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术前;散光类型;白内障;术后;屈光状态
1994年由国外的一位眼科医生Brint提出“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概念,表示对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不只是为了让患者的眼睛复明,同时还要提高患者进行手术后的视觉质量。自此以后,白内障复明手术转变成了屈光性手术。随着医学的不断发展,治疗白内障患者的手术方式也在不断的改进,再加上loL的出现,人们也不断的对术后屈光度准确性提出更高的要求 [1]。但是,仍然有部分患者在进行术治疗后,还是会发生较为严重的屈光误差,使术后效果不够理想。因此,本文主要将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讨术前不同散光类型对术后屈光状态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120例白内障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LOL植入术,按患者术前角膜散光轴向分为3个组,①顺规散光组(90度±30度);②逆规散光组(180度±30度);③斜轴散光组(30度至60度之间,或是120度至小于150度之间);每组各40例患者,顺规散光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3至74岁,平均年龄(58.25±4.98)岁;逆规散光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52至75岁,平均年龄(58.64±5.63)岁;斜轴散光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4至74岁,平均年龄(58.51±6.02)岁。三组患者各项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可对比。
1.2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联合LOL植入术,切口透明角膜选择在患者的135°方向2.88mm,然后均植入单焦点非散光人工晶体。
(1)①视力检测,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测;②术前进行:a.裂隙灯;b.眼底;c.眼部A型、B型超声等进行检查;③对患者的角膜内皮进行计数、检测眼压以及冲洗患者的泪道等;④眼轴长的度与前房的深度测量,采用IOL-master,最小的屈光误差数为IOL的度数。(2)术前、术后1个月测量水平k1、垂直k2以及角膜散光值=k1-k2,采用眼前节分析仪。(3)采用电脑光仪并结合主觉验光,来测量患者手术前以及手术1个月后的球镜度数、柱镜度数,球镜与柱镜度数各测量3次,然后取其平均值[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三组患者术后1个月球镜以及术前术后柱镜、角膜散光差异等相关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 结果
2.1三组矫正球镜度数比较
顺规散光组矫正球镜度数为(0.27±0.69)D,逆规散光组为(0.14±0.89)D,斜轴散光组为(-0.21±0.68 )D,t值为、P值为,三组无显著差异(P>0.05)。
2.2三组矫术前术后矫正柱镜度数比较
顺规散光组、逆规散光组术后矫正柱镜度数显著低于术前(P<0.05),斜轴散光组术前、术后矫正柱镜度数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三组矫正柱镜度数比较(±s)
2.3三组矫术前术后矫正角膜散光比较
顺规散光组、斜轴散光组术前、术后角膜散光无显著差异(P>0.05),逆规散光组术后矫正柱镜度数显著低于术前(P<0.05),见表2。
表2三组角膜散光比较(±s)
3 讨论
现阶段,临床上白内障手术已步入“屈光性白内障手术”的时代,且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LOL植入术,在临床上已经属于公认的最安全、最有效,且快捷的手术方式[3]。早期的时候,采用白内障手术治疗白内障主要是为了提高视力,但是随着白内障手术的不断完善,以及更高端的人工晶体的出现,同时也对进行白内障手术后的屈光度准确性,提出了高要求。
白内障患者进行白内障手术后,主要是以计算IOL度数的精确度,对视力恢复产生极大影响。术前规划手术的切口,可以降低患者术后因角膜散光,对视力恢复造成的影响,IOL度数计算准确性,可以采用①IOL设备;②人工晶体度数计算公式等,来提高[4]。手术切口是影响患者术前、术后角膜闪光出现变化的主要因素,其中包含①切口位置;②方向;③大小等。手术切口不同,也会使患者术后角膜散光产生变化,切口子午线上的角膜曲率容易变扁平等,是因手术切口造成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后有屈光误差存在,是因术前生物测量①角膜曲率;②眼轴长度;③前房深度的参数所影响的[5]。而采用IOL测量的眼轴长度,为泪膜前表明至视网膜色素的上皮之间,可精确到0.01mm,可提高术前生物测量的精确度。目前,第三、四代计算公式广泛的在临床上应用。该公式可以根据①个体角膜曲率;②前房深度;③眼轴长度等特征,选择最适合的计算公式,来测量人工体度数,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6]。从以上研究中可以看出,散光类型不同的白内障患者进行手术后,球镜度数无显著差异,手术后患者的角膜率变化也均有所不同,使术后球镜度数差异不明显,表明角膜率也是影响人工晶体度数计算的重要参数,患者进行手术后,在改变角膜散光的时候,也会将角膜曲率改变,使IOL计算出现误差。
综上所述,白内障患者的散光类型若是不同,进行手术后的矫正球镜度数差异不明显,但是术后患者的散光会发生改变,且进行手术的逆规散光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也会降低。
参考文献:
[1]王军, 曹迎雪. 提高对白内障摘除手术中角膜散光矫正的认识和技术[J]. 中华眼科杂志, 2018, 54(5):321-323.
[2]梁景黎, 邢秀丽, 杨晓彤,等. 2.2 mm和3.0 mm透明角膜切口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后全角膜及角膜前后表面术源性散光的比较分析[J]. 中华眼科杂志, 2019, 55(7):495-501.
[3]李盼盼. 白内障术中联合矫正角膜散光的研究进展[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9, 37(4):304-307.
[4]金创, 杜雅莉, 林丽瑜, 等. 伴有超高度近视的白内障术后屈光误差分析[J].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2018, 40(9):652-655.
[5]景清荷, 唐雅婷, 钱东瑾, 等. 高度近视并发白内障患者角膜后表面散光及像差特征分析[J].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2018, 36(5):360-367.
[6]姜秀. 角膜缘2.5mm辅助切口的构建对小切口非超声乳化白内障患者手术后手术性散光的影响[J]. 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19, 25(17):112-113.
论文作者:黄炳才,张言波,张海晖,李学品,洪作鹏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20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