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市第一人民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 分析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对心肺脑复苏效果的影响。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心跳骤停患者,随机方法分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接受体表降温法治疗,实验组患者接受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1h后体温下降情况和预后情况的差异性。结果 所有患者治疗1h后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残疾率、死亡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经卡方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可提高心肺脑复苏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心肺脑复苏;效果
亚低温治疗又称冬眠疗法或人工冬眠,是利用药物和/或物理降温法使患者的体温处于可控性的低温状态。心跳骤停患者大脑供血发生瞬间中断,使脑细胞发生缺血缺氧性损伤而凋亡,而低温状态下可降低代谢,氧自由基和兴奋性氨基酸减少,减少脑细胞对氧的需求[1]。因此对心跳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时辅以亚低温疗法十分重要。本文分析了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对心肺脑复苏效果的影响,现将研究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本院2012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60例心跳骤停患者,其中男性40例,女性20例;年龄20岁~70岁,平均年龄(47.83±12.54)岁;体重50kg~84kg,平均体重(62.38±11.58)kg;心跳骤停原因包括高处坠落伤12例、车祸伤30例、中毒11例、电击伤7例。
所有患者均因各种疾病或伤情导致心跳骤停,行心肺复苏后在ICU接受进一步治疗。研究对象同时排除发病前期已出现严重脑损伤、严重基础性疾病、失血性休克者。
根据随机方法分组,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各30例。对两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心跳骤停原因等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良好的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微泵注射异丙嗪、杜冷丁、氯丙嗪等冬眠药物降温。对照组患者接受体表降温法治疗,将冰毯包裹患者体表,水循环温度维持在4~10℃,头部佩戴冰帽。根据体温下降情况适当调节冬眠药物的输注速度[2]。
实验组患者接受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治疗。深度镇静,建立颈内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输液通路,持续输注4℃冷生理盐水,输注量为30ml/kg,于30min输注完成,以每30min体温下降1.5℃的降温速度为宜[3]。
所有患者均最终将肛温维持在33~34℃。亚低温治疗维持3~7d后可逐渐停止,在12~20h内将患者体温恢复至36.5~37.0℃,复温速度控制在0.25℃/h[4]。
1.3评价指标
采用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评估患者预后情况。预后良好:恢复正常生活,可遗留轻度功能缺损;中残:日常生活可自理,恢复部分工作能力;重残:意识清醒,但日常生活不可完全自理,需要他人帮助照顾生活;植物生存:对外界环境无反应;死亡。其中重残、植物生存患者认为残疾[5]。
1.4数据处理
相关数据均录入SPSS17.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学分析时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结果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降温效果比较
所有患者治疗1h后体温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其中实验组患者体温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经t检验分析发现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3.讨论
对心跳骤停患者行心肺复苏时辅以亚低温疗法的重要性已得到临床的一致公认,传统的体表降温法采用冰毯降温,但毯面与患者体表接触面积小,仅占全部体表的30%左右,热交换效率低,导致核心体温下降速度慢,达到目标温度所需时间长,在低温控制、持续时间等方面仍然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很好的维持亚低温状态。为维持全身性亚低温状态,必须使用大剂量的镇静药物,需要更长时间的机械通气,导致不良事件发生风险增加。
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可起到快速降温的效果,这一点在动物模型药理实验已得到验证。短时间的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可对大鼠心肺复苏模型产生有效的脑保护作用。有研究发现在亚低温治疗过程中从35.5℃下降至34℃过程中常阻碍冷却速率,一旦核心体温下降至34℃以下,患者状态趋于稳定。短时间的冷生理盐水灌注可快速降低核心体温,减轻脑水肿,从而减少神经细胞的凋亡,改善心跳骤停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6]。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可提高心肺脑复苏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朱艳,陆娟.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应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4,21(1):46~48.
[2]陈红,刘淑梅,丁丽萍.亚低温治疗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4,9(29):213~214.
[3]姜德华,王晓猛,王博,等.快速输入4℃生理盐水诱导亚低温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初步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3,7(4):1561~1564.
[4]邓挺,余涛,杨正飞,等.亚低温治疗对心肺复苏后患者脑复苏的疗效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7):152~153.
[5]顾国嵘,施东伟,姚晨玲.持续性冷生理盐水灌注全身性亚低温对大鼠心肺脑复苏效果的影响[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电子版),2011,5(22):6653~6656.
[6]余涛,黄子通,杨正飞,等.鼻咽喷射快速诱导脑部低温与外周冰冻生理盐水输注在心肺脑复苏保护作用的对比研究[J].透析与人工器官,2011,22(1):19~24.
论文作者:谭冉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5
标签:低温论文; 患者论文; 生理盐水论文; 心肺论文; 持续性论文; 体温论文; 实验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4年24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