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_对外汉语论文

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框架论文,对外汉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中,在“语言学”门类下列 有“外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模式研究”和“汉语教学理论与学习理论研究”两项。(注:见《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十五”(2001—2005年)规划要点》。)《国家社 会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度课题指南》中,在重点项目下列有“第二语言教学与习得研究:包 括中国人学习外语、少数民族学习汉语和外国人学习汉语的教学研究与习得规律、习得过程 、习得顺序研究。”(注:见《国家社科学基金项目2001年度课题指南》,载《中国语文》2001年第1期。)可见,在“十五”期间,国家在社科领域对对外汉语研究的重视。

对外汉语教学从所教内容来看是一种汉语教学,从教学对象来看是一种外语教学。作为一 种语言教学,我们在预测对外汉语研究走向时,就必须把它置于国家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总 体框架中通盘考虑。

一 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定位

对外汉语教学是不是一个独立的学科,以及它的归属问题,即它的上位学科究竟是什么, 目前还存在不同的认识。

我们认为,对外汉语教学是否被看作是一个独立的学科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准自己的位 置,把握住自己的学术方向,以便寻求准确的研究切入点,切实地进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使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水平得以真正的提高。如果我们还盘桓于“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地位 上进一步论证” (注:《1998—2000年对外汉语教学科研课题指南》,载《世界汉语教学》1998年第2期。),一味在对外汉语教学的“名”与“实”之间辩诘,甚至在对外汉语教学 隶属于哪一门学科上纠缠,加强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岂不是会流于一句空话。对外汉 语教学是语言教学的一种,是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这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界大多数 人的共识,本文的总体思路,就是基于这样一种共识而展开的。

目前我国已有人建议,把“语言学”列为一级学科,而语言教学是其下属学科应用语言学 的重要分支学科。回顾历史,19世纪初,语言理论方面的研究与语言应用方面的研究开始分 化。那时,作为应用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言教学同当时着重探讨历史问题的语言学分了手。 可以说,语言教学,它是应用语言学中最古老的一个分支,但语言教学成为一个独立学科还 是近几十年的事,也有人说有了上百年的历史。戴维·克里斯特尔所编《现代语言学词典》 认为,应用语言学“主要关心的是如何应用语言学理论、方法和成果来阐释其他经验领域遇 到的语言问题。应用语言学发展最充分的分支是外语教学,有时这个名称似乎只指这个领域 。但是近年来,出现了好几个其他应用领域,包括语言故障的语言学分析(临床语言学)、母 语 教育中的语言使用(教育语言学)、词典学的发展、翻译和风格学等。”(注: [英]戴维·克里斯特尔《现代语言学词典》(第四版),沈家煊译,商务印书馆2000年出 版。)这就是说,狭义的 应用语言学是以语言教学为对象的应用学科。这里的语言教学,特指外语教学。我们还特别 注意到,只有母语教育中的语言使用,才是“教育语言学”范围内的事。

于是,我们可以为应用语言学(语言教学)绘出中国的应用语言学谱系图:

这样,我们既找准了对外汉语教学所处的位置,就为对外汉语研究的学术定位打下扎实、 稳妥的基础。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自然要对教学中的各种现象进行研究,严格讲来,这并非学科建设。 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研究,是要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可能严格体系化的那个部分”。( 龚千炎、冯志伟,1991)也就是说,对外汉语研究,尤其应该探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般原 则、方法和规律,以建立自身的科学研究体系。

关于这门学科的内部构成,邢福义先生有很好的概述:“作为一门学科,‘对外汉语教学 ’具有两属性、三要素。学科以汉语为主,以对外教学为用。汉语是学科的本体属性,是学 科构成的第一要素。对外教学是学科的应用属性,‘对外’是学科构成的第二要素,‘教学 ’ 是学科构成的第三要素。两属性、三要素的相互制约,形成学科的内在机制,编织成学科的 自身系统。这一学科的发展与成型,有赖于两属性、三要素的有效结合。”(注:邢福义《关于对外汉语教学的学科建设》(1996年6月致国家汉办函),转引自张德鑫《对 外汉语教学五十年》,《语言文字应用》第1期。)

为了清楚地显现对外汉语教学的“两属性、三要素”,我们将其与“对中国人的外语教学 ”、“对中国少数民族汉语教学”和“母语教学”进行对比,察其异同,观其联系,表示如 下:

对外国人

作为第二语言

用 对中国少数民族

教学

对中国人

作为母语 对中国人

本 汉语

外语

第一属性:汉语(本)第二属性:对外国人教学(用)

第一要素:汉语第二要素:对外国人第三要素:教学

从表中可见,三种汉语教学的目的语均为汉语,是为共同之处,所异者,教学对象不同。 如果再加上外语教学,共四种语言教学,其共同之处则均为语言教学。四种语言教学所不同 者何?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不同,教学性质、特点不同,教学目的不同,教学环境不同 ,教学策略不同,如此而已。由此引发出在研究层面上就会既有共同点,更有各自的特异之 处。

目前,学术界普遍认为,我国对外汉语研究状况尚不十分理想。季羡林先生认为“我国语 言学界在这方面的研究和所采取的实际措施,远远不能令人满意。”(季羡林,2000)有人阐 释得更具体,认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学起步迟,理论研究和课程设计实验和师资的培训都 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教材教法也多半未能令人满意。”(李如龙,2000)但是,无论怎么 说,“对外汉语教学从80年代,特别是从1992年以来,逐渐进入蓬勃发展时期,‘对外汉语 教学’已逐渐作为应用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陆俭明,2000)这也是不 争的事实,我们认可这种观点。

二 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

对外汉语教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在业内基本形成了这样一种共识:作为一门学科 ,对外汉语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语言学(包括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人类语言学)理论、心 理学理论、教育学理论,从根本上说,它是一门新兴的边缘交叉学科。对外汉语研究的主要 目标是要解决“怎样教”这个核心问题。而要解决这个核心问题,首先必须明确“教什么” 和弄清学生“如何学”这两个基本问题。(仲哲明,1996)一个“核心”,两个“基本”,这 三者的关系如右图。

这些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研究基本上是围绕这个三角展开的。其实,这三个方面,正好构 成作为学科的对外汉语理论研究的整体框架,其内涵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本体研究 及其教学规律与习得过程研究。不过,我们认为,研究框架的核心应是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 的汉语,即服务于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本体研究,也就是说,“教什么”的问题才是研究 的核心,而不应是“怎样教”。

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对外汉语教学既是一种汉语教学,又是一种外语教学,我们习惯上所 说的“对外汉语”,其涵义是指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并不同于作为母语的汉语。研 究“对外汉语”与研究作为母语的汉语,在目的、内容、方法、手段上均有很大的差别。研 究对外汉语的目的,在于让学习者掌握汉语语音与韵律,了解汉语词语用法与搭配习惯,明 白造句原理与句子组装规则以及正确、得体的汉语表达方法,从而养成新的语言习惯,培养 学习者的汉语交际能力。在内容上,要求既要阐明汉语与其他语言的共通之处,更要揭示汉 语所独具的特点,特别应点明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在研究方法上多用语言 对比分析、教育测量与统计等方法。这种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体现了本学科的 研究特点,是学科基础理论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

基于这种认识,我们把“教什么”、“如何学”、“怎样教”三者关系重新调整,得到右 图。

首先要研究“教什么”,即把“对外汉语”教给第二语言学习者,教学内容研究透了,知 其所以然,学生据此学,教师依此教。在“学”和“教”这对矛盾中,只有基本弄清了学生 习得过程、习得顺序、习得规律、习得策略之后,才能真正谈得上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否 则,“怎么教”的研究就会发飘,欠缺依据,底气不足,依然摆脱不掉经验之谈的毛病。当 然,我们也充分肯定个人教学经验的积累与多年形成的习惯做法的价值,但应付诸具有一定 规模的教学实验,反复验证,使之升华,成为理论,这也不失为一种研究路子。

学术界持有类似观点者,亦不乏其人。陆俭明先生在论及对外汉语研究时,就提出了四个 步骤的观点:“研究工作应紧紧围绕‘怎样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让外国学生尽快学好汉语’ 这么一个问题。首先需作基础研究,其次需加强汉外对比研究和外国学生偏误分析研究,以 便尽可能有针对性地进行对外汉语教学。再其次,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编出各种门类的高质 量 教材。最后要进一步研究、改进教学法。”(陆俭明,1999a)其实,这首先研究的就是“教 什么”,其次研究的就是“如何学”,再其次与最后研究的才是“怎样教”,条理分明,步 骤不紊。

在这进入新世纪之时,我们有必要在总结我国对外汉语研究的基础上,权衡利弊得失,认 真思考并加强对外汉语研究,真正地把它作为一个学科来建设。为此,我们认为应开辟多视 角的研究路向。综观全局,对外汉语研究既然定位于应用语言学研究范畴之内,那么,它应 该是语言学、心理学、教育学、计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的交叉地带,这样看来,似应有 四个层面的研究:

第一层面——本体论:从事汉语本体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语言学。

第二层面——认识论:从事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其理论基础是心理学。

第三层面——方法论:从事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其理论基础是教育学。

第四层面——工具论:从事现代科技手段如何应用于教学与学习的研究,其理论基础为计 算语言学和现代教育技术。

我们认为应走出单向研究模式,走向四个层面研究相结合的系统研究格局,研究思路与研 究视野应有开拓性、原创性。于是,我们把对外汉语研究看成一个系统工程,列表如下:

理论基础 研究内容 研究目的

语言学 本体论:汉语本体研究 教什么

心理学 认识论: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

如何学

教育学 方法论:教育理论与方法研究

怎样教

计算语言学和工具论: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与 用什么技术手段

现代教育技术学习中的应用研究

我们还可以把这个表绘制成一个图(见下页),以观其会通。

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各领域之间应该是相通的,而不应该是封闭的,所以,从图中可以看 出 彼此没有边界。一个学科单独自足自主的日子已经一去不复返了。17世纪中国杰出的科学家 徐光启早就有言:“欲求超胜,必先会通。”对外汉语研究应当是一种会通的研究。

三 对外汉语研究项目蠡测

在“九五”期间,有关专家针对当时对外汉语研究的状况,曾建议“在今后的五年到十年 里,首先应该加强以调查为主的基础理论研究。”(仲哲明,1996)诸如对学习者的学习需求 进行全面的综合调查;对汉语在不同职业、不同专业、不同场合的使用情况进行调查、统计 和分析;对汉语习得过程和语言教学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等。这无疑是符合实际,十分正确的 。目前,这种调查与分析仍在进行,仍是“十五”期间的重点攻关课题。但还应在对外汉语 研究的整体框架内,对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全面思考,统筹规划,按照科学 研究的规律分清轻重缓急,排定孰先孰后,发展重点,填补空白。许嘉璐先生在谈到应用语 言学研究时曾说:“我们不可能期望在一定的时间内把什么问题都研究清楚,因此自然科学 界基础研究‘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同样适用于应用语言学。”(许嘉璐,2000)当然, “有所为,有所不为”也同样适用于对外汉语研究。

3.1 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研究

对外汉语教学不同于对本族人的语文教学。研究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的汉语,自然不同于 研究作为母语的汉语。我们认为,研究服务于对外汉语教学的汉语问题,也就是研究“ 教什么”的问题,还要关涉到如下几个相关方面:教谁;教什么;教多少;何时教;如何教 。

首先,要注意学习对象。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第二语言时,严格说来,并非重新习得一 种语言,而只是培养新的语言习惯,扩大言语行为手段,在熟悉自己母语的情况下,也就是 说,在已掌握一套语言规则之外,再学习一种可以替代的规则。我们的第二语言学习者—— 外国留学生,他们的其他知识与技能正日趋完善,尤其是成年人的身心已经成熟,他们善于 类推,精于比附,故而难免把已知的语言规则的某些部分用于学习之中。所以我们说,教师 不是教他们习得语言,而是教授某种新的语言表现形式,培养新的语言习惯。王力先生以切 身的研究告诫我们:“要学好外语,很重要的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又说:“学习外语 没有别的秘诀,最要紧的是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王力,1983)“教什么”是汉语本体研 究的中心,应该特别注意研究“彼无我有”或“彼有我无”的语言现象。比如,汉语虽缺乏 严格意义的形态标志和形态变化,但是汉语在表达其他语言中的形态范畴时却有自己特殊的 表达方式。汉语中有一些特殊句式,如“把”字句;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句法成分,如补 语;汉语中有一些特殊的词法形式,如重叠;汉语有一些特殊的词类,如助词、量词,等等 。再加上汉语表达注重意念关系,语法自由灵活,表达方式变化多样。这些既是学生学习的 难点,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教多少”是个“量”的问题,比如对汉语语法,我们就有取与舍、详与略之分,这个问 题需要在与学习者的母语进行语言对比研究的基础之上权衡斟酌之后方可定夺。“何时教” 是根据语言点的难易度排列教学顺序的问题,对这两个问题,陆俭明先生均有很好的建议。 他认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就汉语言文字方面的知识来说,需进行以下一些基础研究:各年 级学生应该掌握多少汉字、词语和语法要点?各个汉字、词语、语法要点在教材中出现时孰 先孰后?复现率为几?递增率为几?以及怎样根据不同母语地区的特点,制定不同的字表、词 表、语法要点表?(陆俭明,1999b)这些研究,以前也做过一些,但或因语料选择不当,或因 经验成分过重,科学性还有待加强。

至于“怎样教”,那可真是“教无定法”,因时、因人、因目的不同而各异,归纳法、演 绎法、解释法、操练法……方法各异,唯我所用。

总之,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研究“对外汉语”的价值,对外汉语教学的前辈学者林焘先生曰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有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的科研来解决,其中有一些可能成为汉语研究的 新突破点。”“对外汉语教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新学科,必须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多方位的 研究,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更重要的是能够促进中国语言学的发展,提 高中国语言学的研究水平。”(林焘,2000)

这个层面似有如下课题应该研究:

1)近年来国内外汉语研究成果董理与综述

2)对外汉语教学语音、词汇、语法与汉字大纲之修订研究

3)对外汉语教学参考语法研究(外国人用汉语语法手册,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体系研究,对外 汉语教学用语法项目及其教学顺序研究)

4)汉语韵律特征研究与外国人洋腔洋调之克服

5)外国人学习汉语词汇状况的国别调查与汉语词汇研究

6)基于大规模北京口语调查材料的汉语口语研究

7)汉语篇章结构特点与汉语书面语交际能力研究

8)汉字结构特点与外国人学习汉字研究

9)基于外国人中介语语料库的汉语句法语义研究

10)汉语语言类型学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语言类型视野

3.2 汉语习得与认知研究

学习理论与学习规律的研究,属第二语言习得研究领域,具有跨学科研究的特点,它已迈 出传统语言学的范畴,而广泛地借鉴了许多其他相关学科如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学科 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这个方面的研究将涉及汉语与外语的对比分析、外国人学习汉语的偏误分析、外国人学习 汉语中介语系统研究,特别是从第二语言习得的角度多所思考。它将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 是对学习者语言的研究,即按照一定的有关学习者言语行为的理论原则,来描述学习者的语 言,这是对语言学习本身的研究。其次,要探讨学习者普遍性的认知规律与习得方式,包括 语音、词汇、语法、语篇的习得。再次,从学习者的外部因素(比如社会因素)、学习者的内 部因素(比如影响学习者的心理因素)以及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比如自身的生理、情感、学习 动机、认知特点和学习策略)三个侧面对学习者进行研究。研究的基本出发点是,教师的“ 教 ”必须以学生的“学”为前提与依据。

这个层面似有如下课题应该研究:

3.2.1 汉语习得研究

1)外国学生汉语语音、词汇、语法习得过程研究

2)外国学生(不同国别)汉语句式习得顺序与习得过程研究

3)外国学生汉语虚词的习得过程研究

4)外国学生阅读能力结构及学习过程研究

5)不同母语学生汉字、汉语词汇认知加工及学习研究

6)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学生汉语学习策略的发展研究

7)外国学生母语的语言形态因素对外国人汉语学习之影响

8)汉语句子的理解和语篇的理解过程研究

9)国外第二语言习得研究综述

3.2.2 汉语认知研究

1)外国学生汉字认知过程研究

2)外国学生语音、词汇、句法认知加工过程研究

3)汉语篇章阅读与写作过程研究

4)汉语的元语言意识(注:“语言意识”主要用于教育语言学,指对自己或他人使用的语言作出明达的、敏感的、批判性的反映,包括意识到相关的术语(“元语言意识”)。见《现代语言学词典》language awareness条,198页。)(包括语音意识、句法意识、词法意识和正字法意识等)对汉语学习 的影响

5)欧美学生汉语语法的认知与学习专题研究

6)日韩学生汉语学习与认知研究

3.2.3 汉语学习者的个体差异研究

1)不同国家学生汉语学习动机调查与分析

2)不同国家学生汉语学习策略使用及其与学习效果之间的关系研究

3)不同母语及不同文化背景学生认知方式(学习方式)研究

4)不同国家留学生汉语学习过程中的焦虑感研究

5)不同母语学习者汉语学习能力倾向测验研究

6)课堂教学与个别教学汉语学习效果对比分析

7)不同学习环境对汉语学习之影响研究

3.3 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

这个层面的研究将涉及课程与教学论、教材编写理论与实践、教学大纲的设计与制作、语 言测试、对外汉语教师在职培训等诸多方面,这是一个“怎样教”的问题,这个问题一直是 对外汉语教学界研究的重点。近年来,围绕对外汉语教学的“四大环节”研究,涌现了一大 批科研成果,对教学原则、教学法路子、形形色色的教法,乃至各种各样的教材和教学技巧 ,讨论相当热烈,成果颇丰,这都充实并完善了对外汉语教学学科建设。

这个层面似可作如下课题研究:

1)50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理论与教学方法研究综述

2)面向WTO的对外汉语教学设计与实验研究

3)对外汉语教学模式改革与创新研究

4)适应新世纪的对外汉语教学课程体系与教材研究

5)对外汉语教材的评估体系与创新体系研究

6)关于如何提高对外汉语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研究

7)体现汉语自身特点的汉语教学理论研究

8)以培养语言能力为导向的对外汉语教学体系研究

9)对外汉语教师业务素质及教师在职培训研究

10)汉语水平考试题库建设与自适应考试研究

11)汉语水平考试用词汇与汉字大纲的制定研究

3.4 现代科技手段在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中之应用研究

语言信息处理是一种手段,它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可以从以下三方面为对外汉语教学与对 外汉语研究服务:一是以规则或统计数据的形式揭示汉语的规律,支撑对外汉语研究。二是 为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提供语料库和软件工具。三是开发计算机辅助对外汉语教学的素材库 、课件及其他软件。

这个层面似可做如下课题研究:

1)多媒体对外汉语教材的研制与多媒体对外汉语教学手段研究

2)网络对外汉语教材的开发与网络对外汉语教学研究

3)对已建成的语料库进行深加工研究,如中介语语料库的语法标注与检索

4)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字、词、语法等大纲进行修订研究

5)各种类型的汉语课堂教学多媒体素材库建设研究

6)计算机辅助条件下的语言认知加工过程研究

7)多媒体条件下的汉语字、词识别和阅读理解过程研究

8)外国留学生书面表达过程自动查错系统研究

以上四个层面的研究项目均为举例性质,挂一漏万,仅供研究者参考。但对外汉语研究如 能兼涉上述四个层面,对完备学科建设,定不无裨益。对外汉语研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 庶几近矣。

标签:;  ;  ;  ;  

对外汉语研究的基本框架_对外汉语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