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德育工作中不可忽视性健康教育,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不可忽视论文,德育工作论文,性健康论文,学校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性——一个难以启齿的话题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泱泱大国,由于深受“男女授受不亲”之类封建思想的影响,“性”一直是人们避讳的话题。许多家长羞于与子女谈论“性”问题,对子女的生殖健康教育持冷漠甚至抵触心理。他们往往认为,和孩子谈性,会越讲越糟,会把孩子往邪路上领。正因为如此,在子女心目中逐渐产生了“性是神秘的,也是肮脏的”的认识。而由于种种原因,老师要在课堂上开展性教育更是难上加难,结果是,他们很少能主动地、坦然地、清楚地给学生讲述相关知识,性教育仅被视作预防孩子们青春冲动的“安乃静”。正由于家长和老师的这种态度,才导致中学生对于“性”充满好奇,但又普遍缺乏相关知识。
怎样把“性”告诉孩子,是令老师和家长最为头痛的问题。国际著名的杜雷斯全球性调查2000年报告公布,他们选择了中国等全球27个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进行调查。调查数据显示,在中国,年轻人的性知识30%来源于书籍、宣传单和杂志,3%来自母亲,而来自父亲的仅有1%,基于以上种种原因,“性”这朵羞羞答答的玫瑰只能在角落里静悄悄地开放。这不仅阻止不了青少年的好奇心,反而会使他们通过其他途径来解决问题。另有调查显示,在开放的大城市及地区,未成年孩子的性知识近70%来自黄色出版物、三级片或成人网站,由于缺乏正确引导往往引发许多社会问题。还有专家发现,30%至40%的心理咨询个案与性问题有关,并且近年来不断呈上升趋势。他们就此指出,目前我国性教育的严重滞后和未成年孩子性问题的日益增多之间已经形成了巨大的矛盾,青少年性教育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二、迫在眉睫的形势
由于青春发育来得骤然、迅速、性器官、性机能日趋成熟,加上好奇、冲动、情绪激动使得青少年对性知识、对异性情感产生强烈需求。与此同时,社会对于性的态度比以前开放得多,在书刊、影视、网站、游戏等媒介中,与性有关的内容比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增加了数十倍,甚至是数百倍。在这样的刺激下,青少年更加早熟,性观念更加开放。教育部近期的一项调查统计数据显示:有15.5%的高中生赞成或比较赞成婚前性行为,其中城市高中生占22.7%,乡村高中生占9%,男生占21.1%,女生占8.4%。赞成中学阶段谈恋爱的高中生占23.8%,男生占28.7%,女生占17.1%。中学生恋爱已出现低龄化、公开化、普遍化的现象。然而,目前中国性成熟和结婚之间的时间距离又在延长,这些都在客观上增加了青少年婚前性行为的可能性。但是,与之相对应的性知识教育却相对落后。有调查发现,90%的男中学生初次遗精时,因缺乏相关的性科学知识而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紧张。此外,对性传播疾病包括艾滋病等的预防知识更是缺乏,这无疑为性传播疾病,尤其是艾滋病在年轻人群中的大肆传播提供了温床。为此专家呼吁:中学性教育课程化已迫在眉睫。
三、掀起“性”的盖头来
由于家长的传统观念根深蒂固及整体素质还不够高,学校应该成为对青少年进行性健康教育的主力军,学校的德育工作更不应忽视这一“敏感”领域。我们应该大胆地掀起“性”的盖头来,让少男少女们可以听得明明白白,看得清清楚楚。
首先,学校要正视性健康教育,明确它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部分。
学校进行性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养成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通过对学生传授性科学知识,进行性保健教育,提倡性健康,弘扬性文明,从而培养他们具有良好健康的性道德和性心理。性道德本身是社会主义道德的组成部分,健康的性道德的发扬会促进社会主义道德的进一步完善,有利于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学校德育工作中要重视性健康教育。一方面要以制度化的方式,把有关内容渗透到各类课程当中,要以性生理与性心理为基础,以性道德与性法律为重点,开展经常性的心理咨询;另一方面要使性教育体系化,根据儿童年龄特点,在学前、小学、中学、大学各个阶段,由浅入深、分层次地进行。还要努力整合与充分利用社会教育资源,组织教师、父母及社会各有关部门积极参与,探索出一条形式多样、生动活泼、行之有效的现代性教育的最佳途径。
其次,学校应通过多种方式对教师进行脱敏训练。
作为传播知识的教师,首先要打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树立一个正确的态度,要明白性教育的成功与否不仅在于知识灌输,还在于教育者的态度。开展性健康教育要求教育者本人应具有人格魅力、健康性格以及愿意倾听、善于交流和良好的综合素质。因此,要对教师采取循序渐进的、二阶梯式的脱敏训练,使其能够从“有顾虑”到“比较放开”到“坦然面对”。
另外,因为性教育不仅仅是指性生理、性心理及预防性病、防止少女怀孕等基本知识,还应包括性别意识、男女平等、两性交往及爱情、婚姻等更丰富的内容,所以,对青少年的性教育可以结合到各科课程中进行。很多发达国家就将性教育称为“家庭生活技能”、“家庭生活教育”。由此可见,性教育不仅仅是班主任的工作。作为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性教育应贯穿于各科教育教学的全过程。相关学科或部门的教师都应该接受全面、系统的训练,即脱敏训练。
第三,开展性健康教育不仅在于传授性知识,更要注重培养青少年的健康价值观。
性教育不仅应传授性生理知识,还包括性心理、性伦理道德等科学知识,是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使学生形成健康的价值观念,使其知道性是人生命中自然而健康的组成部分;性有肉体和心理的层面,也有社会的、伦理的和精神层面,各种因素的统一才是健康的;任何性行为都是有后果的,每个人必须对相关行为承担责任等等。我们要帮助学生认识性心理与性行为的社会性,明了性爱的道德责任,明确自己的性角色;懂得男女之间正常交往与性开放的界限,遵纪守法,既能够自尊自爱,又能够讲文明礼貌,互助友爱。同时,也帮助他们加深对社会上性现象的理解,提高识别、批判的能力;掌握防止性骚扰与性迫害的科学方法,从而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健康的心理。
总之,性健康是个人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性健康教育关注的是学生身体、心理和精神各方面的发展,并且尝试从生理、心理、社会、历史、文化、道德和哲学等不同角度来引导学生学习科学的性知识,培养正确的性观念,建立健康的性价值观。事实上,一系列研究表明,性教育不仅不会破坏孩子的纯真,而且会推迟性行为的开始,并且在初次性行为时,可能更为理性。所以,性教育不是可有可无的。学校德育工作中应该将性教育提上议事日程,使其规范化、制度化,使“性”这朵羞羞答答的玫瑰能够大胆地绽开。
莫军摘自《班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