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实行探采结合是矿业企业生产勘探技术发展方向之一,从生产矿山矿产资源管理的战略角度出发,以小区域可持续发展为基本原则,探讨米底铜铁矿段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利用与中段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内在作用机理,实现米底莫区域矿产资源更大程度上的综合回收利用,达到矿山生产单位地质技术、矿产资源管理的目的。
关键词:米底莫;探采模式;矿产资源管理
1引言
生产矿山矿产资源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坚决执行合理开发资源、保护资源措施,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资源保护的关系。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加强矿产资源勘查,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资源,努力提高资源综合回收利用效率,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伴随着大红山铜矿大工区、小机关转型机制越来越成熟,小区域矿产资源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勿庸置疑,坚持区域中段地质找探矿,满足生产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生产区域地质资料综合研究,降低出矿单元损失率、贫化率,减少资源浪费,提高中段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
2 米底莫铜铁矿探采模式
2.1米底莫铜铁矿
米底莫铜铁矿产于早元古代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Pt1dm3)上部,为大红山铜矿I号铁铜矿带西北部份。矿体赋存于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中上部,埋藏标高在590m-720m,系一套火山喷发沉积变质的变钠质凝灰岩、石榴黑云片岩、石榴黑云白云石大理岩等交替迭置的含铁铜的岩石,成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火山与沉积特征明显,总体由三个明显的火山喷发沉积韵律组成,与上下岩层过渡接触。矿段于2007年开始建设,并在新的矿山管理模式下进行探采模式与中段矿产资源管理综合研究。
2.2 米底莫实行探采结合的意义
探、采结合不仅可将生产勘探与开拓、采准及回采密切结合起来,减少单纯探矿坑道的
掘进量,而且节省大量人力、物力和资金;又可使矿山坑道系统的布置更为合理。一般中小型矿山在实行探采结合前,单纯探矿工程量很大,而且探矿坑道与开拓坑道各成一套,造成坑道系统的紊乱、互相干扰和复杂化;而实后,中段水平探矿工程大部分利用了开拓工程,整个中段水平的坑道布置也更加合理。
2.3 米底莫铜矿探采结合的方法和步骤
大红山铜根据生产经验与实践,把生产勘探与矿山开拓进行有机的结合,根据前期详查、基建地质资料,提出米底莫铜铁矿新开拓中段的设计地质资料。然后根据开拓方案和探矿方案的要求,由采矿人员进行开拓设计,再由地质人员补充生产探矿设计,并优先选择可进行探采利用的工程,最终实现采区总工程的节约。
探采模式初期,矿山地质和采矿人员还要共同研究确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其原则是优先掘进探采结合工程和专门探矿工程,并使其适当超前于其他开拓工程,以便及早掌握该中段矿体的形态。等到基本掌握了该中段平面矿体的形态后,可适当修改开拓设计,再掘进其它开拓工程。这样才能防止由于矿体形态的变化,而使其他开拓工程的掘进方向发生过多的摆动。在开拓工程的施工中,一般以地质人员为主,采矿人员配合掌握施工方向。此时,为了适应矿体形态及位置的变化,有时需要适当改变坑道掘进方向,但是应该注意不要使坑道拐弯过多或打得过于弯曲,以免不利于以后的运输使用。当上述开拓和生产勘探工程施工全面结束后,对于矿体形态或地质构造复杂而控制不够的地段,通过地质补充探矿(钻孔)进行加密,为转入采准时期的探采结合作好准备。
附表1:米底莫2008年-2012年勘探、采矿计划表
附图1:米底莫B86线地质剖面图(探采阶段)
3、探采模式下的矿产资源管理
3.1采场地质技术精细化管理
生产矿山地质技术工作是一项繁重而精细的技术工作,是关系矿山产品产量、产品质量的一系列技术过程。其中,矿山采场地质技术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管理好一个回采单元的地质技术工作,就是要走地质技术精细化管理之路,从一个采场建设的前期地质综合资料准备阶段开始,就要细化到回采区域内的每一条构造、矿体、岩体等地质现象,便于后期更加合理经济的进行回采方案设计。盘区采切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及时进行现场跟踪管理,及时取样、编录,准确把握采场矿体变化规律,减小后期回采过程中损失与贫化。
3.2生产中段地质找矿与勘探
生产单位不仅仅要注重当期生产的投入与产出,还要不断的探索区域中段资源保有状态及后期生产持续衔接。动态的中段矿产资源管理是探采结合的核心,是关系矿山产品产量、质量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延长矿山服务年限,创造更多经济效益的重要技术保障。地质部门要在加强区域中段地质资料综合研究的基础上,坚持探矿超前,以满足生产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准确的把握矿体变化规律,给后期盘区规划提供准确的地质技术资料,为尽可能的多回收矿产资源提供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加强在小区域“就矿找矿”,收集区域地质基础资料过程中,要特别重视中段盲区地质找探矿,对成矿富集重点区域、区内控矿大断裂带等表现出来的地质现象进行重点分析。要对矿区内新发现的新矿种引起高度的重视。
3.3突出小区域地质基础资料管理
针对米底莫铜铁矿近年来地质专业技术指标的严峻形势,矿山生产单位地质技术人员应从工区地质基础资料管理入手,严格把好地质基础资料收集关和检查关,始终坚持把好资料的“脉搏”。地质技术工作中,首先要注重现场管理,确保第一手资料的及时性、准确性和真实性,技术人员要加强对基础资料的整理工作。做到第一时间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解决问题。要强化现场地质技术管理,提高现场地质技术工作质量,现场工作地质人员根据施工作业计划(年度、季度、月度),落实设计及相关技术管理要求,及时跟踪掌握现场工作情况,确保现场编录取样工作的及时准确到位。
3.4资源综合回收利用
3.4.1底品位矿石的综合回收利用
探采模式下的生产矿山要合理开发、综合回收利用资源,想方设法挖掘小区域内部资源潜力,坚持走资源循环发展之路,针对性的对区域内资源进行综合回收利用。米底莫铜铁矿在探采模式下进行铜铁合采,铜合采品位在0.35%-0.45%区间,铁合采品位在17%-20%区间,合采后的米底莫铜铁矿资源综合利用方法是高品位矿石直接利用系统进入大红山铜矿一选厂,低品位矿石进入二选厂或者委托三、四选厂进行代加工,边际资源大部分拉出地表进行堆存配矿,矿山根据市场铜价的变化不断调整分段品位,不同时期的低品位矿石按分段品位储存堆放,使大部分铜边际品位在0.20%-0.30%的低品位矿石得充分的回收利用。
3.4.2菱铁矿石回采、回收的综合研究
米底莫菱铁矿体主产于大红山群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Pt1dm3)顶部,厚度较厚为5~15米,TFe品位约为20%-25%,有一定的资源储量,而大红山铜选矿厂设计的工艺流程为磨矿后先浮选铜后再回收强磁性矿物,磁选尾矿经分级后,部分用于井下充填,部分pm则排入尾矿库中,米底莫铜铁矿原矿中的大量菱铁矿资源没有得到回收利用。经近几年国内对菱铁矿选矿技术的日趋近成熟和市场对铁矿石资源的短缺性,矿山应在科研方面成立专项研究回采及选矿工艺项目,达到充分利用菱铁矿资源的目的。
3.4.3加强矿柱、边角矿体、薄小矿体的回采力度
米底莫铜铁矿属海底火山喷发沉积变质中厚缓倾斜高温矿床,呈层状、似层状多层产出,矿层中间有夹石,矿石主要金属矿物为黄铜矿、斑铜矿、自然铜、磁铁矿、菱铁矿,主要脉石矿物为碳酸岩(白云石为主)、黑云母,矿石整体较稳固(f=8-14),但矿岩爆破性能较差,是国际上公认的难采矿体,小分段空场法和无轨式房柱法均无法避免超过30%的间壁柱损失。为了加强综合利用矿山资源,延长矿山或中段服务年限,应加大对部分矿柱、边角矿体、薄小矿体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
3.4.4加强区域或中段供矿管理
根据米底莫中段开采技术经济条件,确定合理的供矿截止品位。当技术经济条件改变时,应重新确定供矿截止品位。同时,根据每个采场供矿点或放矿截止品位严格控制,供矿管理过程中要加强计算、监督取样和分析测试工作,接近截止品位的出矿点或漏斗,要提高取样和分析测试的频次,防止大量废石混入,加大贫化。盘区供矿结束后,进行采场或盘区纯供及付产的损失贫化计算工作,及时开展采场纯供及付产的损失贫化分析工作;为相邻采场或盘区的供矿管理提供借鉴和指导,制定提高供矿品位和降低损失、贫化率的措施。
3.5小区域资源(矿量)管理
生产矿山五级矿量(储量)保有是矿业企业的粮仓,是矿山编制中长期规划的主要技术依据,也是区域中段编排计划,生产组织过各中的重要基础地质数据,米底莫区域资源(矿量)储备,可按矿山当期五级矿量进行划分,即开拓、采准、备采、待崩、存窿,区域要切实根据区域自身资源储量保有实际,不同级别的矿量要保有平衡,生产单位要自主编制内部五级矿量数据报表,区域中段内部供矿日报,从数据分析、现场落实过程中收集的资料制定影响和制约当期生产的措施。
4 结论
实行探采结合是生产勘探技术发展方向之一,特别是矿产资源类别高的地区,勘探单位和生产单位要强强联手,找矿要着眼于采矿,采矿引导找矿,打破传统的评价阶段划分模式,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为最终目的,将勘探、开发一条龙设计,坑、钻等多工种、多方法整合施工,加快资源勘查、开发速度。近年来在我国许多矿山已取得丰富经验,特别是地下开采矿山。大红山铜矿历年来就趋于对矿山探矿、采矿的综合研究,事实证明,米底莫矿段实施探采结合工艺是科学的、合理的。探、采结合后不仅加快了米底莫区域矿产资源开发进度,矿业企业在探采结合过程中摸索和总结出适应该模式的小区域矿产资源管理方式,使得大量的资源得到综合回收利用,使矿山产生更多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钱锦和,沈远仁 云南省大红山古火山岩铁铜矿[R].云南省地质矿产局.
[2]云南省新平县米底莫铜矿生产探矿地质工作报告[R].玉溪南亚勘探有限责任公司.
[3]侯德义 矿山地质学[J].地质出版社.
论文作者:杨玉明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14
标签:地质论文; 矿山论文; 矿体论文; 铁矿论文; 资源论文; 品位论文; 区域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