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坪公路管理段 陕西汉中 723400
摘要:目前,中国国省干线公路有着建设与养护的特征。据推测,在不久的未来,国省干线公路每年的养护量(大、中修项目)将高达8000km以上。公路养护是整个公路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关系到整个公路网的运营管理和服务水平的好坏,养护的是道路,服务于客户,对全社会产生影响。道路养护的重要作用是保护公路资产、保障交通安全、服务公众需求。
关键词: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病害;预防措施
引言
近几年来伴随着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完善,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交通量也出现了激增,使之早年修筑的国省干线公路不能满足交通量的需求,好多高速需要加宽,新建部分与旧路的沉降期不一致,加剧了公路路面病害现象不断涌现。因此,分析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病害现象形成原因、制定预防措施,是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治理工作的重中之重。
1原因分析
1.1塌陷或拱包。交通流量和货车超载现象会加重道路损坏,缩短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寿命。国省干线公路施工过程的填筑压实度不足、排水系统的不完善,都会导致一些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经过长期行驶后出现塌陷、推移及拱包现象。
1.2松散及裂缝。高路公路路面出现松散、裂缝的现象,一方面跟施工时施工材料的质量有关系,另一方面跟路面使用、防护有关。施工时若材料的质量没有得到保证,加上国省干线公路的路面负荷大,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出现路面松散现象,路面松散导致沥青老化剥落,形成路面缝隙;另方面由于新建国省干线公路与旧国省干线公路的沉降期不一致而产生沉降或裂缝;以上情况遇水流入路面内部,日积月累,会形成更大的裂缝。听之任之,会出现横、纵裂、竖裂、网状分裂、龟裂等并不断蔓延,最终形成大范围的路面松散及裂缝现象,对交通车辆和行驶造成不良影响。
1.3水坏现象。雨雪天气不可避免,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对雨水、雪水造成的水渗入也不可避免。如果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排水系统不够完善,或路面已出现不平整现象,路面积水就不能顺畅排出。长时间的路面积水渗入路面内部,长期滞留,会导致路面下方土层的松动,对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结构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引起路面结构的改变,出现路面断裂、塌陷等现象,危机车辆行驶安全。
2预防措施
针对上述国省干线公路路面出现的病害现象及原因分析,针对性的制定合理的预防措施和策略,才能有效的治理沥青路面现象,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2.1合理路面结构。合理规划是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前提,只有合理规划设计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结构,才能提前做好基础工作,为后续工作夯实基础。不同的国省干线公路路段因为位置不同,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都不同,地面、土质情况也千差万别。在建设国省干线公路前,要做好调研,考察当地地层状态、土基情况、温度雨水等条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情况规划设计合理的国省干线公路结构。保证国省干线公路路基的稳定性、土基的坚实性、路面结构的坚固性、平整性等。结合当地地质的实际情况,看国省干线公路的建设是否会破坏当地的土层结构及状态,提前对排水防护系统做出合理规划,从根源上就开始着手预防国省干线公路路面会出现的病害现象。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虽说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的病毒现象不可避免会出现,但是防患于未然,优化路面结构设计,一方面可以减少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即使路面病害现象一旦出现,也不会措手不及。
2.2严格把好“材料”关。在材料方面,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国省干线公路路面施工复杂,所用材料较多,材料的质量、种类的选择会对路面的质量产生直接影响。选择材料时必须严格按照施工设计方案严格筛选优质材料,严格检测其性能,避免因材料本身的质量问题引起路面不良问题。对人员也要进行严格把控,施工人员必须具备足够的专业知识及能力;管理人员必须具备风险意识、负责的态度,将施工标准贯彻落实到位,不管从材料还是人员方面,做好把控。
2.3重视、做好路面的防护、养护工作。一些工作人员对路面的养护工作重视度不足,在路面出现小范围的塌陷、不平整等病害现象时,没有引起重视,没有及时养护修整,从而导致病害现象越来越严重。一些工作人员的路面养护方式不恰当,反而造成路面的进一步损坏。因此,必须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管理,提高其道路养护的重视度及对道路养护的知识水平。在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防护、养护工作中,完善设施是非常有必要的,由于设施的不完善,存在工作人员虽及时发现了问题,但不能及时解决的情况。由于养护任务的增加,近年来养护单位对路面养护也十分重视,将路面养护采用招标的形式,通过中标单位进行维修,养护单位验收,使之提高了养护质量,增加了路面寿命。
2.4严把“施工”关。为了保证国省干线公路的使用年限,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过程,尤其是近几年的改建国省干线公路,避免新旧路面的纵向裂缝的产生,拼接摆放的处理要引以足够的重视,现将从以下几方面进行阐述:
2.4.1拼接坡面处理。为增加新旧路基的整体协调性,避免或减少横向错台和纵向裂缝的发生,在加宽填筑路基前,先对老路基边坡进行的清坡处理。清除老路边坡表层土大于30cm厚(垂直于坡面法线方向),挖除老路路基边缘至硬路肩范围的路床部分。对坡面进行挖台阶,保证路基拼接的整体型,避免纵向裂缝的发生。
2.4.2基底处理。对路幅范围内的原地面表层表土、草、垃圾等进行清理,清表厚度按大于30cm计,地表处理后进行重型碾压或夯实处理;对于路基填土高度小于路面和路床总厚度时,应将地基表层土进行超挖并分层回填压实;对水塘、河沟清淤后采用优质土回填。基底处理完成后沿台阶根部铺设土工格室,保证路基的整体性、稳定性,提高路基的强度,减小新旧路基的沉降引起路面的病害发生。
3养护工作
3.1公路养护工作目标逐步提升公路交通网络的服务水平,尽量创造“通畅、安全、舒适、美好”的交通环境。“畅”指畅通:道路畅通、信息畅通、排水畅通。旨在确保行车的安全与顺畅。“安”指安全:车辆安全、工作安全、道路安全。旨在确保人和行车的安全。“舒”指舒适:身体舒适、视觉舒服、心情舒坦。反映出交通网络具备的公共服务能力。“美”指美观:行人从视觉上体会到的美感、从生态环境上体会到的美感、从协调上体会到的美感。尽量体现出国省干线公路的功能。从“畅洁绿美”上升至“畅安舒美”,是从建立政府部门的本身形象到满足人们对道路养护的需求方向进行变化,在真正意义上反映出“以人为本、以车为本”的观念。
3.2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创收
主管部门每年都对业主项目部有新技术、新工艺方面的考核标准,所以必须抓住来之不易的机会,向广大业主推荐有关项目进行建设,使用变更机会再次报价,提高经济收益。其中必须增强核算力度,防止出现亏损问题。
3.3日常保养
所谓日常保养,也被人们叫做是日常养护,主要指对管辖领域内的道路和基础设施定期展开巡查与维修的工作。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检查公路、记录问题;整洁道路、清理杂物;上报水毁、主动修护;配合修建、疏导交通;避免违章、报告事件;依法推广、养护道路。
4结束语
随着我国国省干线公路建设的飞速发展,公路路面的病害现象也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相关措施也在不断完善,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病害不仅仅是国省干线公路设计、养护、施工等部门的工作,更需要政府、社会的配合和重视,未来,国省干线公路路面的病害治理工作将会得到更为妥善的解决,实现延长国省干线公路路面使用年限的目的。
参考文献
[1]JTG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S].
[2]]JTGF40-200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S].
[1]王兴贵.国省干线公路沥青路面早期病害养护对策[J].科技信息,2011(2):339-340.
论文作者:王建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6
标签:路面论文; 干线论文; 公路论文; 病害论文; 现象论文; 路基论文; 裂缝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9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