79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75.01%;大中型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477.06亿元,占全省比重的55.24%。 工业为陕西省最大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国民经济各部门中拥有科学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技术工人人数最多的部门。1997年陕西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完成总产值863.59亿元,1999年为1042.6亿元,[10](P,612)工业经济已在全省国民经济中取得主导地位。

第二,陕西工业的超重工化。陕西工业是在国家计划经济指导下,通过大力度的投资完成现代工业经济的植入和初始扩张的,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能源、原材料基地出现的。因而,陕西工业结构是重工业比重大,轻工业比重小。20世纪90年代后,陕西轻重工业之比变化较大,1990年轻重工业的比例为42.5:57.5,1995年为37.3:62.7,1997年为38.2:61.8。[11](P,202)陕西工业为超重型结构,不仅重工业在整个工业结构中占据很大的比重,而且在重工业中采掘工业和原材料工业比例很小。1980年采掘工业、原材料工业和加工工业在陕西重工业中的比重分别为7.69%、21.34%和70.67%,1996年为12.26%、27.83%和59.91%,[15]1999年为13.80%、31.86%和54.34%。[10](P,306)陕西的加工工业至今在全国占绝对优势。

第三,以国防工业为主的大型工业比重大于中小型工业。陕西是全国大中型工业比较集中的省份之一。1997年国家统计局对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的调查统计数字表明,陕西省的大、中、小型企业规模结构虽在调整,但大型企业仍有203个,总产值为451.84亿元, 占陕西工业总产值的43.57%;中型企业有287个,产值为109.80亿元,占陕西工业总产值的10.59%;小型企业11949个,产值为475.37亿元,占陕西工业总产值的45.84%。从这一年的情况来看,陕西的大型工业企业比重较1988年略有下降,中型企业比重下降幅度较大,但大中型工业企业在全省乡及乡以上工业企业中占54.16%,仍占陕西工业企业的主导地位。 陕西的大中型企业生产规模较大,技术资金密集,设备精良,经济实力强,是陕西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第四, 陕西工业结构是国有经济工业占优势的经济类型结构。 从1997年全省各种经济类型的独立核算工业企业的资金来看,国有经济达337.11亿元,集体经济53.78亿元,联营经济2.4亿元,股份制经济18.46亿元,外商投资经济22.96亿元,港澳投资经济11.76亿元,各经济类型的比重分别是资金总额的75.34%、12.02%、0.54%、4.13%、5.13%、2.63%;[16 ]从乡及乡以上各类工业企业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占有比重上看,陕西的国有企业为65.39%,集体企业18.76%,股份制经济企业4.75%,外商投资经济企业6.18%,港澳投资经济企业4.91%。非国有经济企业的比重不断扩大,对陕西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第五,陕西全省的工业主要集中在关中地区,而西安又是关中地区工业的重心。1996年关中地区工业总产值达7678820万元, 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80.6%,其中西安就占44.15%,铜川市占3.89%, 宝鸡市占16.96%,咸阳市占23.06%,渭南市占11.95%; 陕南地区工业总产值为1116023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14.53%;陕北地区工业总产值为732490万元,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9.54%。[15](P,329)关中地区集中了陕西全省的工业优势,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中心。

四、西部大开发战略与陕西工业

50年来,陕西抓住过不少机遇,因而经济得以不断发展。但也丧失过一些重要的机遇,与东部发达地区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21世纪如何抓住西部大开发的历史机遇,是值得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

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陕西工业发展缓慢的原因,就在于思想保守,因循守旧;总是将希望寄托在国家扶持和其他地区的支援等外部力量上,“等、靠、要”思想严重。当前,陕西在西部大开发新的机遇面前,必须解放思想,在更新观念上下大功夫,努力消除封闭意识、小生产意识和平均主义观念,强化忧患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改变求稳怕乱、不思进取、无所作为的精神状态,树立敢闯敢干、敢为人先、开拓进取的精神。同时,我们必须认识到在陕西经济发展中工业的重要性,而陕西的工业企业必须改变靠国家投资的传统思想,在工业发展中要有自主意识,增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正确认识西部大开发战略。20世纪末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与以往的机遇有所不同,它的政策含量高,弹性大,导向性强。虽然国家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制定了许多优惠政策,但是国家并不直接向西部地区投资,而是要求西部地区的省份向国外和东部经济发达地区引进资金。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的过程中,西部地区能否真正从这些政策中获益,关键在于西部各省是否具有竞争实力,是否能够真正认识西部大开发机遇的特点,并且要以现代工业化为主导,带动第一、第三产业的发展。陕西各级政府应该端正态度,认真理解和贯彻国家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分析陕西自己的经济优势,从国家政策中获益。

有效利用资源,发挥地域优势。陕西资源富饶,无论是从全国各省自然资源丰度排序上看,还是从自然资源的综合优势和人均拥有量看,均在前11位;[17]20世纪90年代以后陕西工业建设虽然资金匮乏,但是资产存量大,每一工业劳动力占有工业全部资金和固定资产原值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陕西的资本禀赋系数也高于东南沿海地区。陕西工业发展还有科技潜力、人力资本潜力,可以与资产潜力互为支撑,推动全省工业发展。

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改革。陕西国有企业要尽快割断政企之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行政性管理的脐带关系,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争取在21世纪初全面完成改制工作,并制定一套可供遵循的法律规章,用制度来规范政府和企业的行为;确实转变政府职能,从领导企业转到服务企业,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让省外乃至国外有识之士愿意把钱投到陕西来兴商办企业。同时,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让陕西县域经济中的国有小企业从国有领域退出,既可以对企业资产存量进行重组,在全省范围内盘活资产,优化社会资源配置,又可以减轻政府负担,使其集中精力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企业的改革问题,同时能为国有大型企业分流富余职工提供再就业的新渠道。

培植特色工业和优势工业。陕西必须集中力量握紧拳头,在工业发展上突出特色,发挥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竞争。电子、机械、能源、医药、石化、食品、高新技术等产业体现了陕西的特色和优势,具有较强的生命力,发展前景广阔。这些优势产业要尽快实现由粗放发展向集约发展的转变,努力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成本、高技术、高增值、高产出的增长机制,使整体产业素质、效益、开发创新能力有个根本性的突破。要充分利用陕西科技优势,用现代高新技术加快对传统设备、工艺进行改造,实现技术创新,同时扩大市场范围,提高其在全国产业发展中的地位。将高新技术产业培植为陕西的支柱产业,适应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抢占21世纪科技制高点。

提高工业企业人员的科技文化素质。人的知识、能力、健康等素质的提高对工业经济增长的贡献十分重要。要加强职业教育、在职继续教育,配合陕西工业发展建立各级培训中心。根据陕西工业发展的需要,从劳动力的就业技能、就业意识、择业标准、敬业爱岗意识等方面提高工人与技术人员的素质水平,以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能力;根据不同行业在改革中的需要和特点,积极进行岗位职业培训。技术密集型企业以技术工种工人为重点培训对象;劳动密集型企业以承担主要生产任务的熟练工种工人为重点培训对象。要科学地、有计划地培养适应现代化工业发展需求的高水平的高级人才和专业学术带头人。

21世纪是陕西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实力、积蓄发展后劲、力争后来居上的全面发展时期,只要我们从陕西省情出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坚持跟进赶超的战略目标,充分发挥本省优势,一定会将陕西建设成为经济社会综合实力较强、人民生活富裕、具有内陆改革开放特色的发达省份。

标签:;  ;  ;  ;  ;  ;  ;  ;  ;  ;  ;  ;  

国民经济建设重心变化与陕西产业_工业总产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