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智能检测技术探讨论文_孙友明,马佳兴,周洪玉

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智能检测技术探讨论文_孙友明,马佳兴,周洪玉

(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昭通供电局 云南昭通 657000)

摘要:配电网的故障检测与保护是保障配电网安全运行、实现配电网自动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配电网自动化系统的结构越来越复杂,运用先进的无线传感网络技术构建电力无线通信网逐渐成为配电网自动化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采用先进的故障智能检测技术,确保配电自动化系统的顺利运行,具有重要的应用意义。

关键词:配电自动化;故障;智能检测

引言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供电质量的要求也逐渐提高。基于此,本文从智能配电自动化建设的重要性出发,深入探讨了在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中提升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安全性、优化系统内部结构以及完善自动化系统等措施的应用,借助智能电网配电自动化体系构建,以期为提高供电质量提供帮助。

1配电网的重要性

配电自动化的实施是提高供电可靠性的必然要求,是现代电网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系统自动化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和广泛应用,但在配电网建设方面仍然落后。它直接影响配电网供电的可靠性,对加快配电网自动化建设至关重要。配电网自动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规模大,范围广,投资大,技术含量高。有必要将所有可用的信息和资源结合起来,以达到降低建筑成本和改善建筑的目标。配电网自动化系统是一个集成的,多科学的集合系统,用于配电网的实时监控,控制,协调和管理。它利用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来收集和处理配电网络数据,用户数据,网格结构和地理信息。实现配电系统在正常和事故条件下的监控,保护,控制和配电管理功能。到目前为止,国内外配电网自动化系统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但涉及的功能与内容,基本上是一致的。

2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

电力配电自动化系统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远程监控和实施配电系统。在很多电力企业中,电力配电系统已逐渐实现自动化管理,这种自动化管理依靠计算机和电子技术的发展,该装置可以进一步组合在变电站中,直接装置包括辅助装置,辅助装置具体分为继电保护装置和自动装置。为了实现配电自动化系统,监控变电站中的所有设备都需要进一步优化,使所有设备都能实现信息的实时交换和共享。目前,变电站的控制能够使得设备控制顺利完成,获得了理想的运行监督效果。在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应用中,变电站的二次接线比传统的二次设备简单。确保公司减少安全事故和电力设备的正常运行,减少设备维护费用的支出,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使用户获得更加安全的电能。

3配电自动化存在的问题

3.1设备和技术落后

我国的配电部门已经十分重视继电保护配合自动化处理的研究,也进行了一定的配电网建设工作。在电网的建设过程中,需要重视两种类型的设备,一种是配电设备,另一种是输电设备,但是目前国内的电网建设缺少对这两种设备的全面重视。更重要的是,国内电网的建设缺少高水平的支持,这就导致在实际建设工作中,继电保护系统和配电自动化系统很难被充分的利用起来,研究人员缺少足够的技术来推动这两种技术有效的融合。当前,国内设备的故障处理技术很难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且电力公司设备的故障处理效率也很低。

3.2配电自动化与管理系统协调性较差

在功能协调和功能连接方面存在一些误解。通过先进的科学技术、电力行业的高配置、低功耗和电力管理系统可以有效地管理电力的运输。为了确保电源配置的正常运行,有必要协调上述功能并有效链接管理功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和整体运行效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人员素质不足

配电自动化和继电保护是一个全新的技术,工作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并且意识到继电保护系统和配电自动化对配电设备故障处理的重要性。但是当前,很多工作人员并没有这样的素质,提升设备的技术水平后,如果人员的素质无法同步提升,就会影响到设备的运行,所以人员素质一定程度上也限制了新技术的使用。

4继电保护与配电自动化配合的配电网故障分析

(1)主干线故障。主干线故障,就是指配电系统的主干线发生故障。主干线是配电系统的主要线路,自动配电系统和继电保护系统是直接与主干线进行连接的,当主干线发生故障后,自动化配电系统和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稳定性,也受到主干线供电状态的影响。通常主干线故障发生后,需要对故障类型进行细致判断(由工作人员实现),为保护整个电力系统,断路器跳闸,将故障处电流切断,使电力系统下游处于断电状态,一段时间后自动配电系统不再检测到故障或警戒信号后,闭合断路器,恢复电力系统运行,通常将这种主干线故障称为暂时性故障。如果延时后恢复电路通电时,线路仍处于故障状态,断路器则继续维持跳闸状态,这类主干线故障称为永久性配电网故障。(2)分支线或用户处故障。一般来说,非主干线的配电故障都属于这种类型配电故障。此类故障多发生于分支线路或用户(用电设备)。当故障发生后,继电保护系统和自动配电系统对故障进行自动检测和分析,分支线路或用户处断路器接收警戒或异常信息后实现跳闸动作,切断故障电流通路实现电系保护。在故障发生后一段时间,延时保护设备会尝试将断路器闭合,如果正常闭合,则为暂时性故障,延时后即恢复配电。

5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故障智能检测技术

(一)中性点不接地单向接地故障检测法。在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当电网处于正常运行状态下,三相的Va、Vb和Vc电压值保持均衡,且该三相电压对应的电流值相加和为零。现假设某配电自动化系统为空载状态,将配电自动化系统中对地的泄露电导忽略不计,对配电自动化系统进行故障检测。配电自动化系统出现单向接地会有如下特点:(1)各相的电压始终保持对称;(2)当各相的电压对地的电压发生变动时,电压最高相的下一个相接地;(3)当某非接地线路首次出现零序电流时,其电流的数值与该线路对地的电容电流一致,且电容性无功功率的方向总是从母线指向该线路的方向。以上分析的中性点不接地单向接地故障检测法检测到配电自动化系统中的故障点位置不准确,无法判断故障点位于电源附近还是线路附近,采用下文的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故障智能检测方法,对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故障智能检测实施进一步优化,得到精确的故障发生位置。(二)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故障智能检测方法。无线传感器可以进行数据采集、数据传输和数据处理等功能,其中传感器节点自身就具有对危险数据进行检测和收集的功能,各节点通过单跳或多跳的形式实现数据的交换,传感器还具有节点结构部署简单可以在恶劣环境中工作的特点,将无线传感器应用于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智能故障检测中能够使其优点得到最大利用。基于无线传感器配网自动化系统故障检测方法,依据无线传感器消弧线圈参数的变动造成电抗值、配电自动化系统零序电压和零序电流改变的情况,对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发生的位置实施判定。

结语

配电网自动化系统建设后,可以大大减少故障时的停电时间,缩小停电范围,提升用户服务质量。配电网作为输配电系统的最后一个环节,其自动化的实现程度与供用电的质量、可靠性密切相关。因此,文章提出基于无线传感器的故障智能检测方法,提高故障检测结果的精度,增强配电自动化系统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张小斌.解析继电保护配合提高配电自动化故障处理性能[J].通讯世界,2017(22):140~141.

[2]谢方明.电力系统配电网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及解析[J].南方农机,2016,47(1):86-87.

[3]曹兴华,李 洁.电力配电自动化与配电管理分析[J].科研,2016,(7):21.

论文作者:孙友明,马佳兴,周洪玉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4

标签:;  ;  ;  ;  ;  ;  ;  ;  

配电自动化系统故障智能检测技术探讨论文_孙友明,马佳兴,周洪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