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罗国晖

郴州市第四人民医院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探究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中西医结合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18例,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抑郁症相关指征情况结合HAMD进行评估。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3.1%,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ADM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西医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其相关情绪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抑郁症;HAMD评分

抑郁症是一种精神障碍中常见的疾病,患者主要为情绪心境的持续低落,同时其病情较为反复,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都有很大负面影响。抑郁病症的临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有临床研究表明与患者机体内的各项因子密切相关。抑郁症目前的临床治疗并没有特效药物,并且西医对症缓解治疗很容易导致患者出现精神病类药物依赖,对患者的长期治疗非常不利。本研究对一段时间内在我院精神病科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用效果的探究,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对此做相关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5年1月至2015年10月期间,我院接受治疗的抑郁症患者118例,所有患者均确诊为抑郁病症,并且在我院进行住院治疗,其汉密尔顿抑郁量表评分显示总分超过18分,并且没有抗抑郁治疗史。根据患者进入我院接受治疗的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其中单号设置为对照组,双号设置为观察组,两组患者分别59例,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33例,患者的年龄在20~80岁,平均年龄为44.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31例,患者的年龄在22~80岁,平均年龄为44.7岁。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病情严重程度和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均无统计学差异,本研究内容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进行常规治疗,患者每天口服20mg的氟西汀片[1];观察组患者则在西医治疗的同时进行中医治疗,患者采用自拟的解郁汤进行治疗,其药物中半酣有当归、党参、合欢皮、郁金、川芎以及香附和瓜蒌等中药材,同时对于有睡眠障碍的患者加用磁石、石菖蒲、酸枣仁、茯神、柏子仁以及远志等急性治疗[2];对于有食欲减退的患者则加用麦芽、山楂以及鸡内金进行治疗;有腹胀病症的患者则加用青皮、木香进行治疗;便秘的患者则加用大承气汤加减化裁治疗[3];对于有口干病症的患者则加用沙参和麦冬;有性功能障碍的患者加用沙苑子、菟丝子、枸杞子、杜仲以及淫羊藿进行治疗;对于有疼痛或者周身不适病症的患者则加用延胡索和川楝子进行治疗[4]。患者的药物均是采用配方颗粒组合而成后进行开水溶解和服用,患者每天服用两次。所有患者持续治疗四周后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其抑郁症相关指征情况结合HAMD进行评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著进步、进步以及无效,其中痊愈为患者的相关病症全部消失,显著进步为患者的病症有多数改善;进步为患者的病症有部分改善,无效则为患者的病症未见任何改善,其临床和资料有效率为痊愈、显著进步以及进步的比率之和[5]。

1.3统计学处理方法

数据分析应用SPSS21.0软件包,计量资料采用平均值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的组间对比分别应用t检验和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显著的评估标准。

3.讨论

抑郁症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生活质量和健康的重要因素,其发生率逐年增加,师姐卫生组织预测其在未来的几十年里将成为危害人们公共健康的重要因素。抑郁病症的病情较为迁延,病情有反复发作的趋势,是一种情感障碍的表现,患者主要有言语减少、情绪低落以及思维迟钝病症一[6]。抑郁症在中医中属于癫症和郁症范畴,其治疗方法也繁杂,效果也参差不。在抑郁症的临床治疗中主要结合西药进行治疗,但是由于其治疗的长期可应用性较差,患者需要结合中医对患者进行病症改善或者治疗,因此临床选用固定方剂:解郁汤进行治疗,其方剂主要起活血化瘀、安神润肺以及疏肝解郁、泻火安神作用。

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有效率96.6%明显高于对照组83.1%,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HADM评分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符合统计学评估标准(P<0.05)。因此,在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中结合中西医进行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同时优化其相关情绪评分,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青微,陈慧. 逍遥散联合黛力新中西医结合治疗围绝经期抑郁症的临床观察[J]. 中国现代医生,2015,09(02):141-143.

[2]王顺顺,范荣,郭建红. 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抑郁症临床疗效的Meta分析[J].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8):2763-2765.

[3]朱建霞,邓玫,陈雁英. 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结膜炎合并过敏性鼻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4(02):195-196.

[4]郭小青,谌琦,王李雯,李蕾,董琳,白晓英,张玉平. 中西医治疗肝郁痰热型抑郁症的临床观察[A].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第三届中医方证基础研究与临床应用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华中医药学会:,2010:4.

[5]陈晓敏,吕志平,陈磊,陶杨,丁秀芳,朱晓霞. 抑郁症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研究文献的计量分析[J]. 热带医学杂志,2011,11(12):1354-1355+1366.

[6]李清亚,王晓慧,张清洁,宋瑞华,张尚荣,王耀东,孔令珍,宋端铱,李晓楠,蔡红霞.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疗效观察[J]. 人民军医,2009,60(02):100-101.

[22]李清亚,王晓慧,张清洁,宋瑞华,张尚荣,王耀东,谷军川,李家凤,赵荷艳. 中西医结合治疗中风后抑郁症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01):65-66.

论文作者:罗国晖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6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26

标签:;  ;  ;  ;  ;  ;  ;  ;  

中西医结合治疗抑郁症的临床观察论文_罗国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