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经济区域划分与高教投资差异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教育经济论文,高教论文,差异论文,区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40—05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2456(2000)03—0020—09
研究高等教育的区域发展,首先必须分析各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差异,以及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高等教育发展与整体教育发展的协调关系。我们将从教育经济区域划分着手,分析各地高等教育发展(注:本文的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一般是用普通高等教育发展指标。)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整体教育发展水平的协调关系。
一、教育经济区域的提出及其依据
1.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
我国幅员辽阔,各个地区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人口状况、地理环境、民族构成、文化教育基础的差异很大,形成为各个地区发展不平衡的显著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地方自主权扩大,教育体制由过去的中央高度集中的管理方式变成“分级办学,分级管理”,形成了在管理体制上由高重心向低重心转变。在这种趋势下,各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越来越依赖于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从而加大了各地区之间教育发展的不平衡和差别。
根据原国家教委统计资料,1996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地方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NP比例存在明显差异:内蒙古、贵州、云南、西藏、 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8个经济不发达地区的比例在3%以上;北京、山西、吉林、海南等经济中等发达地区(北京除外)在2.5%—3%之间;上海、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陕西等地区的比例在2%—2.5%之间;天津、河北、辽宁、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湖北等经济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的比例不到2%。
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是中央的基本方针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在地区发展格局上,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分类指导。鼓励经济、文化发达地区,率先达到中等发达国家八十年代末的教育发展水平,积极支持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发展教育”。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
3.如何根据区域的差异科学决策,合理投资,依靠传统的行政区划显然不行
在我国统计年鉴上,大陆30个省份的统计数据按行政区划分为6 个地区(注:六个地区的具体划分是:一、华北地区,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内蒙古五个省市;二、东北地区,包括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市;三、华东地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七省市;四、中南地区,包括河南、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海南六省市;五、西南地区,包括四川(其中含重庆市)、贵州、云南、西藏四个省份;六、西北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五个省份。)。在我国教育统计年鉴上,30个省份的归类也沿用了这种划分,这种划分的优点是便于将30个省份的教育发展资料与社会经济发展数据对应研究,比较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但是,在进行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时,这种根据地理位置作出的行政区划的作用便显得极其有限了。虽然,我国各省份教育和经济的发展与地理分布有一个大略的关系:东南发达,西北落后,中部居中。但是由于我国各地地理条件差异太大,即使在同一个行政地区内的不同省份教育与经济发展水平也很不平衡。
4.试图以教育发展水平排序的区域划分也难以作出正确的教育投资决策
由于行政区划对各地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的参考价值不大,有人试图通过排序的方法对30个省份的教育发展水平进行区分。例如,国家统计局和中国科技促进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指标与评价课题组”曾对我国教育发展水平进行过系统的地区比较研究[1](P181—184),该项研究选择了包括入学率、升学水平、教育结构、教学条件、教育投入、受教育水平及教育发展的完整性等各项指标共计35个,采用水平计分与排序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对我国各地区教育发展水平加以测评。但是,我们认为这种排序的结果难以作为教育投资的决策依据,因为它存在如下几个问题:一是没有将30个省份划分为几个区域,各地都可以向第一名看齐,造成盲目攀比;二是这种结果仅仅是教育发展水平的评价结果,而对教育发展起制约因素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完全没有考虑,依据此结果作出的决策将会导致教育与经济关系的失调。
仅仅根据教育发展水平的排序难以作出正确的教育投资决策,因此有人试图采用人均GNP为地区分类的参照指标。 例如国家教委财务司和上海智力研究所根据1989年人均GNP 将全国划分为五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为直辖市地区,包含北京、上海、天津;第二类地区为较高收入地区,包括4个省份;第三类地区为中上等收入地区,包括5个省份;第四类地区为中下等收入地区,包括8个省份;第五类地区为较低收入地区,包括9个省份。1990 年他们又将其改为四类地区:第一类地区仍为直辖市地区,后三个地区分别为沿海与东部经济发达地区(8个省区)、 中等收入地区(8个省区)和低收入地区(10个省区)。1991 年又归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区。这种分区的方法虽然考虑了人均GNP 这个重要的经济指标,但是仍然存在有明显的不足之处:首先是它没有充分考虑社会经济结构这个重要因素对教育投资的影响,其次是它忽略了教育规模对教育投资的需求,只考虑供给能力,而无视需求,结果同样会造成教育与经济的不协调。也还有人根据义务教育的发展和梯度推进水平将全国30个省份分为一片地区、二片地区和三片地区。
5.提出教育经济区域概念,有利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所谓教育经济区域是指在综合了各地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后划分出的一种特定意义的区域,它反映了这一地区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水平。提出教育经济区域这一概念,进行教育经济区划,有利于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整个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6.教育经济区划的理论基础
我们认为,只有在充分考虑代表教育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各项主要指标,在此基础上进行模糊聚类才能较好的进行教育经济区域划分。这是因为,国民经济与教育发展存在着相互制约的关系,经济是教育发展的基础,经济可以在许多方面对教育进行制约,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教育所需资源的制约,说到底是对教育投资的供给能力制约了教育的发展。因此研究教育投资,首先应该考虑的是经济的供给能力;其次应该考虑的便是教育发展对资金的需求量。合理的教育投资就是在经济供给能力和教育发展规模的需求两者之间寻找平衡点。研究各地教育投资的合理性,必须了解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发展处于什么水平,在全国范围内属于哪一个类别,这便是教育经济区划所要解决的问题。
由于自然条件、生产力发展水平、社会状况、历史传统、文化背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依据不同的区位因子划分的教育区域、经济区域或行政区域不可能完全一致,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是该区域社会经济中的一个子系统,它必须适应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又受到地区经济水平的制约,不考虑经济区域影响的教育区域划分方式只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某一区域的教育系统又有其自身的特点,它对地区经济的适应性可能表现为超前、滞后或同步等各种形式,教育区域也不应该用经济区域来简单替代。最为妥善的办法是划分教育经济区域,把一个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特定的区域类别,以实现对教育投资进行分类指导和评价的目的。
只有将全国30个省份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综合聚类为3—4个类别的教育经济区域,使各省市、自治区明确自己在全国属于哪类教育经济区域,以便在进行教育投资决策与评价时寻找参考系,减少教育投资的盲目性。
7.教育经济区划的现实依据
不同地区的教育投资差异有扩大的趋势。1990年,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为1∶0.80∶0.71, 小于农村人均纯收入1∶0.67∶0.57的地区差距,至1995年,东部、中部、 西部地区人均教育经费支出差距扩大为1∶0.62∶0.54, 基本上与农村人均纯收入地区差距1∶0.61∶0.47接近。 这种不同地区之间社会经济发展和教育投入的不平衡性决定了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应该在全国总的规划方针指导下,采取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针。为此,原国家教委按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基础,将全国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分为三片,第一片为东部沿海较发达地区,包括北京、天津、上海、吉林、辽宁、江苏、浙江、山东、广东等9个省、市,第二片为中部一般地区,包括河北、山西、 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四川、陕西等12个省,第三片为西部欠发达地区,包括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西藏、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9个省、自治区。 并据此对不同地区的教育事业发展特别是对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提出不同的要求,这种非平衡布局和由东到西逐次推移的战略,对于缩小不同区域教育发展的差异是比较有利的。但是还有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探讨。
我国的区域划分应用最多的是行政区域划分。为了表达各地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于是有了各种经济区域划分,比较常见的有农业经济区域划分,它反映了各个地区农业发展的不平衡性,农业经济区域的划分建立在农业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基础上。教育经济学在我国的发展虽然已经有了一段历史,但至今没有人进行系统的教育经济区域研究,我们在近些年的教育投资研究中深深地感到迫切需要这方面的研究。
鉴于我国教育经济区划的现状,“八五”期间,我们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试图在教育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下探出一条教育经济区划的新路子。这里,我们将结合“八五”期间教育经济区划的研究思路和新的指标数据,进行教育经济区划。
二、教育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与权重确定
1.确定指标体系的意义与原则
区划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指标体系中对指标的选择,在指标筛选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循如下几项原则:一是目的性原则,由于研究目的的不同,指标选择也自然不同,在研究中应选择与研究目的紧密相关的指标,剔出那些与研究目标无关或关系不明确的指标;二是客观性原则,即所选择的指标都是可以查到的,并且比较连续、可靠。三是互补性原则,选择多项指标以全面反映某一地区的发展水平,因为单一指标的包容性十分有限,需要其他相关指标作补充。为了从众多的指标中筛选出一套能综合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群体,在充分利用现有统计资料的基础上,我们采集了14项横截面(1996年)数据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转换、合成为初选的原始指标项,使全部初选指标均转换为相对数、比例数、人均数。
2.教育经济区划的指标体系
在初选的基础上,根据定性分析,我们选择了8项指标, 组成教育经济聚类指标体系,它们各自在指标体系中位置如下表所示:
表1 教育经济区划指标体系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权重
经济发展水平(SA)人均GNP 0.3447
发展水平农业劳动力比重 0.2062
(SOC) 社会经济结构(SB)
人口密度0.0641
万人中大学生数 0.0771
万人中高中阶段学生数0.1115
教育发展 教育规模(EA)
水平 万人中初中学生数0.0852
(EDU)
万人中小学生数 0.0059
教育条件(EB) 万人中教职工人数0.1053
3.1996年全国30个省份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
1996年全国30个省份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列于表2。
表中数据从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经济结构、教育规模和教育条件等不同侧面反映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其中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经济结构,代表教育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为教育规模和教育条件。需要注明的是,在社会经济结构的指标群中我们选入了人口密度,这是因为许多边疆省份的经济实力较差,但是其人均水平的统计值往往较高,原因是其人口密度小,引入这一指标可以起到平衡作用,使聚类结果能反映这些省份的真实水平。本来我们还考虑引入反映各地科技发展水平的有关指标,但是我们在一项关于教育分流的研究中,曾经引入过代表科技进步水平的万人中卫生人员数和万名农业劳力中农技人员数,结果发现教育指标与科技进步指标没有明显的相关性[2](P298—301)。因此本次教育经济区划没有考虑科技方面的指标。
表2 1996年全国30个省份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主要指标
地名人均教 人均GNP 农劳比重人口密度万人中
育经费
(元) %(人/平方 大学生数
(元)公里)
北京424.31 12828.67 10.90 766.19 150.88
天津306.96 11628.69 16.90 874.99 75.27
河北145.27 5325.37
48.20 348.97 19.53
山西169.31 4199.10
43.30 210.84 22.14
内蒙古 166.67 4268.66
52.40 21.54
16.55
辽宁179.28 7671.74
31.70 277.09 44.38
吉林183.26 5123.22
44.40 147.43 40.24
黑龙江 143.88 6444.69
36.10 81.40
31.22
上海566.46 20452.43 9.30
2503.48104.25
江苏202.45 8444.74
41.60 733.59 31.02
浙江231.68 9546.53
41.90 132.43 22.22
安徽109.37 3853.79
60.60 474.97 14.73
福建227.97 7994.23
49.50 278.12 22.51
江西97.22
3696.13
54.90 260.36 20.61
山东161.14 6821.26
53.50 593.97 19.36
河南131.92 4015.93
58.50 586.83 13.95
湖北149.18 5099.06
50.10 328.87 32.60
湖南143.43 4118.17
60.00 309.30 21.11
广东314.64 9365.23
39.70 402.88 23.56
广西136.65 4074.13
66.20 201.85 13.84
海南216.08 5306.95
60.20 219.86 16.96
四川102.06 3687.66
62.30 205.11 18.24
贵州69.85
2024.84
73.00 212.07 10.06
云南160.51 3690.30
75.30 107.36 13.37
西藏205.33 2654.10
76.20 2.20 8.73
陕西121.51 3316.40
58.60 190.57 38.63
甘肃103.65 2894.93
58.00 64.66
19.29
青海156.97 3761.68
60.50 6.5915.94
宁夏147.41 3716.31
57.60 79.98
20.12
新疆201.36 5400.53
56.40 11.32
26.28
地名万人中 万人中 万人中 万人中
高中阶段初中阶段小学生数
教师数
学生数 学生数
北京242.96421.65
794.07 197.65
天津217.08439.02
928.03 146.39
河北133.43476.10 1361.58 89.51
山西126.51456.20 1076.07 114.87
内蒙古 133.54411.18 1007.29 128.11
辽宁155.80416.42
920.97 117.16
吉林170.45415.42 1053.31 131.79
黑龙江 124.87436.04
996.11 124.41
上海236.62439.82
758.61 148.25
江苏169.99379.00
967.39 91.83
浙江155.03440.54
837.67 76.58
安徽101.76436.98 1026.63 81.85
福建135.22501.99 1202.12 100.47
江西121.29444.12 1080.53 100.74
山东155.92508.54 1112.22 101.92
河南128.28447.51 1205.38 84.84
湖北152.35380.58 1201.55 108.16
湖南127.27411.24 1191.52 90.85
广东127.65471.33 1289.53 96.33
广西 98.14423.59 1391.08 83.92
海南 97.78408.60 1517.19 112.90
四川 84.83290.06
921.67 78.86
贵州 73.69281.17 1376.42 77.58
云南 90.35286.55 1170.51 80.35
西藏 48.22117.70 1167.26 84.15
陕西148.00362.93 1338.61 107.46
甘肃113.58320.21 1158.49 93.23
青海145.65297.33
942.47 105.15
宁夏140.73431.49 1205.22 116.09
新疆154.60387.16 1362.63 139.33
注:1.表中数据根据各年度《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统计年鉴》、《中国教育经费年度发展报告》整理。
2.表中万人中大学在校生数、万人中高中阶段学生数、万人中初中阶段学生数、万人中小学生数、万人中教职工人数等指标的单位均为人。
4.指标权重的确立
指标权重分配的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聚类结果的合理性,因此我们在研究中综合了两种确定指标权重的方法,具体过程如下:
首先用专家咨询法[3]初步确定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的权重。
其次,选择人均教育经费作为主体指标,并计算出它与8 个指标的相关系数(相关矩阵见表3)。再将8个相关系数之和除每个相关系数就得到了这8个指标各自的权重。
最后确定综合的指标权重。即将专家咨询确定的权重与相关系数确定的权重进行加权平均。通过计算得出有关指标权重如下:一、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发展水平这两个一级指标的权重分配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权重为0.615,教育发展水平的权重为0.385;二、属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经济发展水平的权重为0.345, 社会经济结构的权重为0.270;三、属于教育发展水平的二级指标教育规模的权重为0.280,教育条件的权重为0.105。
表3 1996年教育经济区划指标权重计算值
指标相关系数 相关权重 专家权重综合权重
人均GNP
0.74970.34040.36210.3447
农业劳动力-0.4216
0.19140.26540.2062
比重
人口密度 0.13100.05950.08520.0641
万人中 0.18980.08620.04080.0771
大学生数
万人中高中0.27440.12460.05900.1115
阶段学生数
万人中 0.20980.09520.04510.0852
初中学生数
万人中 0.01450.00660.00310.0059
万人中 0.21160.09610.14210.1053
教职工人数
三、不同教育经济区域的发展水平与梯度差异
1.教育经济区划的结果
灰色系统理论创立者邓聚龙教授把多维灰评估的方法分为了灰色统计和灰色聚类两部分[4]:灰色统计特指指标聚类, 灰色聚类特指因子聚类(样本聚类)。本研究使用的模型是根据王学萌等提出的思路[5](P16—23),以及湖北省教育区划的有关思路[6](P297—345), 用灰色统计算法评定样本数据,然后用模糊综合评判的方法决定样本的灰类归属,因而可以称为灰色聚类评估模型。
具体步骤分为(1)确定评估样本矩阵;(2)对样本矩阵进行等极性变换;(3)确定评估的类别数目;(4)确定各指标的灰类界限及白化权函数;(5)计算各指标的权系数矩阵;(6)求出综合权矩阵;(7)判断各省所属的灰类。
通过多次计算和调试,最后将我国三个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以外的27个省、区分成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三类地区,具体的类别如表4所示。
根据区划结果,全国30个省市按教育经济发展水平可以分为4 种区域类型,包括直辖市(北京、天津、上海);发达区域:包括8个省, 分别为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中等发达区域:包括10个省、区,分别为河北、山西、内蒙古、江西、河南、湖北、湖南、海南、宁夏、新疆;欠发达区域:包括9个省、区, 分别为安徽、四川、广西、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
表4 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教育经济区域划分
类别
序号
省市名
直辖市
发达区域
中等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
1 北京 *
2 天津 *
3 河北 *
4 山西 *
5 内蒙古*
6 辽宁*
7 吉林*
8 黑龙江 *
9 上海*
10江苏*
11浙江*
12安徽*
13福建*
14江西 *
15山东*
类 别
序号 省市名 发达区域 中等发达区域欠发达区域
16河南 *
17湖北 *
18湖南 *
19广东 *
20广西*
21海南 *
22四川*
23贵州*
24云南*
25西藏*
26陕西*
27甘肃*
28青海*
29宁夏 *
30新疆 *
2.教育经济区域的布局结构分析
直辖市的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明显处于特殊的地位,直辖市在行政区划上,北京和天津位于华北,上海位于华东地区。
教育经济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华东、中南地区的沿海一带(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东)。教育经济中等发达地区主要分布在华北地区(河北、山西、内蒙古)、中南地区(河南、湖北、湖南、海南),也包括少数华东地区(江西)、和西北地区的(宁夏、新疆)的省份。教育经济欠发达地区除了中南地区的广西,华东地区的安徽以外,基本为西部地区,包括西南地区的4 个省份(贵州、云南、西藏、四川)和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3 省,因此,我们看出,直辖市以外的27省份按教育经济水平划分的三个类别,基本上反映了我国东部省区发达、中部省份居中、西部省份落后的地域分布格局。说明这种区域划分是较为合理的。
3.不同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根据以上灰色聚类结果,可以对我国不同教育经济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作简要分析。
人均GNP。它是反映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指标,代表经济实力。 四类地区的梯度比是4.50∶2.42∶1.36∶1。直辖市比发达地区高出86 %,发达地区比中等发达地区高出76%,中等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高出36%。梯度差异十分明显。
农业劳动力比重。在劳动人口中,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反映了地区的产业结构,一般而言,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越高,则该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低。数据表明,这类负极性指标的均值地区差异比较明显,由高到低依次为欠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发达地区、直辖市。直辖市的农业劳动力所占比重远低于其他三类地区。
人口密度。在人口密度的均值方面,四类地区的比值是8.48∶2.61∶1.46∶1,不同地区的梯度差异明显,特别是直辖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十分显著。直辖市是发达地区的3.25倍,发达地区比中等发达地区高出79%,中等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高出46%。可见不同地区的物资和人力资源的利用效率差异十分大。
四类教育经济区域9项指标的平均值如表5所示。
4.教育发展水平的梯度差异
将在校学生数与各地人口作相关分析,可以比较客观的评价各地的教育发展规模。
万人中大学生数。虽然从总体上看,万人中大学生数与各地区的教育经济发展水平有相关性,但是直辖市的万人中大学生数大大超过其他地区,是发达地区的近5.05倍,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比较接近,仅仅高出中等发达地区4%,中等发达地区高出欠发达地区的24%。
万人中高中阶段学生数,地区之间的梯度差异比较明显。不过直辖市还是占绝对优势,是欠发达地区的2.32倍。
万人中初中学生数,由高到低的排列次序是发达地区、直辖市、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直辖市以外的三类地区有比较明显的梯度差异(直辖市和中等发达地区相当接近)。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高出58%。
万人中小学生数,直辖市最少,发达、中等发达地区相当接近,都高于欠发达地区,但相差不大。
教育条件指标包括:
人力资源。万人中教师数反映各地教师资源的相对充裕程度。各地万人中教师数基本是与教育经济发展水平正相关。直辖市比发达地区高出64%,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高出13.6%。不过,比较例外的是中等发达地区比发达地区高出9%。
财力资源。各类地区人均教育经费具有明显的梯度差异,直辖市比发达地区高出84%,发达地区比中等发达地区高出50%,中等发达地区比欠发达地区高出20%。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在代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结构的3项指标的均值上,四类地区有十分明显的梯度差异。二、 在代表教育规模指标的均值上,万人中大学生数、高中阶段学生数和万人中初中阶段学生数具有明显的正梯度差异,具有代表意义。三、在代表教育条件指标的均值上,万人中教师数和人均教育经费,均有明显的梯度差异。总体说来,我国各地区不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十分明显,而且教育发展水平的差异也比较明显。
四、各类地区高教投资差异分析
1.基建投资重视程度——事业费与基建费的比值
在教育经费的使用过程中,有两类性质不同的开支,一类是经常性费用,我们称之为教育事业费,另外一类是固定资产投资,即用于基本建设和维修的费用。在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中,这两类经费是分开预算和拨款的,教育事业费由财政部门预算,教育基建费由计划部门预算,但是两者没有密切的沟通,因此也很少有人关心两者的比例是否协调。
从高等学校的生均事业费与生均基建费的比例地区差异分析看,直辖市略高,一般在8—18倍之间,发达地区在7—8倍之间, 中等发达地区在6—10倍之间,欠发达地区在6—7倍之间。从平均值看, 直辖市略高,其他地区之间差异不大。
表6 高等学校的生均事业费与基建费的比值
1994 1995 1996
地区事业/基建事业/基建事业/基建
各地平均 8.207.008.35
直辖市 8.8212.67
17.55
发达 7.606.967.66
中等发达 9.705.987.80
欠发达 6.866.286.50
2.教育经费的紧张程度——高校公用经费占教育事业费的比例
在教育事业费的支出项目中,包括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两类。其中人员经费是刚性因素,公用经费往往容易被人员经费挤占,因而公用经费的比例高低反映了教育事业费的分配是否合理,也反映了教育经费的充裕程度。
高校公用经费比例,从1988—1996年的变动趋势看,基本是下降趋势。1988—1991年维持在53%以上,1992年开始下降,1994年最低达到39.44%,1995—1996年均在42%左右。从9年平均值看,高校公用经费比例地区梯度差异明显,由高到低依次为直辖市、发达地区、中等发达地区、欠发达地区,从1988—1994年的各年度的情况看,也基本是这个排列情况。并且,直辖市和发达地区比例比较接近,中等发达、欠发达地区比例比较接近。但是1995年、1996年直辖市低于发达地区,并且发达、中等发达、欠发达地区的比例差异越来越大。
表7 1988—1996年各地高校公用经费占事业费比例(%)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各地平均 53.61 53.3853.1953.56 49.82
直辖市 58.47 57.5457.3157.23 55.63
发达 57.03 56.0156.2856.51 52.72
中等发达 52.16 52.2451.3951.60 48.18
欠发达 50.19 50.6351.0551.89 47.13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平均
各地平均 47.92 39.4442.0342.52 48.39
直辖市 53.68 43.2843.1845.11 52.38
发达 51.51 42.3446.5347.92 51.87
中等发达 46.03 38.4441.0241.74 46.98
欠发达 44.89 36.7038.7737.72 45.44
3.教育资源向高等教育的倾斜程度——教育事业费中高等教育所占比例
1988—1996年,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的预算内教育事业费中高等教育所占的比例,基本稳定在11.48%,波动范围很小; 中等教育所占的比例,稳定在平均值为39.95%左右,略有上升趋势; 小学教育所占的比例,稳定在平均值38.78%左右。总体来说, 地方教育事业费支出中,中等教育和小学教育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其中中学教育又略占优势。从投资的内部分配比例可以反映出基础教育是各地教育投资的重点。
图1 各类地区教育事业费中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例%
从地区差异来看,直辖市高等教育经费所占比例最高(15.63 %),欠发达地区所占比例最低(10.34%),发达和中等发达地区居中,两者比例相当接近(11.77%,11.03%)。基本反映了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高等教育经费占的份额也越高。从年度变化趋势看,直辖市有明显下降趋势,其他地区基本保持稳定。
4.公共教育资源分配的公平程度——高校生均事业费与小学的比值
不同教育程度的学生生均事业费的相对差异,反映了教育资源分配给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公平程度,虽然不同教育程度的学生从培养成本上看是应当有些差异,但是如果公共教育资源对不同教育程度学生的分配差异太大,则反映了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我们可以通过分析各级各类教育(高校、中师、职业中学、普通中学)生均事业费与小学的比例,初步探讨教育资源在不同教育程度学生上分配的公平程度。
1988—1996年,我国各级教育生均经费与小学的差异,从总体上讲,有两个特点:一是各级各类教育生均事业费与小学的比值,由高到低是按高校、中师、职业中学、普通中学排列。从平均值看,分别是小学的24.2、10.54、3.7、2.18倍。二是各级教育生均事业费的差异正在逐步缩小,例如各级各类教育生均事业费与小学的比值,高校从1988年的30.82倍下降到1996年的17.47倍,中师从1988年的13.72 倍下降到1996年的7.19倍,职业中学从1988年的4.21倍下降到1996年的3.23倍,普通中学从1988年的2.23倍下降到1996年的1.98倍。数据同时表明,中小学生均经费速度高于中师和高校生均经费的增长速度,高校、中师与职业中学、普通中学和小学生均经费的差异正在快速缩小。这种使公共教育资源配置逐渐趋于公平的变化趋势是合理的。
表8 1988—1996年各地高校生均事业费与小学的比值
1988年1989年 1990年 1991年1992年
各地平均30.82 29.16 27.56 27.21 25.97
直辖市13.39 13.11 12.95 12.28 13.51
发达32.72 29.76 28.81 27.01 25.20
中等发达33.39 32.66 29.15 30.06 28.95
欠发达32.23 30.23 29.81 29.21 27.51
1993年 1994年 1995年 1996年 平均
各地平均22.45 19.01 18.10 17.47 24.20
直辖市14.00 10.06 10.05 9.21
12.06
发达20.36 17.10 16.41 16.35 23.75
中等发达23.62 20.83 19.70 19.68 26.45
欠发达25.82 21.66 20.51 18.77 26.19
从表8看出,高校生均事业费与小学的比值,1988—1996 年各类地区都呈现下降趋势,这种变化是合理的。从地区差异看,一般是教育经济发达地区的高校与小学生均经费比值比较小,教育经济落后地区这一比值较大。从变动情况看,直辖市与其他地区的差异正在逐渐缩小,说明直辖市以外地区的小学生均经费逐步增长。但是中等发达、欠发达地区(两者一直比较接近)与发达地区的差异从1991年起,就开始拉开。
5.教育投资的进步程度
(1)高校生均事业费的增长率
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生均事业费从1990年3107 元增长到1995 年的5442元,平均年增长率11.9%;普通高校生均事业费的增长率1994年除了直辖市比较低以外,其他地区都比较高;1995年除了直辖市比较高以外,其他地区都比较低;1996年的增长率与各个地区的教育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从三年的平均增长率看,也是与各个地区的教育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
表9 1994—1996年各地高校生均事业费名义增长率(%)
普通高校1994年1995年 1996年 平均
增长 增长增长增长%
30个省市区 20.998.5111.6913.73
直辖市6.32 26.05
15.7316.03
发达22.977.9214.5515.15
中等发达23.728.9911.6214.78
欠发达21.092.667.88 10.55
(2)生均公用经费的增长率
普通高校生均公用经费的增长率1994年各地区都比较低,最高的只有4.5%,直辖市和欠发达地区为负增长;1995和1996 年的生均公用经费增长率与各个地区的教育经济发展水平成正比。从三年的平均增长率看,欠发达地区不到5%,其他地区在11%—12%之间。
表10 1994—1996年各地高校生均公用经费名义增长率(%)
1994年1995年1996年平均
增长率%增长率%增长率% 增长%
30个省市区0.42 15.84 13.00 9.75
直辖市 -14.0825.53 21.95 11.13
发达1.39 18.98 18.51 12.96
中等发达4.51 16.70 13.39 11.53
欠发达 -0.13 8.85 4.70 4.47
收稿日期:199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