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居住校外公寓对高校德育工作的冲击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外论文,德育工作论文,对策论文,公寓论文,高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高校扩招的实行和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深入发展,由社会物业管理公司投资兴建并进行管理的大学生校外公寓应运而生。据统计,2001年9月,仅武汉地区就有近5万名新生入住校外公寓,占新生总数的60%左右。到2003年,我国将建成3000万平方米的学生公寓,以解决由于高校人数增加而造成的学生住宿难的问题。在这一背景和趋势下,校外公寓将日益成为影响大学生思想品德发展的重要场所,高校德育工作面临新的冲击和挑战。深入探讨这些冲击和挑战的具体表现,制定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的有效对策,无疑是当前高校德育的理论与实践工作中值得关注的重要课题。本文仅从德育环境建设的角度对这一课题进行初步的探讨。
一、对提高校外大学生公寓德育环境建设必要性的认识
首先,从理论上来看,环境对人的品性和心理特征的形成具有决定作用。环境是人的品性和心理特征形成的必要条件,任何人的品性和心理都是在一定环境的影响下形成的,人的个性是环境熏陶和磨砺的结果。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环境对人的个性形成的作用时说:“……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43页)中国也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古训和“孟母三迁”的故事,指出了环境对人格形成的重要作用。德育环境是指在实施德育的过程中环绕在受教育者周围并对其产生影响的客观现实。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德育环境是以大学生校外公寓为主阵地,环绕在大学生周围,对大学生的品性和心理特征形成起熏陶、渗透等重要作用的客观现实。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之见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用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可见,校外公寓的德育环境建设是不容忽视的。
其次,从现实的变化上来看,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兴起,改变了过去高校德育那种相对较为纯净的、封闭的和文化氛围较浓的德育环境,使高校德育工作所面对的德育环境更加复杂,出现了一系列的新情况、新问题。
同时,从发展趋势来看,为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不断深入发展,将主要由社会化物业管理公司提供完善服务的校外公寓来承担大学生的住宿问题。另外由于高校扩招的实行,大学招生人数的增多,也迫切要求用校外公寓来解决校内宿舍供应紧张的问题。这也就是说,今后大学生的生活、学习、成长将与校外大学生公寓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校外公寓德育环境的好与坏,将极大地影响着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德育工作者必须重视校外公寓的德育环境建设,提高对校外公寓德育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二、大学生校外居住公寓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
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德育环境不同于校内,涉及的因素更为复杂,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新的问题,给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施带来了新的挑战。
1.校外大学生公寓的德育环境具有开放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的特点,使学生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加大
校外公寓是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深入发展的产物,是高校向社会的拓展和延伸,这使高校德育环境变得开放化、社会化和复杂化。开放化指整个高校德育环境不再是一个有机的封闭的系统,各种外界因素对系统的渗透性、与校内因素的交互性增强;社会化是指学生在出入社区与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接触,耳濡目染各种各样的社会现象,深受所处社区的社会氛围、社会价值观念、社会行为的熏陶和影响;复杂化是开放化和社会化的结果,指在校外大学生公寓这个德育环境中,影响大学生思想意识形成的微观因素不再单纯是校内的各种物质资源、精神资源及以师生为主体的德育环境建设者,而且还有物业管理公司,公寓周边的社区及社区所承载的物质和精神资源等因素。
2.住在校外公寓里的大学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感染减小
校园文化包括在学校这一特定的文化氛围里,师生依据学校的特殊条件,在从事课内外活动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以及承载这些精神财富的规章制度、组织活动和物质形态。校园文化的形成需要一个积累和沉淀的过程。校外学生公寓无论是从形成的时间上,还是从构建公寓文化氛围的主体(缺乏大量教师的参与)、载体(规章制度的不健全,组织活动的新变化和活动场所及满足学生活动需求的设施的缺乏)等因素来看,都还没能形成具有较强育人功能的文化氛围。然而住在校外公寓里的学生由于地理上不便的因素,将有超过1/2的时间生活在公寓内,而不能像住在校内的学生那样随时随地接受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感染。
3.在人际交流环境上,存在着高低年级学生以及学生与教师交流的障碍,使低年级学生受到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的正确引导与良好示范作用有所减弱
校外公寓一般以一年级学生居住为主,这些公寓又孤立地存在于校外,这样他们与高年级学生和教师接触和交流的机会就相对较少,使得他们无法在与高年级学生和教师的接触和交流中受到教育,这就减弱了良好的人际交流环境对学生的德育作用。
4.纯社会化的物业管理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环境
校外公寓实行的是社会化物业管理,由于物业管理以前接触和服务的对象是市民,不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需求特点,把对市民的管理和服务模式用于对学生的管理,易于形成学生和物业管理人员在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上的矛盾,从而产生一些管理上的问题。同时,由于受市场意识的支配,物业管理人员对公寓的管理往往用市场化的经营管理理念,突出公寓管理的服务性,缺乏进行有意识地教育管理和为高校德育目标服务、实现高校德育目标的育人理念。纯社会化的物业管理的约束和教育功能不强,不能形成有效的教育管理环境。
三、构建良好的校外大学生公寓德育环境的对策
在认识清楚大学生校外公寓给高校德育带来的新情况、新问题后,德育工作者要按照高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构建和优化校外公寓的德育环境,实现通过其无形之影响以达到有形之教育的目的。
1.确立较强的德育环境建设意识
从公寓的选址、设计到兴建以及各种设施的配置,再到学生入住后的服务管理,始终都要有在德育工作方面业务能力强的高校德育工作者参与,把德育意识融入到校外公寓的建设和管理中,设计和构建良好的德育环境。无论是社会、学校、还是物业管理公司,都要清楚服务和管理的对象是学生,要树立起育人意识,时刻注意校外公寓的德育环境建设,并及时发现问题,积极地加以研究和改进。
2.加强校外公寓内的德育环境建设
首先,要加强“硬”环境建设。“硬”环境即物质环境,包括地理位置要处在环境优美的地区;公寓小区要规划合理,与周围环境要有机协调,要创造和谐的美感;小区内要有合理的绿化带,具有文化内涵的建筑,合理的生活、休闲、学习等功能分区,配套完善的文化设施和活动场所,具有教育意义的人文景观等。通过这些给学生营造一个具有直观、生动、形象特点的环境,培养学生优雅的情趣,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和健康的心理。其次,要加强“软”环境建设。(1)开展丰富多彩的公寓文化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公寓文化氛围,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要把浓郁的校园文化拓展和延伸到校外公寓,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公寓为空间,以宿舍文化和社团活动为载体,以积极、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生活观念和行为方式为主要教育内容的公寓精神文化氛围,努力克服校外公寓所处的开放环境给学生带来的社会不良行为、价值观念的侵蚀,提高学生的自律、自育意识和辩识、抵御社会不良风气的能力。(2)建立融洽、畅通的人际交流环境。校外公寓住宿加上学分制的实行,传统的班级观念、院系观念和组织观念难以继续成为凝聚和维系学生的主要纽带。这就需要通过公寓范围内的社团活动及其他方式,建立融洽、畅通的人际交流环境,使公寓内不同院系、不同专业学生在交流沟通中互相学习、互相教育,从而使他们的综合素质得到不断的提高。(3)在尊重学生和严格要求学生相一致的原则下,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和适合学生生活理念和行为习惯的管理模式。规章制度具有导向和规范的功能。要把适合校外公寓管理的校内管理学生的规章制度移植到校外公寓的管理中,把学生在校外公寓中的品行表现纳入到学生在校的日常思想行为的考核和评价中,建立有效的约束监督机制。在管理模式上,社会化物业管理人员要转变观念,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德育意识,学校也要参与,实行德育工作者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和社会化物业管理三结合的公寓管理模式。要对社会化物业管理人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业务培训,增强其德育意识,使其具备进行德育工作的能力。
3.社区积极配合,加强校外公寓的周边环境建设
校外大学生公寓德育环境的开放性、社会性、复杂性特点,主要体现在与社区亲密接触的程度上。若公寓周边的社区环境恶劣、不健康,往往会弱化公寓内的德育环境的教育功能,易于造成学生思想上的迷惑、混乱;同时还会污染健康的校外公寓内的德育环境,给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若公寓周边的社区环境健康向上,则会进一步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从而强化了公寓内的德育环境的育人功能。因此,要建设一个优良的校外大学生公寓德育环境,必须有文明、积极、健康的社区环境与之相协调、相呼应。加强社区环境建设,一要改善社区的治安秩序,保证学生出入社区的身心安全;二要建设一个清洁卫生、环境优美的社区;三要促进社区的经济发展,让学生感受到市场经济的活力,使其增强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形成对国家对社会乐观、积极的心态;四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健康向上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规范社区行为,提高居民的文化层次和文明程度,形成一个文明、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氛围,发挥对学生的社会导向、社会渗透和社会影响作用。
4.建立统一协调的校外公寓德育环境建设工作机制
正如江泽民同志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所说:“只有加强综合治理,多管齐下,形成一种有利于青少年学生健康发展的社会环境,年轻一代才能够茁壮成长起来。”校外公寓德育环境涉及的因素多、复杂,更需要多方协调配合,建立起政府领导、学校实施、社会化物业管理公司支持和社区配合的校外公寓德育环境建设的良性工作机制。在校外公寓德育环境的建设中,政府要对公寓的经营服务管理提出指导性意见,并协调各方,实现各方的有机配合与协作。学校要派政治思想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和了解大学生思想特点的德育工作者参与校外公寓的管理,加强校外公寓的德育环境建设。社会化物业管理公司也要确立德育意识,在硬件设施等方面,要充分考虑高校德育工作者的意见和要求,不断完善。社区也要树立德育环境建设的责任意识,积极配合。只有这样,通过多方的努力,才能解决校外公寓德育环境的开放性、社会性和复杂性特点给高校德育工作带来的新问题,取得校外大学生公寓德育环境建设的良好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