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市政工程建设水平的提高,很多市政工程在设计以及施工管理过程中应用了BIM技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成本、缩短工期。论文简要介绍了市政工程的施工特点,对BIM技术在市政工程中的作用进行研究,并总结了BIM技术在我国的发展及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供参考。
关键词:市政工程;BIM技术应用
引言
BIM技术被誉为继手工绘图设计、CAD后工程界的第三次技术革命,在民用建筑领域已得到广泛应用,从实践情况来看,利用BIM技术对减少设计变更、可视化设计成果、节约建设投资等具有巨大优势。市政工程项目体量大、工期紧,项目周边情况往往比较复杂,传统设计方式已经不能很好适应当下的市政建设发展趋势。而采用BIM技术,可以从项目立项开始,将规划设计、工程施工、竣工验收到运营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产生的各类信息集成到一个模型中,有助于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各方克服信息不对称等问题,及时沟通并解决问题,提高项目设计水平和效率,提升项目的建设质量与管理水平,缩短工期,为日后的运营、维护、管理奠定良好的基础。但BIM技术在市政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有仍一些问题需要解决,笔者对其进行了总结,供同行参考。
1 BIM技术概述
BIM的中文名称是建筑信息模型,就是根据建筑工程的属性来建立数字化的模型,其中建筑工程属性包括功能属性和物理属性。相关人员可以从BIM模型中提取一些建筑信息,并且还可以在BIM模型中实现信息输入以及更新修改等。这样在进行工程建设的时候可以呈现出比较准确、直观的建筑工程数据。BIM技术可以应用到市政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特别是对市政工程进度控制有着良好的效果。
2 BIM在市政工程中的应用
2.1 BIM软件的大环境
我国工程项目的管理模式落后、与市场实际脱节以及信息化程度低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制约了建筑业的发展。目前,BIM技术是建筑市场中的主流技术,但推广应用大环境尚不成熟。与国外相比,我国现有的建筑行业体制不统一,缺乏较完善的BIM应用标准,加之业界对BIM的法律责任界限不明,导致建筑行业推广BIM应用大环境不够成熟。很多国内外专家认为“平台的完善度和市场认知是BIM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现有建筑行业体制、国内标准、规范的差异是推广BIM应用亟需突破的障碍,BIM技术在应用过程中缺少协同设计,BIM相关软件缺少协同管理,大规模运用到建筑业,亟需推行BIM综合应用模式。当前BIM应用集中为设计方被迫驱动模式,国内更是如此。建设单位驱动模式更有利于发挥BIM的主要功能。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2 基于BIM技术的工地人员自动定位
施工人员定位技术的选择很大程度上需要考虑定位的位置、精度以及实际的抗干扰能力。目前,最为常见的定位技术包括GPS、红外线以及超声波等。而这些技术在应用过程中能够具有以下优点,如: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好等,有利于在施工现场进行定位。而每个施工人员都安装了定位芯片,从而保证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即每一个芯片中都有施工人员的身份信息,在施工过程中本身有信息的接收器,而这个接收器的位置也是动态的。当工作人员进入施工区域后,则可以被系统信息迅速识别,而BIM集成数据作为传输的重要方式,能够将中央处理器和操作终端进行连接,并且以网络信息为交换物质,完成信息的传递。
2.3族库的建立与复用
族是BIM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族不仅反映了设备的物理形态和外观,而且大部分材料或设备的信息都是依附于族的实体之上,因此良好的族库建设对于BIM的应用与推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全国范围内,BIM仍处于推广期,大部分设计及施工方对族库建设的关注不够,制约着BIM推广和发展。国内目前形成规模化、参数化、精细化、规模化的族库为数不多,而作为族库建设的重要力量——设备及材料供应商仍然起步较晚,目前仅有少量的供应商完成了产品的BIM设计。从设计方面来说,设计院应建立起院级的共享平台,加强族库的管理机制,形成系统、规范、高效的管理平台,避免低水平的重复。鉴于大部分设备具有相对成熟、固定的规格和型号,设计院应与设备厂商联合,建立适应管网、泵站、水厂等不同系统要求及深度的族库(主要为泵、风机、格栅等),对于特殊设备需要形成完整、合理的开发流程和储存要求,形成良性的开发过程,提高族库的使用效率。
2.4 建模规范
(1)重视各专业衔接(比如互提条件、启动变更)。以往各专业互提条件时,往往是以传递CAD文件为渠道的。一旦变更次数较多,版本管理便成为棘手的问题。虽然目前有些图纸管理软件可以做到简单的版本管理,但是如何迅速体现和突出每版条件的差异成为现实问题。因此,应该在每次提条件时提供文档,或者标示出更新内容,这样可以提高设计效率,减少不必要的差错,这些可以结合各设计单位内部控制流程进行管理。
(2)重视模型的安全性。以往设计时对图纸的安全及保密考虑欠妥,图纸外泄等问题时有发生。而大多数设计人员没有接受过档案学和保密的训练,图纸管理能力欠缺,各种意外事件(断电、火灾、软件错误等)经常导致设计成果丢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在引入BIM时,需要对版本管理及灾难备份制定规章制度,比如可以考虑租用企业云对原始数据、中间文件和模型成果进行统一储存和调用,并在固定周期内完成冷热备份及冗余备份,发生意外时可以及时回滚数据、避免损失。
结语
综上所述,BIM技术的应用为市政工程中带来的不仅是一个高效的工具,更多的是一种全新的建筑施工理念,可以优化工程的进度控制、施工方案以及施工管理过程,但是,目前的BIM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尚不成熟,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未来的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应注重对这些问题进行总结并提出解决措施,从而充分发挥BIM技术的作用,促进BIM技术在我国的广泛应用。
参考文献
[1]何关培.BIM技术应用丛书—BIM总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2]张春霞.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行业的应用现状及发展障碍研究[J].建筑经济,2011(9):96-98.
论文作者:文加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9
标签:技术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信息论文; 模型论文; 过程中论文; 在我国论文; 设备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