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注意力转移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喆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注意力转移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喆

无锡市中医医院 214000

摘要:目的分析门诊患儿输液护理中注意力转移法的应用效果。方法 以我院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接诊的90例静脉输液患儿为调查对象,采取数字表发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均45例,对照组患儿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注意力转移法,分析两组护理满意度、静脉穿刺成功、输液肿漏率等情况、结果 观察组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93.33%)、输液肿漏率(13.33%)均优于对照组(77.78%)、(3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家长护理满意度(95.56%)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门诊患儿输液期间应用注意力转移法,效果显著,有助于提高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肿漏率,从而减轻患儿痛苦,促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

关键词: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注意力转移法

静脉输液是利用大气压和液体静压原理将大量无菌液体、电解质、药物由静脉输入体内的方法。静脉输液期间常常存在一系列疼痛、不适感,尤其是门诊患儿的治疗性差,加上周围环境的陌生,往往会表现出哭闹、踢、打等行为,致使输液治疗难度系数增高。据报道,注意力转移法可以通过视觉法、听觉法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提高静脉穿刺成功率[1]。为此,本文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对我与门诊静脉输液患者应用注意力转移法,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计90例静脉输液患儿,均随机选自我院门诊2015年1月-2016年12月,经随机数字表发分两组,对照组45例,23例男,22例女,年龄为2-7岁。观察组45例,24例男,21例女,年龄1-6岁。两组已签署知情同意书,主动加入研究且符合医院伦理会提出的所有研究,基本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如下,向家长介绍静脉输液过程、注意事项、重要性等,加以告知家长输液期间不可随处走动、严禁使用衣服穿刺部位等,输液结束后观察约10min,无不良反应时离院;以暗示、鼓励等方式激励患儿痛感面对穿刺过程;输液中加强巡视,1次/0.5h,重点观察输液速度、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等情况的发生。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以注意力转移法,内容如下: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和家长交谈,并加以指导家长掌握注意力转移法;构建温馨诊治环境,墙壁装制成粉红色、门窗与墙壁张贴颜色鲜艳的卡通图、摆放装有连环画、童话故事等书籍的书架等,并安置电视机,播放患儿喜欢的动画片、儿歌等,以便患儿接受静脉穿刺时可以分散自己对穿刺的注意力,减轻疼痛、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根据年龄采取针对性护理,如年幼者,以抚摸、呼唤其昵称等方式分散患儿注意力;低语1岁者,指导家长在其身旁摇晃铃铛制造声音,吸引患儿注意力;在1-3岁者,以“吃”为诱惑,答应患儿输液结束后购买其想要的零食;在3-6岁者,结合其好玩的心理特征,应运到游乐场、公园等地方游玩;高于6岁者,以激将法促进患儿积极面对静脉穿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家长护理满意度(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估加强张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程度,内容包括操作技术、服务态度等,满分为100分,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均为100-80分、80-60分、<60分,护满意度= 非常满意率+满意率)、穿刺成功率、漏液发生率等[2]。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7.0处理数据,计数资料“n(%)”表示,以x2检验,P <0.05,表示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的比较

观察组非常满意18例,满意25例,不满意2例,护理满意度(95.56%),对照组非常满意15例,满意 21例,不满意9例,护理满意度(80.00%),两组差异有显著性(X2=5.075,p=0.024<0.05)。

2.2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肿漏率的比较

观察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肿漏率均较对照组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肿漏率的比较[n(%)]

组别(n=例数)一次性穿刺成功率输液肿漏率

观察组(n=45)42(93.33) 6(13.33)

对照组(n=45)35(77.78) 14(31.11)

X2值4.4064.114

P值0.0360.043

3讨论

大量临床研究已证实,注意力转移法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尤为显著[3]。为此,本文以我院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为研究对象,常规护理基础上施以注意力转移法,成效如下:1、观察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率较对照组高,并且观察组输液肿漏率较对照组低(p<0.05),是由于注意力转移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高穿刺成功率,即通过创造温馨环境、经电视机播放音乐、动画片、儿歌、看动漫书等方式有助于分散?对穿刺的注意力,消除其不想心理,如紧张、恐惧等,积极配合治疗,减短静脉穿刺时间,提高一次性成功率,从而提高患儿舒适度,使其以轻松愉快的转台完成输液治疗;2、观察组患儿家长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是由于输液期间,患儿常常出现恐惧、抵抗等心理,直接静脉穿刺,即便穿刺成功,多数患儿也会因为烦躁导致机械性刺破血管引起药液外渗,直接影响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甚至会对患儿生理、心理、正常发育等造成负面影响。针对此种情况,实施注意力转移法,家长可以参与到患儿的部分护理当中,有家长的陪伴、参与,利于减轻患儿不良心理,逐渐配合护理操作,减少输液漏肿率的发生[4-5]。

综上所述,注意力转移法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提高一次性静脉输液穿刺成功率、减少输液肿漏率,而且能够促进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顾春梅.注意力转移法在患儿颌面外伤护理中的应用[J].现代临床护理,2014(12):35-37.

[2]王兰辉,李周碧.音乐疗法在门诊静脉输液患儿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3,19(21):107-108.[3]周云.门诊静脉输液患儿500例的护理干预方法探讨[J].医学信息,2015,28(2):182-182.

[4]罗飞云,文丽娜.分散注意力法在静脉输液中的应用研究进展[J].全科护理,2017,15(9):1037-1039.

[5]陈丽红,刘海玲,刘海珺.注意力转移法在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125-126.

论文作者:董喆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5

标签:;  ;  ;  ;  ;  ;  ;  ;  

门诊患儿静脉输液护理中注意力转移法的应用研究论文_董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