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分析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分析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试析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唯物史观论文,邓小平理论论文,贡献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既比较系统地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又全面地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在理论上有许多重大突破,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继承、捍卫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哲学作出了新的贡献。本文拟就邓小平同志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作些初步探讨。

马克思说:“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①代表一个时代的哲学,都是这个时代实践经验、自然知识和社会知识的总结和概括。邓小平之所以能在当代对唯物史观有新的发展和贡献,正是因为他能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现代化建设的实践出发,紧紧把握住当代中国的时代特征,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来认识、分析现实中国的各种实践问题,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特别是把“实事求是”这一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作为一条红线贯穿于其全部理论之中,从而形成了自己新的、具有解放思想、改革开放时代特点的唯物史观,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

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确定,对坚持唯物史观,捍卫社会主义旗帜的新贡献

马克思、恩格斯一生最大的贡献是运用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分析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揭示了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必然规律。随着苏联十月革命的成功和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社会主义运动在世界各国曾一度蓬勃发展,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历史唯物主义的伟大真理被逐步得到证实。但是社会主义发展到今天,出现了两个新的问题:一个是过去由于社会主义各国在指导思想上和战略、策略上的失误和错误,在建设和发展问题上遇到了严重的困难。经济上的不景气导致了政治上的危机,出现了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事业遭受严重挫折,国际共产主义运动进入了低潮的新情况。面对这种情况,有些人便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对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的真理产生怀疑。与此相联系的第二个问题是,在遭受挫折后,社会主义面临着走什么样的道路的新问题,特别是象在中国这样政治经济都比较落后的国家,应该走什么样的路,才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有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新的问题需要作出新的回答,历史唯物主义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在这重要关头,邓小平同志以其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坚持了实事求是的彻底的历史唯物主义,并在理论和实践上进行了艰苦的探索,既捍卫了唯物史观的伟大真理,又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他主要贡献是:

第一,在历史的重要关头,明确提出和科学论证了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坚持了唯物史观,捍卫了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首先,他从理论上进行了论述。他坚定而又深刻地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历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②他坚信社会主义事业是人类社会最壮丽的事业,他说:“我们对社会主义的前途充满信心。”③其次,他通过对中国近现代史的深刻分析,得出了中国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结论。他说:“首先,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中国离开社会主义就必然退回到半封建半殖民地。”④“让我们看看历史吧。国民党搞了二十几年,中国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证明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不能成功的。”⑤再次,作为一个唯物主义者,邓小平并没有回避社会主义面对的一些现实问题,而是进行了实事求是的分析。在谈到我国还比较落后时他说:“社会主义的中国在经济、技术、文化等方面现在还不如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是事实,但是这不是社会主义制度造成的,从根本上说,是解放以前的历史造成的,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造成的。”⑥在谈到社会主义遭受暂时挫折时他唯物地、辩证地指出: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挫折,社会主义好象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收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⑦最后,他针对中国的现实进行了论述:“中国根据自己的经验,不可能走资本主义道路。道理很简单,中国十亿人口,现在还处于落后状态,如果走资本主义道路,可能在某些局部地区少数人更快地富起来,形成一个新的资产阶级,产生一批百万富翁,但顶多也不会达到人口的百分之一,而大量的人仍然摆脱不了贫穷,甚至连温饱问题都不可能解决。只有社会主义制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摆脱贫穷的问题。所以我们不会容忍有的人反对社会主义。”⑧邓小平这些精辟的论述,既继承和捍卫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普遍真理,又根据时代的发展,从新的角度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为中国在当今世界上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奠定了深厚的理论基础。

第二,提出了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思想,填补了历史唯物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这一理论上的空白。马克思、恩格斯曾经对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灭亡的道路作了深刻分析、研究和阐述,并依据他们创立的唯物史观和对原始资本主义及自由资本主义的不断批判,对未来社会主义的建设有过原则的预测和构想。但是,历史千变万化,社会不断发展,当现实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出现了各种复杂的新情况、新问题。特别是在象中国这样一个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革命导师没有也不可能作出具体的描述。面对新的问题,邓小平运用“实事求是”的唯物主义观点,通过对历史和现实、国际和国内社会主义基本形态及矛盾进行了深刻分析,总结了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在社会主义发展道路上提出了许多重要的理论观点,体现了他的新的唯物史观。例如:他第一次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这一基本原理得出的结论。各个国家的生产力状况不同,就必然会决定它的发展道路是不同的,不能设想有一个固定的发展模式。社会主义作为人类社会历史领域内的一种运动,本质上是各国独立自主的运动,如果离开各国生产力发展的状况,去寻求一个统一、固定的发展模式,就会滑到了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我们过去在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深刻的。又如他历史地、唯物地分析了中国的国情,提高从实际出发,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思想。中国的特点是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都比较落后,这就要求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中国实际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个特色就是,一方面针对中国生产力落后的状况和从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我们必须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增强综合国力放在首位。另一方面,由于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又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搞好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维护祖国的统一,社会的稳定,同时为维护国际的和平环境作出贡献。也就是小平常说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必须沿着这样的道路走下去。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许多精辟论述,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

二、初级阶段的理论对社会发展进程论的新贡献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是一个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历史过程。运用唯物史观的这一基本原理综合观察人类社会发展趋势,就可以看出历史的进步是在广泛的社会实践中,经过漫长的过程一步一步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各个社会概莫能外。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最后进入到理想的共产主义,这是历史的必然。但是这个进步过程要依靠复杂的社会实践的发展,而社会进步的实践首先从生产力的发展上表现出来,决不能离开生产力的发展状况这个决定因素,只凭主观愿望去完成一个社会的发展过程,犯急躁冒进的错误。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我们过去曾陷入历史唯心主义的泥坑,犯了“左”的错误。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还刚刚建立,生产力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就提出所谓“跑步进入共产主义”,搞“一大二公”、“穷过渡”,生产关系的变革超越了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因此极大地挫伤了群众的生产积极性,抑制了生产力的发展。对这一历史的教训,小平同志作过深刻的分析。他说:“建国后,我们在农村进行了土地改革和合作化,在城市进行了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都干得很好。一九五七年,‘左’的思想开始抬头,逐渐占了上风。一九五八年‘大跃进’,一哄而起搞人民公社,片面强调‘一大二公’,吃大锅饭,带来大灾难,‘文化大革命’就更不用说了。”⑨“总的来说,就是对外封闭,对内以阶级斗争为纲,忽视发展生产力,制定的政策超越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⑩通过对历史的反思,邓小平恢复和继承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过程论的基本思想,进一步明确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他说:“社会主义本身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而我们中国又处在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就是不发达的阶段。一一切都要从这个实际出发,根据这个实际来制订规划。”(11)

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首先,从理论上来说,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使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实践过程有了科学的理论依据。我们知道,在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学说中,并没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概念。他们只是按照唯物史观的过程论,设想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两个阶段。邓小平的新贡献是:他深刻认识到,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之所以是科学的,关键不在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在100多年前囿于历史条件对社会主义的预见和设想,是否符合100多年后的现实,而是在于切实把握革命导师从整个社会有机体中发现的生产力这个根本的决定力量和因素。这样就可以把握社会主义的产生、社会主义阶段的演进、社会主义发展为共产主义等一系列理论问题。恩格斯曾经指出:“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12)从这个理论我们可以得到启发:在落后的生产力基础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国家,不可能按照马克思所设想的在发达生产力水平上建立起来的社会主义标准,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经济形态,而是必须用一个较长的时间,通过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和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去实现资本主义条件下达到的技术形态和经济形态,从而建立起可以与资本主义竞争的物质基础。据此,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初级阶段。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还需要一个很长的历史阶段,需要我们几代人、十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决不能掉以轻心。”(13)并明确提出基本路线要坚持一百年不动摇。邓小平这些精辟论点的提出,解决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发展进程的重大理论问题。

其次,从实践中看,初级阶段理论为制定、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及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提供了依据。从初级阶段落后的生产力同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这一社会主义的主要矛盾出发,规定了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从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体制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状况出发,规定了改革开放是基本路线的一个重要基本点;从初级阶段我国已经是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一现实和阶级斗争还将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的实际出发,规定了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基本路线的另一个基本点;从初级阶段的发展目标、要求出发,基本路线提出建立文明、民主、富强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同时,依据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我们制定了一系列适合我国情况,指导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特别制定了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和目标以及为实现这一目标作出的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的决策。这些路线、方针、政策的制定,坚持了四项基本原则,维护了社会的稳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步伐。可见,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三、社会主义本质论,对社会形态理论的新贡献

唯物史观告诉我们,任何社会形态都有它的质的规定性。马克思、恩格斯曾对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榨取剩余价值这一罪恶的本质作了深刻的揭露。但对未来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他们只作了一些基本的描述:如发达的生产力及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公有制、按劳分配、无产阶级专政、工人阶级领导等。由于马克思、恩格斯的结论是从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出发,以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生产为前提的,不可能对现实中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作出更明确的概括和论述。因此,尽管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和学说已有140多年历史,作为一种社会制度也已存在70多年,但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一直没有很好地说清楚。列宁、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列宁的早逝,毛泽东晚年“左”的错误,使这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一直未得到科学地解决,进而导致社会主义建设中指导思想上的许多重大错误。这个问题不解决,社会主义就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科学。这是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唯物史观所必须完成的新任务。对此,邓小平作出了突出的新贡献。

首先,他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出了科学的揭示和概括,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他精辟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4)这个理解融合了邓小平十几年来在“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上一系列创造性思想。他既把社会主义看成为一种全面发展的社会,又突出地强调了生产力在社会主义发展中的根本地位;既指明了社会主义社会形态各方面质的规定性,又强调了社会主义是一种在实践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尤其强调社会主义一切方面的特征及其发展,都必须以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基础和前提,这就彻底摒弃了在社会主义发展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点,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打下了理论基础。就象当年马克思、恩格斯唯物史观的创立使社会主义由空想变成科学一样,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使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真正的科学社会主义,排除了各种唯心主义的理解和非议,意义十分重大。

第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问题的论述,强调了生产力的首要地位,解决了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关系问题,批判了在这个问题上的唯心主义观念。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何为第一性,本来是一个不成问题的认识。但几十年来流行于国际国内的一种错误观念都认为:既然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生产关系是先进的、优越的,那么它一经形成,就该不变,依靠它自发的作用,就可以不断提高社会生产力。如果生产力不能向前发展,就说明生产关系还不够先进,更要加快过渡,提高公有化程度。“一大二公”、“以阶级斗争为纲”就是在这种思想影响下提出来的。这实际上是一种历史唯心主义的观点。按照唯物史观来分析,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但生产力占主导地位。过去我们对此认识不足,斯大林认为苏联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是完全符合生产力状况的。他恰恰就是在大谈历史唯物论和辩证法的时候说:“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在目前还只有在苏联实现的这种制度下……生产关系同生产力的状况完全适合。”(15)可见斯大林在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上已偏离了马克思开辟的历史唯物主义轨道。毛泽东对这个问题虽然有所认识,他不同意斯大林的看法,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承认生产力落后的一面,但他没有能解决好这个问题,他在探索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时采取了唯心主义的做法。他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手段主要是采取不断批判资本主义,推进生产关系的公有化程度,以及狠抓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里的所谓阶级斗争,偏偏忽视了依靠大力发展生产力来推进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向更先进的领域迈进。邓小平的重大贡献就在于他依据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充分认识并极力主张在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初步建立以后,就应该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以发展生产力来逐步完善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以达到消灭剥削,消灭贫穷,实现共同富裕的目的。

第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提供了理论依据。计划与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人们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重大理论问题,其关键在于它总和姓“社”姓“资”的问题联系在一起。过去总认为市场经济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计划经济才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事实上,如果用唯物史观来分析,市场经济作为人类长期经济活动中的创造,它的存在和发展并不是偶然的,它是人们在从事生产交换过程中进行成本和效率比较的历史发展的自然结果,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而产生和发展的。那么,现实社会主义并没有按照马克思所设想的直接进入产品经济的社会,而是仍然存在着庞大的商品经济。同时,随着社会主义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越来越高,因此商品交换和市场都客观存在,那么我们就必须依照经济规律,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实行资源的有效配置。如果忽视商品和市场的客观存在,人为地依靠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就会违背经济规律,就不能实行资源的有效配置。由此可见,作为商品生产发展到社会化大生产阶段所必需的资源置配方法,并不具有社会制度的属性,邓小平把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贫穷,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作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把计划和市场都看成了方法和手段,这样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就有了理论依据。

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命题,对社会革命和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新贡献

无产阶级革命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在我国,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人民,经过长期奋斗,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它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然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并没有一劳永逸地解决解放生产力的问题。现实社会主义的实践证明,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仍然存在着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某些方面依然严重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那么无产阶级革命胜利以后,怎样解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呢?社会主义的发展动力是什么呢?这是历史唯物主义碰到的新问题。过去在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上,继续采取“阶级斗争”的办法,结果犯了错误。邓小平通过对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和现实的分析,提出了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新论点,对唯物史观作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的科学论断,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社会主义发展动力的问题。邓小平曾深刻地指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使中国人民的生产力获得解放,这是革命,所以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以后,还要从根本上改变束缚生产力发展的经济体制,建立起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这是改革,所以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6)唯物史观告诉我们,生产方式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由于我国的社会主义是在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它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体制还存在着严重的弊端,严重地束缚着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仍有一个在新的社会主义制度下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任务。实现这一任务,就不仅仅是一般意义上的社会主义的自我调整,而是要从经济体制、政治体制、科技体制、文化教育体制等各个领域进行全方位的变革,以达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不进行这种变革,就不能彻底打破束缚生产力的桎梏,解放生产力。因此,邓小平多次指出,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中国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不改革就没有出路。由此可见,改革是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这不仅在理论上符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我国的实践也证明这一根本观点是完全正确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的领导下。我国改革开放经历了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体制改革到政治体制乃至各方面的改革,从对内搞活到对外开放,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在世界风云急剧变幻的情况下,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充分证明了邓小平改革是解放生产力理论的无比正确性,也生动地说明了改革是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和活力的强大动力。

第二,改革也是一场革命的思想的提出,丰富了唯物史观关于社会革命论的内涵。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革命是社会发展中质的飞跃,革命的任务在于解决生产关系同生产力、上层建筑同经济基础的矛盾,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解放社会生产力。因此社会革命对社会历史的发展起着强大的推动作用,所以说:“革命是历史的火车头。”在这里通常所指的是第一次革命,即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夺取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革命,这次革命的对象是根本制度和统治阶级,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自下而上的革命,其目的是根本打碎旧的国家机器,消灭剥削制度。但是革命导师们没有预料到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仍然存在一个解放力的问题。毛泽东虽然意识到社会主义社会中,仍有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某些障碍,但这个障碍在哪里,一直没有找到正确的答案。他一直认为,一切问题的发生是由于社会主义革命进行得不彻底,反对资产阶级、反对资本主义的斗争进行得不彻底,在社会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仍然严重地存在着,并且束缚着生产力的发展。这就得续续进行“阶级争斗”,就得坚持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的继续革命。这种传统的“不断革命论”,显然是“左”的思想根源,是十分错误的。邓小平在总结经验教训和分析社会基本矛盾的基础上,也提出第二次革命的思想,但这场革命并不是指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一种社会制度代替另一种社会制度的革命,而是在剥削阶级被消灭后,社会主义政权和公有制建立后,依靠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相配合,对阻碍生产力发展的具体制度和运行机制转换的一场改革。通过这场改革,使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完善。邓小平曾从总体上指出:“我们把改革当作一种革命,当然不是文化大革命那样的革命。”我们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指改革要实现新旧体制的根本转换,其深刻性、广泛性、艰巨性、重要性绝不亚于“第一次革命”,但这场革命毕竟是在同一社会形态下进行的,和“第一次革命”有明显的区别。邓小平“改革也是一场革命”命题的提出,正是说明了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既为唯物史观的社会革命论增添了新的篇章,又在实践上为我们克服“左”的思想提供了理论武器。

五、“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命题,对生产力学说的新贡献

“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早在《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恩格斯就表述了他们对科学技术的生产力功能的看法,他们在这里高度地赞誉了科学的力量。在后来的《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手稿》等著作中,“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随处可见,马克思在谈到资本的发展时,曾明确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17)。在谈到科学技术对于发展生产力的作用时,他说:“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18)甚至说到:“固定资本的发展表明,一般社会知识已经在多么大的程度上变成了直接的生产力。”可见革命导师历来是十分重视科学技术的作用的。但是,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这一重要观点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有时甚至背离了这一观点。邓小平在这方面,坚持拨乱反正,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光辉思想。其新的贡献主要表现在:

第一,根据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进一步深刻地揭示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含义。他指出:“历史上的生产资料,都是同一定的科学技术相结合的;同样,历史上的劳动力,也都是掌握了一定的科学技术知识的劳动力。我们常说,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这里讲的人,是指有一定的科学知识、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来使用生产工具、实现物质资料生产的人。”(19)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重申和深刻论述了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基本原理,为我党大力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决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为我国科学技术的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在我国大地迅速形成一股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风气,迎来了科学的春天,这是邓小平在新时期继承和捍卫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伟大的贡献。

第二,首次提出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光辉思想,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产力的理论,丰富了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我们知道,马克思、恩格斯所处的时代,正值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那时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影响远没有当代这样强烈,在那个时期他们就能够提出“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思想,已经显示出他们的伟大之处。然而,由于受当时生产力水平所限制,科学技术还只是生产力的一般要素,与其他要素处于平行甚至从属的地位,还没有上升到首要的位置。本世纪以来,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特点和趋势。以电子信息、生物技术和新材料为支柱的一系列高新技术取得重大突破和飞速发展,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面貌和人类的生活。科学技术日益渗透于经济发展和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推动现代生产力发展的最活跃因素。科学—一技术一一生产的周期愈来愈短,呈现出循环往复,同步前进的趋势。不仅技术,而且科学越来越成为直接的生产力,并且归根到底将成为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要求我们从哲学上作出新的概括和总结。进入80年代,邓小平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对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认识在一步一步深入。他首先看到“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显示出巨大作用”,进而看到“科学技术正在成为越来越重要的生产力。”随着世界形势的发展,现代国际间的竞争,说到底是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在这样一个新形势下,邓小平以无比敏锐的目光洞察了这一历史大趋势,对科学技术的地位和作用作出了新的贡献,鲜明地提出了“科学是第一生产力”的新观点,他在一次会见外国客人时说:“马克思说过,科学技术是生产力,事实证明这话讲得很对。依我看,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20),他要求全党同志不仅要掌握科学技术是生产力这个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而且还要看到科学技术已经成为“第一生产力”这个现代事实。从而对于大力发展科学技术,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一种历史的责任感和时代的紧迫感。

从“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到“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提法,看起来只有仅仅两字之差,但它体现了科学技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的历史性变化。邓小平在世界上第一次对这种变化作出高度的理论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学说的重大贡献。它既显示出马克思主义与时代同步发展的强大生命力,又为我们观察和研究当代世界,迎接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加快现代化建设的步伐,提供了新的有力武器。

邓小平的思想博大精深,在其他许多领域和方面如“一国两制”的思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内部依靠力量的理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等等,都对唯物史观有新的发展和贡献,限于篇幅,本文未能一一论述。

注释:

①(12)(17)(1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一卷121页、第三卷424~425页、第四十六卷(下)211页、第二十三卷644页。

②③⑤⑦⑧⑨(10)(11)(13)(14)(16)(17)《邓小平文选》第三卷382~383、321、62、383、207~208、115、269、252、379~380、373、370、274页。④⑥

(19)《邓小平文选》(1975-1982年)152、153、85页。

(15)见《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四章第二节“论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标签:;  ;  ;  ;  ;  ;  ;  ;  ;  ;  ;  ;  ;  ;  

邓小平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新贡献分析_历史唯物主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