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学特色』再思考
●子 宜
“特色”,其实是个中性词,既非褒义,也非贬义,千万别以为有“特色”就必定是好的、正确的、优秀的、超人的。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 “特色”其实不一定是个受待见的东西。孔子的“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说的都是守成、回归、照旧、一致、合规,不是“特色”,更非创新。在民间,“特色”甚至是个贬义词。强调趋同、一致,鄙视、排斥特色,是我们的文化传统,有特色往往会被周围的人排斥。可见,排斥审辩式思维,拒绝批判性大脑,仍然有庞大的市场。特色的生存土壤是瘠薄的。
欲明白“特色”,须厘清什么不是“特色”。
个别学生的高考成绩不是办学特色。如,“我们学校艺术、体育的升学率全市第一”“我们学校北清率已经连续六年每年五六个”……获奖多也算不上特色。与体育类似,竞赛金牌大国,未必是体育运动大国。窃以为,假如一所普通高中标榜以艺术教育为办学特色,那么就该:开足、开齐、开好艺术类课程,学校有多个艺术社团,每个学生毕业时会一两门乐器,拿起笔就能画两下子,能识谱,会审美……否则,即使是一年考了10个中央美院或音乐学院,仍然不是特色,它只是少数学生的幸运,与多数毕业生的成长无关。
推荐理由:《主角》是一部动人心魄的命运之书。作者以扎实细腻的笔触,尽态极妍地叙述了秦腔名伶忆秦娥近半个世纪人生的兴衰际遇、起废沉浮,及其与秦腔及大历史的起起落落之间的复杂关联。
特色,往往是客体的归纳和感觉,主体有时反而没有清晰的意识。因而,新建学校慎提什么特色——就像一棵树,你只是一株树苗,怎么知道日后长成什么模样?充其量是个愿景和努力的方向而已,离特色十万八千里呢。千万别把“应然”的特色当作“实然”的特色。望梅不能止渴,画饼难以充饥。写在墙上的特色不是办学特色,只是一个装饰性的标语口号;没有写在墙上,未必没有特色,如北大,据说始终没有什么校训,但民国时的北大客观上有“兼容并包,思想自由”的特色。
办学特色的形成往往如人的品行一样,也与文学家、艺术家创作的风格相似,是长期实践的结果。李白的飘逸,杜甫的沉郁,是他们自己稳定的美学追求,也是他人、后人的总结归纳,不是一入行就形成的,更不是一起步就扯着嗓子喊:“我要飘逸,我要沉郁。”
特色,固然有显性,但更多的是隐性;有物化的,更多的是“非物质”的——看不见,摸不着,闻不到,又确实存在于这所学校。
2)变更处理:作为管理系统的核心功能,变更处理可对2层图斑在四周、面积和权属等属性上的差异性进行判断与分析。差异存在的情况下,系统将发生变更的图斑自动识别出来,通过空间相交分析确定出变更前的图斑。经自动分割与合并后即可实现对土地利用现状图的更新,整个变更处理流程完成。
特色,最终是人的特色,是学生自我意愿下的发展特色,而学生的特色又依赖于教师、校长对“特色”的包容度。特色,依然应该是从学生这个个体出发,从人的自由和尊严出发。
设计意图:教师以细胞中核酸分布为新知识生长点,借助模型丰富感性认识,渗透科学探究方法。直观演示可以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抽象思维,突破理解染色质和染色体本质的难点。
趋同,会有安全感;模仿,会证明有先例在先,同样有安全感。于是不少校长到南方发达省市走马观花看了几眼,便抄袭人家墙上的“三风一训”,移植于自己的校园,以为特色了。且不说未必能做到,纵然做到了,岂不还是复制?谈何特色?
为特色而“特色”,逃不出形式主义的窠臼;依规律而特色,才是特色本来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