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当今世界电力工业技术发展的大趋势来看,电力自动化技术必定会成为未来的主流趋势。其中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便是实现电力自动化最为重要的一项技术手段,对此我国便应在电力工业领域内大力加强对相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并以此来带动电力工业的高速发展,确保电力工业自动化建设能够得以顺利实施。
关键词: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电力系统;发展分析
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作为一项新兴技术,具有高效、灵活特点,能够为工业现代化发展提供技术支持。电力体制改革背景下,引入该项技术,能够改变以往电力系统运行模式,实现自动化操作,同时能够实现对电力设备运行状况的监督和控制,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并采用合理措施加以调整,不断提高电力系统运行稳定性。
1电力能源生产输送应用系统中引入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意义
伴随着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企业内部性经营管理体制改革优化工作的持续深入推进,在我国现有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实际面对的市场性经营发展竞争压力不断加剧历史背景下,我国各类用户对电力能源产品的需求数量水平和质量要求水平均展现出表现程度显著的逐渐提升趋势,客观上直接要求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在不断改善提升电力能源产品的生产输送质量水平过程中,也要不断改善提升电力能源产品的生产输送效率。在上述历史性经营发展实践背景之下,我国现有的各类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应当在具体组织开展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技术系统的建设优化实践工作过程中,积极引入运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形态,改善提升我国现有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应用技术系统的内部组成结构,在显著且有效地改善提升供电技术活动的效率水平和质量水平背景之下,有效降低和缩减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在基础性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的成本支出规模,在切实改善提升我国现有的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技术系统的运行安全性和稳定性的实践背景之下,保障和支持我国电力能源产品生产输送企业的综合性经济社会收益水平不断改善优化。
2电气自动化技术当前应用的现状和问题
2.1 具有很高的技术应用成本
从根本上来说,电气工程和自动化控制的系统本身就具有一定特殊性,在工作中应该把专项设计系统的作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依托现在的管理系统,让操作系统可以更合理地运用,进而进行更妥当地研究。但是从整体上看来,步骤繁多,所以在设计成本上难以进行控制,除此之外,在后期的维护阶段和应用阶段,会为了让软件应用更为完善,就会耗费很高昂的费用。
2.2信息传递困难
这种技术在不同的领域和不同的行业会发挥出来不同的作用,但是不同的行业都需要有较高的数据传输效率。所以这样看来,如果信息无法进行有效传递的话,势必会对自动化的发展造成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现在工程设计正在逐渐呈现出复杂化,网络信息存在着很多系统,所以信息传递要跨过重重阻碍,增加了很大的难度,造成了运营成本的上升,给电气化的后续发展带来了一些阻碍。
2.3 技术应用水平还比较低
总体上来说,电气工程自动化技术在应用上呈现出专业性强的特点,针对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很多工作人员思维僵化,有着一定程度的思维定式,这是有损创新能力的,非常不利于进行技术开发,在自动化技术应用方面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
3电力系统自动化关键技术
3.1智能控制技术
要想促成电力系统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就必须加强对智能控制系统的充分应用,这也是目前在电力系统控制技术领域的一项主流发展趋势,同时也是当前我国电力工业研究的核心技术之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智能控制技术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其有效地解决了在传统控制技术背景下所无法解决的技术性难题与复杂控制问题,尤其是在具备不确定性系统和非线性等相对于适应程度要求较高系统内的运用,体现出了十分优异的控制效果。
3.2动态安全监控系统
在电力系统的运行过程当中,动态安全监控系统可发挥至关重要的保护作用,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也是电力系统实现自动化所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技术内容。在这一系统当中主要就包括了:SCADA 系统以及监视控制系统两项重要子系统,其核心技术即为自动故障检测技术,可借助于对电磁暂态的详实记录来就其中存在隐患缺陷的录波进行具体分析,具备极其优异的检测效果且十分有效,能够与GPS 技术达成数据同步传输,并可促进对监控与维护效率的显著提升。此外,其还可实现对传统故障录波仪数据冗余问题的有效处理,能够大幅度提高数据的精确性与实用价值。
3.3柔性交流输电系统
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系统是现阶段我国电力能源工业发展领域,自动传输应用技术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系统中的技术组成结构主要涉及了电力电子技术形态、遥感技术形态,以及现代计算机技术形态等多种多样的高新技术形态,并且在此基础还切实引入运用了形态多样且数量众多的新式节能技术形态。从具体化的技术发展路径角度展开分析,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系统中安装运用的核心技术形态,主要涉及串联补偿技术形态、FACTS 技术形态、以及 SVC 技术形态等多元化的技术形态,其本身能够在具备充分自动化技术特征的操作背景之下,针对传动性智能控制技术系统中实际涉及的主要技术参数项目,展开基于智能化技术背景之下的动态调节,保障和支持电力能源产品输送技术系统的传输性技术性能,具备更加充分的平稳性和可靠性,从而显著改善提升我国现有电力能源产品输送技术系统,在执行传输技术性能过程中的平稳性和可靠性,继而有效改善提升柔性交流输电技术系统的整体性能耗控制水平和传输技术效率水平,从而有效降低缩减实际发展的功率消耗水平和经济成本支出水平。
4电力自动化技术未来发展趋势
视觉信息。视觉信息技术运用于电力自动化系统中,能够对大量图象数据进行分析,以此来提高远程监控系统功能,促使系统达到自动化水平。根据电力自动化应用需求来看,未来将会朝着在线监控、无人操作两个方面,如监测各路电气开关情况等,以此来节省更多人力和物力。
加快 GPRS 技术融合。就现有配网来看,低压配电数量多、且处于分散状态,对配电设备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移动 GPRS技术,能够有效对分散的低压配电进行监测、数据采集等,保证数据时效性、准确性,从而达到电力系统对数据传输的标准。同时,运用该项技术,能够在系统内实现智能化调节,游刃有余地应对复杂的电力网络。
完善计算机功能挖掘。计算机技术在整个电力自动化系统中发挥积极作用,以系统为基础,借助服务器完成对客户机与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流,能够保证二者之间工作有效性。对于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未来将主要朝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改进电磁兼容问题,解决电子干扰问题,保证系统运行安全。二是模糊与审计技术,应用到系统当中,能够有效降低成本,完善无人操纵和自动控制目标。
结束语
总之,随着电力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电力市场竞争日渐激烈,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稳定性提出了更高要求。电力企业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环境,积极引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以此来优化传统供电模式,降低运营成本,提高供电质量,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潘正昊.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7,10:215.
[2]董恩奇,刘量,徐铭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四川水泥,2017,03:206.
[3]刘瑞阳.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下的电力系统自动化发展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7,09:186.
[4]崔森.电气工程中自动化技术的运用探析[J].科技创新导报,2014,03:46+48.
[5]利浩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技术的设计与应用探讨[J].科技与创新,2016.
论文作者:张苹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6
标签:技术论文; 电力论文; 系统论文; 电气工程论文; 能源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形态论文; 《电力设备》2017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