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随着电力工业的发展,电力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越来越多。常见的问题之一是电力系统受电磁等因素的影响,导致事故、误操作或拒收现象,从而导致电力系统的非正常运行。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有必要采取积极措施,提高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促进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关键词: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应用
现阶段,许多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都会受到干扰,出现故障、误操作、拒收等现象,影响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为了确保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高度重视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磁干扰电力系统的负面影响,并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来改善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促进稳定、可靠和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
1 电力自动化干扰的影响和危害
1.1 电源回路
当干扰源对电源回路造成影响后,很容易影响监控设备、后台计算机以及计算机保护子系统的稳定,进而影响电力自动化系统的正常运行。不仅如此,当干扰信号比较强烈时,还可能会导致系统出现死机、拒动以及误动等情况的出现。
1.2 模拟量输入通道
当干扰源对模拟量输入通道造成影响后,可能会导致模拟量信号的输入异常,在二次线引入电压后,还会出现电压电流互感器数据采集错误的现象,造成数据保护系统异常,使得采集到的数据信息错误或者无效。假如干扰源的影响比较强烈,还可能导致设备的损坏,引发巨大的经济损失。
1.3 数字电路
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干扰因素也会对系统的数字电路和CUP产生一定的影响,威胁到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受影响后,一方面可能导致CPU操作方法或操作逻辑出错,使系统控制程序失控,影响其充分发挥作用;另一方面,可能造成微机芯片损坏,影响设备的正常使用。
1.4 开关量通道
开关量通道可以分为输入通道和输出通道,当干扰源对开关量通道造成影响后,会妨碍断路器和隔离开关的正常运转,还可能造成隔离开关与断路器分合位置的变动,影响其作用的充分发挥。
2 电力自动化抗干扰技术的应用
2.1 抗静电放电干扰措施
利用人体静电放电的方法和手段,可以对电力自动化系统进行相应的干扰试验。结合测试结果,可以发现,静电放电通常发生在电力自动化设备的操作过程,如果这些电磁信号接收或发送的电力自动化系统,它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自动化设备的正常运行,和部分或全部功能的设备都将丢失。对此,有关技术人员需要采取合理有效的预防措施,以保护静电放电。目前,电力自动化系统,防静电放电干扰的措施主要有三种:第一,替换原来的设备箱底盘用金属面板,使用集成的金属板或设备外壳,更换插件金属面板,面板和底盘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导电效果;其次,对面板设备进行简化,尽量转移可放置在其他位置的设备,避免干扰信号进入设备可能对设备部件造成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三,使用相应的面板膜对面板进行全面覆盖,保证面板上的所有设备都能被覆盖,从而达到隔离静电放电干扰的目的。
2.2 抗瞬变信号干扰措施
2.2.1 选择多层印制板
多层印制板的电源回路中存在着非常大的板间电容,可以有效防止电源上的各类干扰脉冲,从而达到防止瞬变信号干扰的目的。另外,多层印制板中不同器件间存在较大的布线空间,可以更加合理地进行布线,从感官上看,相比于一般印制板更加整齐,更加简洁,能够极大地降低各个回路之间出现串扰耦合的几率。
2.2.2 做好回路布线
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存在着大量的输入输出回路,在布线设计上非常繁琐,而且很难进行一一分开布局,许多线路交缠在一起,不仅会导致电力线路连接的复杂化,还可能引起相应的干扰。因此,做好回路布线的,对于提升自动化设备的抗干扰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实际操作中,布设完线路后,应该尽快将线路引入隔离器件,如光耦、CT、开关电源灯,在满足实际需求的情况下,应该对线路的长度进行控制,线路越短越好,可以有效避免出现交叉布线或者与设备内部连捆线扎在一起的情况。通过合理地回路布线,不仅能够提升自动化系统的抗干扰能力,还可以简化工序,降低成本。
2.2.3 合理利用滤波器
当前市场中,部分滤波器对于抑制瞬变干扰有着非常明显的作用,合理选择和利用滤波器也是提升电力自动化设备抗干扰能力最为简捷、最为有效的措施之一。对于电力技术人员而言,应该对滤波器进行有效安装,同时参考滤波器的使用要求进行布线,确保滤波器作用的充分发挥。如果需要将滤波器安装在屏架上,则安装人员应该将滤波器的输入和输出线路进行分离,确保输出线路远离其他可能会对其产生干扰的回路,输出线路越短越好,同时应该尽量避免线路暴露在外,以免再次接收干扰信号。
2.3 设备自身抗干扰能力
为了提高设备本身的抗干扰能力,主要是通过相应的措施降低设备本身对电磁干扰的敏感度,减少接收和拾取干扰信号,使设备能够快速从异常状态中恢复过来。从目前的技术条件来看,设备抗干扰可分为硬件措施和软件措施。后者是在系统中安装相应的抗干扰软件,突破硬件措施后消除干扰,从而达到抗干扰的目的。
3 结语
简而言之,电磁干扰的种类很多,包括干扰方法的种类繁多,电磁干扰的传播不易发现和控制,长期以来极大地危害着静态自动化设备运行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因此,它要求我们更加重视它。从表面上看,虽然我们看不见或摸不到干扰信号,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对其进行检测,找出其干扰规律。在产品的设计中,主要研究了抗瞬态干扰和静电放电干扰,以减少电磁信号对整个自动化装置的干扰。
参考文献:
[1]赵国芳.刘振生.关于我国电力系统无功优化与无功补偿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02).
[2]张明宇.贺国山.关于我国电力自动化中现场总线技术的实践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2(10).
[3]姬红梅.王庆然.刘梅.浅析电力自动化中的电磁兼容技术的应用[J].数字化技术,2013(23).
论文作者:孟宪涛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0
标签:干扰论文; 抗干扰论文; 电力论文; 设备论文; 回路论文; 滤波器论文; 自动化系统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3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