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183;环境#183;社会可持续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人口论文,环境论文,社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C92—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5116(2000)01—0018—04
人类通过生产和消费活动与环境进行物质、能量、信息交换,从各种因素的地位看,人既是人地相关系统中的主体,又是环境和资源的组成要素。中国经济发展正处于现代化高速起步时期,当代社会面临的人口与资源、生态、环境矛盾在中国都有所体现。不恰当地利用自然以及人口增长过快,数量过大,对资源的需求增加,使污染物的排放量增长,导致环境问题更加严重、复杂。如何使人类、资源、环境达到协调发展是迫切需要人们关注和解决的。
1.中国人口的主要特征
1.1 人口众多,绝对增长量大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1993年末,中国大陆人口已达11.85亿人, 比1992年净增1346万人。1949年末到1993年末的44年间,中国大陆总人口翻了一番多,目前已超过12亿人[1]。
由于70年代末国家推行计划生育政策,人们生育意识的变化和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这一阶段中,1985年出生率为21.04‰,死亡率为6.78‰,自然增长率为14.26‰。1993年出生率为18.09‰, 死亡率为6.64‰,自然增长率为11.45‰。世界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7‰,发达国家为6‰,发展中国家为20‰。虽然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但由于人口基数大,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比重大,中国人口的绝对增长量仍然是相当大的。
1.2 地区分布不均,东西部差异很大
据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全国人口密度为118人/km[2],约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倍[2]。从人口的地域分布看,中国人口的分布极不平衡,表现为东南部人口稠密集中,西北部人口稀少分散。
以省级行政区为单位统计,内蒙、宁夏、新疆、西藏、甘肃、青海等西部六省区面积约为522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54%,其余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约438万km[2],占陆地国土面积的46%。1990年普查结果表明,西北部六省区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6.2%, 人口密度为14人/km[2];东南部24省、自治区、 直辖市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重为93.8%,人口密度为142人/km[2]。其中江苏省、上海市为最高,人口密度为738人/km[2];最小的是青海、西藏、新疆三省区,人口仅2118万人,人口密度为6人/km[2]。
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人口分布的明显地域差异性,必然导致环境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1.3 人口素质有所好转,但整体水平仍不高。
建国40年来,中国人口的平均寿命有较大的延长。1949年中国人口平均寿命大致在35岁左右,到1957年提高到57岁,1981年提高到67.88岁,1989年又提高到68.92岁。人口的平均寿命提高了一倍。 人口的文化素质方面也有大幅度提高。有文化人口(小学以上文化程度)占总人口的比重,1947年为24.9%,到1982年提高到60.4%。这标志着我国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
但根据四次人口普查结果,全国15岁以上的人口中,有1.8 亿文盲、半文盲,占总人口的15.88%; 全国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只有1612万人,占总人口的1.4%; 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数仅占全国人口总数的0.060%。造成人口素质低的主要原因是中国文化教育水平低。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还远远落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中国大陆20~24岁适龄人口中高等教育入学率仅为2%,而印度为10%,泰国为16%,埃及超过20%,韩国则为38%。 掌握科学技术知识信息的高等专门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竞争中最有效的资源。高等教育落后,人口素质低,将成为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桎梏。
1.4 人口结构
1.4.1 民族结构
中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有56个民族,汉族人数占全国总人口的93.3%;少数民族共有6732万人,占6.7%, 大部分散布于西部的广大地区。近年来,少数民族人口增长较快。从1982—1990年,人口增加了2390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重由1982年的6.67%上升为1990年的8.04%。因此,各民族都应努力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共同为民族大家庭的繁荣昌盛做出自己的贡献。
1.4.2 性别结构
中国人口的性别结构,一般都大致相近,有利于生产布局的合理组合。据1993年统计,全国男性占51.02%,女性占48.98%,男性多于女性2.04%[3]。
1.4.3 年龄结构
中国人口各年龄组的比率同世界平均数十分接近。中年组为60%,少年组为35%,老年组为5%。中年组比率高,社会劳动力充裕, 中年所需抚养老年和少年的任务不重。但中年组的人口比重过高,尤其是育龄人口和将要进入育龄的人口占一半以上,使中国人口数量的增长在短期内难于控制。而且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目前中国男子平均寿命约为68岁,女子则超过70岁,65岁以上老人数量增长很快。1996年中国65岁以上老人占全国人口比例约为6.37%,2025年可能占12.5%,2030年将达到2.24亿,即进入高度老龄化社会[4]。现在中国已有1/3 的省区人口呈老龄型,这不仅影响国家经济的发展,还伴随着出现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老年性疾病对医学提出了挑战,养老保障系统的建立和相应的社会机构、服务人员配置都需要增加等。
1.4.4 城乡结构
中国长期以来经济以农业为主,工业不够发达,城市人口比较少,农村人口比重大,农民占绝对多数。全国1993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28.14%,乡村人口占71.86%,表明全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仍然很低。而且农村人口不仅数量大,还具有“三低一少”的特征,既文化程度底,技术等级低,管理水平低,技术人员少,40%能上能下的农村人口文化程度仍在小学水平以下。进入80年代以来,乡镇企业迅速发展,部门不断拓宽,而技术水平依然低下,使农村工业污染成为中国三大污染之一[5]。地区人口、经济发展不平衡问题更加引人注目。
1.4.5 职业结构
中国工业化水平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仍占绝大多数。据1993年的资料统计,全国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口占总人口的56.4%,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口占22.4%,从事第三产业人口占21.2%[6]。 劳动年龄人口15~26岁,占总人口的65%以上,预计2000年为8亿多,2010年为9亿多,2020年近10亿[7]。城镇企业中有大量富余人员, 估计占职工总数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在业人口失业率接近5%, 还存在数以万计的下岗待业和潜在的失业人口。农村剩余劳动力也日益增大,除乡镇企业吸收近1亿农村劳动力外,尚有1.2亿剩余劳动力。大量剩余劳动力存在,不仅增加了就业的压力,成为社会不稳定因素,还降低了生产部门的效益,阻碍科学水平的提高。
1.5 人口流动数量大
中国流动人口已达8000万人,可能达到1亿左右,估计2010 年将达到1.2亿[8]。人口迁移和城市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有利有弊,城市化可以促进生活观念、生活方式、文化水平发生转变,使社会变化以更快的速度扩散到全国。但流动人口的文化水平明显高于当地平均水平,对迁出区经济发展非常不利,中国现有3400~3600万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就业,男女比例为66∶34,流向东部、中部、西部比率是57∶25∶18[9]。因此,中西部地区农村劳动力大大减少,对于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带来困难。对于城镇来说,流动人口是难以管理的,在一些大城市甚至出现了村落化,这些地方建房不规范,饮水、卫生、交通状况差,社会治安混乱,违法现象严重。
同时,中国每年还有大量人才流出国门。据统计,美国60年代上半期,流入的专业技术人才占该国新增人才的37%,70年代这一比例扩大到70~80%,其中中国人占相当的比例[10]。这样不仅损失了大量的智力投资,同时对整个国家的未来经济发展都具有相当的影响。
2 人口过快增长引发的环境问题
2.1 土地资源强度消耗
尽管中国国土辽阔,但由于人口众多,土地的人均占有量小。经土地部门核查,在144个国家和地区中,中国的耕地,林地, 草地分别排在126,107,76位[11]。全国耕地约有20亿亩,人均耕地由建国初的2.71亩减到1996年的人均1.16亩,只是世界人均的1/3。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过度放牧、毁林,以及乱挖中药材等原因直接导致耕地、草地、林地退化。中国目前荒漠化面积占国土面积的27.3%,草地退化率达256.6%,耕地退化率也超过了40%,每年直接粮食损失80亿公斤[12]。 由于大量砍伐森林,致使森林覆盖率仅仅达到13.4%,只有世界人均水平的11%。森林的破坏,使生态环境恶化,促进了水土流失,全国的水土流失量占世界总流失量的1/5。水土流失不仅使土地肥力下降,同时,也阻塞河道,影响航运。现在黄河水含沙量已达每立方米37公斤以上,长江也达到每立方米水含沙1公斤以上。
2.2 水资源短缺
虽然中国江河年径流总量居世界第5位, 但按人均水资源拥有量来计算,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人均占有水资源量仅为全球人均的1 /4,全年缺水达350亿立方米。由于水资源量地区分布不均匀,82%的地表水,70%的地下水资源分布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占全国土地面积50%以上的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水资源量只占全国的18%。华北、西北地区地下水位由70年代的7~8米下降到80年代初的14~16米,而现在已下降到20~25米。如不采取有力的节水措施,到本世纪末全国将缺水1000亿立方米,城市缺水量将超过200亿立方米。 如果南水北调不能实现,华北地区2030年地下水位将下降到50~55米,约90%的井将报废同时由于化学和农药的污染,1996年78%城市河段不适宜饮用,50%城市地下水受到污染[13]。这种现象将严重影响21世界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3 能源紧缺,矿产资源消耗大
1993年中国消耗11亿吨煤,1.4亿吨原油,人均0.9吨标准煤。而美国人均10吨,日本4吨,德国5.6吨,中等发达国家3~5吨。预计本世末,中国需要14~15亿吨标准煤,欲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中国的能源生产要增长3~5倍,即30~50亿吨标准煤,可见能源缺口较大。
由于人口的迅速增加,社会经济要发展,矿产资源消耗量已接近其储量和开采潜力。在巨大的人口基数上,中国人均矿产资源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1993年中国年矿石采掘量达50亿吨,已超过美国。因此,由于人口的沉重压力,使中国在相当低的国民收水平下,就承受了和欧美等经济发达的资源大国相同甚至更为严重的矿产资源需求压力。
2.4 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人即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所以废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随人口的增加而增长。为了使粮食生产能满足人口增长的需要,人们尽量挖掘有限的土地的潜力,1996年全国使用化肥比1995年增长6.5%, 农药的使用也逐年增加,使土壤的结构肥力发生变化,破坏了农业生态环境,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危害人体健康[14]。
中国是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SO[,2]排放量的90%都来自于燃煤,使工业和人口集中的城市产生比较严重的大气污染,以烟尘和酸雨量为严重。如长江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及四川盆地造成酸雨危害,重庆和广西柳州酸雨率超过70%, PH值为4.0。华中地区酸雨最为严重,其中心区域酸雨平均PH值低于4.0, 酸雨频率在80%以上,对农业、森林、建筑物都有很大危害。另据统计中国每年排入大气的粉尘2000万吨,二氧化碳1500万吨,氮氧化物400万吨。 每年废水排放量为360亿吨,废渣排放量是214亿吨,生态环境受到严重冲击。全国523个江河湖泊被污染, 污染物浓度已远远超过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15]。
3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和途径
中国非常重视人口问题,1994年国务院十六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中国21世纪议程人口与发展白皮书,”明确提出社会发展要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并把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放在社会发展的首要位置。宋健在《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中提到:计划生育是建立可持续发展社会基础的核心,环境保护(包括控制污染和改善生态)则是保证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因此,人口与环境协调发展直接关系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3.1 完善市场经济,促使人们重视人口的问题
计划生育是中国的国策,对控制人口数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20多年来中国共少生2亿多人。由于实施力度不够, 人们的传统观念难以转变等各种原因,导致某些地区超生现象仍很严重。应通过行政和经济、法律等各种手段,认真执行本项国策。完善市场经济不仅有利于经济的发展,而且为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物质基础,并且能使人们重视生育成本—效益的比较,树立现代的生育观念,从而有效地控制人口。
3.2 提高人口素质,合理认识和利用自然环境
根据世界银行1995年发布的定义国家财富方法:把国家财富分为自然资本、创造型资本和人力资本,中国三种财富的分布为18∶15∶77,因此,中国的自然资源有限,而人力资本具有很大开发潜力。随着知识经济的来临,人们把知识作为经济资源,而知识资源具有非消耗性、共享性、非稀缺性、易操作性,充分利用知识资源,可以减轻对自然资源的压力。
人口素质包括身体素质,文化素质,思想水平。提高文化水平,将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报道,与文盲相比,小学毕业能提高43%劳动生产率,初中毕业提高108%,大学毕业提300%[16]。从而使能源的利用率得到提高。人口文化素质高,技术进步必将加快,从而对资源的压力分散,使地球的承载力加大。思想水平的提高,能更好的认识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培养起正确的生产和生活、消费观念,促进生态文明,保证可持续发展的顺利进行。
教育是提高人口素质的唯一途径,中国应继续重视发展多层次、多方面的教育,逐年增加教育投入,办好全民教育,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
3.3 解决农村人口问题,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中国农村人口多,文化水平低,所以应把解决人口问题的重点放在农村。现阶段应促进农村土地集约化规模经济,以保证一部分农民地域转移和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农村生产水平向规模经营的方向转变,由生产方式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发展生态农业,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有效利用自然资源。制定有力的政策,吸引人才到比较落后的地区,提高农民的素质,发展当地经济。
3.4 加强社会福利建设,保证社会环境的稳定
社会福利保障对于解决老龄化问题和剩余劳动力问题非常重要。针对老龄化问题,国际已经开始行动起来,1999年是国际老人年,其主题是“建立不分年龄人人共享的社会”。中国也应逐渐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解决老有所养的问题,保证老年人的基本生活。而完善的福利制度能减轻企业负担,使剩余劳动力能主动的自谋出路。
多渠道的赡养老人,培养老人自养能力,开发老年人力资源,也是解决老龄化问题的一个良好出路。
3.5 健全规范化劳动力市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
完善人才市场和劳动力市场,实现劳动力优化组合及人才的合理流动、配置,对于解决就业问题很有帮助,而且人尽其才,才尽其用,对于提高人口质量有重大作用。还应想法解决人才外流及外出人才回流的问题。
减轻就业压力,还有其他问题有待解决,其中包括建立合理的经济技术结构,增加总体吸纳劳动力就业能力;深化企业改革,合理选择兼并与破产;扩大生产年龄人口在校比例,提高就业效益等。
3.6 加强矿产资源开发中环境保护, 研制和开辟新型清洁型能源。
应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资源开发者的环境意识,树立有利于资源永续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价值观。在资源利用上进行可行性研究、选址、批准项目和投资、审查等方面联合把关,各部门、各方面应密切配合,各尽其职,共同搞好环境保护工作。研制和开发新型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核能和潮汐能等的利用。使国家经济发展既能得到较高能源,又能保护环境。
3.7 大力发展环保设施加强环境保护信息网的建设
面对日益严重的污染问题,国家和地方政府应把发展经济与环境保护协调起来,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来一时的经济繁荣。为此,必须在全国范围内有步骤、分阶段地完善发展环保设施,重点以几个污染严重的城市为试点,做好环保工作。而且要加强环境信息网的建设,使政府能全面了解国家环保情况,以便更好地制定环保政策。
人口与环境问题是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人们还在不断地探索,努力寻求各自的发展道路。作为第三世界国家的中国,发展经济的同时,还面临巨大的人口压力。因此,必须向全体公民宣传全国持续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前景和基本对策,增强忧患意识,树立人类与自然共生、环境与发展协调共进的整体观念,明确持续发展的目标,增强全社会对持续发展的信心和责任感。同时,有必要积极参与国际有关活动,吸取国外的经验,获得国际援助。
[收稿日期]1999—09—27
标签:中国的人口论文; 可持续发展论文; 人口问题论文; 中国资源论文; 汉族人口论文; 社会问题论文; 社会资源论文; 经济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