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灸结合埋线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方法:选取在我院治疗的中风后偏瘫患者56例(2014年5月—2016年1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一组患者仅使用针灸治疗(对照组),一组患者在使用针灸的基础上结合埋线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为60.71%,研究组明显更高,P值小于0.05。结论:采用针灸结合埋线技术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显著,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关键词】针灸;埋线技术;中风后偏瘫;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4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3-0309-02
中风也叫脑卒中,致残率和死亡率均极高[1],还会并发多种疾病,患者在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偏瘫,会严重的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对其生活质量也有极大的影响[2]。具体报告如下:
1.中风后偏瘫患者的一般基线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基线资料
将我院收治的5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2014年5月—2016年1月),所有患者均通过临床诊断,确诊患有中风后偏瘫。随机将这56例患者分为研究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患者及家属对本次实验研究均知情同意,且自愿纳入本次研究。研究组患者28例,男性占16例,女性占12例,年龄(45~69)岁,平均年龄(57.26±3.51)岁。对照组患者28例,男性占15例,女性占13例,年龄(46~70)岁,平均年龄(58.43±3.68)岁。研究组与对照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均差异较小,P值大于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针灸治疗,对患者对侧运动区域、感觉区、足运感区等采取头针进行针刺,皮下刺入1.5-3.0cm,并在进针的同时快速进行捻转,包括每分钟捻转200次左右,以患者耐受以宜,每次持续3分钟,同时鼓励患者对患肢进行康复运动,针刺后休息5分钟左右再进行捻转,共捻转3次,留针时间控制在20分钟左右,每日1次,10天/疗程,后间隔1-2天再进行下一疗程的治疗。
研究组患者在使用针灸的基础上结合埋线技术进行治疗,采用埋线疗法。(1)取穴:于患者健侧或患侧取夹脊穴,每次交替选取7~9次。(2)器械材料:创可贴、无菌纱布、定点笔、1.5~3cm长的(2/0)号医用羊肠线、镊子、12-16号腰穿针。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3)操作方法:所有操作均按无菌操作进行,穴位选准后,用定点笔做好标志,对皮肤进行常规消毒,将羊肠线穿入腰穿针内,采用一定的角度快速穿过皮层,缓慢进入肌层内,患者出现针感后,边退针的情况下边将羊肠线推入;使用消毒沙布对针孔进行片刻按压,并使用创可进行贴固,嘱咐患者埋线部位3天内不要着水,每周1次。连续治疗6~8次。
1.3 观察指标、疗效判定标准
1.3.1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语言、肢体运动、神志等具体的情况,并采用尼莫地平计算法:[(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进行全面评定,以此评价治疗效果。
1.3.2疗效判定标准 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分为3种。显效: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大于或等于50%,小于80%。有效:患者功能缺损评分降低在20%~50%之间。无效:治疗后未达到以上3个标准。
1.4 统计学处理
用(%)表示临床总有效率,用卡方进行检验。将所有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后数据录入到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处理,当P值小于0.05时,两组患者之间,对比各项指标情况存在显著差异。
2.结果
研究组28例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19例、有效的有5例、无效的有4例,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85.71%,对照组患者治疗后显效的有13例、有效的有4例、无效的有11例,其总有效率只有60.71%,两组患者对比有明显差异,P值小于0.05。
3.讨论
在中医辨证理论中,中风是气血血虚,会造成脑部经络发生阻碍,神不导气,窍闭神匿。而中医中[3],常采用针灸的方式进行治疗,针灸能起到疏通经络、醒脑开窍、滋补肝肾等功效,对中风急性期、中风、后遗症及恢复期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单独使用效果单一,疗效较慢。
本文康复技术的主要运用方式是埋线疗法,选取夹脊穴埋线能上达大脑,下至肢体,在现在的医学研究中,夹脊穴穴区组织中广泛分布着神经未梢,每穴均有相应椎骨下方发出的脊神经后支及其伴行的静脉丛、动脉分布,在神经生理学基础上构成夹脊穴刺激效应;使用羊肠线埋入中风偏瘫患者健侧或患侧夹脊穴,能通过对其周围血管、神经及穴位等发生生物化学变化或生理物理作用,所产生的刺激能量和信息量会通过经络传入体内,达到疏通经络、行气活血的效果,且埋线疗法包含了多种疗法的刺激效应,其同时发挥作用下,会形成一种柔和、持久、复杂的刺激冲动,可通过脊髓后角传达至大脑皮层,加强中枢对病理刺激传入兴奋的替代、抑制及干扰,并经脊神经后支下传到达肢体,能有效改善脑功能,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
本次研究主要是分析56例中风后偏瘫患者治疗的效果。仅使用针灸治疗的为对照组,研究组患者在使用针灸的基础上结合埋线技术进行治疗。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5.71%,明显高于对照组(60.71%),P值小于0.05。
总而言之:使用针灸结合埋线技术对中风后偏瘫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许丽娜,田国萍.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4,23(1):31-32.
[2]金永勋.针灸结合康复技术治疗中风后偏瘫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19):152-153.
[3]甄晓然,王璇.不同频率电针配合康复技术对中风后遗症患者下肢痉挛作用的临床对照研究[J].实用医技杂志,2011,18(8):859-860.
论文作者:尹世容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2/21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埋线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疗效论文; 羊肠线论文; 技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7年1月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