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与宋前小说中的轮回主题

佛教与宋前小说中的轮回主题

黄艳燕[1]2004年在《佛教与宋前小说中的轮回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佛教基本思想之一的轮回理论,其内容涵盖了生与死的世界,其影响的范围囊括了社会各个阶层。然而佛教真正意义上所说的“轮回”,不仅仅是传统理解中的由人到人的转生,而是把人在“六道”中的转变都包括在内。在“六道轮回”理论的基础上,佛教徒们一方面大量翻译佛经,另一方面也利用小说加强对“轮回”思想的宣传,既起到威慑的作用,又达到吸收信徒的目的。此外,出于佛教自身发展的需要,佛教徒们积极利用小说的宣传作用壮大自己的声势,随着佛教各个时期宣传需要的不同,小说中轮回主题的内容也发生着相应的变化:汉魏六朝时期的宣佛小说以宣扬佛教因果报应、地狱轮回为主要内容,宗教色彩浓重;发展到唐五代,小说更加世俗化、平民化,表面上看,这是宣佛小说宗教色彩日趋淡化的表现,而实际上,这一时期的宣佛小说的主角由佛教徒、僧侣转变为一般人,而且与人们日常的现实生活联系得更加紧密,影响也更大。通过这些宣佛小说的大力宣传,佛教轮回理论在中国的影响日益加深,最终使轮回理论成为中国佛教最流行的理论之一。

朱思敏[2]2011年在《唐代文言小说佛教题材研究》文中指出唐代文言小说内容丰富,题材多样,佛教题材的作品占据其中较大一部分。本文首先探讨这些题材的文本内容,再着重分析其中的情节艺术,最后探讨唐代文言小说佛教题材流行的原因。绪论部分探讨本课题的研究目的和意义,梳理它的研究历史和现状,确立研究对象,指出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并说明论文的疑难点和不足之处。第一章主要梳理分析作品,探讨四种佛教类题材的具体内容。灵验类题材内容较为简单,主要写人们通过诵经写经、造像建寺等信佛活动获得佛法庇佑;果报类题材侧重于彰显恶有恶报,其中杀生遭报、违礼遭报等故事比较常见,还有少量的动物报恩故事;复活类题材探析则从复活的手段切入,分为信佛而复活、施法而复活、因情而复活;法术类题材乃从法术在小说中所起的作用入手,分为法术施厄和法术释厄两种情形研究。第二章综合分析这四类题材情节艺术,首先探讨四类题材各自具有的功能性情节,即“遇险”、“报应”、“魂游”、“法术”;其次分析四类题材共有的情节模式“遭厄——救助”;又次则探析四类题材小说情节的结构形式特征。第叁章在了解前代佛教题材的基础上,考察佛教题材盛行于唐的原因。首先分析佛教文化的历史积淀,从因果观念本土化、六朝“释氏辅教之书”两方面来探讨;其次从时代社会环境入手,分析统治者的推崇、佛教宗派的繁荣及讲唱文学的流播对佛教题材流行的作用;继而寻绎作者主观介入的原因,探讨佛教题材在唐代蔚为大观的原因。结语部分对论文进行总结,指出唐代文言小说佛教题材的艺术成就与不足,兼及它对后世文学所产生的深远影响。

鲍静怡[3]2017年在《密教传持与宋前小说研究》文中指出密教信仰在东汉时期由印度传入,于盛唐时期成熟。我国小说之体亦在唐时逐渐兴盛成熟。此时是为“始有意为小说”之阶段,“文辞华艳,叙述宛转……演进之迹甚明”。《太平广记》作为我国首部文言小说总集,收录了自汉至北宋初期的众多小说。它所收录的小说数量多、内容广、类别全,能较为全面地反映我国宋前及宋初小说的整体面貌与发展状况。在这部小说总集中,不乏存有与密教相关的人物、法术、神祇等多重内容的记录,使得故事情节摇曳多姿,内容精彩有趣。因此,本文以《太平广记》文本为核心,从密教基础概念与相关典籍出发,对《太平广记》中的相关篇目进行筛选、梳理并进行分析,最终达到详细讨论密教传持与宋前小说创作关系之目的。全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按小说叁要素顺序分别论述小说中所展现出的密教人物、密教场所、密教神祇、密教典籍以及密教文化等五大内容。论文绪论部分,总括本文的研究缘由及期望目标,对相关学术研究做出基本回顾,并在此厘清密教概念及其主要特色。内容分为叁节。第一节主要讨论密教概念及主要特征;第二节分别从密教研究、小说研究角度对具有代表性的研究成果进行回顾;第叁节则说明本文研究价值以及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将《太平广记》中涉及的密教人物与地点进行梳理研究,着重将相关历史史实与小说记录作对比,以两者间的相同主体为联系纽带,研究密教人物与地点。第一节以俗家信众、普通僧人以及密教僧叁类人物为核心,对其在小说中密教的特征进行考察与对比,并重点回顾小说与史实中的密教高僧功绩,以此来与小说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比较。第二节则借助史料对密教场所做出判断,并以此为核心,重点讨论具有密教属性的寺院情况,对其中的密教因素特征做出相应研究与分析。第二章以密教咒术的不同功效为核心,对《太平广记》中所涉相关篇目进行分类研究。第一节主要对密教咒语的由来、演变进行考察,指明密教咒语的多样性、丰富性特征,阐明咒语在密教中的重要地位。第二节则抓住密教咒术的不同功效,将所列篇目分为祈雨与驭龙、除祟与治病、祈福与消灾、邪术与幻术四大类,并针对以上内容,分别追溯相关咒术的由来依据,研究其内在特征,并借此说明其与我国本土咒术的不同之处。第叁章,重点论述密教信仰在小说中表现的问题。以密教神和密教经典为核心,对《太平广记》中所涉密教神与密教典籍进行梳理,借此阐释小说出现的神祇形象、经书功能的由来问题,并由此说明此密教信仰对小说之影响。其中重点考察了密教金刚神、毗沙门天王、千手千眼观音以及鬼子母四大密教神信仰。又有单独考察《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和《首楞严经》两部密教经典,从其版本、功能、流传情况等方面进行研究。第四章,主要讨论密教文化对小说的影响。第一节主要讨论密教对我国传统剑术的影响,以及由此带来的剑侠类小说的改变,在众多前辈的研究基础之上增添新的证明材料;第二节主要论述“狂僧”形象之特征,并着重说明密教“以染为净”之思想对小说中的“狂僧”形象的产生与流变所带来的重要影响。总之,小说中形态各异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的寺庙、眼花缭乱的神奇法术、变幻莫测的故事情节等都含有密教文化的渗透与感染。密教传持对我国宋前小说尤其是唐代小说带来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韩林[4]2005年在《佛教与宋前叙事文学的悼祭主题》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的悼祭文学主题贯穿整个文学史,而佛教的传入对悼祭文学形态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悼祭对象角度入手,通过对比佛教传入前、后悼祭文学主题所呈现的异同来透视外来文化对其产生的巨大影响。受佛教影响较大并带有浓厚宗教色彩的有叁种:自悼,包括悟前生类故事、反阳类故事、超度类故事;悼妓,包括色欲考验类、菩萨点化类、锁骨菩萨类;悼僧,包括舌头不腐、佛舍利崇拜、佛塔祭悼等。悼祭文学表现形态的不同根源于文化差异。此前的文学受儒家思想影响具有根深蒂固的惯性,佛家思想则作为一种外力对其产生强烈的冲击。具体表现为:儒佛两家悼祭倾向不同;二者的生命观不同;他们的丧悼行为分别承载着不同的功利观。另外,儒佛两家思想在某些问题上不谋而合使这种融合成为可能。二者具有共同的客观效果:伸张人间正义;警示作恶之徒;通过不同的途径达到同样的道德自我完善,殊途同归;在这两种思想影响之下的中国小说,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特点即具有说教性质。融合后的悼祭观冲淡了文学的悲剧色彩。

南丽[5]2018年在《宋代药师佛信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我国之后,就在我国不断生根发芽,各朝各代的君主几乎都对佛教执行扶持政策,在这种环境下,佛教在我国蓬勃发展,并成为我国主流宗教信仰之一。药师佛信仰在南北朝时期已经广泛传播,药师佛能除生死之病、照叁有之暗,拔除众生所受苦难,作为我国佛教史上重要的神祇,药师佛对中国的文化、思想都产生了极深远的影响。本文以宋代的药师佛信仰为研究主题,从具体文献出发,分四个部分来论述药师佛信仰在宋代的接受与流传状况,其中重点章节为第二章与第叁章。绪论部分,交代了本文的选题缘起与意义,回顾了前人对药师佛信仰研究的成果,并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一章从药师佛信仰的渊源与宋前药师佛信仰的流布情况来梳理宋前药师佛信仰的形成与流播。第一节主要从药师佛信仰的源流、我国早期药师佛的踪迹与药师佛信仰的形成叁个方面来论述药师佛信仰的渊源问题,第二节则把南北朝及隋唐五代时期的药师佛信仰状况进行了简单的梳理。第二章从空间划分的角度分四节阐释药师佛信仰在宋代的流布情况。第一节为中原地区的药师佛信仰,主要从中原地区药师佛画像、造像及药师院的遗存来进行研究。第二节为宋代江南地区的药师佛信仰,主要从江南地区的佛经雕刻和寺院分布对药师佛信仰的流布做出分析。第叁节为宋代敦煌地区药师佛信仰的研究,主要从时间与药师经变位置及内容的角度对莫高窟的药师经变加以分析研究。第四节为宋代西南地区的药师佛信仰,此节主要是对川渝和大理国的药师佛信仰进行研究,分别从大足石刻及大理国药师佛信仰与汉地药师佛信仰的关系来展开论述。第叁章分别从诗词、散文、小说叁个方面分叁节对宋代文学作品中的药师佛信仰展开研究。第一节为药师佛信仰与宋代诗词创作的研究,主要从治病延寿的功能、金篦疗目典故及药师佛荐亡的主题叁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二节从药师佛信仰与宋代散文的角度,以礼赞文、游记、寺记的创作展开研究。第叁节着眼于药师佛信仰与宋代小说,首先论述了药师佛感应故事,以《叁宝感应要略录》为中心,辅以《太平广记》等小说对药师佛信仰进行探究;其次又对宋代笔记小说中的药师佛道场等展开讨论,通过种种分析来探究药师佛信仰与宋代小说的关系。

参考文献:

[1]. 佛教与宋前小说中的轮回主题[D]. 黄艳燕. 辽宁师范大学. 2004

[2]. 唐代文言小说佛教题材研究[D]. 朱思敏. 安徽师范大学. 2011

[3]. 密教传持与宋前小说研究[D]. 鲍静怡. 上海师范大学. 2017

[4]. 佛教与宋前叙事文学的悼祭主题[D]. 韩林. 辽宁师范大学. 2005

[5]. 宋代药师佛信仰研究[D]. 南丽. 上海师范大学. 2018

标签:;  ;  ;  ;  ;  ;  ;  ;  ;  

佛教与宋前小说中的轮回主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