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与中国的经济增长——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经济增长论文,化与论文,奇迹论文,国际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20年来,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与东欧、俄罗斯这些转轨国家相比,中国不仅经济改革取得了较大成效,而且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而东欧,俄罗斯等国则普遍经历了严重的经济衰退。与历史上创造过经济奇迹的国家相比,中国这样的持续高速增长和较低的通货膨胀并存的绩效,大致可与1953~1973年日本的经济起飞相比,比1966~1984年的韩国稍强。因此,有人说这是“中国的奇迹”(林毅夫,1994)。
大多数人都认为中国改革以来的成就是突出的,但对成功的原因有多种不同解释:一种观点认为中国的成功在于经济改革,如Naughton(1994)认为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集中在市场发挥作用的部门,中国的渐进式改革战略是增长较快的原因。Pekins(1992)认为中国的经济高速增长是改革成功的结果和标志。第二种观点认为中国发展的成功主要不是来自于渐进性改革战略,而是来自经济结构的特性,如Martin Raiser(1995)将中国经济的成就归功于有利的内部环境:80年代中国的形势稳定,有国内储蓄的支持,改革开始时的经济结构更接近于发展中国家而不是工业化的东欧。Wolfgarg Qualsser(1996 )认为中国改革开始时是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农业人口占很大比重,这样,增长过程可以由将农业人口转移到生产力更高的部门来发动,甚至没有改革也可以有增长。第三种观点则认为“中国的奇迹”的关键原因在于经济发展战略(林毅夫,1994)。
究竟是哪些因素促成了中国经济取得巨大成就呢,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工业化、市场化和对外开放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试图回答这一问题,作为对“中国奇迹”的一种解释。
二、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度量
我们认为中国改革开放的20年,是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20年,经济的高速增长就是三者的直接结果。
首先,我们设计三种指标来衡量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程度。
1.工业化指数
经济学家们常常用制造业的份额每10年平均增加的百分点数来衡量工业化进程的速度,称之为工业化率。Kuznets(1996 )曾对目前的工业国在其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化率进行过估算。我们认为,工业化过程不仅仅只是制造工业的发展。张培刚教授(1992)提出了较宽泛的工业化的涵义,并认为随着工业化过程的进展,农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相对比重,不论就国民生产总值来衡量,或是就劳动人口来衡量,都有逐渐降低的必然趋势。从中国实际情况看,工业化不仅意味着非农业产值比重的增加,而且随着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非农业劳动人口的比重也必然会不断提高。因此,我们用非农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与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两者平均值来代表工业化程度,即
工业化指数(gyh)=(非农业产值占GDP比重+非农业劳动力占总劳动力的比重)÷2
2.市场化指数
有的学者用非国有工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来表示市场化程度。我们认为,市场化过程的一个重要标志是非国有工业产值的增加,但是不仅仅如此,市场化过程还包括国内交易的市场化和劳动者就业的市场化。世界银行(1996)以如下方法来计算各国的自由化指数,指数为国内交易自由化、外部交易自由化和新企业的准入这三项估计数的加权平均数,三项权重分别为0.3,0.3,0.4。 我们以类似方法来测算市场化指数。
市场化指数由以下三项指标加权平均而得:(1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国有经济的份额;(2)城镇非国有经济单位从业人员比重;(3)工业总产值中城乡个体工业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的比重。 权重分别为0.3,0.3,0.4。
第一项表示国内交易的市场化程度,即不受国家控制的市场交易量比重,第二项表示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占整个劳动力的比重,第三项是非公有制工业产值(即市场发挥作用部门的产值)的比重,它又在较大程度上表示了新企业的准入状况。
市场化指数(sch)=0.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中非国有经济的份额+0.3×城镇从业人员中非国有经济单位的比重+0.4×工业总产值中城乡个体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产值比重
3.国际化指数
国际化指数就是要衡量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程度,对外贸易比率一直被用作衡量对外开放程度的主要指标,但这个指标会受到一个国家经济规模的影响。因此,李翀(1998)提出了一个从总体上衡量一个国家对外开放程度的指标,我们借鉴来作为国际化指数。
国际化指数(gjh)=0.4×对外贸易比率+0.3×对外金融比率+0.3×对外投资比率
根据以上计算方法,利用历年中国统计年鉴的数据,计算出三项指标,见表1:
表1 中国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指数(%)
年份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gyh
50.6 49.45 50.5
50
49.2 49.9 51.9 54.55 56
sch
- - 21.9 22.33 22.73 23.41 25.02 30.44 31.25
gjh
- - - - - -7.4 12.1
13.5
年份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gyh
56.6 57.45 57.5 56.4 57.9 59.85
sch
32.22 30.5
33.2 36.06 37.11 36.41
gjh
1413.7
13.6 16.9 20.6 22
年份 1993
1994
1995
1996
gyh
61.85 62.75 62.65 64.75
sch
37.66 42.42 45.1
47.25
gjh
22.78 39.3
25.3
-
注:国际化指数借鉴李翀的对外开放比率
三、工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
在计算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三项指数后,我们用GDP增长率、GDP增量和人均GNP三个数列来就三个指数进行回归分析。
表2 历年增长指数、GDP增量、人均GNP
年份 198419851986198719881989
经济增长指数 100 113.5
123.5
137.8
153.4
159.6
△GDP 1236.5 1793.4 1237.8 1760.3 2965.8 1980.9
人均GNP
695 855 956 110313551512
年份 19901991
199219931994
1995
经济增长指数 165.6
181.0 206.82 234.82 262.5 292.2
△GDP 1638.7 3069.9 5020.3 7996.3 12125 11718.7
人均GNP
16381881
228829333916
4772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摘要1997》,中国统计出版社1997年版
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Rgdp与三项指数,1984~1995年数据回归分析结果如下:
Rgdp=-561.6558+9.8068gyh+4.8282sch+0.1691gjh
(209.0117)(4.3248)(2.0703) (2.7989)
R[2]=0.9522SER=15.5005 D-W=1.2672
结果说明,三项指数可以解释年增长率的95%,从系数看,工业化对当年增长率影响最大,市场化也较大,而国际化则对当年经济增长的影响较小。
2.将1984~1995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量与三项指数作回归分析,得:
△GDP=-51699.519+861.6563gyh+206.6157sch-62.8699gjh
(34225.194)(682.9982)(408.4780)(630.0193)
R[2]=0.8058SER=2076.728D-W=0.6169
结果说明GDP的年增加量与每年的工业化、 市场化和国际化指数有较高的相关性(R[2]=0.7259),从三个指数的系数看, 工业化对GDP增量的贡献率最大,国际化次之。
3.再用人均GNP的数量与三项指标做回归分析(1984~1995年),得如下结果
人均GNP=-17314.15+354.7744gyh-71.0662sch+53.5267gjh
(164.2356) (77.6849) (66.5392)
R[2]=0.8914SER=494.5992
观察值12,自由度8
我们看到,人均GNP与三项指标的相关性更高(R[2]=0.8914),从贡献率来看,工业化对人均GNP的贡献率最大, 国际化的贡献率较小,而市场化则对当年的人均GNP有负面影响。
结果说明,中国经济的发展:每年产出的增加,人均GNP的提高,是与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高度相关的,而其中工业化的贡献最大。
4.我们再将1984~1995年间GDP增量与三项指标分别作回归分析,通过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对增强我国总体经济实力的贡献率,结果如下:
△GDP=-62574.24+1167.0755gyh
(243.4396)
R[2]=0.6968SER=2785.3535
观察值12,自由度10
△GDP=-17754.94+732.0264sch
(174.2071)
R[2]=0.6385SER=3041.7567
观察值12,自由度10
△GDP=-6005.93+634.4465gjh
(130.7017)
R[2]=0.7021SER=2761.209
观察值12,自由度10
从上述结果看,三项指标单独与GDP增量的相关度都较高, 国际化与△GDP的相关度最高,市场化最低,从对GDP增量的影响程度来看,贡献最大的是工业化。
四、结论及启示
从以上分析可知,中国的成功是由于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进展。三者的变化可以解释GDP发展速度的95%,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量的80%,人均GDP变化的90%,因此,可以说工业化、 市场化和国际化是中国奇迹的主要原因,而其中最重要的是工业化。
这种结果与中国现实状况是相符的。中国在改革之初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这20年改革开放过程中,经济结构的调整,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特别是乡镇企业的发展(1994年乡镇企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30.4%),都为中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作出了非常重大的贡献。 而中国这20年来高储蓄高投资带动的高增长的特征正是经济进入起飞阶段的一个典型标志。因此,中国的高速增长在很大程度上是工业化的直接结果。
中国坚定不移地推行市场化改革也是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因为改革,原来被旧体制抑制的潜能都释放出来,农业首先繁荣,然后是工业生产的高速增长;非国有经济的迅速发展也对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96 年城乡个体和其他经济类型工业的产值比重已达到30.8%,近1/3)。
外贸的发展,出口的大量增加,外资的引进,经济特区和沿海地区的开放都大大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增长,这也是中国与其他转型国家在经济发展绩效上出现较大的反差的一个重要原因。东欧国家在转型以前外贸局限于“经互会”内部;转型开始后,一次性全面开放,又对国内竞争力差的产业带来严重打击。
中国要保持稳定的高速增长,必须进一步推进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问题在于,从历史上创造经济奇迹的国家的情况看,主要由工业化和国际化推动的高速增长一般维持了16~20 年左右, 如日本是1953~1973年,新加坡是1966~198年,韩国是1963~1979年。 中国作为大国,市场潜力大,可能持续更长的时间。但是,1997、1998年乡镇企业的亏损已开始影响经济增长,而东亚金融危机又使对外开放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受到影响,因此,要保持较高速度的稳定增长,必须提高市场化的贡献率。中国经济转型取得了较大成就,但在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符合现代市场经济要求的企业制度方面还不太理想。市场化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还要大幅度提高,应着重推进市场化改革,力争以市场化为主要因素,推动经济再持续高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