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环境革命提升城市竞争力——大连荣获“全球环境500佳”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环境论文,城市论文,大连论文,中国论文,启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新大连·新环境·新经济
环境革命是基于中国城市发展现状客观实际提出来的,是解决中国当前城市发展中所存在的经济、环境、社会相互协调的问题,而进行的一种有益探索,更是深植于中国较发达城市的发展经验而进行的尝试性的理论总结。
(一)大连环境革命成果卓著
1992年以来,大连市城市环境建设投资已达到100多亿元, 完成环境基础建设项目和重点污染治理项目300多项。至2000年底,全市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40.5%; 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率达90.3%;汽车尾气达标率83%。联合国秘书长托普弗尔称“大连在优化人居环境方面堪称模范城市”。
大连市政府本着“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理念,从1992年开始,对产业结构和工业布局进行了大规模调整,105 家污染企业关闭或搬出市中心,年削减工业废水1243万吨、化学需氧量3.07 万吨、 二氧化硫7330吨。全市所有工业污染源实现达标排放,环境质量达到近20年最好水平,是中国北方环境质量最好的城市。
1999年与1980年相比,空气环境质量中自然降尘降低35%、二氧化硫降低36.7%、氮氧化物降低34.3%、总悬浮颗粒物降低80.5%;海域中油类降低16.7%、砷降低50%、铅降低97.5%。建成5 座城市污水处理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70%,生活垃圾实现了无害化处理,产业废物安全处置场建成投入使用,绿化覆盖率达40%。建有自然保护区9个。 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饮用水源等特殊需要保护区域面积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4%。在国内率先推广使用无铅汽油、 无磷洗涤用品,治理“白色污染”;颁布实施36个地方性环保法规。同时促进了经济的快速增长,8年间人均GDP增长3倍多。
大连环境建设的实践,不仅连续获得国家多项殊荣,而且赢得国际组织的肯定和赞誉。1989年国家环保总局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评比以来,大连连续7年在全国37个重点城市中位列前5名,连续两届被授予“全国环境综合整治十佳城市”称号;1997年率先进入“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行列;1999年提前一年完成了国家下达的“双达标”任务;1999年,被联合国确定为亚太地区城市治理先导城市;2000年,大连市城市环境建设项目荣获联合国人居中心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2001年6月,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评为2000 年度“全球环境500佳”。
在“全球环境500佳”颁奖大会上, 大连市市长李永金代表大连走上领奖台。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认为,大连环境建设的实践“成功地解决了一个具体的环境问题或对环境及可持续发展问题作出极有意义的贡献;成功地使公众关注大环境问题,从而推动地区或国家解决环境问题”。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副主任卡喀赫尔先生在颁奖仪式上说,作为一座老工业城市,近些年大连成功地进行了工业污染物的治理和产业结构调整,实施了污染企业的搬迁改造,同时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活动,在保护生态工作中起到了示范作用。大连环境建设的成功经验,应在中国及世界各地得以分享和推广。
(二)从环境建设到环境经济
90年代以来,大连市遵循“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发展理念,把城市环境当作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经营,围绕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环境质量,做足环境文章,积累环境资本,变环境优势为经济优势,步入了一条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快车道。
——大调整提升了工业。大连是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偏重,工艺、技术、产品落后,工业布局极不合理,城市工业污染十分严重。进入90年代,大连抓住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结合城市总体改造规划,下大气力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对地处市内能耗高、污染重、效益差的工业企业下达了搬迁改造计划。这种搬迁并非简单的“挪窝”,除少数企业被就地“销号”外,绝大多数企业通过盘活土地,利用级差地价,获得了生存发展的资金和机遇,进而淘汰落后产品和工艺,采用先进技术开展清洁生产,使企业整体水平和效益提高到新的档次。迁至金州的油脂化学厂,淘汰了落后的石蜡氧化合成脂肪酸、脂肪醇产品,生产污染轻的高档洗涤产品。大连煤气一厂搬迁后采用轻油制气清洁生产工艺代替了以煤为原料的落后工艺,实现了清洁生产……通过企业大搬迁,市中心逐渐调整为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使城市框架和功能得以提升。大连以搬迁企业、调整工业布局带动产业结构、经济结构调整,优化城市布局的大手笔,使工业和环境实现了“双赢”。
——大投入完善了基础。大连狠抓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使之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位置,每年市重点工程中有一半多是与环境有关的。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大连市用于城市环境建设的投资高达100 多亿元,先后完成了环境基础建设项目和重点污染治理项目300多项。10 年来,彻底治理了市区41条沟河,建设了马栏河、春柳河等5 座城市污水处理厂,使城市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建成有毒有害固体废物安全处置厂、毛茔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建设煤气新厂和多座热电厂;大规模进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营造了一个绿色的大连。由于大连在改善人居环境方面的突出成绩,联合国第14个“世界人居日”全球庆典大会在大连举行,当时的大连市市长薄熙来获得“联合国人居奖”。
——大手笔根治了痼疾。近年来,大连市加强对新、改、扩建项目的环境管理,严把审批关,始终坚持“四个不批和一个不验收”,即:布局不合理的不批,产品结构不合理的不批,不实行清洁生产的不批,污染总量不削减的不批,投产时污染物不达标的不予验收。控制了新污染源的产生。同时,大连通过“以新带老”加速了老污染治理。甘井子工业区曾是大连污染“重灾区”,许多大型污染企业均聚集在此。几年前,市政府投入大量资金对这些企业进行治理。大化集团通过改变生产工艺,彻底治理了“红龙”污染,大连钢铁集团降伏了“红尘”,同时拆除废旧厂房,治理厂容厂貌,建成了一个花园式工厂。全市1311个工业企业污染源于1999年全部达标排放。大连在经济快速增长,能源消耗不断增加的情况下,成功地控制了环境污染,并且使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
——大思路经营出效益。10年来,大连市精心经营城市环境,积蓄的雄厚环境优势,成为大连精心绘制的一张最大、最好的“名片”和“招商广告”。据测算,大连在环境建设和保护方面的投入产出比是1∶5。
优美的环境,吸引了众多外商来大连投资或追加投资,使大连经济充满新的活力,进而提高了城市的运行效率和商务活动能力,以及对周边地区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促进了地区经济发展;带动了商贸、旅游和展览业等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提高了城市的身价和知名度,使整个城市的有形和无形资产大幅度增值;另外,还带动了环保产业的迅猛发展。这一系列连锁反应,构成了大连环境经济链,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潜在效益。
(三)环境经济也是新经济。
环境经济是大连人用实践总结出来的新的经济理论。大连人运用环境经济,走出了一条高速增长、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发展之路。环境经济作为新的城市经济理念和基本模式,以大调整促进大发展,以大思路推进大变革,用新经济的新理念,经营城市、建设城市,使城市这块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并焕发出无穷的活力和魅力。
——环境经济是跨越式发展的新经济。大连在环境革命的实践中,大力调整工业布局和产业结构,通过企业大搬迁,一方面使老企业进行重新定位,转移到新的经济轨道中来;另一方面带动环保、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新技术产业群迅速形成,以优美的环境吸引来自全国和世界各地的新技术、新成果、新项目、新人才,以城市功能提升搭建新经济平台,使传统的低效率的工业发展格局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化为跨越式的高效率的工业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
——环境经济是可持续发展的新经济。大连的环境优势,拉动了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又推动了环境建设,环境优势逐渐转化为经济优势,使大连步入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快车道。控制人口规模、提高人口素质;控制城市规模、提高环境质量;控制产业规模、提高企业效益,已成为大连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战略。
——环境经济是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的新经济。从大连宏观经济发展的状况和趋势看,高增长、高就业、低通胀是最形象的描述。1999年大连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003.1亿元,比1992年增长了 371.5%,年均递增14.2%,人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8429元,是1992年的3倍多。城市环境投入由1994年的7.4亿元增加至1999 年的20.22亿元,5年增长了1.7倍,占同期GDP的2%,最高达到2.67%。 全市可支配财力由1992年的 21 亿元,增长到1999的90亿元,年均增长23%;全市实物资产由758亿元增加到2609亿元,年均递增16.7%。 大规模的投入带动了环保产业和新兴产业的飞速发展,基本解决了城市就业;大规模的城市引资、投资,拉动了内需,刺激了消费,使全市居民生活水平稳定提高。
——环境经济是以人为本的新经济。大连环境经济的主要目标,就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大连城乡环境清洁、优美、舒适,以至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城市建筑标新立异,个性鲜明,居民住宅绿地和星罗棋布的广场,到处充满自然而现代的气息。大连人以环境经济的实践荣获了“联合国人居奖”、“2000年迪拜国际城市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等诸多荣誉。环境经济这一以人为本的新经济模式,为推进大连城市现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2、环境革命提升了大连的城市竞争力
我们简单地把大连环境革命总结为“拆、引、新、建”四个方面。“拆”就是敢于对旧城市和落后工业企业动大手术,善于通过城市的总体规划和运用市场经济规律经营城市,勇于用极少的实际投入,还城市于自然,建城市为美丽。“引”就是吸引资金,建立政府与企业“双赢”模式。“新”就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改造传统产业,选出具有带动作用的支柱产业,以新工业格局和高增长性产业群,建立多功能的工业园区,促进大连市的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发展。“建”就是用科学的规划和管理,建设现代化和国际化的新大连。
(一)一个“拆”字拆出了环境经济
城市建设重在拆。这是大连城市建设实践中的基本经验。搬迁是城市环境革命的第一场“战役”。打好这场“战役”,不仅可以为今后的环境建设创造有利条件,而且能够为传统产业改造和工业布局调整打下坚实基础。如果“拆”不好,就会出大的问题,就会为城市背上新包袱。所以,看似简单的搬迁工作,必须建立在新的经济发展方针基础上,建立在全面规划和全局调控基础上,建立在政企“共赢”基础上,建立在全民参与和广泛支持的基础上,不仅要敢于“拆”,还要善于“拆”。大连实施企业搬迁改造,总结出一些重要经验:
——搬迁企业五管齐下。一是移地搬迁。对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企业或产品,在市外选址建新厂,引资招商。同时,与发展县区乡镇工业、工业小区建设紧密结合。按照城市规划,老厂区开发新的产业;二是就地淘汰。对长期不景气、无发展前途的企业,按法定程序取消原企业;三是搬迁合一。对几家规模较小的同类企业,可以采取搬迁到一地集中生产的办法,腾出原厂区开发新产业;四是大厂减肥。对占地较多的大企业,把效益不好的生产系统搬迁转移出去,或淘汰原装置,腾出部分厂区开发新的产业;五是整体出让。对适宜引进内、外资的企业,可将企业整体出让,由接受单位移地进行技术改造或利用原厂址搞第三产业。
——城市格局破旧立新。一个旧城市首先要破,破后要立,要用现代化的标准、水平、理念、构思来立。大连人大胆地用新的思维、新的眼光调整中国传统城市的格局。通过大举搬迁工厂,减少了污染,减少了噪声,减少了交通拥挤,腾出了大片土地,用以建广场、建绿地、建新的精品构筑物;利用土地级差,在城乡结合部兴建大型配套好、环境美、有安全保障的居民区;用政策吸引城市居民由市中心区走向城乡结合部,使城乡结合部成为人们居住的最佳选择。同时,交通体系向外延伸,从平面向立体发展,用快速轨道交通将点、圈、带联系起来,形成了地下、地面、空中的立体式交通框架。大连人深知,城市建设一方面,要使地面新建构筑物形成凝固的美;另一方面又要使地面流动的东西形成流动的美。往更深一层扩展,就是一个城市,不仅讲平面效果,也要讲立体景观,还要从地下着手。将地下管网、地下设施、地下构筑物和地面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错落有致的城市格局。
——产业调整四轮驱动。一是围绕盘活存量资产实施搬迁调整。搬迁调整改变了计划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钱到地头死”的状况,并逐步实现市场经济条件下从实物资产到货币资金的正常转换和良性循环;二是围绕组建企业集团实施搬迁调整。围绕大化集团、大纺集团、大显集团、碧海集团实施搬迁改造,通过搬迁对分散和过分集中的工业布局,落后的产品结构,过小的经济规模,低下的经济效益,不断加以调整,能够促使搬迁后的企业投奔和依托大集团,较快实现了资产上重组、产品上更新、规模上扩大、实力上增强;三是围绕优势产业实施搬迁调整。围绕建设盐岛基本化工原料和金州精细化工基地,大连有针对性地组织了市区化工企业的搬迁。目前70万平方米盐岛区通过搬迁,集聚了大连染料厂氯酸钾厂等6户化工企业,一个设施齐全、装置配套、 产品关联、附加值高、出口产品多和环境质量好的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基本形成,并形成东北地区最大的精细日用化工产品生产基地;四是围绕完善城市功能实施搬迁调整。在搬迁企业腾出的土地上,陆续开发建设了希望广场、华乐广场、市委办公楼、希望大厦、长春花园等一批城建办公、商务、住宅精品项目。全市最大的地下停车场、最大的污水处理厂、最高档次的住宅小区等都是企业搬迁后,在消灭污染源的基础上,对其原厂区开发建设的成果。企业搬迁在合理调整城市工业布局的同时,推动了城市建设的发展,促进了城市功能不断完善,带动了包括土地价格攀升等一系列明显效果,使城市更具吸引力。
——以人为本、勤政为民。大连在环境革命实践中,以大拆迁、大调整的大手笔,彻底改造了城市的旧面貌。大连市区的200多万人中, 8年来有100万人住进了新房,其中有45万人自己没花一分钱;8 年间全市共拆除旧房1500多万平方米,新建各类建筑2775万平方米, 新建230多处游园、街心绿地和20多个广场,市区新增公共绿地1030万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8.5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达到9.4平方米。大连市政府“少睡觉、多干活、少花钱、多办事,少享受、多奉献”的精神,使大连的环境建设成为“民心工程”。广大市民在整个拆迁改造中,顾大体,识大局,激发出极大的城市凝聚力。去年9月26日, 大连民权旧区二期工程动迁的3063户居民,竞在5天内全部迁走,仅第一天就有2900 户居民搬出旧区,全部工作结束后未发生一例上访事件。可以看出,以人为本、勤政为民的思想已深入人心。
(二)一个“引”字引出来循环效应
对去过大连的人来说,赏心悦目的环境是带给我们的最直观的感觉。许多人会问:大连的城建资金从哪里来?回答这个问题,复杂又简单。大连的财政不富裕,但大连的决策者却找到了能撬动大连城市经济发展杠杆的有力支点,这支点就是招商引资和盘活城市资产——土地。几年来,大连招商引资来的近百个大型公建项目中85%是外资筑起的,目前又一轮外商投资项目:星海湾主题公园、虎滩极地馆、星堡艺术馆等上亿元的城建旅游项目也即将陆续启动。如何运营土地,是新时期城市建设者们的新课题。
——土地是城市建设的“第二财政”。1993年,星海湾还是一片荒滩和垃圾场,地价只有每平方米1000元。两年的填海造地,完善基础设施,美化环境,使如今的星海湾地价每平方米升到1万元。 这里诞生的星海会展中心使展览业成为大连崛起的新兴产业,成为完善城市开放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这一切得益于城市经营的良性循环链,即通过科学规划,美化环境,土地出让获得级差地租,然后把级差地租投入城市建设中,促使城市增值。增值后的城市又吸引了更多的外资、更多的旅游者、更多的人才、更多的高新技术项目回报给城市。如此循环往复,不断积累,滚动发展,于是有了“土地是大连城市建设的‘第二财政’”,“城市环境也是重要的国有资产”等城市建设的新观点。可以说,大连已跳出了靠财政拔款搞建设的旧模式,树立起城市建设也要讲产出,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就是生产力的新思想,走出了一条有偿使用,合理分担,多渠道、多元化投资城市基础设施和绿化、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产业化新路。
——用最少的钱建最好的城市。大连靠土地、靠招商引资为城市建设融资,钱来之不易,花钱就显得特别重要。大连人的观点是,用最少的钱建最好的城市。如何做到少花钱,多办事,关键在于机制创新和“市场化”运行。几年来,城建项目建设紧盯国际先进经验,建立了工程项目统一管理制,一改计划经济下卫生局建医院、教委建学校、门外汉搞工程的弊端,各行业的建设项目由建委统一进行工程管理。建立了工程项目资金预算审核制,全市的工程项目全部由建委把关审核,通过建委审核,去年大连就节省工程预算资金10亿元;建立了工程招标制,无论是工程建设,还是市政设施采购、公交车的更新,全部引入招投标制,通过招投标,城市“六桥”每平方米的主体工程造价由国内同类桥梁的4000元降为2000元;建立了工程监理制和项目负责制。项目负责制是大连在近几年工程组织中实施的一条成功经验,在建设系统,去年就抽调局级干部71名、处级干部258 名深入到重点工程第一线担任项目组负责人,对工程一包到底。同时,地价是关系到招商引资成效的一个关键性因素。环境好,地价自然高,但高也要有个“度”。地价低了是国有资产的流失,地价高了会吓跑投资者。对“度”的把握,既不能放手交给市场“看不见的手”,也不能一厢情愿地主观操纵,而是需要二者很好结合。这就要求决策者根据市场规律既要依据经济趋势作纵向比较,也要依据自身的区位特点作横向比较,审时度势,权衡利弊,相机决策。正是这一系列的机制创新和市场化运营,才有了大连的美丽景色,才有了与世界同行的大连。
——“软”、“硬”两手都要抓。环境包括硬环境、软环境两个方面,城市要以环境立市,那么无论硬环境还是软环境,都要“硬”起来。对于一个国际化城市来讲,标志性的建筑、高等级的公路、发达的信息网络等硬环境是城市发展的基础。除此之外,城市的软环境如办事效率、服务态度、人际关系、市民素质、社会风气等,在城市建设中也起非常大的作用。一个城市的开放、接纳程度,一个城市市民的合作、创新精神及不拒外、不受地域影响的素质对招商引资的影响会十分明显。软环境搞不好,光注重硬环境建设,就给人一种“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感觉,城市价值也会大打折扣,辛辛苦苦创建起来的优美环境也会为此逊色不少。
(三)一个“新”字新生出新兴产业
在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的实践中,不同城市有着不同的策略选择。但有一点是共同的和必须遵守的,那就是按照城市或地区专业化分工,实施地区差别战略,从本地的实际出发,确定和选择具有本地特点和竞争优势的主导或支柱产业。实践证明,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日益走向市场化和国际化的今天,必须抛弃搞自成体系的大而全、小而全的发展思路,必须在国际经济大循环的统一体系中,寻找具有本地特点和优势的专业化分工道路,培植出与众不同、技高一筹的特色产业。
从未来发展前景分析,大连最有可能成为中国领先水平的产业是环保产业。大连已成为全国城市环境最好、知名度最高的城市之一;大连是环保人才比较集中的城市,大连理工大学适应环保产业发展的要求成立了环境科学与环保工程学院,在国家海洋局环保研究所、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一批大专院校、科研单位,集聚了一大批从事环保科学研究和环保工程开发的各类人才;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已经开发出一批环保科研成果,有些科研成果已处于国内领先水平或世界先进水平;环保产业化也取得了较快的进展,进入90年代以来,大连市环保产业的产值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递增。
要把环保产业变成大连的优势产业,就必须有高人一筹的大手笔,从环保研究开发、环保产业化和环保人才培训交流、环保综合服务等各个方面,把大连建设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环保示范城,在全国甚至世界形成中国环保产业看大连的“大连环保产业城”新概念。
新兴产业的确立,为整个城市建设的发展树立了制高点。环保产业的发展,势必对其他产业形成带动和示范效应。由此,大连的新兴产业结构呈现重点突出,结构多样,层次鲜明的良性发展状态。
(四)一个“建”字建立起国际名城
建设现代化国际性城市是大连人孜孜以求的目标。
1992年,大连曾引发了一场有全体市民参加的、把大连建成什么样的城市的大讨论。集中了市民共识性和市领导前瞻性的《大连市经济上新台阶纲要》随之出台,目标是力争用20年左右的时间,把大连初步建设成为社会主义北方香港,基本上实现现代化。
1993年,新组建的市党政领导班子思路更加清晰,明确提出要不失时机地对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进行战略性调整,使大连逐步成为商贸、金融、旅游、信息城市。
1994年,薄熙来市长代表市委、市政府提出“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建设八字方针。这个不求城市规模空间无限扩展,但求城市内涵质量发展的思路,使大连的城市建设脉络更加清晰,为大连建设极具特色的现代国际性城市奠定了基础,成为大连几年来城市建设最直接、最形象的目标追求,指引着大连向着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迈进。
1999年底,市委八届十次全会再立新标杆,要使大连的城市功能和环境质量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力争把大连建设成为国际旅游、商贸、会展名城。
2000年4月,市委书记、市长薄熙来率团赴美招商, 无论是在北美名城旧金山,还是在友好城市休斯敦,以及世界城市纽约,都感受到了大连在世界的名声和形象。5月,又把城市目标向更高层次定位, 向更高境界冲击,把大连建设成为国际名城。
现代化国际性城市宏图已定,大连人便扎扎实实循序渐进地一切围绕国际标准来雕琢城市。1993年前的大连,城市基础设施欠账严重,道路狭窄,住房紧张,供水不足等阻碍着城市的发展。补缺口,还欠账,提升城市功能,从1993年起,大连先后建设了胜利路、疏港路及14座城市立交(地道)桥,同时建设了市区到开发区22公里长的城市快速道路。完成了123.5公里黄海大道和31.8公里的旅顺南路等高等级公路, 形成了城市中心区至各县(市)区的两个小时经济圈儿。投资30个亿的大连建市以来最大的基础设施项目——引碧入连供水工程,使市民吃“夜来水”成为历史。一座日产气达35万立方米的花园式煤气新厂诞生,使城市用气普及率大大提高。动员社会力量,更新公交车辆2300台,使城市万人拥有公交车辆19.2标台。为完善城市功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大连又启动建设了森林动物园、邮电枢纽大厦、自然博物馆等近百项文化、体育、卫生设施;通过放开房地产市场,招商引资,胜利广场购物中心、香格里拉大饭店等60余个大型外资公建项目在滨城落户,加速了旧城改造,使大连更具国际色彩。中国人民大学承担的《中国社会发展研究报告》认为,按照国际化城市标准,在基础设施、生活设施及经济、社会和文化服务功能上,21世纪,大连与香港、广州、上海、北京将成为中国的五大国际性城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3、环境革命对中国城市发展的重要启示
大连市以环境革命提升城市竞争力的经验,从外在看,是美化、净化、绿化环境,而实质上是城市定位、规划、建设、管理和经营这一系统工程从理论到实践的新突破。初步概括,大连经验有以下五点值得关注,尤其值得城市领导者进一步理解和借鉴。
(一)高品位:城市定位个性化
一个城市的品位首先是它的定位。而城市定位首先是发展规模定位,其次是城市功能定位。经济学家发现,随着各种生产要素的增加,当城市规模突破某一限度后,收益增加的幅度就会小于规模增长的幅度。规模继续扩大,而收益绝对减少。而事理的规模增长,有利于发挥和释放城市的主导功能,从而能最大限度地增加收益幅度和提高城市的影响力和辐射力。这个理论启示我们不仅要研究合理城市规模与最佳城市规模的问题,而且还要研究在多大的规模基础上干什么才是更好或最好的问题。大连以“不求最大,但求最好”的城市理念,把自己的城市规模和城市功能有机地结合起来,不求城市规模的无限扩大,但求城市内涵、品位和质量的最佳发展。在围绕高品位、个性化进行绿化、净化、美化城市环境的同时,构筑商都、绿都、智都的城市战略,努力实现以现代工业和发达服务业为支撑的、具有区域性航运、商贸、金融、旅游、信息中心地位,在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发挥“窗口”和“龙头”作用的现代化国际城市的目标。
(二)高起点:城市规划特色化
温家宝最近指出:“做好城市工作,首先要搞好城市规划。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和发展的蓝图,是建设和管理城市的基本依据。城市规划搞得好不好,直接关系城市总体功能能否有效发挥,关系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能否协调发展。无论从国外还是国内看,在设计、建设、管理方面受到普遍赞誉的城市,都有一个科学合理的总体规划。那些布局混乱、环境恶化、不能发挥整体功能的城市,除了其他原因外,往往都与没有一个好的发展规划有关。”
一座有魅力的城市,必然是有特色的城市。特色是城市的魅力所在。塑造城市特色,既要求城市决策者,特别是主要决策者深刻了解市情,充分考虑城市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同时要善于学习和借鉴古今中外城市建设的经验和建筑风格,绝不能盲目模仿和照搬。大连在新区开发和旧城改造中,根据自己的地理环境、人文景观和民族风情,明确了发展方向和特色定位。在突出山水特色的同时,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建造人文景观,保持固有的天然丽质,使人文景观与自然山水浑然一体。特别是汲取大连年轻而又特殊的城市精华,融汇多种建筑风格,保持特有的建筑文脉。从滨海路观光游览风景区到金石滩旅游度假区,从海之韵到星海广场,从日本风情街到俄罗斯风情街,自然、人文,绿色、科技、古典、现代、折衷、浪漫,风格迥异,交相辉映,既显示现代文明的崭新风貌,又保留了自然景观的奇光异彩。
(三)高标准:城市建设精品化
城市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仅要兼顾水、土地、能源、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而且要考虑城市人民群众的衣、食、住、行。因此,城市领导者,特别是主要领导和决策者一定要端正城市建设思想,处理好城市发展、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关系,处理好建设规模与财力物力关系,处理好生活和建设的关系,一切从人民利益出发,讲实际、重实效、办实事。
城市发展是连续的,城市建设将为历史留下永恒的印迹。作为城市的主要领导,为官一任时间短暂,但城市建设的点点滴滴,却长时间留在城市里。城市建设能不能出精品,是直接关系着是否对广大市民负责,是否对历史负责,是否对来之不易的财富负责,是否对有限的城市资源负责的大问题。
大连就是坚持上述原则的实践者和先行者。薄熙来经常讲,一定要把解决市民的住房问题作为城市建设的突破口。不仅要市民有房住,住得舒适,而且要“走出家门,走进花园”。围绕城市建设的高标准要求,大连千方百计铸造住宅精品、绿地精品和道路精品。1993年以来,大连市共完成住宅投资380亿元,竣工住宅面积2894万平方米, 安居解困住宅近400万平方米,改造市内34块低洼地和24个棚户区,200万市民中有100搬进了新居,50万居民改善了住房条件, 城市人均住房使用面积达到14.38平方米。另一方面,大连通过改造公园、搬迁企业、 统一规划、整治小区、城区联动等措施,恢复、扩大、新增绿地面积1300平方米,人均公共绿地面积提高到8.5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5 %。同时,大连十多条城市主干道、十多座立交桥相继建成,117 个马路市场全部退路进厅,违章临建全部拆除。1994年8月,23路和27 路成为东北地区第一批无人售票线路;1996年9月1日兴建的123.5 公里的黄海大道,1998年8月开通的第一条环城旅游线路,之后又兴建的31.877 公里的旅顺南路,35公里的滨海观光路等,极大地改善了区域高等级公路的布局。截至2000年底,大连城市公交线路达64条,城市万人拥有公共交通车辆达19.2台,使大连真正成为一不颠簸、二不塞车的花园城市。
(四)高效能:城市管理科学化
“重建设、轻管理”是城市建设和发展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而科学高效的城市管理,是提高城市运营效率,推进城市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的关键。大连市委、市政府在实现城市现代化过程中,通过推进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改进领导方式和领导方法,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特别是大连市政府按照市场规律,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加强和改进政府对城市建设的管理。例如,对城市规划审批权建立市长办公会议审批机制;对房地产综合开发,在“放开市场、有偿使用、公平竞争、统一管理”的方针指导下,形成集中审批、联审备案机制;对城市建设资金实行“先算后花,总量控制”,严格申报,层层把关,逐级负责的管理机制;对建设项目,建立专家咨询、公开招标、项目负责的管理机制;对投融资实行多渠道、多层次筹措、使用和管理机制。在管好钱、用好钱的同时,大连着力加强城市法制建设,健全法律法规,严格执行,依法行政,依法治市,使各项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从而使大连的城市管理工作既充满活力和生机,又协调有序和健康地发展。
特别需要强调的是,城市党委和市政府肩负着领导和管理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任。市长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十分重要。市长的战略眼光、政治素质、业务水平、管理能力和工作作风直接影响着城市工作的好坏。作为一个市长,要有眼光、有智慧、有胆识,有创新能力、文化修养和合作精神,要对城市的发展和未来有预见力、洞察力和决断力,要始终站在理性、科学、战略的高度,对城市发展运筹帷幄,办事情、作决策要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对子孙后代负责。这才是一个现代城市管理者的最起码的标准。
(五)高效益:城市经营增值化
对中国城市的发展而言,一个城市如何提升竞争力的问题,实际上是采用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最大程度地使城市增值的问题。大连从环境建设到环境经济,再到环境革命,从形式到内容,从方法到本质,从理念到实践,都是城市经营中的基础性工程,是每一个城市不断提升竞争力必须经历的过程。不仅如此,随着中国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对环境的认识和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环境建设将伴随城市发展促进城市不断增值。大连在经营城市过程中,由于环境的变化,城市资产大幅增值。土地增值了,房价不断攀升,房地产市场空前活跃。几年来,市内四区平均地价增长了5倍。房地产开发收取土地出让金123亿元;同时,环境建设带动了环保产业和新兴产业的发展。2000年,全市国有商业实现利润连续5 年位居东北各大城市首位;旅游收入突破90亿元,接待海外旅游人数及旅游创汇均比上年增长 30%;举办展会52个,交易额突破300亿元。城市环境的魅力直接拉动引进外资工作快速发展。这些年大连直接引用354亿元,兴建大型公共项目60多个。世界500强大企业中有60多家著名企业落户大连,三资企业由1993年的1000多家发展到2000年的近8000家;全市出口总额首次突破100亿美元,全市GDP连续10年保持了两位数的发展。
大连的实践再一次证明,城市不仅是社会的公共事业,也是重要的国有资产,不仅可以经营,而且可以增值。环境作为城市重要的公共产品,不仅是各种经济主体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载体,也是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它所产生的环境效益、品牌效益和经济效益可转换为促进城市发展的直接成分和重要因素。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总是要建立在环境基础之上。优美舒适的环境,是人人都需要的。环境革命的基础作用、先导作用和带动作用,应当得到中国城市决策者、管理者和建设者的高度重视。
标签:环境经济论文; 城市经济论文; 企业经济论文; 大连国际论文; 城市中国论文; 土地污染论文; 治理理论论文; 大连历史论文; 大连生活论文; 大连房地产论文; 经济学论文; 环境保护论文; 环保产业论文; 环保论文; 时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