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建设与管理的探析论文_牛佳青 赵建华

关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建设与管理的探析论文_牛佳青 赵建华

(河南省文博土地测绘工程有限公司,河南 郑州 450000)

摘要:在当今信息爆炸式增长.科技突飞式发展的潮流下,数据中心已经成为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是基础架构中的核心支柱。因此本文基于国内外数据源建设的现状,从目前所面临的行业问题出发,提出了数据源建设与管理的详细措施。

关键词: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管理

由于数据中心在信息化项目中的作用和地位与日俱增不可替代, 无论是研究基础科研理论的学者,还是设备制造厂商,都对如何建设一个绿色节能、经济高效、稳健智能的数据中心展开了深入研究并提出各种解决方案。

一、国内外数据源建设与应用现状

在数据源方面,欧美发达国家和为数不多的发展中国家都已经或正在发展各自的高分辨率对地观测卫星系统。

美国从跨进太空时代开始,在地球观测卫星领域就一直处于领先地位。近代,美国在高分辨率商业遥感卫星及其应用领域突飞猛进,大空影像公司1999年9月发射了商用高分辨率观测卫星IKONOS,使美国成为高分辨率遥感卫商用领域的领跑者。

欧空局于1991年发射第一颗遥感卫星ERS-1,ENVISAT发射于2002年,是当时最大的地球观测卫星,携带了10个可靠的光学和微波设备。可以提供对海洋、陆地、冰盖和大气的持续观测。

印度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就开始了遥感技术方面的研究,于1978年制定了“IRS"计划,1988年成功发射了印度第一颗实用的遥感卫星1RS-1A。印度目前已拥有全球最大的遥感卫星星座,其“印度遥感卫星”系列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好的民用遥感卫星系列之一。

我国自1970年第一颗卫星发射以来,逐步开展建立完善的对地观察体系。特别是近代,随着国家政策导向的牵引,航空航天科学技术得到长足发展,数据获取手段日益丰富,数据覆盖度与精确度逐渐与世界先进水平持平,甚至某些领域领先于发达国家水平。2012年1月9日,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资源三号成功发射,实现了我国民用高分辨率测绘卫星领域零的突破,对我国测绘地理信息事业的发展具有革命性意义,是我国卫星测绘发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其影像数据质量超过以往国内民用陆地观测卫星,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二、我国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建设与管理的主要问题

当前,我国数据源建设的薄弱与社会应用需求的矛盾逐渐明显,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取得渠道较多,市场较为混乱。虽然国内数据获取水平有了较大提高,但是高分辨率和全天候全天时数据源仍然短缺,因此国外商业卫星在数据源市场还将占据较大的份额。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特征以及区域特征等需求,与天空地国产数据源、民用化的军卫星数据源和商业卫星间的需求映射关系,是进行社会化应用首要考虑的问题。由于同种类型可选取的数据源较多,不仅造成了数据源之间的恶性竞争,也造成了用户的盲目选择。

(二)资源利用率不高。测绘地理信息界代表人士在两会上多次提出“建立国家地球影像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国家地球影像数据中心,彻底改变资源浪费”;“实现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资源的共建共享,尽快建立国家航空航天遥感影像获取、 处理与服务的统筹协调机制”等建议和提案,希望实现行业数据共享。另外由于各部门单位的行政级别和遥感数据用途不一致,相互之间的购买计划不了解,通常造成多级单位重复购置 与加工,造成了巨大的资源浪费。

(三)资金投入低,市场竞争力低。由于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造成了公共财政的极大浪费,阻碍了卫星遥感的快速发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由于遥感数据政策和体制的不完善,我国卫星遥感市场化进程缓慢,还未形成规范化的运行模式,特别是在国际化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遥感数据产品受众少,经济效益低,不具备竞争条件。

三、加强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建设与管理的措施

(一)优势互补,健全立体获取装备体系。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测绘领域的装备和技术得到了全面的革新和改良。需要充分发挥新装备新技术的优势,建立立体化模式的数据获取体系,实现全方位的地理信息采集。地面数据获取系统以人工野外踏勘和地面数据采集车等方式为主,数据精度较高,但数据生产周期长,耗费大量人力物力,只适宜小区域范围精细数据获取;航空数据获取系统以高中空大飞机和低空无人机为主要获取手段,数据空间分辨率很高,但受到生产效率与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无法大规模采集;而航天遥感数据以其资源丰富、获取周期快等优势成为主要数据源。因此,加快建立以国产自主卫星为核心的数据获取星座,抓紧预研系列高分卫星和资源三号后续星立项建设,逐步实现以航天数据为主的数据获取体系。

(二)共建共享,成立数据获取联盟。数据获取联盟是以测绘地理信息数据获取需求为牵引,以多传感器数据获取平台为手段,以满足全地表覆盖和按需获取为主要目的,以共建共享为主要策略,在全球范围内构建数据获取联盟。在统一获取的基础上,强化数据共享与统筹管理。在国际上,与众多国际卫星公司数据联通,拓展国内卫星的商业市场。在国内,充分联合国产自主卫星,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出发,统一布局,合理分工,集中建设,充分发挥优势。

(三)科学统筹,按需数据获取。在数据获取联盟的基础上,制定合理数据获取方案:

1.深入分析社会经济各层次对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的需要,针对专业需求确定数据的时间分辨率、空间分辨率、光谱特性以及获取频率。

2.综合分析标准化编目的存档数据,在满足应用需求前提下,充分利用存档数据进行社会化服务,不再另行获取数据。

3.在必要数据获取时,分析数据获取联盟能力。从全局出发,采取“航天为主、航空为辅、低空地面为补”的获取原则,发挥各自优势,制定获取计划。

4.最大限度发挥国产自主遥感数据优势,结合商业购买手段, 建立满足数据时间、频率、分辨奉、传感器、波段等要求的最经济、最实用、最优化的综合影像数据利用方案。

(四)加强管理,典型引导逐步规范。我国部分省市基于自身的需求和条件,已开展了相关遥感数据统筹实践,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例如河北省通过省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加强全省航空摄影和遥 感资料统一管理的通知》,通过统筹规划,合理购置全省航空摄影和遥感资料。省政府各有关部门每年11月底前将本部门下一年度的航空摄影、遥感资料需求情况报送省地理信息局,由省局统计汇总,并科学编制年度计划,实施统筹购置和处理,所需资金由财政适当安排、整合部门资金等渠道解决,初步实现了全省遥感数据的统一管理,提高了遥感数据利用率。上述单位的实践证明遥感数据统筹理念是可行的,并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必须进一步加强统筹管理研究,形成规范化的制度和政策,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到全国范围,实现全社会遥感数据的统筹利用,全面推动地理信息产业朝集约化、快速化发展。

结语

作为测绘地理信息产业链源头的数据源建设,是测绘地理信息发展的基础。只有不断强化数据获取能力建设和管理,构建国家层面的科学化、规范化统筹管理模式和共建共享机制,才能进行大规模社会化服务,更快实现“构建数字中国、监测地理国情、发展壮大产业、建设测绘强国”这一新时期测绘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金丽华,罗晓飞,方圆,朱李忠,关辅兴.地理国情监测像控点数据库及管理系统建设研究[J].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2014(6):32-35

[2]韩文立,张莉,程鹏飞.地理信息质检数据库建设和应用的技术探讨[J].测绘通报,2015(3):86-90

[3]廖芳,罗海燕.地理国情普查数据库管理及服务系统建设设计[J].测绘地理信息,2016,41(4):65-67

论文作者:牛佳青 赵建华

论文发表刊物:《新材料·新装饰》2018年6月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1

标签:;  ;  ;  ;  ;  ;  ;  ;  

关于测绘地理信息数据源建设与管理的探析论文_牛佳青 赵建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