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沂市兰山区义堂镇卫生院 276000
【摘 要】目的:探究胫骨中下段骨折应用外固定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从中随机抽取80例参与本次研究,将80例患者按照治疗时间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取内固定接骨术,观察组患者则采取外固定接骨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切口长度明显大于观察组,且术后恢复情况较差,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对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应用外固定接骨方法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效果良好,骨折愈合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值得推荐。
【关键词】胫骨中下段骨折;外固定;内固定;临床应用价值
胫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关节内骨折,主要是由于轴向压应力或者外界的暴力所致,临床上主要采取手术对患者进行治疗。目前,治疗胫骨骨折的方法有很多,一般多以暴露双钢板的固定方法,但是由于胫骨特殊的解剖学特点,为如何选取固定方式带来一定困难。因此,选取正确合适的固定方式,是提高胫骨骨折患者临床疗效的重点。在本次研究中,为了了解外固定法和内固定法的治疗效果,本研究选取了8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参与,并取得不俗的效果,详细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均为本院在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接收的,将所有患者按照其治疗时间的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范围在45岁至77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7.2±4.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15例,年龄范围在44-76岁,平均年龄(58.4±4.6)岁。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相差无几,可以进行对比分析(P>0.05)。
1.2方法
对照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采取单纯的内固定治疗法,具体方法为:给予患者腰硬膜外麻醉方法,在大腿上部常规扎止血带,采用膝前正中切口,“Z”形翻开髌腱胫骨结节附着点,充分暴露双髁骨折。清除关节内的淤血、骨碎片,恢复关节内部平整,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取钢板内固定或者髓内钉内固定,石膏夹板外固定。手术结束后放置引流管,并给予患者常规抗生素预防感染,手术结束后2-3天可拔除引流管,实施膝关节功能恢复[1]。
观察组患者采取外固定法进行治疗,方法如下:采取静脉复合或持续硬膜外麻醉,同样在大腿上部扎止血带,对于开放性骨折先行清创术,根据患者情况选择切口,对于闭合性骨折则在C臂X线透视机下进行复位。对于其他类型骨折患者,在股骨近端和胫骨中端放置2枚外固定架钢针,拧紧钢针。同时取膝内、外侧切口,充分暴露骨折端,安装外固定支架,予以人工植骨。利用仪器观察骨折对位对线是否完全,在进行内外侧支撑钢板固定。并闭合切口,术后常规放置引流,术后1-2天拔除。常规使用抗生素,并鼓励患者适当下床活动,术后一周可以适当进行一些关节训练,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负重练习,并适时去除外固定支架[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包括:手术时间、切口长度、住院时间等以及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1.4统计学
采用SPSS22.0版统计学软件,以P<0.05表示差异明显,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基本情况 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均大于观察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一。
2.2并发症发生率 观察组患者中,出现了1例骨不连,并发症发生率为2.50%;对照组患者中,出现了3例骨不连、4例术后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7.50%,且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
3讨论
胫骨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骨折部位,而且近几年的发病率有着逐渐上升的趋势。由于胫骨中下段较为细弱,是骨折的好发部位,且中下段骨折时易导致营养血管受到损害,从而延迟愈合期或者不愈合。临床上一般采取手术的方式对骨折患者进行治疗[3]。
传统的胫骨骨折处理方式主要是行钢板或者髓内钉内固定,由于内固定治疗切口较长,且手术中暴露范围广泛,容易损伤软组织且手术恢复的效果不佳,患者在手术结束后容易产生并发症,对于关节内骨折的患者没有显著的治疗效果[4]。
外固定支架固定手术的方式具有手术切口小的优势,可以减少对软组织不必要的损伤,尽量避免破坏胫骨解剖结构,采用小切口或者原切口的方式对骨折进行复位,保证了骨折对位对线的同时,最大限度的保护了膝关节周围的软组织,对患者骨愈合起到了积极作用。外固定支架可以给术后提供较好的操作空间,有助于骨折远端的血管神经的修复,从手术时间的角度来看,外固定法明显缩短了患者手术时间,也降低了术后感染等不良反应的发生[5]。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基本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因此,建议临床上采取外固定大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对提高患者的临床疗效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孙勇.外固定与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25(10):1833-1834.
[2]张柏林.胫骨中下段骨折采用外固定与内固定治疗的临床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33):196-197.
[3]梁就积.锁定钢板外固定与分阶段手术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开放性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4):56-58.
[4]方文广.外固定和内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对比分析[J].当代医学,2014,20(10):38-39.
[5]唐志豪.胫骨中下段骨折经皮钳夹复位配合外支架固定术的治疗效果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4,12(27):156-157.
论文作者:丰丕文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7
标签:胫骨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切口论文; 术后论文; 对照组论文; 时间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4月第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