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与香港经济合作的背景与趋势分析_香港经济论文

上海与香港经济合作的背景与趋势分析_香港经济论文

沪港经济合作的背景和趋势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经济合作论文,背景论文,趋势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国已于1997年7月1日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它标志着香港与内地的经济合作将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从香港经济发展的历史来看,“中国因素”一直是香港经济长期稳定和高速增长的主要因素,香港也在内地与世界经济的联系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九七”回归后,香港可以更加广泛和深入地参与内地经济建设,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并得到祖国在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实现香港经济的再繁荣。内地也可以通过与香港的合作,改革经济制度,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的全面发展。然而,香港与内地,尤其是香港与上海的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香港能否继续保持其经济发展的长期稳定繁荣和国际金融、贸易中心的地位。因此,讨论和研究香港回归后沪港经济合作的国际和国内的经济环境和变化,对于了解和掌握沪港经济合作的背景和发展趋势是很有益的,有利于进一步拓宽和协调沪港之间的合作渠道和协作关系,为开创沪港经济合作的新发展和共同繁荣提供良好的条件。

一、沪港合作的内、外部经济环境

从国内经济环境因素的分析来看:

第一,1997年是香港回归祖国后的第一年,也是内地开始实施“九五”国民经济计划和15年远景规划的第二年。这不仅为内地经济发展提出了良好发展方向和发展目标,而且也给香港的经济发展带来很大契机。根据这一发展计划,到2000年,内地的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将比1980年翻两番,其中上海的人均GDP将达到5000美元。 人民生活将达到小康水平;到2010年,内地的国民生产总值将在2000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而上海的人均GDP将达到接近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将更加富裕。 未来的这段时期是内地基本实现经济发展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期间,对内地和上海来说,无论是扩大对外贸易,加强与国际经济的联系,还是引进外资与技术等方面,香港都可以发挥重要作用。此外,随着内地经济繁荣和改革开放,现代化建设不断发展,内地许多企业将利用香港回归所带来的商业机会扩大在香港投资。这样,内地与香港在贸易、金融以及投资等方面的合作都将得到进一步加强。

第二,在扩大对外贸易合作方面,香港回归以后,内地与香港之间的贸易交往将会有很大发展。一方面,对外贸易作为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将会得到超前的增长,其发展速度将高于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预计到2000年内地的外贸进出口总额将达到4000亿美元。而另一方面,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将继续保持其贸易自由港的地位,实行自由贸易制度,这就为沪港贸易合作提供了有利条件。香港可以凭借其国际贸易中心的优势,大力开展转口贸易,协助内地进一步开拓国际贸易市场。现在,香港每年进出口贸易额达到3000亿美元,其中80%是内地通过香港进行的转口贸易,香港本地的贸易额仅占20%,而20%中大多是依靠通过内地来料加工的方式实现的。

第三,在加强金融和投资合作方面,香港作为世界金融中心之一,全球最大的100家商业银行有85家在香港设立了地区总部。截至1996 年底,香港拥有银行182家,分行1476家,非银行金融机构6300多家。 香港还是世界银团贷款中心之一,1996年融资达320亿美元。 香港还是世界六大证券交易中心之一,目前的股市总市值已超过5300亿美元。内地随着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需要大量建设资金,这就需要充分发挥香港国际金融中心的作用,利用好香港的资本市场。在香港国际证券市场上,内地有关公司将在香港上市公司中占较大比重。目前香港本身有条件上市的私有公司已不多,潜在的上市公司也比较有限,香港股市的拓展在很大程度上要依赖内地的公司来上市。内地的金融改革和证券市场的建立为内地国有企业在香港上市创造了有利条件。近年来,内地企业在香港股市上市逐渐增多,目前已有20多家企业在香港上市筹集了约200亿港元的资金。 这不仅为内地企业筹措建设资金开辟了新的渠道,也有利于维护香港的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支持香港证券市场的发展,增强香港的资本市场的融资能力。

第四,中国政府在香港地区实行“一国两制”方针,使香港继续实行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这就保证了香港经济能够在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保持繁荣与发展。两种社会经济制度长期共存,既有利于内地与香港的经济合作适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要求,又有利于保持两地经济合作的顺利发展以及扩大与外部世界的经济合作与交流,为沪港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前景和制度保证。

从国际经济环境因素分析来看:

第一,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体化与区域化的趋势不断加强,有以欧盟为中心的欧洲经济区;以美、加、墨为中心的北美自由贸易经济区;以俄罗斯为中心的独联体经济区;以中、日、美以及东盟为主体的亚太经济区;其中亚太经济区的经济活力最强,发展速度也最快。香港地处亚太经济区的中心,又是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之一,近10多年来经济发展速度很快,有亚洲“四小龙”之称。而在改革开放后的10几年中,中国内地的经济实力也有了很大的发展,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对外经济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实力都有很大的提高。上海作为内地最大经济中心,对外贸易、金融投资和技术合作更是广泛开展。这对亚太经济力量的对比和世界经济格局的变化将产生重要影响。 东亚经济已多年保持7%左右的高速增长,中国经济的增长率在未来10多年中将继续保持8 —10%的速度,中国经济和亚太经济将继续在世界经济发展中发挥火车头作用。世界其他地区经济与中国乃至整个亚太经济的联系和交流必将进一步扩大和密切。世界各国与中国内地的经济交流往往是以香港作为跳板和中介,这就会使得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交往更加密切。

第二,1996年以来世界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上升时期,这也为中国内地与香港之间的经济合作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最新预测,1997年世界经济增长率约为4.1%,是近10 年来世界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一年,高于1996年的3.3—3.5的增长率。1997年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出现了持续回升的迹象。其中,美国经济保持持续增长势头。1996年经济增长率为2.3%,高于1995年的2%经济增长率。日本和德国的经济也止跌回稳,1996年日本经济增长率达3.6%, 是80年代以来经济增长最快的一年。1997年整个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率达2.6%左右,高于1995年的2.1%和1996年的2%。 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新的一轮经济增长期。据分析,拉美地区经济已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非洲经济也持续好转,东亚地区经济发展势头强劲。香港作为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联系的纽带之一,特别是在香港回归后,作为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必将会在与内地的经济合作中发挥巨大的促进作用。

二、沪港经济合作有利于两地经济的共同发展

1.香港成为上海连接世界经济的重要桥梁和直接通道。

香港回归中国以后,香港与上海的经济体制和发展形式上存在着两个根本的区别。第一,回归之后,香港继续保持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制度不变,而上海则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第二,香港的经济发展已达到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而上海经济发展仍处在发展中国家水平。这两大区别的存在,使得香港和上海的经济合作具有两种市场经济体制和两个经济发展阶段相结合的特点。具有直接充分利用两种市场和两种资源的优势。沪港经济合作对加速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接轨,推动中国经济的现代化进程具有重要意义。香港回归后迅速扩大了与上海的经贸合作与联系,使得上海的经济发展能够通过香港这个“窗口”和“纽带”直接与世界市场连在一起。在香港的市场体制运作带动下,上海的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运行可以朝更加符合国际经济惯例方向发展,这样可以进一步加大上海经济发展的综合实力,促进一大批产业的更新换代和产品档次的提高,推动上海外向型经济的全面发展。目前,香港已成为上海第二大进出口贸易对象。沪港贸易在上海对外贸易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90年代以来,每年以25%的速度增长,1996年已达36.4%亿美元,占上海对外贸易总额的1/6,1997年1—9月份沪港贸易已达26.1亿美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6.8%。香港也在为上海的转口贸易服务中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香港与上海的经济合作有利于发挥各自的经济功能优势,相互补充,相得益彰。这是世界经济合作中任何一个其他国家都不可能拥有的优势条件。

2.以沪港经济合作为引导, 带动长江三角洲乃至整个中国内地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中国内地经济的迅速发展。

把香港——上海——中国内地经济发展联系在一起的联动开战略,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以沿海经济发展带动内地经济发展的重要经济发展战略。上海作为全国的上海,对促进和帮助长江三角洲以及全国经济发展具有责无旁贷的义务。特别是上海浦东新区的开发开放,更加密切了上海与全国各地的经济联系。利用上海的经济发展特点和优势,全国各地可以将上海作为对外开放的“窗口”,根据各地的经济特长,扬长避短,带动本地经济的迅速发展。80年代以来,中国内地经济已有了长足的进步,建立了雄厚的物质经济和科学技术基础,为上海与香港的经济合作开辟了更广阔的情景和领域,成为沪港经济合作的坚强后盾。香港借助内地改革开放提供的条件,利用内地廉价的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兴办企业,大量是通过上海进行的。香港传统的加工型工业结构经过产业调整,已开始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转移。香港无法通过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来增强贸易出口的优势。 改革开放以来,香港约有3/4的企业和厂商将生产基地转移到了中国内地,雇佣了约500 多万廉价劳动力,每年可节约生产成本3000多亿港元。发挥两地经济的牵线搭桥作用将是沪港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3.通过沪港经济合作,扩大海峡两岸经济交流和经贸往来。

由于种种原因,台湾与祖国大陆之间的经贸往来还面临着许多人为的障碍,实际意义上的“三通”还远未具体落实。海峡两岸的经济交流主要是通过第三地绕道。香港依据其地缘优势和政制特点,在海峡两岸经济关系中起着特殊的沟通和中介作用。这种作用是其他任何地区所无法替代的。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联系已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补互利局面。香港已成为台湾工商业进入祖国大陆、祖国大陆商品进入台湾市场的主要通道。沪港经济合作为加快两岸经济交流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目前,据有关资料统计,台湾在上海的“三资”企业已有3000多家,其中,大都是经济经过香港“转口”的。1979年,海峡两岸的贸易额仅为0.7亿美元,到了1994年两岸贸易额已达160亿美元。台湾获得了120亿美元顺差。1997年,台湾的对外贸易顺差大幅度下降, 跌幅达40%以上。可是,台湾对祖国内地的贸易却保持相当比例的顺差。海峡两岸贸易已成为台湾最大贸易顺差来源。因此,在海峡两岸的政治关系还没有重大变化之前,利用沪港经济合作,开展和推动祖国大陆对台经贸交流是必然和理智的选择。

三、沪港经济合作中的几个原则问题

1.两种不同经济体制决定了沪港经济合作中内外有别的原则。

香港特别行政区目前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制度,上海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制度。这就决定了两地的合作必须符合基本法中“一国两制”的规定。许多在国内市场经济关系协调过程中通行的惯例和做法,在沪港经济合作交往中就不一定可行。上海不能把与国内其他地区进行经济合作的,带有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特征的运行和经营方法强加到沪港经济合作中来,同样,香港也应在沪港经济合作中,充分尊重和遵守内地的有关法律和法规,按照有关规定办事。

2.香港与上海之间的经济合作仍然维持涉外经济关系, 严格按照国际经济关系的规则和惯例办事的原则。

香港回归后,仍然是一个单独关税区和自由港,继续实行自由贸易政策和独立的税收制度。在经贸领域有高度自治的行政管理和立法权。香港可以单独自行制定实施贸易和金融方面的法律,港元继续作为香港的法定货币在市场上流通,并可以“中国香港”的名义对外开展经贸交往。香港与上海的经济合作关系的性质是一个主权国家内的国家主体部分与单独关税地区之间的特殊贸易关系,应严格按照对外经贸关系处理。香港与上海的经济合作将继续遵循国际经济关系中的通行惯例和规则进行,香港与上海之间的贸易往来视同国际贸易,香港在上海的投资可以继续享受外商待遇,而不能按照上海与内地其他地区的经济合作方式和方法办事。

3.香港与上海之间的经济交往和竞争应坚持互补互利、 共同繁荣的原则。

沪港之间的经济合作中,必然会出现相互竞争的现象。其根本目的应是促进两地之间的经济合作,充分发挥和利用各自在国际贸易、金融和加工工业以及航运等方面的优势,共同参与国际经济活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香港作为国际金融、贸易和航运中心在与上海的经济合作中将会推动上海在这些方面的发展与进步。但加强上海在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的地位和作用,并不是意味着上海将取代香港的地位,成为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中心。沪港两地的经济合作与竞争并不是相互排斥或取代,而是相互支持,共同繁荣。

标签:;  ;  ;  ;  

上海与香港经济合作的背景与趋势分析_香港经济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