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黄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吕媛媛

(湖南水口山有色金属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 湖南衡阳 421513)

摘要:目的 探讨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抽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肾病患者共110例,按照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大黄治疗,对比两种治疗方法的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大黄在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肾病等疾病中均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大黄;药理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研究

大黄是常见的中药药材,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消肿祛瘀的效果,在大便郁结、咽喉肿痛、水火烫伤、湿热黄疸、瘀血诸证[1]、胃肠疾病、牙龈肿痛中均有着较好的临床效果,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快速发展,大黄在其他疾病中的应用价值也逐渐凸显出来。大黄中的有效成分包括大黄素、大黄酚、大黄酸、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多糖等,其不仅在常见病、多发病中有效,在一些疑难病、危重症中也有着较好的应用价值。为进一步明确其效果,本文以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肾病患者共110例,分组对比了大黄和常规西药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月间我院接收的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肾病患者共110例,将其分为2组。观察组患者60例,男性36例,男性24例,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4.3±1.8)岁,其中肠梗阻25例,急性胰腺炎18例,肾病17例。对照组患者50例,男性28例,男性22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55.1±2.0)岁,其中肠梗阻20例,急性胰腺炎16例,肾病14例。经检查,患者均符合临床相关诊断标准[2],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严重器质性疾病、药物过敏史和精神疾病者。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包括对症治疗、抗感染、机械通气、纠正水电解质失衡、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常规西药治疗基础上,采用大黄治疗。肠梗阻患者采用大黄附子汤加味治疗,药方:生大黄30g、延胡索20g、广木香10g、枳实10g、川楝子10g、附子6g、细辛3g。用药1剂后即可排气通便,加减应用3剂症状即可消除。肾病均采用大黄附子汤治疗,药方:大黄10g、黄芪30g。当归30g、丹参20g、附子10g、益母草10g、陈皮10g、甘草10g、竹茹10g、黄连6g。若患者不能口服用药,可改为中药灌肠治疗,药物保留3d以上。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生大黄胃管灌注或保留灌肠治疗,取生大黄30—50g,加入200—300ml沸水冲泡,待水变凉不烫手后分3次从患者胃管中注入,夹闭胃管2h以上,或保留灌肠。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分为3级,痊愈:患者各项症状均消失,未出现不良反应;好转: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明显改善,出现轻微不良反应;无效:患者各项临床症状未发生改善甚至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治愈率+好转率[3]。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应用SPSS19.0软件来计算,计数资料以χ2进行检验,以n(%)表示,计量资料以t进行检验,以±s表示,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

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3.5±1.2)d、(8.3±2.4)d;对照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3±1.8)d、(14.4±3.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治疗总有效率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大黄又称为生军、文军、将军等,是一种蓼科植物,有效成分主要为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从药理作用来看,大黄具有致泻的作用,这是因为其中的大黄蔥醌类衍生物进入肠道后,在细菌酶的影响下会分解为大黄酸蔥酮[4],对大肠黏膜产生刺激,进而促进肠道的蠕动。此外,该物质还能够增加肠腔容积和肠内渗透压,有利于排便。在抗病毒作用上,大黄也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其对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痢疾杆菌等均可产生抑制效果,可避免细菌蛋白质合成,尤其是芦荟大黄素,其能够彻底杀死流感病毒、疱疹病毒,迅速纠正患者的病症。除此之外,大黄中的大黄素还能够调节机体免疫力,避免T淋巴细胞增值,抑制巨噬细胞过度激活[5]。大黄中的儿茶素、大黄酚也可以改善血管功能,促进血液凝结,增加血小板和纤维蛋白质含量,从而减少了出血时间。

本次研究中,选取了肠梗阻、肾病、急性胰腺炎的患者进行研究。对肠梗阻患者,大黄中含有的大黄素和番泻苷,可以在肠道环境下分解为大黄酸蔥酮,其作用在于刺激大肠黏膜,兴奋肠道平滑肌上的M受体,增加肠道蠕动,同时,减低小肠上皮细胞的离子转运,避免钠离子的吸收,从而增加肠腔容积,保留水分,反射性的推动肠道蠕动,促进排便。对于肾病患者,包括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急性肾衰竭、糖尿病肾病等,大黄均能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这是因为大黄素可以降低纤维细胞、3H-胸腺嘧啶脱氧核苷的渗入率[6],剂量越大抑制效果越明显,大黄素可通过抑制纤溶酶原激活物,来促进纤维连接蛋白的讲解,这对抑制肾间质纤维细胞的生长有着重要作用。另外,大黄还可以减少肌酐及尿素氮含量,促进二者的排泄,减少肾损害,解除肾脏的高代谢状态。对于急性胰腺炎,大黄可以起到一定的抗菌效果,抑制炎症反应,促进病灶部位的吸收。除此之外,大黄还可以治疗肝胆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皮肤病、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等,范围涉及到多个器官和系统。临床应用中,常用的方剂有桃仁承气汤、大黄牡丹汤、大黄附子汤、大黄紫花汤等,应根据患者的病情类型合理选择方剂。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的症状改善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8.33%,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大黄在肠梗阻、急性胰腺炎、肾病等疾病中均有着较好的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慧林,赵妍.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光明中医,2015,30(05):1119-1121.

[2]李广峰.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6):317-318.

[3]孙冉.大黄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02):51-52.

[4]杨炀,税丕先,陈滟等.中药大黄在临床应用中的功效以及对其药理作用[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7,36(03):1226-1231.

[5]宋侠.大黄的药理及其在肾脏病中的运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3):191-192.

[6]袁常青,邢亮.大黄的炮制及其药理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09):122-123.

论文作者:吕媛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5

标签:;  ;  ;  ;  ;  ;  ;  ;  

大黄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研究论文_吕媛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