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国有企业各级工会组织作为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如何发挥组织作用, 关键在于能否培养造就一批政治可靠、业务精湛、敢于担当的复合型工会干部队伍。本文着重分析当前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查找问题根源, 寻求相应对策, 在实现中国梦中展示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的风采。本文对加强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策略思考
引言
企业工会是中华全国总工会最重要的基层组织, 国有企业工会是企业工会重要的主体, 是工会的重要组织基础和工作基础, 加强国有企业工会建设, 是工会推动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着力点, 也是工会扩大覆盖面、增强凝聚力的必然要求。加强国有企业工会建设涉及方方面面, 但关键是要抓好企业工会干部队伍的建设。本文结合目前国有企业工会干部的现状, 就加强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问题, 谈一点浅见。
1、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1专职干部不足
近些年来, 在国有企业聚焦转方式调结构、提质增效升级, 积极推进加大改革力度, 不断精简机构、压缩管理层、减少干部职数的大背景下, 工会干部尤其基层工会主席兼职化现象比较普遍。有的基层二级和三级工会现已没有设专职工会干部[1]。
1.2成长通道不畅
有的国有企业对工会干部的交流使用不够重视, 存在工会领导干部“短循环”、一般干部“不循环”的现象。绝大多数干部尤其是一般干部沉淀在工会机关长期得不到交流, 变成了“老工会”。有些企业把工会作为老干部将要“到站”的“中转站”, 给人一种工会是干部“养老地”和“解决级别、解决待遇”的“照顾”印象, 这些无形中给工会干部带来负面影响。实际工作表现为:工作缺乏激情, 按部就班, 凭老经验办事, 开拓创新不足[2]。
1.3业务知识不够
一些国有企业基层工会干部在知识结构上存在先天不足。一些兼职干部大多处于生产一线, 比较精通生产, 转任或兼职工会干部后, 对工会工作认识不足, 对工会业务不熟悉, 对有关法律、法规了解也很欠缺[3]。加之兼职较多, 忙于事务, 难得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研究工会工作。
1.4担当意识不强
极少数工会干部不能适应新形势下劳动关系领域的新变化、职工利益诉求的新要求以及职工思想动态变化的新特点, 对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事情, 不是勇于担当责任, 而是回避矛盾, 或是遇到矛盾往上交;不是替职工说话办事, 而是当“老好人”。以上问题在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中或多或少的存在, 不仅削弱了工会组织的凝聚力, 影响了工会工作的绩效, 也影响了工会干部的整体形象[4]。
2、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原因分析
2.1思想认识存在偏差, 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逐级软化
中央和集团公司党组明确指出:要将更多资源和手段赋予工会组织, 把党政所需、职工所急、工会所能的事更多地交给工会组织去办, 为工会事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但由于认识上的偏差, 有些单位对工会的作用还停留在传统的认识上, 形成了重视行政工作和技术干部, 轻视工会工作和工会干部的现象。思想认识问题导致一些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逐级软化。
2.2业务培训不足, 工会干部岗位知识制约能力素质提升
一是培训的深度不够。由于时间短, 培训内容只能停留在工作务实等一般业务知识的浅层次上, 对能力素质提升等深层次培训的内容不多。二是培训的新度不够, 优秀师资力量缺乏。近年来, 员工帮助计划 (EAP) 、心理疏导、新媒体、应急管理等知识虽然“补课”较多, 但仍然满足不了现实需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自身认识有误区, 工会干部职业倦怠影响作用发挥
极少数工会专兼职干部缺乏做好工会工作的光荣感、使命感和责任感, 缺乏做好工会工作的信心和决心, 工作热情退化;对工作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 不从自身找原因, 往往归咎于现行的工会运行机制和体制, 缺乏敢于担当勇于作为的精神;认为工会工作有些工作可做可不做, 做好了是锦上添花, 做得不好也无碍大局, 应付思想不同程度存在。
3、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问题的解决对策
3.1重点加强配备交流, 激发工会干部队伍建设活力
拓宽工会干部的选拔渠道。坚持干部选拔标准、程序, 规范组织推荐选拔, 加大工会干部竞聘选拔力度, 探索工会主席直选制, 多措并举, 把业务能力强、热爱工会工作、受到职工信赖的人才充实到工会岗位上来。加大工会干部交流力度。建立工会干部轮岗制度, 推动工会优秀人才输出, 改变单向交流、只进不出的现象, 使工会干部队伍不断有“新鲜血液”输入, 增强整个工会干部队伍的活力。
3.2不断健全激励机制, 畅通工会干部成长通道
建立健全工会干部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将激励机制贯穿组织、人力资源管理各个环节之中, 畅通和拓宽工会干部成长通道。遵循责权挂钩、权责对称的原则, 健全考核机制, 对基层工会主席和工会工作进行量化考核, 把考核结果与工会干部任用、奖金分配、评先选优挂钩, 真考核硬兑现。深入开展“会员评家”活动。通过“会员评家”活动来检验工会工作和工会主席 (副主席) 履职情况。荆门石化现已形成了企业每两年、基层每年开展一次“会员评家”的制度。在会员代表会议上, 由全体会员对工会工作及工会主席、副主席进行民主测评, 测评结果现场公布。实践证明, 会员评家工作既加强了基层工会民主建设, 又有效地促进了工会领导干部积极履职尽责。
3.3努力提升培训效能, 建设复合型工会干部队伍
加大工会干部培训力度。在培训手段上, 做到“四个结合”。即送上级工会院校深造与在岗培训相结合, 集中培训与自学相结合, 本级轮训与上级培训相结合, 传统教育培训与远程教育、网络教育相结合。建立专兼职工会干部远程培训学习制度, 弥补基层资源和师资的不足。
树立终身学习理念。针对工会兼职干部多的实际, 引导他们“挤时间”补充新知识。目前, 微信、微博等新媒体平台迅猛发展, 已成为重要的舆论阵地和互动平台。工会干部要顺应信息时代、“自媒体”时代员工沟通交流、获得信息、表达呼声的新特点, 增强用新媒体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解放思想敢于担当。树立敢于担当精神是工会干部立足之本。工会干部要牢记自身承担的使命和责任, 面对责任不推诿, 面对矛盾不回避, 保持良好的状态和作风, 担当起促进企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重任, 当好职工群众的圆梦人、代言人、贴心人、组织人和娘家人。
3.4国有企业技术干部政工化
更新原来选拔基层工会干部的观念, 大胆把一些有技术、有专长、懂管理、有经验、觉悟高的技术干部充实到一线工会干部队伍中去。通过强化技术干部的政治培训, 提高技术干部的思想觉悟和做思想政治工作的能力, 使他们既具有技术、管理能力, 又胜任基层工会干部工作, 充实到基层工会干部队伍中, 使工会干部和生产、经营、管理干部可以在不同层面, 跨专业平等进行互相交流, 既解决了工会工作做到一线问题, 也为解决工会干部出路问题打下了基础, 促进了企业中各类、各专业干部之间的理解和沟通, 也有利于干部自身的全面锻炼, 为建设和谐企业创造条件。
总结
根据上文论述可以得知,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来说, 国有企业发挥着的作用越来越大。希望能以本文的各项措施给予我国大型国有企业的工会干部管理工作以及企业人才的建设工作提供更多的参考依据, 从而可以使我国大型国有企业健康且可持续性的发展下去。以后的工作需要将在完善体系的基础上延伸拓展, 以此来为国有企业的企业人才建设方面提供更多经验。
参考文献
[1]葛涛.加强国有企业工会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工友,2018(01):46-47.
[2]郭玲.加强国有企业内部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探索[J].中国煤炭工业,2017(10):72-73.
[3]苏婷.国有企业如何加强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J].纳税,2017(13):127+130.
[4]陈杏园.加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务干部队伍建设的思考[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6(06):43-45.
论文作者:翁栩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14
标签:工会论文; 干部论文; 国有企业论文; 干部队伍建设论文; 工会工作论文; 基层论文; 工作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