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医药有限公司 黑龙江牡丹江 157000)
摘要:目的 探讨黄柏的药物作用及临床应用。方法:对黄柏的药理作用及临床新用进行分析。结果 黄柏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热痹肿痛。临床应用得当,疗效显著。结论 黄柏具有良好的药理作用,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
关键词:黄柏;药理作用;临床应用
黄柏,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其名正如《本草纲目》所言:“檗木,名义未详”。性苦寒,归肾、膀胱、大肠经。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除蒸。
1 药理作用
黄柏树皮的主要成分是生物碱类。主含小檗碱,并含巴马亭药根碱、黄柏碱、蝙蝠葛任碱、白桥楼碱、黄柏桐等。它们是小檗碱,黄柏碱,木兰花碱,药根碱,N-甲基大麦芽碱黄柏内脂,黄柏酮,黄柏酮酸;以及7-胱氢豆甾醉,β-谷甾醇,菜油甾醉,青萤光酸,白鲜交脂。黄柏生物碱,抗菌谱和抗菌效力与黄连相似,对痢疾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结核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多种致病细菌均有抑制作用[1];对某些皮肤真菌、对钩端螺旋体、乙肝表面抗原也有抑制作用,对血小板有保护作用;外用可促使皮下渗血的吸收;另外,还有利胆、利尿、降压、解热等作用,但其作用不如黄连。黄柏还有降血糖及促进小鼠抗体生成作用。
2 临床配伍
2.1黄柏——知母
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长于清肾经相火,泄下焦湿热而坚阴;知母苦寒,质柔性润,能上清肺热,下泻肾火,兼退胃家实热,并用滋阴润燥作用。二药配对,相须为用,坚阴与养阴并用,清不化燥,养阴不助湿热,黄柏清热除湿以保阴,知母泻火助坚阴,共奏清热燥湿,养阴降火之功。阴虚火旺之低热潮热、盗汗咯血衄血、虚烦不寐。相火妄动遗精、“阳强”,女子性欲亢进诸症。下焦湿热所致小便短赤,大便泻而不爽,或妇女带下黄浊诸症。
2.2黄柏——黄连
黄柏、黄连皆为苦寒泻火、燥湿解毒之佳品。临床治疗湿热或热毒之症常须为用。然而,黄柏治下焦,长于泻肾火而除下焦湿热;黄连治上焦,长于泻心火而除烦消痞。二药配对,黄连得黄柏相助,功专于下,加强清热燥湿解毒的作用,清肠止痢、独有奇功;黄柏得黄连燥湿解毒力强,尤以治下焦湿热疮毒之证为佳。湿热蕴结所致的泻痢、下痢脓血、黄疸等。湿热火毒所致的肿疡、溃疡、瘘管糜烂创面及痈疮、疮疹等症。湿热下注、腿足湿肿热痛[2]。
2.3黄柏——栀子
黄柏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尤长于清泄肾经相火、下焦及膀胱湿热;山栀苦寒降泄、轻清上行,既清心、肺之实热而除烦,又泄三焦实火及肝胆湿热而利小便。二药配对,相须为用,清热化湿之功尤著。临床应用阳黄证,症见发热、身目便俱黄,黄色鲜明、烦渴喜饮,舌红苔黄者。热淋证症见小便涩痛,淋漓不畅,甚或癃闭不通,小腹急满,苔黄腻,脉滑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4黄柏——薤白
黄柏苦寒降泄,清热燥湿,且以泻肾火,清下焦湿热为专长;薤白辛散苦泄,温通滑利,善散阴寒之凝滞,行胸阳之壅结,上温心胸之阳气,下调大肠之气滞。二药配对,辛开苦降,以通为主,寒温并用,以清为主,清热中有通阳之施,以免苦寒清热而遏阳;燥温中有理气之用,以免燥湿而气凝。临床应用大肠湿热致气机壅滞,下痢赤白,腹痛里急后重者。
2.5黄柏——白头翁黄柏苦寒沉降,清热燥湿,长于清泻下焦湿热;白头翁苦寒降泄,既能燥泄大肠湿热,又能清解血分热毒,为治痢疾之要药。二药配对,相须为用,泻热燥湿,清肠解毒之力大增。临床应用腹痛,里急后重,肛门灼热,泻下脓血,赤多白少。舌红苔黄。急、慢性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而辩证为热毒内盛,下痢脓血证者。
3临床新用
3.1治疗烧伤
用黄柏粉5份,榆树皮粉2份。共研为粗末,以80%乙醇浸泡48~72小时,乙醇量超过药粉面一横指左右,然后除去药渣,将乙醇液过滤,分装保存待用。该药液适用于I~Ⅱ度烧伤或轻度感染的伤口。使用时用喉头喷雾器将药液直接喷于伤口表面。可使受伤部位皮肤潮红,发热疼痛,起水疱,甚者流脓流水等症状明显减轻,伤口易愈合。
3.2治疗结肠炎
用黄柏、马齿苋、白头翁各50g,水煎成 100ml,用2%普鲁卡因2ml备用。每晚睡觉前保留灌肠1次。方法是令患者左侧卧位,臀部抬高,药液加热至40~50℃,吸入注射器,连接导尿管,插入直肠12~15厘米,7~10分钟将药液推完,嘱患者保持左侧卧位30分钟。15日为1个疗程。或以黄柏为主,配伍黄连、白及、生地榆、五味子,剂量视病情而定。将上药浓煎至150ml备用。每日取50ml,温度保持在37~38℃。按常规保留灌肠3~4小时。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以血性黏液便、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为主要症状。收到满意效果。
3.3治疗皮肤及黏膜溃疡
用黄柏粉30g,青黛10g,肉桂末 3g,冰片0.6g。共研为细粉,用棕色瓶收贮备用,外用时撒于患处。用于治疗龟头溃疡、肢端溃疡、鼻黏膜溃疡、阴道壁溃疡、虚火口疮等,收到满意疗效。取其黄柏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理。
3.4湿疹
黄柏60~120g(根据湿疹面积大小酌情增减)煎药液500~1000ml,用8层纱布浸药液湿敷患处,每次10分钟。用于急性湿疹者。若湿疹面积局限小者,可用黄柏细面干撒或用香油调涂,其效亦佳[3]。用后渗液基本消失,瘙痒大减,结痂痊愈。对个别散在皮损用黄柏细面香油调涂而很快痒止疹消。湿疹系风湿热邪郁于肌肤所致,尤急性者则湿热毒盛。黄柏清热燥湿解毒效佳,故临床疗效满意。
3.5治疗冻疮
感染者用黄柏60g、芒硝30g;未感染者用黄柏30g、芒硝60g。研末,凉开水调成糊状,取适量敷于局部,每日敷药1次,无菌敷料包扎。黄柏具有清湿热,解毒功效,其主要成分小檗碱、黄柏内酯抗菌作用显著,芒硝主要成分为硫酸钠,外用形成高渗环境,解毒消肿。二者合用增强了其抗感染、消肿、减轻症状的作用,并有一定的改善末梢循环的作用。
3.6血栓性浅静脉炎
用黄柏300g,浸泡在1500ml温水中,30分钟后用武火浓煎,取汁500ml,过滤装瓶、冷藏备用。使用时将少量药液倒入清洁容器中,用纱布蘸取药液,以不滴水为度,直接敷于炎症局部,每次冷敷30分钟,每日早晚各1次,连用1周。无效者改用其他方法。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热之功能,黄柏煎剂湿敷静脉炎局部,通过皮肤吸收渗透,直达经脉血络,使蕴结之邪得以清解,临床收效甚捷。
参考文献
[1]李峰,贾彦竹.黄柏的临床药理作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04,16(2):191-191.
[2]杨周平,武志军.中药黄柏的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研究[J].甘肃医药,2010,29(3):329-331.
[3]李海燕.黄柏的中药药理与临床应用研究[J].引文版:医药卫生,2015(4):193-193.
论文作者:秦芹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4
标签:黄柏论文; 燥湿论文; 湿热论文; 苦寒论文; 黄连论文; 药液论文; 作用论文; 《航空军医》2017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