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回顾性临床分析论文_朱锦秀

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回顾性临床分析论文_朱锦秀

【摘 要】 目的: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回顾性临床分析。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72例脑梗塞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脑梗塞患者临床实施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护理效果显著提升,同时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提升。

【关键词】 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护理回顾性临床分析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of nursing in the early stage of cerebral infarction treated b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Zhu Jin Xiu

(Department of Neurology, Huangpi District People's Hospital, Wuhan, Hubei 430300)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nursing of early cerebral infarction with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Methods: 72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nursing effect of the two groups was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and satisfactory rate of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during the early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infarction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nursing effect and the satisfaction of patients.

[Key words] cerebral infarction; early stage; intravenous thrombolysis; nursing retrospective clinical analysis

近些年,脑梗塞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主要源于患者脑部血液供应不畅通,导致患者脑部组织出现缺血性坏死而造成的,对患者的生命造成非常大的威胁[1]。脑梗塞疾病主要发病于中老年群体,患者在发病期间容易导致语言功能、肢体功能丧失,一方面增加家庭经济负担,另一方面也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临床中主要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方式帮助患者提高脑血管的畅通性,同时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恢复患者大脑功能[2]。基于此,本院对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期间运用的常规和综合干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研究,以下是本院具体的分析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9月收治的72例脑梗塞患者参与本次研究,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男20例,女16例,年龄46~78岁,平均(60.1±4.1)岁;观察组男22例,女14例,年龄49~76岁,平均(59.8±3.2)岁。两组患者上述各项资料情况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表明本研究资料可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保持患者身体营养均衡,同时对患者实施用药指导,提高患者用药安全性。观察组采用综合干预护理措施:1)心理护理:由于老年患者在患有脑梗塞疾病后容易出现焦虑、抑郁、恐惧等不良心理情绪,导致患者出现消极心理,进而不利于患者身体康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要与患者及时交流沟通,了解患者的内心想法,并根据患者心理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帮助患者建立积极性,提高面对疾病的自信心;2)运动指导:运动训练能够提高患者的肢体功能,在患者住院期间,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手指弯曲,站立、行走训练,促进患者身体血液循环,避免出现肢体功能丧失现象,同时通过肢体训练,能够提高患者身体康复速度;3)语言训练:许多患者在患脑梗塞疾病期间往往出现语言障碍,丧失语言沟通能力将极大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在患者入院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协助患者做好语言训练工作,首先从最简单的语言训练出发,从简单词汇发音入手,然后增加句子发音练习,或者为患者播放广播,指导患者跟随广播进行练习发音,护理人员要每天定时与患者交流,了解患者语言功能恢复状况,进而帮助患者恢复语言能力。

1.3 观察指标

根据护理员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评价,总分为100分,评价85分以上为非常满意;60~84分为满意;60分以下为不满意。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满意率。

根据临床治疗效果对患者各项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显效:指患者肢体功能、脑功能、语言功能全面恢复;有效:指患者的肢体、脑、语言功能大部分恢复;无效:指患者各项功能没有较大变化。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使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护理满意度、有效情况用率表示,行卡方检验。P<0.05表示统计结果差异明显,具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满意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2.2 护理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88.89%;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6.67%(P<0.05)。见表2。

3 讨论

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因此在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而脑梗塞疾病的发病率居高不下。由于脑梗塞疾病的发病速度快,病情进展迅速,因此对患者的生命威胁比较大[3]。为了缓解脑梗塞对患者生命健康的威胁,临床中在治疗期间对患者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改善了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了患者的临床效果。

在本次治疗研究中,本院对36例脑梗塞患者在治疗期间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其中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总有效率、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護理满意度。主要源于综合护理干预从心理、饮食、运动、语言功能等方面对患者实施护理,由于老年患者随着年龄的增加身体机能出现退行性变化,再加之脑梗塞疾病的困扰,因此患者容易产生消极心理,同时也容易导致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对患者的身体康复产生非常大的消极影响,因此护理人员实施心理护理能够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同时也能帮助患者建立自信心,提高患者面对疾病的积极性[4]。脑梗塞疾病容易导致患者丧失语言功能和肢体功能,因此在老年患者卧床养病期间,护理人员需要对患者实施了有针对性的功能训练措施,从简单词语发音入手,逐渐增加句子训练的方式,提升了患者的语言能力,使得患者能够正常交流。在肢体功能训练方面,护理人员主要从站立、行走等方面为患者做了训练指导,患者的肢体功能得到显著提升,同时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5]。当然,在整个训练过程中,患者的营养补充非常重要,因此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为患者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协助患者每天补充充足的营养,即指导患者每天食用富含高蛋白、高纤维的食物,提高了患者的身体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在脑梗塞患者临床治疗中运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患者的临床护理总有效率显著提升,同时也能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临床应用价值比较高。

参考文献

[1] 黄晓艳.急性脑梗塞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和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7):246-247.

[2] 杨顺兰.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的护理对策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06):236,239.

[3] 李彩虹.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观察与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1):239.

[4] 姚晓红.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护理要点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07(30):219-220.

[5] 李会鸽.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疗效与护理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03(17):146,148.

论文作者:朱锦秀

论文发表刊物:《世界复合医学》2019年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1

标签:;  ;  ;  ;  ;  ;  ;  ;  

脑梗塞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护理回顾性临床分析论文_朱锦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