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视野中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可持续发展论文,视野论文,哲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人类在顽强地发展着。但当历史的车轮驶近21世纪的时候,人类还从未像今天这样,以极大的热情谈论发展的可持续性话题。当前,随着全球性环境问题的凸现和加剧,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可持续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种新战略。在理论界对这一战略展开热烈讨论的情况下,我们也有必要从哲学的高度对其进行思考,因为这种思考能使我们更全面、更深刻地把握和认识这种发展战略,从而能以更加自觉的态度在实践中积极实施这一战略。
1980年3月,联合国大会首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概念。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WCED)公布了题为《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比较系统地阐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该报告把可持续发展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对这一定义,尽管人们还存在着不尽相同的看法,但基本上都认为,可持续发展是一种面向未来的发展,这种新型发展战略的根本要求是:目前的决策或生产、生活行为不应对保持或改善将来的生活水平的前景造成危害。换言之,可持续发展,就是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要考虑未来发展的需要,不应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来满足当代人的利益。可见,可持续发展使我们第一次将理性的目光投向了未来,并使我们有可能在实践中将今天与明天统一起来。这种发展战略包含着深刻的哲学意蕴。
一
经济建设、社会发展是人类进行的代代不息的基本活动。这种活动在生成和调整着两类基本的关系:人与自然之间的生产关系,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有关系就有制约,因为关系是一种条件。这种制约是客观条件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
在人与自然关系的层面上,当代人类与其周围的自然界存在着尖锐的对立。这种对立是通过日趋严重的环境问题表现出来的,如自然资源锐减、环境遭到严重污染等。
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以资源环境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这种人类发展对资源环境的依赖,不是某一代人类的,而是代代人类的。即人类的发展具有无限性的趋势。然而资源环境从总体上讲则是有限的:不可再生资源的储藏量是有限的,可再生资源的再生产能力是有限的,另外,生态环境的自净同化能力等也是有限的。不幸的是,这种有限的资源环境现正面临着来自人类越来越大的冲击与压力。工业化时代以来,在人口增长和科技进步的作用下,人类将自然界置于与自己相对立的位置,以破坏性的或反生态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及思维方式对待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结果造成了空前严重的环境问题。在某种意义上说,所谓环境问题,是因为在同一环境资源的基础上,还存在着未来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样,环境问题的出现,就不仅给当代人类造成了危害,也把未来人类置于发展的困境甚至是绝境。因而,当代人类在很大程度上,实际是通过环境问题,以一种反面的或否定的形式与后代人类紧密联系在一起。
需要指出的是,在人与自然关系对立或紧张的背后,其实隐藏着深刻的人与人关系的紧张或对立。这是因为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是互动共生的。人人关系的对立,既包括代内人之间的对立(如不同的国家之间、地区之间、个人之间的对立),也包括代际人之间的对立,即当代人和后代人的对立。这些人人关系的紧张或对立,随着环境问题的加剧而日益尖锐。
经济社会的发展也在创造着绵延不断的社会关系。社会关系既是横向的——发生于代内人之间,又是纵向的——发生于代际人之间,因而无论是代内还是代际间经济社会的发展都要受社会关系的制约。从代内讲,发展必须体现协同性原则或应体现代内平等,即任何地区任何国家的发展不能以损害别的地区和国家的发展为代价,特别是注意满足欠发达地区和国家发展的要求,通过协同发展,以消除不同国家和地区间的对立关系或紧张关系;从代际讲,发展必须体现可持续性原则或要体现代际平等,即要使当代人的发展必须惠及后代或至少不应损害后代人的利益,通过可持续发展,以改善和优化当代人与后代人之间的关系。
代际间的社会关系,首先体现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性。人的发展活动是从目的到结果的过程。发展目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要素。所谓发展目的,是从事发展之前,在人的头脑中预定的发展活动的趋向和结果,是人们从事发展活动的基本出发点。它在整个发展过程中起着直接的支配作用。发展目的是主体的科学认识和需要两者的有机统一。科学认识是发展目的的科学尺度,人的需要是发展目的的价值尺度。这里所说的科学认识,不仅是对当下发展现状的认识,而且包含着对未来发展趋势的预见和认识;这里所说的人的需要,不仅包括当代人的需要,而且包括未来人的需要。可见,目的不仅是当下发展活动的产物,而且也是符合子孙后代利益的一种未来理想。这一理想就形成了发展的目标。社会的整个发展过程,就是人类积极实现未来目标的一种努力。因而,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仅为当下所决定,而且为未来所决定。
关于经济社会的发展还要为未来所决定,我们可从发展的继承性作进一步阐述。所谓继承性,是指发展活动前后的联系性、相继性。前人的发展构成后人发展的基础,后人的发展以前人发展的结果(正负两方面的)为前提。发展虽是一种在目的直接支配下的活动,但是,经济社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不依任何时代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一种客观的、必然的过程。每一代人的发展活动都必须依赖于一定的客观条件。他们只能继承这种条件,并在这种条件的制约下去从事他们的发展。就发展的代际关系而言,前人活动制约着后人活动,前人活动就是后人活动的客观条件。这种客观条件不是由后人创造的,而是由前人创造的,后人须在既定的起点上前进。由于后人的发展活动要受前人发展活动的限制,这就使得后人的发展活动表现为一种“被动性”,造成他们对自身发展的“非选择性”。在某种意义上说,后人的发展状况、生存状况首要的是由前人决定的。
代际间的具有正反两方面性质的密切关系,是经济社会发展追求可持续性原则的深厚理论依据。换言之,既然近现代人类在发展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给后代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了潜在而又巨大的威胁;既然后代人对自己的发展条件具有非选择性,他们的发展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前代人决定的——这是一种固有的本来意义上的代际间的联系,这就迫使前人或当代人必须慎重对待他们的发展,要本着对后代人认真负责的态度从事自己的发展,使自己的发展活动朝着有利于子孙后代的方向迈进。前代人的任何随心所欲,任何不负责任的做法,都会给子孙后代带来灾难性影响。因而,前代人对自己的发展行为务必要采取某种程度的自律,在实践活动中,力争遵循发展的可持续性原则。
当然,发展不仅具有目的性、继承性,而且具有选择性。所谓选择性,是指发展的主体根据自身的需要,对未来发展的多种可能性所进行的筛选。这种特征是发展活动区别于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突出特点,它体现着发展的能动性。过去的发展活动已经过去,未来的发展活动还未到来。要捕捉历史的契机,只能立足于当前,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只有在当前的发展中才能确立。如果说发展的代际关系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深厚的哲学依据的话,那么,选择性则为可持续发展的实施提供了理论上的可能性。
二
从主体的角度讲,应如何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从可持续发展战略本身来看,它的实践基础、认识论基础、思想指南是什么,具有哪些基本的标志?这些问题需要予以哲学上的分析和说明。
1.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是可持续发展的实践基础。长期以来,我们关于社会文明的划分只有两种,即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在环境问题的压迫下和业已形成的人类生态整体系统的推动下,生态文明才真正突现和兴起,并通过当今人类的一系列保护环境的生产、生活活动而显示出它作为一种重要文明形态的强大生命力。可见,随着实践的发展,我们有理由认为,当代尤其是未来社会的文明模式应至少有三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这样,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有机统一,就构成了人类的一种大文明或整体文明。
时至今日,人类文明的发展一直是以物质文明为中心的。当物质文明的发展进入到工业文明阶段后,人类文明出现了片面、畸形发展的趋势。这种畸形发展的文明模式,造成了两大问题:第一种是前已所述的环境问题,第二种则是发生于精神文化方面的问题及社会关系的持续紧张。换言之,近现代以来,人类物质文明的发展是以对生态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破坏与忽视为代价的。两大问题的出现,严重阻碍着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发展或可持续发展。这样,为了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就必须设法消除这两个大问题。而要消除这两大问题,仅仅靠某一两种文明的建设是不够的,必须三个文明一齐抓。只有通过三个文明的协调推进,我们方能真正迎来可持续发展的时代。
2.大时空观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认识论基础。所谓大时空观,简言之,就是一种跨时空的认识观。用大时空观来把握可持续发展,我们可获得这样几种认识:第一,就发展的主体来看,发展主体是跨代际的,它不仅包括当代人或前人,而且包括子孙后代或后人。第二,就发展的关系来看,经济社会发展所创造的社会关系也是跨代际的。它不仅覆盖于代内之间,而且覆盖于代际之间。因而,关系作为一种条件,既制约代内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们的发展活动,也制约着代际人之间的“交往”和他们的发展活动。第三,就发展的目的来看,目的不仅包含着当代人的需要和利益,而且也包含着后代人的需要与利益,因而,发展目的也是跨代际的,它体现着一种面向未来的理想态势。由此也知,人类利益是一种整体利益,这种整体利益既包括当代人利益,也包括后代人利益。我们在把握人类利益时,必须考虑到这种利益的未来性或代际性。
3.互利型思维方式是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指南。社会发展总是在一定的思维方式或思想方式的支配下进行的。与传统发展模式相适应,以往人们所持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功利型的思维方式。所谓功利型思维方式,是指绝对地以人为中心、以最大限度地谋取和占有人的眼前物质利益为关注和思考对象的一种思维方式。在功利型思维方式支配下,人们普遍采取了一种永无止境地追求和占有物质利益的基本价值取向。功利型思维方式是一种反生态的、非持续性的思维方式。它是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人与人关系紧张的最为深厚和稳固的原因。今天,我们倡导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思维方式上就要以互利型思维方式来取代功利型思维方式。互利型思维方式的根本原则是以互利互惠的观点来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这包括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互利型思维方式是一种生态化的或“绿化”的、具有可持续性的思维方式。确立互利型思维方式,对维护人类利益和自然利益,当代人利益和后代人利益,确保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协同发展,将会起到重大的促进作用。
4.经济社会的发展是主体从事的基础实践活动,因而,为了使可持续发展得以有效顺利地实施,当代发展主体还必须树立“前导性发展意识”或“前瞻性发展意识”。回顾历史,古代自然经济条件下经验性的采集、耕种等的发展活动具有浓厚的重复性、循环性特点。这些特点引导发展主体重视历史经验,促使发展主体形成“历时性发展意识”。人们自觉不自觉地以前人的成功作为自己的参照和范本,形成了一种对“历史”的依赖。近现代工业化活动所具有的功利性、革命性特点,引导发展主体重视同一时代的先进经验,积极学习同时代先进国家的科技文化,在这种“横向的有益借鉴”中,促进发展主体形成“同时性发展意识”。如前所述,当今的发展活动不仅要对今天负责,更要对未来负责,这就要求当代发展主体应形成“以未来规范今天”的“前导性发展意识”。前导性发展意识是可持续发展意识中的核心内容,它也是处于可持续发展时代的人们应该具备的一种现代意识。
5.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必须遵循两大原则,从横向角度讲,要遵循协同性原则,要通过发展使不同的国家和地区的人们最终都能过上体面的生活;从纵向角度讲,发展要遵循持续性原则。从哲学的角度思考,发展的持续性原则又是建构在以下三条具体的原则基础之上的:
第一,人本原则。所谓人本原则,从根本上讲,是指可持续发展追求的是人的多方面需要(如物质需要、精神文化需要和生态需要等)的良好满足和人的全面发展尤其是穷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摒弃了传统的见物不见人、单纯追求经济产值增长的发展模式。可持续发展的人本原则,具体包括这样几方面的内容:一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和要求;二是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的是改善和提高全体人民(包括后代人)的生活质量;三是广大人民的积极参与是可持续发展得以实现的根本条件;四是在发展中要不断提高人的多方面的素质和发挥人的多方面的能力。
第二,适度性原则。众所周知,资源环境是人类发展的永恒自然基础。然而,当今人类面临着极为严重的环境问题。当代人如何才能做到保障后代人生存和发展的权益,不至于让有限的资源在我们这一代人或几代人手上消耗殆尽呢?对当代人来说,关键是要坚持发展的适度性原则。通过适度发展,以保护资源环境,使资源环境得以永续合理地利用。适度发展体现在三个方面:人口上的适度增长,生产上的适度进步,生活上的适度消费。
第三,综合性原则。所谓综合性原则,是指发展的要素是多项的,发展的目标是多重的。当代从事发展活动的主体应有新的价值目标导向,即今日的发展活动,不能只把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财富作为至上价值目标,应尽力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人的发展效益的统一作为至上价值目标。传统的单纯以追求经济增长为内容的发展模式,已不能适应当今尤其是未来发展的需要。可持续发展的合理性,在于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标准来衡量社会的综合、整体发展。它追求的是理想化的社会发展目标,不是社会发展中某个因素或某个领域的个别优化,而是由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生态等多元因素组成的社会系统的整体优化与综合发展。
以上三条原则,可以说是可持续发展战略区别于传统发展战略的基本标志,也是人们把握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基本依据。
总之,从哲学层面上确立的可持续发展战略应是一种整体的发展战略,它必须以社会的适度、综合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尺度与终极目标,以此来选择和确立社会的整个发展模式和发展方向。进一步而言,在哲学的视野下,关于可持续发展战略,我们可获得这样三种基本的认识:第一,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时,不能以牺牲人的发展尤其是穷人的发展为代价;第二,在满足当代人的需要时,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利益为代价;第三,在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时,不能以损害政治、科教,尤其是文化、生态等其他要素的发展为代价。