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自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的培养_早期教育论文

学龄前儿童自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的培养_早期教育论文

学前儿童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前论文,能力论文,儿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学前儿童的自治自理能力是他们形成健全人格的基础,是顺利进入童年的前提,同时对他们今后的成人化和社会化有极为重要的影响。

目前的学前儿童大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自幼受宠,依赖性强,独立意识差,对他们进行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显得格外迫切和重要。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发现以下途径对培养学前儿童的自治自理能力效果显著,现将它奉献给同行和家长们,以求共识。

一、通过学习活动来培养自治自理能力

学前儿童每天大都要听课,完成作业。我就从整理学习用品入手来培养他们的自治自理能力。首先向他们讲清道理,提出具体要求,然后介绍方法,提供示范和指导。如书应按上课秩序摆放,文具要分类整理等。经过训练,儿童的学习自理能力有了较大发展,减少了课前组织的时间和难度。

二、通过自我服务来培养自治自理能力。

独生子女自我服务能力较差,很多人不会穿衣服,系鞋带等。根据这一现状,我结合品德、常识教学,利用故事、儿歌等来培养他们的自我服务意识,然后指导他们剪指甲、洗手、洗杯子、洗手帕等,要求他们自己穿衣服、穿鞋、系鞋带、并坚持经常。同时,每天安排两名值日生擦、摆桌奇,清理教室,通过学习和训练,儿童的自我服务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

三、通过家长配合来培养自治自理能力

家庭是儿童生活和受教育的重要环境。家长是孩子第一任老师,在学前儿童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过程中至关重要。如果失去了家长的配合,自治自理能力的培养就难以实现。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做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圆满的教育效果”。首先与家长交换意见,取得共识,然后制定详细的培养训练计划,从儿童的饮食起居开始,从自我服务入手,然后引导鼓励他们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帮助家长整理房间,摆放碗筷等。这不仅培养了儿童的自治自理能力,而且也培养了他们的责任感。

四、通过榜样教育来培养自治自理能力

学前儿童的智力活动以形象思维为主,行为主要是模仿。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给他们提供身边及社会上自治自理能力强的儿童做为他们学习的榜样。定期评选出衣着整洁者,书包整理出色者,帮父母干活最多者,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同时还组织他们收看或收听关于自治自理能力强的儿童的事迹,然后组织讨论,谈感受。

五、通过评价激励来培养自治自理能力

儿童的优良行为需不断强化才能得以巩固和发展。凡要求儿童完成的自治自理能力我都定期检查评价。对他们表现出的习惯性自治自理行为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对他们偶发的自治自理行为做到及时发现,及时表扬,并提出进一步的要求。通过评价使儿童因自治自理行为而获得愉快的体验,从而巩固和发展自治自理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训练的儿童,其自治自理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他们的独立意识、服务意识、劳动意识及责任感有了明显的发展,环境及个人卫生出现了改观,他们的自律行为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懂事多了,不再需要我们操更多的心了。

标签:;  

学龄前儿童自主能力和自我照顾能力的培养_早期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