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_教育论文

培育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_教育论文

养成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全面发展论文,青少年论文,工程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1696(2007)05-0020-03

养成教育是关怀一生的教育。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他还指出:“从小学老师到大学教授,他们的任务就是帮助青少年养成良好的习惯,帮助青少年养成政治方面,文化科学方面的良好习惯。”“德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因此,养成教育是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的重要内容,是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奠基工程。

一、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

养成教育是对青少年行为指导与良好习惯培养的一种教育模式。从教育的角度看,任何教育只有通过受教育者的内化才能完成。首先,人不但是受教育的客体,更是不断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主体。其次,人的基本素质单靠认知教育是不能完成的,必须进行不断的人生体验和社会生活实践才能完成。从这两种意义上来讲,养成教育可以理解为是一种使自然人成为社会人的教育,或使人具备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的教育。

习惯是指由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巩固下来并变成需要的行动方式,它是不需要任何意志努力和监督的、自动化了的行为。从生理机制上来讲,习惯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一种后天形成的趋于稳定的条件反射。它是由于多次的重复,使一定的情景和个体的某种行为,在大脑皮质上形成的两个兴奋点沟通起来,建立起巩固的暂时神经联系。当个体受到同样的情景刺激作用时,就会自然地表现出相应的行为。习惯一旦形成,就会自动地体现在人们的行为中,成为人的不可缺少的东西,若不按行为习惯去做,就会产生不愉快、不舒服,甚至苦恼的情绪。所以,人们把习惯称为“第二天性”。习惯是通过行为来反映一个人的精神面貌、文化修养,是一种精神面貌与文化修养的具体表现,同时,也反映了人的气质、风度和素质。因此,通过有效的培养和训练,使青少年从小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学习和卫生习惯,克服不良习惯,是养成教育的基本内涵,也是当前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的重要任务。

二、养成教育的价值探寻

养成教育关系到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它是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与管理的基础工程,养成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是教育青少年学会做人的基础教育。

1.加强养成教育是时代的呼唤。

养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素质教育从本质上说,是以提高全民素质为宗旨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实现教育方针规定的目标,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青少年、全面提高青少年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促进受教育者德智体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养成教育是以人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思想品德、行为习惯和生活能力养成等为基本内容而关系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教育。素质教育是否有成效是以对象养成的行为习惯为表征的。因为,良好的习惯是青少年个体生理基础、心理特点、社会文化素质的融合体,整合了青少年认知、情感、意志和外部活动体系,也综合体现了青少年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的素质的培养。因此,加强养成教育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体现和关键所在。

养成教育是教会青少年做人的需要。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会青少年做人。一个民族的素质所包含的内容是极其广泛的,但是在评价一个民族的素质时,往往首先要通过这个民族多数人所表现出来的行为习惯、文明礼貌而获得感性认识的。苏霍姆林斯基说:为了把我们的青少年培养成道德上健康的人,我们把许多精力用于确立他们做人的道德规范上。道德对社会关系和人们行为的调节作用,主要是通过道德规范、道德准则来实现。没有道德规范和由规范所表现的许多准则,道德的调节作用就无从发挥。养成教育是一种道德行为习惯的教育,是一种素养和人格的教育。

养成教育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需要。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德育范畴的内容,而且也包含着智育、体育诸方面的内容。思想道德素质包括思想面貌、政治观念、道德品质三个方面,一个人的道德品质是通过他的道德行为来表现的。而道德行为是和一个人的道德习惯紧密相联系的。科学文化素质包括的内容是非常广泛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一个人的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着深远的影响。学习习惯主要包括:集中注意力专心听讲的习惯;能针对不同的要求,采取多种方法的阅读习惯;乐于和善于思考、总结的习惯;勤于自学的习惯;善于观察、乐于动手的习惯等等。身体心理素质所包含的重要内容之一,是使青少年养成健体的习惯及卫生习惯。这些习惯一旦养成,将终生受益。所以,不应把养成教育仅仅理解为贯彻青少年行为规范的内容,而应把它提高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高度上去认识。[1](P.9)

2.加强养成教育是现实的诉求。

应当说,我国青少年思想道德的主流是好的。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现在的青少年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从小就娇生惯养,缺乏独立生活习惯,缺乏艰苦磨练,加之受各种社会不正之风的影响,在部分青少年行为习惯养成上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对某些社会现象是非、美丑辨别不清,追求高消费和时髦的生活方式;缺少吃苦耐劳精神,追求享乐,追求将来当大官、挣大钱;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关注社会和他人的责任感,缺少团结协作精神;迷恋色情、凶杀、迷信的书刊、影视、录像,上“网吧”、“迪吧”,夜不归宿,模仿不良行为,甚至铤而走险,违法犯罪等。上述不良行为虽然是少数,但如不及早引导教育,认真加以纠正,日积月累,就会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响家庭稳定和社会长治久安。

这使得我们反思,为什么我们这个德育在教育中始终占重要地位的国度,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如此不尽人意?原因可能错综复杂,但是很重要的一点,就在于我们多年来养成教育的缺乏。一段时间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对青少年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强调考试分数,忽视良好习惯的培养。而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而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德只能在习性或制约中寻求”。实际上,一个人日常的言行举止,所作所为,在大多数情况下并非道德判断之类的理性使然,更多的是习性使然。因此,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国民的行为习惯,就是一个国家道德水准的体现。很难想象,假货泛滥的地方能有诚信不欺的社会风尚,一个偷窃成性的孩子将来会是个廉洁奉公的人。因此,强调养成教育,这是从当前青少年的实际出发而提出的。

三、养成教育的实施策略

为了提高养成教育的质量,必须努力探索青少年成长的特点和养成教育的规律,研究青少年行为习惯形成的内在机制,从而明确引导、体验、实践在养成教育中的作用,懂得养成教育的过程是教育者对个体行为不断强化和社会道德个体化以及个体品德社会化相统一的过程。

1.价值引导:养成教育的基础。

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价值引导。一个人来到这个世界时,既无独立生活的能力,又无维持生活的手段,更无安排生活的经验,行为完全受生理本能的驱使,无所约束。但是,自从婴儿投入到社会环境的那一刻起,他就开始要接受社会的约束,首先是他父母的要求。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活动的范围扩大了,所承担的社会责任重了,需要接受社会的要求也就越来越多。世界上任何人的活动,都是社会性的活动,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进行的。这种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社会关系及由此而产生的活动准则,对于个体就是一种约束,一种来自个体之外的强化。因此,在个体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形成发展过程中,外部的价值引导是必不可少的,个体接受正面教育是天经地义的,是个体社会化的需要。

事实证明,对青少年的价值引导需要纪律约束。个体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形成离不开来自外部的教育和引导。社会要求人们形成良好的公德习惯、如不能乱丢纸屑,不随地吐痰,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等。需要制定处罚的标准并付诸实施,如果破坏规则而又不受处罚人们就可能随心所欲。当一触犯规范就受到处罚,人类趋利避害的本能就促使自己循规蹈矩。因此,青少年的思想道德建设既要靠正面教育,也要靠法规纪律。教育是引导人们自觉去做,而法规纪律作为一种行为规范,不仅约束人们不该做什么,而且要求人们必须做什么,“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所以,学校、家庭和社会都要切实加强对青少年各种行为的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使青少年在头脑中建立起一系列条件反射,形成道德行为上的高层次的动力定型,使养成教育获得最佳效果。

2.内心体验:养成教育的关键。

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养成需要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信念。人除了与生俱有的自然素质外,其余一切后天形成的素质都是从外部获得的,因此需要加强对青少年正面教育和价值引导。但是,如果我们把教育看作为简单的“灌输”,把青少年视作被动的客体,是管理的对象,贮藏知识的容器,很少考虑青少年的兴趣和需要,习惯于对青少年“发号施令”,采用“我讲你听”注入式,用一系列理性知识和规范去要求青少年,甚至采用“高压政策”制服青少年,势必导致青少年个性心理处于压抑状态和德育效果的低迷。因此,要使养成教育取得成效,教育工作者必须把青少年看成是独立的主体,充分发挥青少年在各种实践活动中的主动性,把被动接受的“要我”转化为主动进取的“我要”。养成教育的关键是将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为青少年的信念。

现代德育认为,青少年良好习惯的形成,不是起因于主体的自我意识,也不是客观世界在个体身上的消极反映,而是主客体相互作用的结果。也就是说良好习惯的形成是在活动与交往中,在教育与自我教育过程中实现的。它需要完成两个转化:一是社会思想、社会道德内化为受教育者的思想观点、道德信念;二是受教育者的思想道德观念、信念外化为思想、情感、行为。所谓内化,是外部物质动作向内部精神(心理)动作转化的过程。皮亚杰认为主体是通过同化和顺应的方式实现将外部动作结构到内部动作结构转化的;班杜拉认为,个体的基本道德规范是外在文化规则的内化,其途径是模仿、认同和强化。他们从不同角度提出了个体的知与行的转换过程。[2](P.356)可见,受教育者思想品德的内化也就是个体对一定的社会思想、社会道德的认同、筛选、接纳,将其纳入自己思想品德结构之中,变为自己的观点、信念,成为支配、控制自己思想、情感、行为的内在力量。

道德规范的内化需要青少年的亲身体验。若要顺利实现道德的内化,必须促发青少年的切身体验。大量事实证明,青少年获得了切身体验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对人生的成长与发展起到巨大的导引作用。一个从来没有承担过任何责任的人是很难树立起责任感的,一个没有现实生活体验的人也就很难培养现代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在复杂的社会变革和发展中,青少年的养成教育需要特别重视社会性的体验。只有通过内心体验,才能帮助青少年真正接纳社会道德意识和观念,才能使道德发生作用。

3.注重实践:养成教育的根本。

养成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求受教育者实现思想、情感、行为的外化。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外化就是把已经内化了的思想观点、道德信念自主地转化为自己思想、情感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指在道德认识的基础上,个体符合道德规范、准则的外在行动,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基本手段。道德行为是由品德动作、品德模仿行动、品德意志行为和习惯等个体的有物质能量的动作、行动组成。它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重要环节,是个人品德心理功能转化的结果,是实现社会意义的唯一的客观标志。因此,养成教育的过程,是在引导和体验、强化和内化的基础上,把道德的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形成一定的思想品德和道德行为的过程。

青少年思想品德的外化需要实践。实践是把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联系起来的桥梁,人的行为是一种有目的的实践活动,是德育内化的外在表现。因此,培养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和习惯,必须切实加强行为训练和实践锻炼。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青少年如果从文字上或口头上去检验他所受的养成教育效果,他会讲得动听,写得精彩,可是观之行为,却是另外一套。即“说得漂亮,做得马虎”,行为表现明显低于认识水平。所以,养成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寓学于行、躬行践履。只有不断将社会要求、标准、理想转化为个人的需要、准则、信念,并用来支配自己的行动,形成良好的习惯,才算达到养成教育的目的。

青少年良好的品德、健康的人格是在生活实践中形成的,青少年良好的习惯是在实践表现出来的。道德既是一种社会性规范,也是一种主观性意识,它建立在一定价值观的基础上。在实际社会生活中,人们需要通过实践,将从各个渠道获得的道德理念加以再认识,面对多种意识形态和物质的、精神的诱惑做出选择。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帮助青少年学会分析,学会选择,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从某种意义上说,现代社会的道德既是建立在一定价值基础上的理念和思想体系,也是一种适应现实客观环境的能力和技能。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帮助青少年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道德能力。因此,养成教育绝不能仅仅停留在观点的灌输和道理的解释上,社会生活实践是青少年良好习惯形成的必经之路。

标签:;  ;  ;  ;  ;  

培育教育:青少年全面发展的基础工程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