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相关分析论文_邹三红,徐强超,沈石兰,黄洪康,欧阳军,张锐冬

(广州供电局有限公司 广州 518000)

摘要:电网规模化发展,电能供应的地域越来越广。随着智能技术的兴起,在电网运行中采用智能技术,可以实现电网运行的智能化。为了在提高电网运行效率的基础上保证电网供电质量,继电保护系统所发挥的作用是需要高度重视的。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是对继电保护装置的智能化创新,提高了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本论文针对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进行研究。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

引言

电网过规模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要保证电网运行质量,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切实地发挥作用,就需要对继电保护配置所具备的各项性能充分考虑。目前的智能变电站所安装的继电保护系统对变电站的各种元器件以及电网的运行都起到了自动化保护作用,使变电站的运行质量有所保证。特别是继电保护系统的监控功能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的运行状况自动测试,并根据需要调节系统的各项功能,这就需要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具有良好的运行可靠性。(下图:继电保护测试系统)

继电保护测试系统

一、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指标的确定

在智能变电站中,继电保护系统所具备的性能是保障系统运行中不会产生故障,或者即便是产生故障也能够及时发现,采取有效技术措施及时排除故障。继电保护系统对智能变电站其得到了重要的保护作用,对其可靠性进行做分析是是非常重要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分析中,重要的指标包括4项,即成功率、故障间隔时间、故障恢复时间、有效度。

二、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

对智能变电站安装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本论文采用试验的方式,对系统故障的间隔时间以及成功率进行分析。

(一)故障间隔时间

在对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间隔时间进行分析,所采用的测试方法为传统的抽样测试法。对于测试参数的设定:抽样置信度设定为“0.1”的时候,截尾的效数设定为“1”,截尾的时间设定为“2.1”;截尾的效数设定为“4”的时候,截尾的时间设定为“5.2”;截尾的效数设定为“6”的时候,截尾的时间设定为“8.6”;截尾的效数设定为“8”的时候,截尾的时间设定为“11.11”;截尾的效数设定为“10”的时候,截尾的时间设定为“14.12”。继电保护系统只有充分地发挥保护功能,才能够使得截尾实效数介于“4”到“7”之间。

在试验测试的过程中采用抽样的方法,选定试验样品数r,根据批量大小将取值范围设定为R。当批量大小介于“3”到“7”之间的时候,所获得的取值范围为,R=2;批量大小介于“12”到“15”之间的时候,所获得的取值范围为,R=4~6;批量大小介于“25”到“58”之间的时候,所获得的取值范围为,R=9~12;批量大小超过160的时候,所获得的取值范围为,R=11~30;

(二)成功率

通过实验室试验评估成功率,可以获得两项结果,即实效的结果和成功的结果。根据所获得的实效结果可以明确,要提高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就需要对装置进行技术改进;根据所获得的实效结果可以明确,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是比较高的。

通过实验所获得的成功率已经满足规定的成功率,就可以对继电保护系统判定为“接收”;如果所获得的成功率没有满足规定的成功率,就可以对继电保护系统判定为“拒收”。

(三)可靠性评估

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评估,需要对6项指标进行测评,即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测评;对恢复时间时间进行测评;对故障发生率进行测评;对成功率进行测评;对动作正确率进行测评;对动作错误率进行测评。通过对6项指标进行测评,所好多额的结果就可以作为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评估的参考性,进一步确定系统运行的可靠性。

其一,对故障间隔时间进行测评中,主要是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与自动化运行装置进行实验检测,重在对发生故障的时间进行了解,可以估量故障发生的周期,间隔的时间,由此可以获得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发生规律。

其二,对恢复时间时间进行测评,主要是对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与自动化装置的自动恢复功能进行检测,明确故障恢复的时间,重在明确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产生故障之后所具备的自主恢复能力。

其三,故障发生率进行测评,是评估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发生率,目的在于对其运行的过程的性能进行研究,明确产生故障的频率。

其四,对成功率进行测评。由于智能变电站的继电保护系统完成指定的任务都需要特定运行环境。测评成功率的目的在于,明确继电保护系统与自动化装置对指定的任务完成的几率。测评成功率与继电保护系统的故障间隔时间、故障维修后的恢复时间之间密切相关。用关系式表示即为:

成功率=故障间隔时间÷(故障间隔时间+故障维修后的恢复时间)

其五,对动作正确率进行测评,就是测评动作的总量中正确的动作量所占有的比率。用关系式表示即为:

动作正确率=正确的动作量÷动作的总量

其六,对动作错误率进行测评,就是测评动作的总量中错误的动作量所占有的比率。用关系式表示即为:

动作错误率=错误的动作量÷动作的总量

结束语

综上所述,智能变电站是采用智能技术运行变电站。要提高变电站的运行效率,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就需要继电保护系统发挥作用。对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进行分析是非常必要的,是保证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对电力系统更好更快地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智锐,肖繁,焦邵麟,等.不同过程层网络结构的保护系统可靠性分析[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18):142—148.

[2]邓文涛.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及其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绉议[J].世界华商经济年鉴(城乡建设),2013(03):25—26.

[3]王超,王慧芳,张弛,等.数字化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的可靠性建模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3,41(03):8—13.

[4]王翰.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与自动化装置的可靠性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3(03):161—162.

[5]马小芸.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检修安全风险管控策略探析[J].通讯世界,2014,8(12):100—101.

论文作者:邹三红,徐强超,沈石兰,黄洪康,欧阳军,张锐冬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18

标签:;  ;  ;  ;  ;  ;  ;  ;  

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系统可靠性的相关分析论文_邹三红,徐强超,沈石兰,黄洪康,欧阳军,张锐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