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析论文_蒋婷婷

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析论文_蒋婷婷

浙江省常山县人民医院 324200

摘要:目的:探究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表现与治疗。方法:利用电话、门诊复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总生存时间(OS)为从确诊一直到死亡或者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结果:本次研究中56例患者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瘤表现,例如腹泻、皮肤潮红等。8例食道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有阳性表现,5例患者由于十二指肠降部占位行ERCP术或MRCP术,33例患者手术病理标准切缘为阴性,1例患者术后有肺部感染、败血症出现,最终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大出血等问题。结论: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并非罕见,对于无局部、远处转移的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来说,内镜下治疗是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的。

关键词: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

神经内分泌瘤是一种异质性肿瘤,会发于患者全身多个组织器官,其中上消化系统中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就达到了55%~70%[1],肠道神经内分泌肿瘤是最为常见的。当前完全切除肿瘤是该病根治的前提,但是影响患者术后生存的因素目前尚未清楚。本次研究主要对我院收治的部分神经内分泌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这些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在进行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56例的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患者均为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男27例,女29例,年龄在36~76岁之间,中位年龄为55.6岁。发病部位:30例胃、10例食道、5例十二指肠、11例发生于直肠、肝及阑尾等部位;临床表现:呕血、腹痛、便血、腹部包块及进食困难等。

1.2随访

利用电话、门诊复查等方式对患者进行为期1个月的随访,总生存时间(OS)为从确诊一直到死亡或者最后一次随访的时间。

1.3统计学分析

数据分析利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执行,利用Logrank检验对比组间生存率与单因素分析,利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有显著意义为P<0.05。

2结果

胃神经内分泌瘤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19.4%)、腹痛腹胀不适(84.7%)、呕血(3.2%)、黑便(16.1%)等;食道神经内分泌瘤主要表现为进食后胸骨后疼痛(46.2%)、隐痛(6.1及进食哽咽感(84.3)、吞咽困难(10.3%)等;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主要表现为黑便(13.3%)、皮肤巩膜黄染(20%)、腹痛腹胀不适尿色变黄(86.7%)等,本次研究中56例患者无功能性神经内分泌瘤表现,例如腹泻、皮肤潮红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8例食道神经内分泌瘤患者消化道造影检查均有阳性表现,5例患者由于十二指肠降部占位行ERCP术或MRCP术,发现十二指肠乳头部占位及胰胆管扩张;CT检查显示管壁或胃壁增厚,提示有周围淋巴肿大。B超检查对于是否存在后腹膜转移、肝脏转移有一定价值。30例胃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中4例未治疗出院,11例行胃癌根治术,2例行胃部分切除术、3例行新辅助化疗与根治手术,4例行根治手术与辅助化疗,1例化疗,4例行ESD,其余患者行穿孔修补术;10例食道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中2例患者未治疗出院,其余患者行外科根治手术;5例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患者中3例患者未治疗出院,1例行十二指肠切除术,1例胃镜下圈套器电凝摘除术;11例发生于直肠、肝及阑尾等部位的患者行外科手术治疗。共有33例患者手术病理标准切缘为阴性,1例患者术后有肺部感染、败血症出现,最终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大出血等问题。

3讨论

一直以来神经内分泌瘤都被认为是一种低度恶性、生长缓慢的肿瘤,随着近年来这方面研究的不断深入,它的潜在转移性、侵袭性等恶性特质开始被人们认识到,其分类分级系统经历了很多次演变,分类系统将其分成高分化神经内分泌瘤、神经内分泌癌及低分化神经内分泌癌等,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被认为是一种发病率交底的疾病,在消化道肿瘤中还不到2%[2]。近年来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开始呈现出上升趋势,特别是随着超声内镜、胃镜的广泛应用以及这方面研究的增多,发现神经内分泌瘤发病率开始增高[3]。

本次研究主要针对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临床病理特征进行了研究和分析,以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患者56例为研究对象,胃、食道及十二指肠称为发病率较高的部位,其早期并无典型临床症状,在胃泌素、降钙素及生长抑素等的影响下,部分患者的表现显现出来,其临床表现有腹部包块、胃肠道出血、吞咽困难及胃肠道出血等,所有患者中共有33例患者手术病理标准切缘为阴性,1例患者术后有肺部感染、败血症出现,最终放弃治疗,其余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感染、大出血等问题。

相关研究指出,一旦有类癌综合征出现,通常提示已经进入晚期,存在肿瘤扩散转移的危险,胃肠道神经内分泌瘤多数情况下伴有类癌综合征患者均存在转移,其中以肝转移最为常见。所以,对于存在不典型临床症状的患者也应对神经内分泌瘤进行考虑,如果患者存在类癌综合征表现,则应该对多部位进行排查,评估其是否已经存在转移[4]。总之,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并非罕见,食道神经内分泌瘤恶性度最高,十二指肠神经内分泌瘤恶性度较低,其肿块往往较小。内镜与超声内镜对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的诊疗的价值均较大,对于无局部、远处转移的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瘤来说,内镜下治疗是具有一定安全性、有效性的。

参考文献:

[1]丁丹红,王修身,卜珊珊,宋志刚. 无功能性胃肠胰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特征和预后分析[J]. 中国肿瘤,2014,(09):785-789.

[2]陈庆明,李明,张洁民,刘丽娜. 13例无功能性阑尾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病理回顾性分析[J]. 中国医药科学,2014,(13):120-123.

[3]李剑昂,韩序,方圆,赵婧,纪元,楼文晖,许雪峰.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根治性手术后预后分析[J].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3,(10):866-870.

[4]杨含金,王建飞,张定芳,郑炜智,赵剑. 胃神经内分泌肿瘤和胃癌伴神经内分泌分化的临床病理分析[J]. 中国全科医学,2009,(04):320-322.

论文作者:蒋婷婷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1

标签:;  ;  ;  ;  ;  ;  ;  ;  

上消化道神经内分泌肿瘤临床分析论文_蒋婷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