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脑CT灌注成像联合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论文_任静 刘枫

任静 刘枫

(淇县人民医院;河南淇县456750)

摘要:目的 探讨颅脑CT灌注成像与高分辨磁共振成像诊断技术联合应用于颅外段颈动脉狭窄,重点统计评估其临床诊断价值和可推广意义。方法 专门回顾性统计分析了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82例。该85例患者为定量随机抽样方式选取,依照患者临床早期不同诊断方案实施下的差异,分别对本组82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结果予以分析评估。本组82例全部为经过颈动脉B超证实后的重度狭窄患者,诊断检查中全部进行了颅脑CT灌注成像检查和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联合方案。 结果 患者实施闭环支架置入术过程中,有2例患者手术中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另有1例患者心率明显减慢。对症治疗后,患者心率逐渐恢复先前状态。2例高龄患者(男女各1例)在支架手术后的次日,发生脑出血。紧急转入治疗,将血液控制在100-140/70-90mmHg 。所有患者手术期间均未发生心脏并发症,手术成功率95.1%(78/82),且所有患者手术后残余狭窄控制在了30%以内。结论 颅脑CT灌注成像联合高分辨磁共振狭窄诊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可充分评估颈动脉狭窄程度,通过了解狭窄段管腔斑块的成分和症状表现,为后续的手术针对性治疗规避风险、做足保障。

关键词: 颅脑CT灌注成像; 磁共振成像; 颈动脉狭窄; 脑血管造影

颈动脉狭窄疾病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介入术前评估尤为关键,即通过针对性地诊断检查,依据患者先前症状,才能更加深入了解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具体部位以及直径狭窄程度等[1]。只有如此,才能最终有助于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等。故此,本次临床实践探究专门选取我院收治82例,以分组统计比较的形式,进一步探究颅脑CT灌注成像联合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技术应有下的诊断价值,探寻其临床可推广性。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临床实践探究专门回顾性统计我院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82例。该82例患者为定量随机抽样方式选取,依照患者临床早期不同诊断方案实施下的差异,分别对本组82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结果予以分析评估。本组82例全部为经过颈动脉B超证实后的重度狭窄患者,诊断检查中全部进行了颅脑CT灌注成像检查和高分辨磁共振成像检查的联合方案。本次入选的82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院前已行颈动脉超声检查确诊,均提示一侧或双侧颅外段颈动脉重度狭窄。

本组82例患者,均排除了新发脑梗死、凝血机制障碍、恶性肿瘤、颅内肿瘤、动静脉畸形、体内存留金属异物等患者,即均可参与MRI检查[2]。该组患者年龄范围51-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4.5±7.6岁,男性56例,女性26例。根据患者入院时表现症状的评分统计情况,包括短暂性脑缺血患者28例、脑梗死患者54例。

1.2 方法与操作

① 使用设备:本组82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诊断检查,采用的是东芝320排CT和高分辨MRI,包括全身扫描和颈部专用8通道表面线圈等。

② 颅脑CT灌注:此次灌注参数选择4个,以此是局部脑血容积、局部脑血流速度、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达峰时间等。在实际操作上,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在双侧额叶、颞叶、基底节区三个不同部位采集相应的数据,即重点统计整理患者CTP异常情况。

③ 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此次针对本组82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颈动脉HR-MRI图像分析,专门采用的是美国华盛顿大学医学院心血管影像实验室所研发的计算机辅助系统。重点借助心血管疾病评估软件来进行。

④ CT灌注成像临床应用[3]。本组28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主要是由于颈动脉或椎-基底动脉系统出现血液供应不足而引起,造成患者局灶性脑缺血,最终导致突发性、短暂性、可逆性神经功能障碍。对于此类症状频发的患者,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很有可能继续发生脑梗死。故此,以脑桥层面作为基础灌注层,64层CTP可用于系统评估,后循环脑组织CTP也可辅助定性定量评估。对于本组54例脑梗死患者,由于该情况远比上述情况复杂得多,致死致残率均比较高。故此,根据神经元的功能状况,可将脑梗死形成分为两个时期,分别是梗死前期和梗死期。在梗死前期,脑灌注压降低,患者血流动力学异常;在梗死期,患者颅脑灌注压仍会进一步降低,且神经元也会发生不可逆的形态学改变。

⑤ HR-MRI用于颅内动脉疾病的鉴别。MRA阴性的大脑动脉斑块在同侧或者对侧纹状体区梗死的患者,对于该类患者的发病率的评估往往较为准确有效。除此之外,还可帮助诊断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管腔异常的动脉夹层。总的来看,通过综合评估斑块部位和手术风险,更加科学合理指导后续的脑血管造影及其支架形成术等操作[4]。

2、结果

下述表2-1统计呈现的是本组82颅外段颈动脉重度狭窄患者在颅脑CT和高分辨磁共振联合应用下的CTP分期分布情况。

待诊断检查之后,本组82例患者均实施了经皮颈动脉球囊扩张术、支架置入术,具体依据斑块分型及其症状表现特征来进行。患者实施闭环支架置入术过程中,有2例患者手术中出现一过性心律失常,另有1例患者心率明显减慢,将至37次/min 。对上述3例异常患者行药物(阿托品静脉推注)对症治疗后,患者心率逐渐恢复先前状态。此外,还发现2例高龄患者(男女各1例)在支架手术后的次日,发生脑出血。紧急转入治疗,将血液控制在100-140/70-90mmHg 。所有患者手术期间均未发生心脏并发症,手术成功率95.1%(78/82),且所有患者手术后残余狭窄控制在了30%以内。

3、讨论

颈动脉狭窄,即心血管类疾病,它是作为血液由心脏通向脑部、头部其他部位的主要血管的颈动脉出现狭窄的症状。多年的医学研究与大量的临床实践已经充分表面,颈动脉狭窄多是由于颈动脉粥样斑块所致,其通过造成颈动脉管腔狭窄来形成。临床高发人群主要集中在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发病率在各年龄段中最高,高达9%。发病时大多位于颈总动脉分叉和颈内动脉的起始段位置。该病临床并不传染性,患者突出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昏迷、失眠、脑缺血、感觉障碍、嗜睡等。该病的病因也比较复杂,包括像外伤、动脉扭转、肿瘤、先天性动脉闭锁等等。不过,在我国国内的医学研究报告中显示,大动脉炎是颈动脉狭窄的最常见病因。正如前文所言,颈动脉狭窄疾病中,颅外段颈动脉狭窄介入术前评估尤为关键,即通过针对性地诊断检查,依据患者先前症状,才能更加深入了解患者颈动脉狭窄的具体部位以及直径狭窄程度等。只有如此,才能最终有助于患者后续的临床治疗和护理等。

本研究中82例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均经过了B超检查确诊,在早期的诊断中使用了颅脑CT灌注成像联合高分辨磁共振成像的方案。众所周知,在医学影像领域,功能成像越来越成为研究的热点,而本文着重探究的颅脑CT灌注成像,就是作为诸多功能成像的一种有效方法。将它应用于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诊断领域,最大的优势,即快速、准确地定位,较为完整地定量反应局部组织血液灌注量的改变等情况。如此以来,对于后续对患者器官的综合评估,以及组织血流灌注状态的观察和预估判断,价值比较高。该技术的应用和操作原理,主要还是基于对比剂具有放射性同位素的弥散特点。具体来看,它通过从肘静脉团注非离子型含碘对比剂,在经过一定的延迟时间之后,在同一ROI重复快速做CT扫描处理。最终观察测量示踪剂的信号变化,以此来获得不同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更多的评价组织的灌注量及其通透性[5]。

与CTP相比较之下,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也具有自己的优势特点。根据近些年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可以得知,当临床频发脑血管类疾病的时候,常规影像学实际上很难准确及时地发现患者颅内动脉狭窄的症状。与其他技术相比,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相当程度上可提供这些病因线索。此外,一项HR-MRI研究评估(2014)再次显示,MRA阴性的大脑动脉斑块在同侧或者对侧纹状体区梗死的患者,对于该类患者的发病率的评估往往较为准确有效。除此之外,还可帮助诊断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管腔异常的动脉夹层。总的来看,该项技术可以看作是医学临床用作传统颅脑内动脉影像学检查的重要补充。正如本研究中85例患者而言,在颅脑CT灌注成像与高分辨磁共振管壁成像联合应用之下,临床诊断价值更高。更重要的一点是,HR-MRI在显示颈动脉内管壁结构方面的技术优势是独有的,其最大的优点即无创、无辐射、可动态随访观察等,显然已经成为了神经科重要的辅助诊断技术。

参考文献:

[1] 陈诏, 涂忠楷. 超薄多层螺旋CT与脑灌注成像在颅脑损伤早期诊断中的对比研究[J].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18(6):79-80.

[2] 余翀,周斌,李毅清.颅外段颈动脉狭窄手术时机的研究进展[J].血管与腔内血管外科杂志,2017,3(4):880-884.

[3] 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血管外科学组.颈动脉狭窄诊治指南[J].中国血管外科杂志(电子版),2017,9(3):169-175.?

[4] 徐蔚海. 颅内血管病的高分辨磁共振成像——重新认识脑血管病的开始[J]. 中国卒中杂志, 2016, 11(8):617-618.

[5] 陈渊, 李吕力, 韦俊杰, 等. 颈动脉支架治疗颅外段颈动脉狭窄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8, v.38(13):19-21.

论文作者:任静 刘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2019年7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4

标签:;  ;  ;  ;  ;  ;  ;  ;  

颅脑CT灌注成像联合高分辨磁共振成像对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的诊断价值论文_任静 刘枫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